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看清玉米市场的风向标

2017-05-16策划整理本刊编辑部

甘肃农业 2017年5期
关键词:全膜垄沟玉米

■ 策划/整理 本刊编辑部

看清玉米市场的风向标

■ 策划/整理 本刊编辑部

玉米在农业经济中的重要性不言而喻,玉米产业的长足发展,为解决粮食危机和农民增收发挥了巨大作用。然而,近年来,伴随着供大于求的实际状况,玉米的价格一度低靡,市场并不景气,在这种背景下,我们如何去库存,如何发展玉米产业,让更多农民朋友得到实惠?而这,正是农业供给侧改革要面对和解决的问题。

富民产业:全膜双垄沟播技术保驾护航

玉米是甘肃省主要农作物之一,今年,全省玉米将稳定在1450万亩。

玉米是适合于旱田与山地种植的高产农作物,甘肃大部分地区地处黄土高原,沟壑纵横,常年降水稀少,自从玉米在甘肃“安身立命”之后,广受好评,特别是近年来推广的全膜双垄沟播技术,为更是玉米产业发展提供了技术保障。

全膜双垄沟播技术是甘肃农技部门经过多年研究、推广的一项新型抗旱耕作技术,该技术集覆盖抑蒸、垄沟集雨、垄沟种植技术为一体,实现了保墒蓄墒、就地入渗、雨水富集叠加、保水保肥、增加地表温度,提高肥水利用率的效果。

全膜双垄沟播技术的特点是显著减少了土壤水分的蒸发,尤其是秋覆膜和顶凌覆膜避免了秋冬早春休闲期土壤水分的无效蒸发,又减轻了风蚀和水蚀,保墒增墒效果显著。还有一点就是有显著的雨水集流作用,田间相间的大小垄面是良好的集流面,将微小降雨集流入渗于玉米根部,大大提高了天然降水的利用率。除此之外,还能增加积温,扩大了玉米及中晚熟品种的种植区域。最后是有效抑制田间杂草,减轻土壤的盐碱为害。

自古以来,干旱就是农业种植最大的敌人,因此,抗旱栽培法也是玉米种植领域最重要的技术手段。我国最早用于应用的作物抗旱技术是战国时期的畎亩法,原理是开沟起垄。到西汉时期,农民发明了代田法,旨在将高作和低作相结合等措施混合耕种。现代农业抗旱栽培技术主要是在继承古人智慧的基础上加入了新元素,主要是在栽种区全面施肥和在栽种区的地面管理。土地干旱主要源于缺水或者化肥不足。所以在栽种区保证水和化肥供给的基础上并且提前对栽种区的土地进行管理如除草和翻新,所以在玉米种植过程中抗旱问题能得到较好解决。

全膜双垄沟播技术增加促进了玉米早熟,试验证明可提早成熟15~20天,能有效地减轻早霜冻的危害,可使玉米的适种海拔提高300米左右,使一些中晚熟品种在海拔2000米的地区能够正常成熟,发挥了品种的生产潜力。同时,全膜覆盖与垄沟种植相结合,起垄形成了风障,阻挡寒风风速和风向,即减轻了外界冷空气的袭击,又能减少地面热量向外散失。

试验结果表明,全膜双垄沟播能减缓雨水对地表的直接侵蚀和田间农事作业对地表的直接采踩压,使土壤疏松多孔,增加通透性。全膜双垄沟播后,土壤温度高,水分含量稳定,为土壤微生物繁衍创造了条件,促进了微生物的活动和繁殖,各种有益微生物增加50%以上,从而加速了土壤养分转化,加快了有机质分解,促进了矿物质营养转化成速效可供态,提高了土壤肥力。全膜双垄沟播玉米的各生育期,土壤微生物种群的数量都有明显变化,全膜双垄沟播的微生物总量高于半膜覆盖。据测定,土壤中细菌数量拔节期最多,成熟期较少,与半膜覆盖趋势基本相同。在拔节期,土壤因水热条件更利于细菌物生长,全膜双垄沟播比半膜覆盖中的细菌数量明显增加,其差异达到显著水平。半膜覆盖土壤中的放线菌均匀地分散于耕层土壤中,而全膜双垄沟播表层的土壤放线数量增多,下层的则减少。这说明,全膜双垄沟播影响土壤通气,限制了放线菌的繁殖。但从耕作层放线菌的总量看,二者无明显差异;真菌的数量在苗期和拔节期低于半膜覆盖,成熟期则高于半膜覆盖,全膜双垄沟播也影响了土壤酶的活性。

对盐碱地来说,由于全膜双垄沟播技术大幅度减少了水分的蒸发,伴随着水分的运动而带到地表的盐分减少,加上由于全膜双垄沟播后膜内水分的不断循环,使土壤中的盐分不容易在土壤表层聚集,还可改变土壤中盐分的分布状况,尤其是那些盐碱较重的土壤,平时积累在土壤表层的盐分较多,对玉米的生长发育十分不利。通过全膜双垄沟播,抑制返盐的效果比较显著,有利于玉米的出苗和全苗。据调查,盐碱地玉米覆膜后,出苗率提高60%左右,产量增加十分明显。

由于膜内土壤温度升高,水分含量提高,以及土壤物理结构得到改善,在生育过程中,全膜双垄沟播玉米的根系生长能力比半膜覆盖玉米明显增强。据穗期测定,全膜双垄沟播玉米比半膜覆盖玉米总根数增加19条,侧根增加12条,全膜双垄沟播比半膜覆盖多1层根,根鲜重和株鲜重也显著增加。说明全膜双垄沟播增加了玉米前期发育所需的温度和湿度,有效地促进了根系的早生快发。

历经坎坷:价格是否跌到了谷底

2015年,我国玉米价格首现暴跌,其中一个重要的打压因素就是国外进口粮源挤占中国市场。海关数据统计,2015年我国谷物及副产品进口总量高达4218.07万吨,相比之下,2016年进口玉米及其替代品数量明显缩小。

官方数据统计,目前我国玉米国储库存高达2.3亿吨。玉米去库存成为首要任务,因此在今年有关玉米政策执行方面,不会像往年一样将玉米价格抬得很高。

从需求端来看,一个是玉米饲用消费,另一个则是深加工消费。目前生猪存栏水平偏低,也就意味着短期内玉米饲用需求依旧低迷;能繁母猪存栏量持续下滑,且处于历史低点。延伸到玉米饲用消费来看,短时间内生猪存栏不会有明显提升,玉米饲用需求亦是如此。工业消费方面,在春节后逐渐步入淡季,特别是淀粉,节日效应较为明显,因此短期不会带动玉米工业消费需求。

国家统计局公布了2016年中国玉米产量数据:面积3675.97万公顷,同比减3.6%;总产量2.19554亿吨,同比降2.3%。

玉米工业消费主要集中在淀粉及酒精行业。首先,2016年淀粉行业依旧是产能过剩的一年,上半年整个行业开机率仅有40%~65%。不过下半年,随着深加工补贴政策的出台,企业开工率明显回升,年底已经达到80%。不过淀粉库存整体依旧偏低,也就意味着玉米工业消费并未有明显提高。

2016年12月份,中央农村工作会议指出,推进农业供给侧布局性鼎新,起首要把农业布局调好调顺调优。要顺应市场需求,优化产物布局,把该退的坚定退下来,把超载的判断减下来,把该管理的切实管理到位。

2016年下半年起头,跟着临储天量收购的影响余热逐步退去,政策粮发卖价钱的逐渐下调,深加工企业用粮成本下降,行业盈利程度较着提高,开工率显著上升。深加工行业低迷和区域结构紊乱的情况逐渐好转,企业市场活力加强,加工转化玉米能力提高,财产结构逐渐优化。同时扩大扩大粮食燃料乙醇出产规模,添加车用乙醇汽油消费,添加玉米转化消费空间可能会成为来岁玉米消费的新亮点。

2016年4月发布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复兴东北地域等老工业基地的若干看法》提出,有序成长洁净能源,恰当扩大东北地域燃料乙醇出产规模,研究结构新的出产基地。依据“十三五”生物质能源成长规划,到2020年,生物质能操纵量将达5700万吨尺度煤,此中生物质汽锅供热每小时将达2万蒸吨,生物质固体燃料年操纵量达1000万吨尺度煤;生物天然气达100亿立方米;生物质液体燃料总量将达600万吨,此中燃料乙醇400万吨,生物柴油200万吨。

目前,玉米种植效益仍高于大豆、杂粮等做物,农户种植积极性很高。估计2016年度至2017年度玉米节余量估计仍将在3000万吨摆布。国内玉米供过于求的场合排场难以扭转,国内玉米供求调整需要较长的时间,市场价钱也可能呈现持久偏弱的态势。

2016年,国内玉米价钱下跌,进口饲料粮价钱优势削弱,进口数量显著下降,2016年全年进口饲料谷物替代国产玉米数量估计在1900万吨。进口饲料原料削减的数量将由国产玉米、超期存储稻谷及超标小麦等填补。估计2017年饲料粮进口数量将继续压缩,这将带动国产玉米饲料消费显著添加。

2016年生猪年均出场价钱达到18.77元/公斤,较上年平均程度上涨21.73%。养殖企业头均利润达到500元,显著高于2015年的140元的头均盈利程度,而在2015年前5个月中,养殖企业仍处在深度吃亏之中,头均吃亏幅度达到300元摆布。生猪价钱上涨和养殖盈利程度大幅提高,带动了养殖行业的回暖,养殖企业起头添加补栏,饲料及饲料原料消费也逐步添加。

监测显示,2016年全国淀粉行业年均开工率为72%,比上年年均程度提高12个百分;酒精行业开工率为56%,比上年年均程度提高5个百分点。同时,优良的盈利前景刺激了新建产能和扩建产能。据统计,2016年全国玉米淀粉新减产能将达到500万吨,此中黑龙江80万吨,辽宁10万吨,内蒙古40万吨,河北50万吨,山东320万吨。2017年全国玉米淀粉新减产能310万吨,此中黑龙江150万吨,吉林70万吨,内蒙古40万吨,山东50万吨。低价刺激需求,开工率和新建产能的提高无效加强了加工企业转化玉米的能力。估计2016/17年度,全国深加工企业玉米需求量将达到6070万吨,比上年度添加720万吨,比2014/15年度添加1020万吨。

政策导向:逐渐步入市场化

有着36万亩玉米种植规模的广河县,通过“粮改饲”统筹农牧产业发展结构,今年计划播种的42万亩农作物中,粮食作物有35.2万亩,经济作物3.2万亩,其中有3.6万亩实施“粮改饲”,加工生产全株青贮玉米饲草。

春种秋收,玉米怎么种更划算,是广河县农民眼下最关心的事。

宜粮则粮、宜草则草。今年,广河县“粮改饲”集中设在三甲集镇、祁家集镇、城关镇、买家巷镇、阿力麻土乡等沿川5个乡镇及山区的水泉乡,连片种植玉米3.6万亩,占全县玉米总播种面积的12.54%。对于“粮改饲”的顺利实施,县上采取了土地流转方式,即给流转土地的农户每亩补助1000元,由饲草加工企业或农民专业合作社来经营种植,县上给种植户每亩补助价值100元的玉米良种,100元的地膜,到七八月份,玉米全株青贮秸秆以每公斤0.35元的价格进行收购收割。县农牧局提供了“丰田1号”“金凯三号”“丰贮1号”等饲草玉米种。同时,今年该县计划完成青贮袋装玉米饲料1万亩。对养牛5头以上、养羊20只以上的规模养殖户,每户补助发放揉丝铡草机1台、包膜塑料袋2个。

2016年和2017年中央一号文件所提出的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正是以玉米收储制度作为突破口,打响了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第一场硬仗。

正如文件所指出的,当前我国农业的主要矛盾已经由总量不足转变为结构性矛盾,突出表现为阶段性供过于求和供给不足并存,而矛盾的主要方面在供给侧:农产品供求结构失衡、要素配置不合理、资源环境压力大、农民收入持续增长乏力等问题突出,增加产量与提升品质、成本攀升与价格低迷、库存高企与销售不畅、小生产与大市场、国内外价格倒挂等矛盾亟待破解。这其中,玉米生产和价格体现得尤为明显。

在玉米实行临时收储政策时,价格最高一斤定到1.12元。这样高企的价格,导致的结果是,大量玉米形成库存积压。数据显示,2014年,东北四省区政府政策性收储的玉米占到了88%。由于有政策托底,加上价格优势,玉米种植面积、产量逐年扩大,庞大的玉米库存给仓储及加工带来巨大压力。同时,自2013年7月开始,玉米的国际价格一路下滑,形成国内外价格倒挂,最高时每吨差价高达1000元,以至于国内企业宁可进口国外玉米或采用其它替代品,而国内玉米只能“躺在仓库里睡大觉”,进一步加剧了玉米的库存,也带来仓储费用的加大。

2016年3月28日,国家对玉米临时收储政策进行了改革,由临时收储改为市场化+补贴的新机制。改革实施以来,从价格方面看,国内外玉米价格逐渐持平,玉米及其替代品的进口明显减少,去年同比大约减少了30%~40%左右。随着玉米价格开始随行就市,上下游的价格关系也逐步理顺,玉米加工转化规模不断扩大,加工企业开工率持续回升。像笔者采访的这类畜牧业企业,也从成本的下降中受益。另一方面,由于市场化定价机制的形成,一度扭曲的资源配置得到校正。2016年全国籽粒玉米调减了3000万亩左右,仅黑龙江省玉米的播种面积就调减了1900多万亩。

据了解,近几年,虽然政府也积极引导农民“米改豆”,但由于玉米价格高,农民种玉米赚钱,所以大量农民不种大豆改种玉米。现在,很多农民表示愿意种植大豆等效益高的作物。这实质上是农业产品结构的一次优化调整。

根据今年中央一号文件所阐述的,农业供给侧结构体现在产品结构方面,就是要按照稳粮、优经、扩饲的要求,加快构建粮经饲协调发展的三元种植结构;发展规模高效养殖业;做大做强优势特色产业;同时,进一步优化农业区域布局;全面提升农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水平;积极发展适度规模经营;并以规模化种养基地为基础,依托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带动,建设“生产+加工+科技”的现代农业产业园;此外,还要创造良好农产品国际贸易环境,推动农业走出去。

要实现上述农业产品结构的调整和优化,要以体制改革和机制创新为根本途径,而改革的核心之一是理顺政府和市场的关系。包括深化粮食等重要农产品价格形成机制和收储制度改革、完善农业补贴制度等;改革财政支农投入机制、加快农村金融创新、深化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和探索建立农业农村发展用地保障机制;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和服务主体、开发农村人力资源和吸引各类人才回乡下乡创新等。

诚然,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一个长期过程,不可一蹴而就。以玉米为代表的农产品价格形成机制和收储制度的改革,作为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头戏和第一枪,已取得重要进展。按照中央一号文件的要求,下一步还将坚定推进玉米市场定价、价补分离改革,健全生产者补贴制度,鼓励多元市场主体入市收购。采取综合措施促进过腹转化、加工转化,多渠道拓展消费需求,加快消化玉米等库存。

可以看出,农产品价格形成机制改革是分品种施策、渐进式推进,坚持市场取向和保护农民利益并重,最终目的是农产品结构得以优化,供给体系的效率得到提高,农民增收、农业增效、农村增绿。

猜你喜欢

全膜垄沟玉米
收玉米啦!
半干旱区全膜覆土穴播对小麦土壤氮素矿化、无机氮及产量的影响
垄沟种植及其施肥优化对旱地小麦产量和水肥利用效率的影响
春油菜青杂5号不同覆盖模式温度、水分效应研究
我的玉米送给你
高梁不同地膜覆盖增产效果对比试验初报
皱 纹
生活趣事
甘肃省陇东旱塬区全膜双垄沟播玉米田杂草消长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