阶段检测模式让课外阅读落到实处
2017-05-16任淑芳
任淑芳
[内容摘要]随着我国教学改革的深入,高中生阅读的需求也越来越受到研究者的重视,因为大家都意识到阅读是培养学生综合素养的必经之路。但是如何有效的进行课外阅读,在开设课外阅读的过程中如何解决学生因阅读速度和兴趣的差异而造成的阅读量的不统一,这一直是困扰语文老师的一个难题,阅读阶段检测模式的开设从阅读细致程度,理解的深入程度两个方面,让老师和学生共同参与,既检测了学生的阅读效果,又调动了学生阅读的兴趣。
[关键词]课外阅读 阶段检测 阅读效果
课例背景:我校高一语文组在上学期开展了课外阅读课程,但是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暴露出了一些问题,有些学生读书速度很快,但囫囵吞枣,有些学生看书很细致,但速度太慢,完不成阅读任务,这就使得阅读课上学生很难交流。为了调动学生阅读的积极性,让学生的阅读落到实处,老师需要设置一节阅读阶段检测课,评价学生的阅读效果。下面我就以《平凡的世界》为例,谈一谈我是如何进行的阅读阶段检测课。
一、准备阶段
书籍准备:通过学生推荐书目,大家投票最终选择了2014年11月到12月份阅读的书目——路遥的《平凡的世界》,然后大家自行购买书籍。
时间准备:老师根据学生阅读情况规定每周阅读范围,学生利用每周两次的阅读课时间和课下空余时间进行阅读,在10月1-14号为期两周的时间,学生已经阅读完《平凡的世界》第一部。
材料准备:学生已经按时上交了两次读书笔记,也把自己阅读时遇到的好句子做了摘录,并且也都根据自己的兴趣选取了不同角度写了自己的阅读心得。
分组准备:学生在本学期阅读课开设之初就已经按照各自的阅读兴趣进行了自由组合,成立了由6-7人组成的阅读小组。
学情准备:
路遥的这部巨著是一部全景式地表现上个世纪70年代中期至80年代近十年间中国城乡社会生活的长篇小说。但由于和现在中学生所处的时代,以及城乡生活经历上的差异,在最初阅读时,有些学生兴趣不大。还有些学生第一次接触这样的“大部头”,还没有养成读经典的习惯,缺乏耐心。因此,有些学生不能按时完成阅读量,有些学生读书笔记写得马虎,有些学生理解有障碍。
二、具体步骤
活动目标:评价学生对《平凡的世界》第一部分文本的阅读细致程度,理解的深入程度。
活动形式:
1.学生自行出题互测。
2.老师出题,小组讨论。
具体活动:
[环节一]考考你:学生出题互测
1.每小组讨论出5个题目,交给相邻小组解决,每小组给予等级评价(优秀、良好、合格、不合格),并给出理由。
2.课代表汇总各小组评价情况。
(此环节是对阅读量的评价,评价学生能否在规定时间内完成阅读任务,以及阅读的细致程度。)
[环节二]你选择:老师出题,小组选择自己感兴趣的题目讨论解决。
1.生活不是一帆风顺的,你可能会遭受贫穷、歧视,面对生活的苦难,书中人是如何应对的,选择一个人物谈谈。
2.书中出现了很多美好的情感:爱情、亲情、友情,任选一种,谈谈书中人是如何处理这些情感的,给你什么启示?
3.当理想和现实冲突时,你如何抉择、取舍,书中人物的做法给你什么启示?
4.书中人物对待知识是什么态度?对我们今天的学习有怎样的启发?
5.《平凡的世界》第一部展示的是文革后期,改革开放即将到来时期陕北农村的生活状况,请结合文本,谈谈那一时期的农村情况。
(此环节是对阅读深度的评价,评价学生对小说的理解程度,并且学生讨论分享的过程也有助于其他学生对小说多角度的理解;另外学生要回答上述问题还要需要平时的阅读积累,这时读书笔记就派上了用场,所以此活动还有助于调动学生记阅读笔记的积极性。)
三、课后反思
由于整节课都是学生在参与,学生带有极大的兴趣,课堂气氛非常热烈,经常出现学生争着发言的场面;而且要很好的参与这节课,学生课前就要按时、按质的完成阅读任务,这对学生的阅读兴趣也是很大的调动,并且也能保证阅读量。
学生互相出题有助于评价学生對《平凡的世界》第一部分文本的阅读细致程度,老师出题,学生讨论有助于评价学生对这部分文本的理解的深入程度。
经过这节课,学生增强了阅读《平凡的世界》第二部的积极性,也认识到读书笔记是自己的阅读的宝贵财富,更加积极的记读书笔记;而且原来对这本书兴趣不是很大的学生通过这节课发现《平凡的世界》有这么多的亮点,也唤起了他们阅读的兴趣。
不足之处:有些小组的出题质量不高,学生回答有一定困难,而且意义不大,所以还需加强对学生出题能力的培训;另外,有些小组的回答被一些反应敏捷,口才又好的同学垄断,其他同学得不到展示的机会,这是小组组员任务分配不明确造成的。
四、实施建议
“阅读阶段检测”模式作为语文阅读课开设过程中的一种模式探索,是学生阅读到一定阶段必然需要的一种阅读课模式,既能发现学生在阅读中出现的问题,又能调动学生阅读的兴趣,保证阅读量的顺利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