能源合作的西进之路
2017-05-16王翔
王翔
哈萨克斯坦是中亚能源大国,能源合作是中哈务实合作的“压舱石”,中国企业在哈萨克斯坦成功运营的一系列产能合作项目是中国企业“走出去”的典范。
“巴佐依压气站是由中国承建的项目,投产以后,可以将哈南线天然气管道的输量提升到每年60亿立方米。”4月14日,看着正在建设的工程,哈南线管道合资公司哈方总经理谢里克·叶斯泰激动地告诉记者。
随着位于哈萨克斯坦阿克纠宾州的巴佐依压气站的投产,中哈双方共同投资建设的哈南线天然气管道项目(别依涅乌—巴佐依—奇姆肯特天然气管道)正式建成完工。
哈南线天然气管道除了向哈萨克斯坦南部和沿线地区供气外,未来可实现每年向中国供气50亿方。它开辟了中国与中亚地区天然气资源输送的第二通道,在实现哈萨克斯坦天然气出口通道多元化的同时,增加中国引进中亚天然气的气源保障,是“一带一路”上能源设施联通的典范工程。
哈南线管道合资公司计划部经理袁文瑶向记者介绍说,该项目为哈萨克斯坦至少提供了2000个就业岗位。随着分输站建设的完成,预计将气化沿线500多个居民点,解决沿线150多万当地居民的用气问题,极大缓解哈萨克斯坦南部冬季用气紧张的局面,是哈萨克斯坦极为重要的民生工程。
原油管道迈入“亿吨时代”
在位于中哈边境2.2公里处的中哈原油管道阿拉山口计量站,来自哈萨克斯坦的原油通过这里源源不断地进入我国。3月29日11时58分,计量站电子屏上跳出“100000000吨”字样,全场沸腾,标志着中哈原油管道正式迈入“亿吨时代”,数十名中哈双方工作人员成为这一重要历史时刻的见证者。
中哈原油管道是中国石油在中亚投资建设的第一条管线,全线总长2800多公里,被誉为“丝绸之路第一管道”。从2008年起,中哈原油管道出口原油贸易额占哈萨克斯坦对中国出口贸易总额的50%以上。该项目公司也是当地重点纳税企业之一,截至2016年,共向哈萨克斯坦交纳各项税费合计超过3.5亿美元。
中哈管道有限责任公司中国分公司经理林鼎明告诉记者:“截至3月29日,管道已安全累计运行3906天。1亿吨,相当于2016年我国原油总产量的一半,也相当于两个大庆一年的产量。”
一座小镇,见证中哈产能合作样板
哈萨克斯坦东哈州的阿克托盖是一个只有两三千人口的小镇,然而这个不起眼的小地方却因为地下蕴藏着的17.19亿吨铜矿而焕发生机。3月3日,由中国有色金属建设股份有限公司(下称“中色股份”)承建的哈萨克斯坦阿克托盖最大铜矿选厂提前竣工。从此,该小镇的地下矿藏在家门口就能洗去浮尘,成为精矿。
阿克托盖铜矿的投资方和业主是哈萨克斯坦铜业集团,此前一直计划在阿克托盖矿山附近建设一座年处理量2500万吨的铜矿选厂。2014年底,哈铜集团与中色股份签订了价值5.4亿美元的建设合同。哈方之所以选择中色股份作为合作方,是出于对中企技术和人员吃苦耐劳精神的信赖。
“球磨机的安装完全展现出我们的工艺水平。”项目总工程师张有为介绍说,铜矿选厂设计安装的球磨机高达21米,是世界上最大的球磨机。这个庞然大物上有一个直径15米的部件,按照安装流程要分成12个部分进场,然后再拼成一个圆环,且圆环误差不能超过0.5毫米。这个业界公认的“最高难度动作”没有难倒中国技术人员。“当那个硕大的圆环完美地嵌入设备时,一直提心吊胆的哈方业主在我身边长长地舒了一口气,我这个搞了一辈子工程的中色人感到由衷的自豪。”张有为说。
在项目现场,“中国速度”也令哈方惊奇不已。谈起超乎寻常的工程进度,项目工程部经理管成明如数家珍地说出了一长串数字:15小时完成磨礦车间跨度61米的主梁吊装,一个星期完成4000立方米混凝土基础浇筑,6个月完成10万立方米浇筑,10个月完成世界最大球磨机的安装,不到23个月实现机械竣工,“我从业32年,经历过众多施工项目,这是速度最快的一次。”
哈铜集团总裁诺瓦丘克对中色的突出表现予以高度评价:“中色股份用‘中国速度创造了同行业新的历史,我愿意继续和中色股份这样优秀的中国企业合作。阿克托盖铜矿选厂项目代表着哈萨克斯坦铜产业的未来,将成为该领域新的标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