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学化学教师课堂教学行为的调查研究

2017-05-15重庆市武隆区教师进修学校胡天胜

重庆与世界(教师发展版) 2017年3期
关键词:中学化学问卷化学

□文/重庆市武隆区教师进修学校 胡天胜

中学化学教师课堂教学行为的调查研究

□文/重庆市武隆区教师进修学校 胡天胜

1.问题的提出

由于受传统的教学理念、教学模式和评价方式的影响,以考试分数和升学指标实施的考核评价与以注重素质、促进发展为目的的课改要求之间始终存在人为割裂的情况,客观上反映出中学化学教师教学行为依然存在某些缺失或偏离。为深入研究新课改实施以来中学化学教师课堂教学行为的变化,本研究采取问卷调查与课堂观察相结合的方式进行了调查研究。

2.研究过程

2.1 问卷及课堂观察量表设计

本研究重点关注的是教师教的行为,结合化学学科特点和研究意图,问卷设计及课堂观察量表设计主要依据教学流程分类,再细化为具体的操作行为,从“课程把握、教学准备、教学设计、教学组织、教学实施、教学评价、师生关系、资源应用、作业处理、实验教学等”多个维度开发了教师教学状况问卷调查表、学生学习状况问卷调查表和课堂观察量表。《中学化学教师教学状况问卷调查表》设置了50项单选问题,调查对象为中学化学教师;《中学生化学学习状况问卷调查表》设计了20个单选问题,调查对象为正在进行化学学习的中学生,学生问卷设计内容倾向于通过学生反观教师的教学行为;《中学化学课堂教学行为观察量表》从12个维度50个观察点设计了观察记录。

2.2 调查活动开展情况

本研究以问卷调查和课堂观察相结合的方式进行,为客观反映受访者的真实情况,调查未采用网络问卷,完全采取纸质问卷现场作答的方式进行。先后对重庆市武隆县部分中学、重庆师范大学国培计划——中学化学骨干教师置换培训班、新疆师范大学国培计划——一线优秀化学教师教学技能提升研修班的部分教师进行了问卷调查,共发放教师问卷96份,收回88份,有效问卷85份;共发放学生问卷795份,收回问卷681份,有效问卷665份;抽样观察了中学化学教师随堂课35节,教研活动示范课或研究课12节,优质课竞赛预决赛29节。本研究报告主要通过对教师问卷的调查结果进行分析,学生问卷和课堂观察情况作为补充。

3.调查结果分析

3.1 对教材和课标的把握

为了解教师对教材和课程标准的关注和把握情况,教师问卷设置了四个相关问题,调查结果如下:

在对学生的调查中,6.92%的学生认为化学课平时课堂教学的内容全是课本内容,从不增加课本以外的知识;14.89%的学生认为老师经常补充很多内容,感觉学起来很吃力。

调查表明,多数化学教师熟悉课程标准,在教学设计时能综合考虑课程标准、教材和学生,在教学中能根据需要增删教学内容,调整教学顺序,真正体现“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但也有9.41%的教师在教学中几乎不对教材内容进行处理,15.29%的老师很少结合实际调整教学顺序,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照本宣科的情况依然存在。同时,学生问卷反映出部分教师补充的教学内容过多过难,增加了学生的负担。

问 题选 项比 例(%)按您认为的重要性排序。您在备课时A ①②③④9.41%最常关注的顺序是:①教材 ②课程标B ①②④③27.06%准 ③考纲、教参等课辅资料 ④学生C ②①③④20.00% D ②①④③43.53%

3.2 教学设计与目标

调查结果显示,在进行教学设计时,56%的教师将主要精力放在“采用什么有效的教学方式和设计教学活动”上;65%的教师在关注学科知识体系的同时重视思路方法;52.94%的教师经常会以适当方式让学生明确本堂课的教学目标;68.24%的教师经常注意课堂小结和单元总结。但仍有5%的教师将备课的重心放在“教学资源和媒体的应用”,15%的教师将备课的最多时间花在写教案或学案上。在对学生的调查中,只有5.71%认为自己能全部掌握当堂课的教学内容,70.08%认为掌握了大部分,20.75%只掌握了少量,还有3.31%的学生认为自己一点也没有掌握。由此说明,部分中学化学教师教学设计的关注重心不同,对教学目标的制定与呈现还未足够重视,教学目标的达成效果还有待提升。

3.3 教学方法

本调查从宏观与微观相结合的多个角度设置问题,意图通过教师处理课堂中的一些细小环节来反观教师对教学方法的运用。调查表明,在课堂教学中使用频率最高的教学方法依然是讲授法,占54.12%,探究式教学22.35%,学生自学,教师辅导点拨15.29%;在“您认为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最有效的措施”的问题中,“讲授突出重点,突破难点”9.41%,“充分调动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85.88%,有4.71%的教师回答“增加练习或检测”;在“上课过程中您把握上课节奏的主要依据”的问题中,80.00%的教师回答“根据学生的接受情况”,3.53%根据自己课前的预设方案;在“您最常用的引导学生自主学习的方式”的调查中,61.18%回答“提出具体的学习要求,在学生学习有障碍时给予指导”,“让学生列出自学中遇到的问题,而后集中讲解”占25.88%,2.35%回答“让学生自由地学”;在“学生在课堂讨论或实验中遇到疑难或开放性问题正在兴致上,而时间又不够时,你的处理方式”的问题中,65.88%回答“点拨引导,继续活动,调整教学计划”,22.35%回答“暂停活动,留着课后继续完成”,7.06%回答“停止活动,老师直接给出结论,保证老师的教学设计顺利完成”,4.71%回答“让学生自由发挥”;在“当您预定的教学内容到下课时仍没完成,您经常采用的办法”的问题中,“立即下课,剩下的问题下次课再解决”52.94%,“提前调整内容和进度,按时下课”32.94%,“延长一点时间,简略地介绍后边的内容”11.76%,“延长时间直到完成预定的教学内容”2.35%;在“您是否经常让学生上讲台给其他学生当小老师”的问题中,“有时”55.29%,“经常”15.29%,“偶尔”23.53%,“几乎不”5.88%;在“引入课题的最常用方式”的问题中,52.94%采用图片、情境或故事引入,37.65%采用复习引入,采用实验引入或直接点题的各占4.71%;在“您在课堂提问时最常采用的方式”的问题中,69.41%“先提出问题,留一定时间让学生思考后回答”,21.18%“提出问题后,让学生小组讨论后再让学生回答”,7.06%“提出问题后立即点名让学生回答”;问题“您在复习课教学时最常用的方法”,58.82%回答“以问题形式引导学生回顾”,23.53%“直接帮助学生列知识树或知识网”,10.59%“让学生复述,其他学生补充”,7.06%回答“学生跟着老师复述”。

在对学生“化学老师上课最主要的方法”的问卷中,12%的学生认为老师最常用“满堂讲”的方法,“讲练结合”76.69%,“合作讨论式”12.33%;在“你觉得影响你的学习情绪和学习效果的最主要因素”的学生问题中,18.05%的学生回答“老师说话的语速、语言的组织和清晰度”,“老师教学的方法、手段” 32.48%,“课堂的学习气氛”21.50%,27.97%认为是“自己的心情”;在“对于化学老师的教学方法,你的适应情况”的问题中,3.16%的学生认为根本不适应,8.42%认为不适应,64.36%基本适应,24.06%很适应。

综合分析教师和学生的回答发现,教师处理教学过程中某些环节的方法差异较大,学生的满意度还不够高,也折射出教师实施新课程的理念还存在差异。意外的是,只有32.48%的学生认为“老师教学的方法和手段”是影响学习情绪和学习效果的主要因素。因此,教学方法本身没有好坏之分,而更重要的是“适应”,教学方法要让学生适应,要适应特定的教学内容,适应特定的教学环境,即要因材、因人、因时。

3.4 实验教学

在对教师演示实验和学生实验开展情况的调查中,演示实验开展率达90%以上的43.53%,75%~90%的28.24%,50%~75%的12.94%, 50%以下15.29%;学生实验开展率90%以上只有15.29%,75%~90%的15.29%,50%~75%的18.82%,50%以下有50.59%;在演示实验的操作中,进行真实操作的只占71.76%,有17.65%采用多媒体播放真实实验,2.35%采用多媒体演示动画实验,还有8.24%采用黑板上讲解实验。而对于教材中“科学探究”、“学与问”、“思考与交流”等栏目中的实验,“引导学生设计并完成实验”的占37.65%,“引导学生设计实验,教师演示”的占31.76%,“教师直接演示实验”的占18.82%,“不做”的占11.76%。

在对学生的调查中,38.65%的学生回答“教材中的实验都做了”,11.13%回答“不仅教材中的实验都做了,还补充了其他的实验”,29.92%回答“只做演示实验,没有到实验室动手做实验”,20.30%回答“几乎没印象,只做了几个简单实验”,而经常在课堂上让学生动手操作实验的只占22.86%。

调查结果显示,很多老师对化学实验的重视依然没有体现在行动之中,用“讲实验”、“演实验”代替“做实验”的现象还普遍存在。从常态课堂观察来看,很多老师不做实验并不是因为没有条件做实验,而更多是因为准备实验麻烦或耗时较多,折射出新的时代背景下老师的职业态度和专业精神存在着消极的现象。

3.5 作业设计与讲评

减轻学生过重课业负担的重要举措是优化作业的设计与评讲,本调查对老师布置和讲评作业的调查结果如下表:

问 题调查结果您布置作业的只是教材上的作业1.18%;教材作业+教辅书上的作业49.41%;选主要方式择性布置作业41.18%;自编作业8.24%。您评讲作业的按顺序全部评讲12.94%;讲错题23.53%;让学生先自查,教师选讲主要方式60.00%;不评讲,学生自主解决3.53%。讲评试卷时,先复习知识点,后归类讲评8.24%;您最常用的方按照试卷的顺序讲评28.24%;按照知识点进行归类后讲评法37.65%;讲错题25.88%。

在课堂观察和访谈中发现,学生作业量较大,作业重复,评改效率低下等问题依然存在,有6.02%的学生认为化学平时作业或考试太多。

3.6 师生关系

课堂上的师生关系是一个互动共生的关系,融洽的师生关系是学生愉悦学习的保障,一个教学能力强,同时又能调动学生积极参与教学的老师才是一个优秀的教师。本研究对教师处理“师生关系”的调查结果如下:

在“上课时,学生对您的课不感兴趣了,你会怎样”的教师问卷中,回答“继续讲自己的”5.88%;“及时调整教学方式”88.24%;“随便上完课了事”2.35%;“让学生自习”3.53%。在对“化学教师是否运用微笑、眼神、手势等肢体语言辅助化学教学”的学生问卷中,60.00%回答“经常”,9.62%回答“ 偶尔”,8.72%回答“几乎不”。调查表明,师道尊严的传统意识还存在于少部分教师的头脑之中,课堂上的情感交流和对学生的平等尊重还体现不够。

3.7 媒体应用

在调查问卷和课堂观察中发现,部分教师的课堂依然是“粉笔+黑板”,尤其是部分年龄较大的教师,从未使用过多媒体辅助教学,对手持技术、思维导图、微课、慕课等更是了解甚少。教师使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情况的调查结果如右:

在对学生“化学老师是否运用计算机、实物、图表等直观形象的方式来讲解较抽象的化学知识”的问卷中,回答“经常”的占43.31%,“有时”29.62%,“偶尔”15.64%,“几乎不”11.43%。

4.思考与建议

通过调查和观察发现,重理论轻实践、重知识轻思维、重结果轻过程等现象在中学化学的真实课堂中普遍存在,“变相满堂灌、教学目标不明确、过分夸大自主学习、探究合作形式化、机械限制讲授时间、忽视学科融合与课外延伸、黑板上做实验”等种种教学行为偏差制约了中学化学课堂的生长,也影响着中学化学教学的质量。行为变革必须从观念入手,分析中学化学教学行为现状,行为偏差和缺失的原因有教师个人的专业素养和职业品质,也有地方和学校的管理机制(包括考评机制和研修机制),但根本原因是教师的课程理解力和执行力还有待提高,据此提出以下思考和建议。

4.1 审视学科育人价值,更新教育教学理念

今天的中学生,未来多数都不会直接从事与化学有关的职业,那么,应该怎样定位中学化学的价值取向呢?化学在生命、环境、材料、能源等领域中相互渗透,与科学、技术、社会息息相关,中学化学教学的意义不只在于传授化学知识,为高考获取分数,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在学习化学的过程中获得继续学习、适应未来的知识、思维、能力、人格等,培养其作为21世纪公民的科学素养。因此,不管课程改革和高考改革怎样进行,中学化学教师都要理性审视中学化学教学对学生未来发展的功能,从重视课堂转向重视课程,要跳出局部的化学知识,构建学科知识体系;跳出单一的化学知识,关注学科间知识的融合;跳出考试的分数樊篱,重视在教与学的过程中让学生全面成长。

4.2 把握课程专业特点,重视学科核心素养

在学科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必须体现学科的专业性,即要深刻理解课程的内涵、本质和规律。化学的学科特点最主要体现在“实验”“微观”“应用”等关键词,即“以实验为基础、从微观层面研究物质、联系生产生活实际”。中学化学一定要重视实验教学,广泛采用实验探究型教学模式。化学有很多独特的观念和思想,如“微粒观——物质都由微观的微粒构成(原子结构、分子结构、晶体结构等)”;“能量观——化学反应都伴随着能量的变化,能量可以相互转换(反应热、电化学等)”;“结构决定性质思想(原子结构决定元素性质、物质结构决定物质性质等)”;“辨证思想(酸碱反应、氧化还原、阴极阳极等)”;“守恒思想(质量守恒、能量守恒、电荷守恒)”;“绿色化学思想”等,这些思想和观念也是人类探索科学奥秘的独特思维,在教学中要通过“动手实验、合作探究、对比类比、演绎归纳”等多种途径渗透这些化学观念和思想。

4.3 培育实践反思习惯,关注教学行为改进

改变行为偏差的前提是认识到自己的行为偏差,“总结—反思—实践”是让教师的教学行为走向完美的主要路径。在课堂上,教师要去适应每一个学生是很难的,但要让更多的学生适应自己的教学是可以做到的,那就是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让学生明确老师的套路。如不同课型的教学模式、严谨的课堂结构、让学生动手动口的氛围营造等。而教学风格需要在长期的实践改进中形成,教师要以行动研究的态度和方法进行教学实践与反思,不断矫正自己的行为偏差,形成能让学生适应的教学风格。◇

元代 倪瓒 《幽涧寒松图》

[1]宋其华.信息技术教学环境下教师教学行为变化的特征与策略浅析[J].电化教育研究,2006,(08):25-28.

[2]张建琼.教学行为研究的教学论意义[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4,(17):50-53.

[3]李松林.课堂教学行为分析引论[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5,(07):48-51.

[4]刘繁华.网络教学中教师的教学行为研究[J].电化教育研究,2004,(04):38-40+44.

[5]傅道春.教学行为的原理与技术[M].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

[6]林小驹,李跃,沈晓红.高中化学学科核心素养体系的构成和特点[J].教育导刊,2015,(05):78-81.

[7]胡升平.化学核心素养.新浪博客.

[8]保志明.化学课堂要有学科专业性.教学博客.

[9]夏依古丽·赛提哈孜.浅谈化学课堂中的学科专业性[J].读与写,2015,(15).

[10]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定.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近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提出,深入开展“我们的节日”主题活动,实施中国传统节日振兴工程,丰富春节、元宵、清明、端午、七夕、中秋、重阳等传统节日文化内涵,形成新的节日习俗。联想到前段时间央视现场直播的《中国诗词大会》引发的海内外对传统文化的热捧。由此我们不难看出,新的一波传统文化的热潮滚滚而来,中小学校作为文化传承的重要单位,秉持着教书育人的天职,这就要求我们更应该主动作为。那么,传统文化来袭,中小学教育应做些什么呢?

我们知道不论什么样的文化,要想发挥它的育人功能,就得将这种文化以学校教育适合的方式方法浸润课堂。换句话说,也就是要进入课堂就得成为方便学生学习的课程。所以《意见》落地最好办法就是充分利用学校教育在大教育中的主场优势,结合区域社会经济发展实际,整合当地传统节日文化资源,组织力量积极开发传统文化为主题的校本课程。在操作实施中,开发以传统文化为主题的中小学校本课程,应紧紧围绕区域和学校所在社区的实际,紧密结合当地的生产生活实际,为当地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服务,紧紧围绕传统节假日的文化价值这个核心,将目标锁定在培养的人的全面发展,适应当地全面落实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的需要,以及为增强和坚定学生对“四个自信”(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的理解与认同这个的基本点上。

在牵住中小学开展传统文化深耕校园的牛鼻子——校本课程的问题之后,中小学校接下来最应该做的就是主动放下身段,融入大教育的熔炉,用符合党和国家教育方针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标准,对业已存在的传统节日文化进行甄别、选择,古为今用,为我所用。积极引导中小学生融于社区生活情境中、家庭生活氛围中,让每个中小学生过好春节、元宵、清明、端午、七夕、中秋、重阳等传统节日。为此,学校教育具体要做到:一要准确认知自己的地位及作用,即导航中小学生在节假日心理发展的方向与进程。二要教育学生明确感知参与活动的目的,即通过参与节假日活动学会追寻蕴含其中丰富的人文精神、传统美德、文化价值,为更好地传承和弘扬传统节日奠基。三要通过活动要进一步拓展,在体验中教育学生认识传统文化是我们民族的生存之根、立世之魂、传承之本的历史与现实意义,正确辨析继承与创新的关系。从文化学而言,传统节日其实就是活着的历史。让学

重庆市2015年普通高中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重点课题“农村普通高中教师教学行为调查研究”(课题批准号2015cqjwgz2031)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猜你喜欢

中学化学问卷化学
“四步”解答中学化学工艺流程题
基于微课的中学化学教学探讨
奇妙的化学
奇妙的化学
问卷网
奇妙的化学
奇妙的化学
例析中学化学中对硝酸强氧化性的
问卷大调查
问卷你做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