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县域配电网运行管理的研究

2017-05-16张仕海

关键词:运行管理县域配电网

张仕海

【摘 要】近年来,国家电网加大对农村配电网升级改造力度,对配电网改造工作高度重视,改造升级工作持续周期长、范围广、效果显著。但网改工程牵涉面广,需要考虑的问题较为复杂,配电网作为重要电力基础设施,直接面向用户,如何科学地布置电源点、接入分布式电源、合理地选择供电半径,积极探索各项优化措施对电能质量、电压分布、网络损耗等方面的影响,成为当前县域配电网运行管理的重要课题。

【Abstract】In recent years, the state grid intensifies the upgrading of rural power distribution network, pays high attention to the reform of distribution network, the transformation and upgrading work has long duration, wide range, significant effect characters. But the network engineering involving a wide range, the problems to be considered are complex, the distribution network as an important power infrastructure, directly to the user, how to scientifically arrange the power point, access the distributed power supply, choose reasonable power supply radius, and actively exploore the impact of various optimization measures on power quality, voltage distribution, network loss and so on, become important topics of operation management in county power network .

【關键词】县域;配电网;运行管理;规划

【Keywords】county; distribution network; operation management; planning

【中图分类号】TM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1069(2017)04-0015-02

1 引言

配电网系统,作为直接面向用户的终端环节,配电网系统的运行管理是否完善与广大用户的用电质量和可靠性密不可分。早年间建成的电网设施以及配电网,已经无法满足人民群众的生活用电需求,随着我国电力行业的快速和稳定发展,经过几轮农网升级改造,目前农网配电改造效果已取得显著成效,但农村配电网中仍然遗留有设备落后、供电可靠性不高,自动化水平较低等问题,仍亟待县域供电部门在运行管理以及优化措施等方面提出可行化建议以及更加科学规范的要求。下面就对配电网运行管理相关优化措施进行探讨与分析。

2 配网设备运行管理存在的问题

2.1 恶劣天气对户外老旧设备的影响

农网配电设备的正常运行是县域电力系统安全稳定运行的关键,也是县域经济发展的重要保障。随着农网升级改造的推进,配电网设施日趋完善,但部分偏远地区的老旧设备,由于年代久远、人口密度过低,供电半径过长等历史遗留问题,在遭受恶劣天气,尤其是大风、大雪、雷电、暴雨等极端天气,极容易出现设备受损问题,进而影响到电力传输效率,影响到用户的正常供电[1]。

2.2 结构性缺员导致设备巡视不到位

按照《安规》规定,应该定期和不定期对配电设备开展巡检工作,及时发现处理配电设备及线路上的各种安全故障及隐患。但是,个别供电半径过长的线路巡视耗费大量的人力及时间,山区巡线尤为困难,特别是恶劣天气导致滑坡、泥石流、山路受阻等情况,巡视更加艰难,而恶劣天气时跳闸问题又容易扎堆出现,巡检人员的缺乏,以至基层巡线人员对线路巡视工作敷衍了事,对设备运行情况的检查不认真,仅凭经验进行推理,对线路巡视工作不到位,最后导致电力设备巡查不到位,为安全运行埋下了隐患。

2.3 配电网损耗造成的浪费

配电网的损耗最明显的标志就是发热,发热不仅会造成电能损失,还会让导体温度大幅升高,加快绝缘老化,降低配电网设施的使用时间,电气火灾产生的直接原因大多都是从发热开始的。县域电网中,配电网损耗多为线路损耗,而线损指标也是衡量企业经营效率的一个重要指标,同时也是电力营销管理的重中之重。配电线路线径不合理,负荷过重、用户窃电等方面的因素也会造成能源的大量损耗[2]。

2.4 专业性管理人才亟待提升

人才梯队建设也是企业优化管理措施中一个不可或缺的部分,在配电设备的运行管理过程中,故障的出现多是由于人才的专业素质缺乏,对故障的排除和处理能力不足造成的。不能够通过设备运行中反映出来的点点滴滴的数据和现象,进行科学的分析,因而只是机械地进行一些统计工作,专业能力的不足导致其不能为安全管理提供可靠稳定的技术支撑。

3 配电网运行管理的优化措施

3.1 整理老旧设备台账、恶劣天气加强监视

受到恶劣天气侵袭之后的故障配电设备,多为缺陷及老旧设备。因此,需要通过对缺陷设备及老旧设备的台账进行整理。同时,加强设备运行缺陷管理也是落实设备检修和事故处理的基础,巡查人员应根据缺陷程度判断缺陷的紧急性和重要性,及时对缺陷设备进行备案、记录、申报以及申请处理。通过及时发布风险预警及恶劣天气特巡来加强薄弱设备的缺陷监视与管理,必要时采取有效的技术性措施,特别严重的及时停电抢修处理。

3.2 落实巡视制度、强化安全意识

开展定期巡视是保障电力设备正常运行的一个重要措施,而实际巡视过程中,走形式、不重视、凭经验,也直接导致了设备巡视存在遗漏和不到位的地方,使巡视制度形同虚设。因此,在巡视的时候,要做好相应的巡视记录,落实相关的巡视制度,开展不定期对巡视工作进行抽查,做好闭环管理的工作,降低安全隐患出现的概率,确保设备健康、稳定地运行。对线路巡查人员的素质要进行加强,经常性开展安全知识教育,强化安全意识,落实安全责任。

3.3 加强损耗管理措施的推广

对台区实行承包管理,出台可操作性强、执行规范、运行时效高、人性化的管理制度,同时出台保障措施保证台区各项管理工作的有效开展,把高损台区的管理和反窃电工作作为工作的重点,加大对反窃电的舆论引导,加大对窃电人员的处罚和教育力度,对高损台区找到症结采取针对性措施,降低损耗率,充分挖掘电力损耗方面的节能潜力。

3.4 全员培训提升人才素质

人才的素质和水平是配电网安全稳定性高与低的决定因素,定期开展分专业、分类别的全员培训工作,加强相关工作人员的自身素质,通过技术培训、管理培训、安全意识培训和相关技术考核,保证相关的专业人才和管理人才的业务技能能有效地满足设备维护与管理的工作需求。大力倡导工作中师带徒活动的开展,也要通过聘请行业专家、技术标兵、岗位能手进行技能传授,全员性质的提升人才素质,培养出更多的优秀的、高素质的人才,保证人才梯队的持续性和稳定性,也为配电网的稳定运行保驾护航。

4 结语

配电网系统是个庞大的系统工程,其所处的位置决定其运行与管理涉及多部门、多层面的协调工作。为保证配电网安全稳定运行,不仅要加强设备管控、安全意识管控,也要加强制度与措施的探讨,采取符合当地配电网情况的方针,针对性地进行落实整改,在技能管理人才建设方面高度重视,双管齐下地保证配电网可靠供电。

【参考文献】

【1】李婧.关于强化电力工程施工技术与管理的若干思考[J].企业改革与管理,2016(04):09-10.

【2】郁章伟. 电力工程技术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 企业改革与管理,2016(08):45-46.

猜你喜欢

运行管理县域配电网
配电网自动化的应用与发展趋势
基于IEC61850的配电网数据传输保护机制
配电网不止一步的跨越
县域就诊率为何差了40%
一项县域中招政策的回顾与反思
基于CIM的配电网线损计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