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用精教多学方法培养学生语文课堂学习兴趣
2017-05-16肖艳霞
肖艳霞
【摘 要】新课程标准实施以来,人们都在思考和践行充满改革意义的教学模式,其方法也是相当的多元。促使着语文课堂教学学生思维火花的碰撞,促进着课堂教学的有效乃至高效。精致多学就是培养学生语文课堂学习兴趣的有效途径之一。
【关键词】精教多学;学习兴趣;策略思考
语文教学其根本当是学生的学习,学而优则“效”,离开学生的学,少于学生的学,靠着强行灌输的学生学,其效果都是那样的平平。在平时的语文教学中,笔者注意探究学生精致多学策略的思考,也注意运用一定的方法促进学生的精致多学,获取着属于自己的骄傲。
一、精教多学需学生建立精读的硬功夫
初中语文教学,学生对教材文本的感悟,人们大都以为已不需要学生去多读了。总以为教材文本的篇幅都比较长,课堂教学时间又比较紧。因此,学生在具体的学习活动中,似乎就是那样的少读着,谈不上多读,还谈得上什么精读?其实,这样去做,对学生的语文学习当是一种严重的不负责任。古往今来,有谁不知道“书读百遍其义自见”?上海著名语文特级教师钱梦龙先生曾经执教过《列子·汤问》中的《愚公移山》,先生让学生去读出文言词汇的意思,让学生读懂古汉语比较特殊的句式,就是《愚公移山》中的人物关系也由学生自己去读识。总之一切任由学生去读,学生由初读向着精读的方向发展,一切便就是那样的读熟、读懂和读精。先生也曾这样总结自己之教学,即让学生读当为重中之重。因此,语文教学让学生读和精读,当成为我们语文教学的迫在眉睫,当成为精教多学的迫在眉睫。所以,在自身的语文教学中,师徒于钱梦龙先生,为了精教,让学生去读,形成学生精读的硬功夫。形成学生精读的硬功夫,不是某些意义上一盘散沙的自流读,而应当是有引领有示范和有目的读。让学生每读一遍,都看到其读的效果。让学生不断地读,则发现学生就这样不知不觉地去美读了,而且就是在美读着。如教学教材中的古诗文,给学生以读的机会,学生會将古诗文去读得那样的津津有味,学生会读得那样的极有感情。语文教学当学生能够建立起精读的硬功夫,其感悟也就是那样的水到渠成,教师也就不需要再去包罗万象地教了。
二、精教多学需学生形成精思的好习惯
初中学生,也有一定的惰性,让其读往往也会是那样的大打折扣,尤其在已经读懂了一些后,便就会那样的感到十分满足,不思考着往“精处”去读,有时就是那样比较囫囵吞枣地读,亦便显得那样的乐乐大方。虽然读了,但对悟起不到理想的促进作用。所以,从读的角度去思考,要么就不要让学生去读,要读就要让学生能够读精。从精教多学的层面去说,学生读精,才意味着多学,只有学生读精,也才可以为教师的精教去奠实比较理想的基础,也才完全可以形成教师的精教。所以,学生的多学需建筑在读的基础上,更需要建筑在学生读和思的有效结合上。从人们所执教的具体学生看,能够在读的基础上进行思考,其人算不上多数,更可以说就是那样的寥寥无几。所以,从多个层面去思考,要想实现语文教学的精教多学,还需要想方设法形成学生读之思考甚至就是精思的良好习惯。因此,在平时的教学中,每接手一个新的教学班级,都以一定的方式向学生提出读思紧密结合的具体要求。如要求学生不动笔墨不读书,让学生在阅读中做好比较理想而又实用的读画批注;如要求学生读文时,力求做到前后连贯着读;如要求学生在用上嘴巴去读时,还要带着大脑等。而在让学生去读文时,教师不让学生去草率收兵,学生的思考没有到位,学生的思考没有完毕,教师不去做阅读感悟的交流互动。如教学诸葛亮的《出师表》,学生读着文本,看到诸葛亮在文中多次出现“先帝”等词语,有学生感到比较重复啰嗦,但不少学生也感到不以为然。在学生进行进一步思考和辩解得以形成共识后,自感学生读思结合的重要。
三、精教多学需学生养成精探的精气神
初中学生进入初中学习以来,与小学阶段的语文学习相比,多于了相当多的急功近利。他们满足于听懂了相关的语文知识,满足于掌握一定的阅读感悟技能。尤其是不少学生已习惯于运用《课课通》等资料的阅读替代着自己的阅读感悟。应当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初中学生比较严重地缺失着阅读感悟的探求精神。所以,要想实现语文教学的精教多学,还必须努力养成学生精心探求教材文本之文学、文化层面意义上的精气神。语文课程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从具体的教学形态看,语文课程的学习还需要努力做好学生的阅读实践。那么养成精探的精气神,比较过多需要考虑的是平时语文阅读感悟精探的实践,这就比较有意义地告诉人们:要求学生精探,不是简单地提出要求就可以凑效的,需要有我们教师的辛勤付出,在教师辛勤付出的前提下,形成学生经常而又科学的实践活动。如教学朱自清的《春》,应当说先生笔下的春显得那样的细腻,那一个个比喻的句式,把“春”描叙得十分的生动形象和逼真。教学时,如果比较简单地去读一读,也比较肤浅地让学生凭借语言文字去想一想,那学生也完全会对先生的《春》阅读不厌。而在具体的教学活动中,让学生形成阅读感悟的小组,让大家齐心合力地进行探究。如让学生去细究,先生为什么能够将《春》写得如此的感人?学生感到是先生仔细观察的结果;还让学生去细究,先生之所以要描写这春,学生便从先生所处的际遇深深感到:先生之所以将春比喻成小伙子、小姑娘,其实就是先生怀有赤忱的爱国之心,期望屹立于世界东方的泱泱大国不再就是东亚病夫。学生的思考探究有无道理?完全意义上的极具深刻意义。
【参考文献】
[1]成向阳.送语文回自然[J].语文教学通讯,2015.2D
[2]叶澜.让课堂焕发出生命活力——论中小学课程改革的深化[J].教育研究,1998
[3]教育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