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一带一路”建设成果显现

2017-05-16胡必亮

中国报道 2017年4期
关键词:倡议基础设施一带

胡必亮

“一带一路”是一个全新的、十分重要的国际公共产品和国际公共平台,这一平台不仅有利于增进区域经济合作和区域经济发展,而且对于改进全球经济治理和促进全球经济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自2013年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提出“一带一路”倡议以来,世界上已有100多个国家和国际组织做出积极响应,近50个国家与中国签订了合作协议(合作备忘录),20多个国家已与中国开展产能合作,一批重大的相关项目已经实施。

这一倡议之所以在短时期内就受到国际社会的积极支持和普遍欢迎,主要是因为“一带一路”倡议所倡导的国际合作是一种全新的开放式合作模式,不设任何先决条件,不排斥、不歧视任何一方,只要认同共商共建共享的基本原则,就可以依据各自的资源禀赋,充分利用“一带一路”平台实行互利共赢、合作发展,造福各国人民。

增强区域经济合作

尽管“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只有短短3年多时间,但实践已经证明:它对于推进“一带一路”建设,对于增进区域合作、促进区域经济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积极意义。比如在基础设施互联互通、促进贸易和投资、金融合作、产能合作等方面都取得了十分可喜的成果。

基础设施建设合作。作为“一带一路”的重要内容,六大经济走廊建设将直接推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铁路建设,如中蒙“两山”铁路、莫斯科-喀山高铁、中欧班列、中老铁路项目、中印尼雅万高铁项目等;也将大力推进公路建设,如卡拉奇-拉合尔高速公路等;还有包括巴基斯坦的瓜達尔港、缅甸的皎漂港等在内的港口建设,以及包括中国-中亚天然气D线管道、中缅油气管道等在内的油气管道建设和包括乌兹别克斯坦的安格连火电厂、巴基斯坦的卡西姆火电站和卡洛特水电站、卡拉奇核电站等在内的电站建设,等等。“一带一路”所涉及的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很多,工程量很大,而且跨国工程的数量也相当多,这将直接促进中国与相关国家在这些重大项目方面的合作。一般的情况是,中国的出资占比较大,相关国家也会有一定的投资入股,劳动力则主要来自东道国,这有利于增加东道国的就业机会。目前,有些项目已经开始实施,效果比较好。

贸易合作。根据中国国家统计局的数据,2016年中国的货物进出口总额比2015年下降了0.9%,但中国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货物进出口总额不仅没有下降,反而增长了0.5%,而且总额已近一万亿美元,占到了2016年中国货物贸易总额的25.7%。

投资合作。根据中国商务部的统计,2016年中国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直接投资(不包括银行、证券、保险)为145亿美元,而当年“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对中国的直接投资只有71亿美元,中国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净直接投资(74亿美元)比2015年(63亿美元)增长了17.5%,超过了“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当年对中国直接投资的总和。此外,中国企业在20多个沿线国家建立了56个经贸合作区,累计投资近200亿美元,为这些国家共增加超过10亿美元的税收和约20万个就业岗位。

金融合作。“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大多储蓄不足,资源开发、基础设施建设等缺乏资金支持;中国正好与之形成明显对比,储蓄比较多,资金比较充足,可以为这些国家提供发展融资。据估计,中资银行目前在“一带一路”沿线的20多个国家开设了近百家分支机构;也有中国的私人公司在中亚和西亚国家投资银行业,并购或开办了私人银行,经营情况良好。这说明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在金融合作方面前景十分广阔。

能源合作。“一带一路”地区是世界上能源生产和消费能力最强的地区。从能源生产来看,近年来世界70%的煤炭产量、近60%的石油产量、超过50%的天然气和近50%的电力都产自“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比如仅沙特阿拉伯一个国家就生产了占全球近15%的石油,位居世界第一;俄罗斯的石油产量紧随其后,占到超过10%的比重。

从能源消费来看,“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能源消费量占到世界能源总消费的50%以上,其中煤炭消费量更是占到70%以上,天然气近50%,石油占40%左右。中国、印度、俄罗斯等能源消费大国都在这一区域。由于能源生产和消费在不同国家之间的差异很大,不少能源消费大国的生产量并不能满足其需求,如印度和中国,而不少能源生产大国的能源生产量又大大高于其消费量,这就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提供了巨大的能源合作机会。比如,2013年至2016年间,中国与20多个“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签署了几十个能源合作项目,这些国家从中国得到了大量资金,中国也进口了不少原油,而且在成品油生产和贸易方面亦加强了合作。

农业合作。“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在农业资源方面的差距很大,有些国家拥有十分丰富的农业资源,如俄罗斯、哈萨克斯坦;有些国家的农业资源就比较短缺,如印度、中国。总体而言,大多数国家的人均耕地面积比较少,超过一半的国家(55.4%)人均耕地面积低于世界平均水平,且人均水资源更是只有世界平均水平的一半,加上多数国家(70%)的农业属于粗放经营类型,因此粮食产量普遍较低,每公顷只有3.5吨,低于世界平均水平(3.9吨)。

目前 “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中63%的国家都是需要通过进口粮食来满足其基本需求,因此,如何通过加强农业合作解决这些国家的粮食安全问题,显得十分重要。现在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农业贸易都处于逆差状态,这有利于促进这些国家的农业发展;今后的重点是加强对这些国家的农业投资,使其农业资源得以更加充分、有效的使用,尤其是帮助和支持这些国家提高粮食产量,保障其粮食安全。

改善全球经济治理

“一带一路”是一个超越了国家范畴的系统,包括十分丰富的内容。

首先,“一带一路”是一个国际性的倡议。它倡导“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临近国家或经济体团结起来,参与到共同建设好“一带”和“一路”区域的行列之中,通过共同协商,解决“一带一路”区域所面临的共同挑战和问题,不设任何前提条件,具有高度的开放性。如果按照亚洲开发银行前常务副行长拉杰·纳格(Rajat M. Nag)先生4月5日在北京师范大学新兴市场研究院做演讲时的说法,这一倡议应该是属于“开放区域主义”思路的倡议。因此,这是一个直接有助于增强区域合作,尤其是增强区域经济合作的倡议。

尽管是首倡者,但中国并不以此谋求建立自己的势力范围,而是希望通过这一全新的平台与沿线国家一起,共同努力,改善全球治理,尤其是改善全球经济治理,使更多的发展中国家有更大的发言权,最终使发展的成果可以为相关国家的所有人民普遍受益。

其次,“一带一路”是一个务实的建设与实施系统。这不只是坐而论道,而是在形成共识的基础上积极推进各项倡议的落实与实施。根据习近平主席的提议,“一带一路”建设系统至少应该包括五个方面的内容,即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和民心相通。由此可见,“一带一路”建设既包括软件方面的建设内容,那就是政策沟通和民心相通,前者强调政府层面的交流与合作,后者强调的是民间层面的往来与友谊;也包括硬件方面的建设内容,即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建设,促进贸易与投资的更好发展,以及增强金融合作共赢发展。软硬结合,相互支撑。由此可见,“一带一路”建设与实施系统具有高度务实性特征。

再次,从实际效果看,“一带一路”已经开始对改善全球经济治理产生积极影响。目前,以下两个方面已经取得比较显著的效果:

一是由推进“一带一路”建设以及解决亚洲所面临的资金短缺问题所推动建立的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简称为“亚投行”,AIIB)已于2016年1月16日正式开始运营。这个首次由中国倡议设立的多边金融机构,目前已有70个正式成员(包括国家和经济体),主要目的就是为亚洲地区以及更广义的“一带一路”沿线地区提供基础设施建设贷款,改善交通、能源等基础设施和生产条件。亚投行目前已为巴基斯坦、孟加拉国、塔吉克斯坦、印度尼西亚、缅甸、阿塞拜疆、阿曼等国提供了基础设施建设项目贷款,总额20亿美元。实践表明,亚投行对于改善亚太地区和“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投融资以及提供国际援助方面为世界银行特别是为亚洲开发银行提供很好的补充,同时在治理结构方面根据时代的新要求做出了新的调整与完善,这也从另一个方面为进一步改革和完善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及世界银行的治理结构、提高其效率做出了很好的探索。

除亚投行外,由中国主导的丝路基金,更是明确定位于直接支持“一带一路”建设,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基础设施、资源开发、产业合作和金融合作等相关项目提供融资支持,促进“一带一路”地区的共同发展和共同繁荣。中国计划的总出资额为400亿美元,2014年12月丝路基金正式成立时的首期注资额为100亿美元。基金成立后的“首单”于2015年4月投给了“一带一路”建设重要项目之一的巴基斯坦卡洛特水电站,以表示对“一带一路”建设中作为六大经济走廊之一的中巴经济走廊建设的支持。

另一个方面的实际效果也比较清楚地显现出来,那就是中国基于本国实施改革开放以来大力发展基础设施的经验,积极支持“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加强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建设,并把这样的理念融入“一带一路”建设系统,作为最重要的内容之一加以强调并从资金方面予以大力支持。以上所提到的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基础设施建设相关的一些项目只是推进“一带一路”建设系统中很少的一部分内容,更多的项目会根据实际需要逐渐开始实施。毫无疑问,这对促进全球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建设与发展、改进全球基础设施治理具有十分重要的积极意义。

此外,中国也希望通过“一带一路”建设而深化南南合作,促进发展中国家的共同发展。习近平主席于2015年9月26日在联合国发展峰会上公布了5项计划,以促进发展中国家共同实现联合国2015年后发展议程所确定的目标,包括中国将继续增加对最不发达国家的投资;中国将免除对有关最不发达国家、内陆发展中国家、小岛屿发展中国家截至2015年底到期未还的政府间无息贷款债务;中国将设立国际发展知识中心,同各国一道研究和交流适合各自国情的发展理论和发展实践;等等。

消减贫困是南南合作的重要内容之一,中国在过去的30多年里减少了贫困人口近5亿,2020年將在全国范围内消除绝对贫困。中国在减少贫困方面为世界反贫困积累了丰富经验,“一带一路”建设的逐步实施将为沿线国家创造更多的税收和就业机会,这将直接有利于推进加速减缓贫困进展,促进贫困国家加快摆脱“贫困陷阱”。这是“一带一路”对全球经济治理改善的另外一个不可忽视的贡献。

总之,“一带一路”是一个全新的、十分重要的国际公共产品和国际公共平台,这一平台不仅有利于增进区域经济合作和区域经济发展,而且对于改进全球经济治理和促进全球经济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猜你喜欢

倡议基础设施一带
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有望加速
公募基础设施REITs与股票的比较
浙江向全行业发起廉洁自律倡议
“一带一路”我的梦
ДОВОЛЬНО ЗАПРЯГАТЬ,ПОРА ЕХАТЬ!
数说“一带一路”这5年
保护一半倡议: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愿景和实践
A Dialogue about Innovation in Global Economy Governance in Chongqing
振动搅拌,基础设施耐久性的保障
发起携手共赢合作倡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