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光阴不负我者唯有读书

2017-05-15南京市长江路小学赵凯宁

重庆与世界(教师发展版) 2017年3期
关键词:王老师儿童文学老师

□文/南京市长江路小学 赵凯宁

光阴不负我者唯有读书

□文/南京市长江路小学 赵凯宁

已过而立之年,身旁许多同龄人渐有“成功人士”的范儿。以教师为职业的我,仍愿以“一介书生”自居。在教育教学技艺的探求道路上,我是一只后飞的笨鸟。直到工作五、六年以后,方才找到一点感觉,开始有了自己的思考。在我还算是年轻的生命里,作为一名读书人,喜欢阅读,也喜欢购书、藏书,只是读得太杂,属于好读书不求甚解之徒。

好在自己的求知欲未被“碎片化的狂潮”所淹没;好在在这个文化快餐的时代,对那些包装精美的印刷垃圾自身还有一点辨别的能力。回顾自己在教育阅读方面的经历,实在不敢说广博丰厚,甚至越发感觉到自己的浅薄疏陋。但是再一细想,毕竟每个人的阅读都与他人无关。对我自己而言,一路走来的阅读经历,如果也可以称为“史”的话,那便是伴着一本又一本的书香四溢,与我生命里那些可爱的人们结下一段又一段美好的缘,共同记忆着一个又一个难忘的故事,化作一程又一程相伴欣赏的好风光……一本好书就是一盏明灯。在我的教育阅读生命里,有几位我最想感激的“点灯人”。

一、汪春劼:方法不重要,智慧才最重要

三年前,暑假里的一天,我如约收到一本期待许久的书——《校长风度》。作者并非“学术大牛”,也不是“知名作家”,却是我由衷尊敬和感激的恩师。他叫汪春劼,总是自嘲自己在已过“不惑之年”,才以“高龄产妇”的身份诞下自己的第一本学术专著,比起“著作等身”的同辈学人,实在羞愧难当。我知道这是汪师的幽默自谦。随后至今的三年,汪师每年一本新著,总是不忘在第一时间寄予我一本。打开扉页,便能看见汪师大气的字体写着:凯宁友雅正!在心生绵绵感动之余,也感慨厚积薄发的学问之道!

翻开《校长风度》这本书,读书如蚕食的我,几乎只用两天时间便一气读完。心中激动,记忆随之飞回到大学校园里……那是一座无锡太湖之畔的秀美校园。那时的我,最喜欢做两件事,一是泡图书馆,常常一待就是一整天,着实也阅读了不少教育教学的名著,《爱弥儿》、《苏霍姆林给教师的建议》、《孩子们,你们好》等这些为我今后教师工作打底子的书都是消磨那段时光的好伴侣。在阅览室里常会见到一位高高个子、一身休闲的老师,也是捧着一杯茶一坐一下午,还并不知道他是谁,但身上浓浓的书卷气已令我格外欣赏。另一件事便是去蹭各种选修课,特别是广受好评的文史哲方面的课。听说一位汪春劼老师的《从大历史角度回观20世纪中国》尤其受欢迎,不早点去都占不到位置。慕名第一次走进汪师的课堂,定睛一看,正是我常在图书馆里遇见的那位好读书先生!果不其然,汪师的课异常精彩,让我收获极大!在课间休息时,汪师请我帮他倒点水,原来他也早就注意到了我。我和他还真是有缘分。

一天下了晚课,我和他一起边走边聊。当得知我是学教育专业的学生,他便问我读书的情况。我向他说了一些苦恼:“专业课上老师讲的内容理论性强,却略显枯燥乏味,教师自己都读得无趣,如何能把小学生教得活泼生动呢?”汪师对我说:“教学的方法不是最重要的,教育的智慧才是最难得的!你看从我们无锡走出去的大师钱穆先生,教过小学,又教过中学,再跳到北大教历史,完成其教师生涯的‘三级跳’。无论是当‘孩子王’,还是执教最高学府,钱穆都是一位颇受学生欢迎的好老师。靠的是什么?就是永远相通的智慧。我最近正在研究钱穆,你想看的话,我借给你看看先生的书。”虽只是初识,便如此古道热肠,让我到一想起来心头便泛起深深的感动!

于是,翻开汪师这本《校长风度》,我提笔在扉页上写下:吾师新著!本书知识与趣味同生,思想伴情怀并重,吾读之如重回当年课堂,青涩学生聆听老师教诲!犹记得老师用带着很有韵味的皖南口音说:这些并不久远的故事就发生在我们脚下的这片土地……

二、王栋生:敬畏常识,坚守常理

毕业以后我回到家乡南京,幸运地留在本市的老牌名校长江路小学工作。雏鸟学唱,我立刻就感觉到自己经验不足,专业知识匮乏,便来到新华书店选择教育教学书籍,打算给自己好好充充电。遍寻许久,却发现种类繁多的专业书籍中,能让我兴致盎然地读进去的书却没多少。我选择书籍有一个“独门秘籍”,那就是我深知这个出版物爆炸的时代,书籍太多了,不仅如此,值得一读的好书也是太多了。然而我们个体的时间却非常有限。如何是好?我会选择和自己有缘分的书,换句话说就是作者的精神结构和我的精神结构契合的书。这样的书,我读上几页便能身临其境地融进书中的世界里去。幸运的是,我找到了一本《不跪着教书》。作者笔名叫吴非,本名王栋生,既是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的著名语文特级教师,又是蜚声全国的著名杂文作家。

“教师,尤其是语文教师,应该知道得越多越好,要能有一定的学术背景,力争做一名学者型教师。”王老师极为看重教师的博学,更看重教师的独立思考,要让思想自由地飞翔。他认为知识分子应该思考一切,而不应盲从。一名教师能走多远,最终取决于他能否独立思考。他的这些思想真让我有醍醐灌顶之感!我自然而然地成为了他的“粉丝”,于是买下了王老师一系列的著作:《前方是什么》、《致青年教师》、《一盏一盏的灯》等等,在阅读他的作品过程中,也让我对教育教学的常识进行一番认真地审视:作为教育者,我们的确需要有创新的精神,但更应该有保守的能力——保卫和守护住教育之常理,课堂之常识。一个共同认可的常识就是,教育教学是慢的艺术,不可急功近利,否则往往“欲速而不达”。这正是教师需要坚守的教育真谛。唯有慢慢走,慢慢看,才能领会教育教学的美丽风景。

作为读者,受到作者的“影响”,究其本质是一种自我发现,是自己本已存在于内心,但沉睡着的东西被唤醒。对心灵所发生的重大影响决不可能是一种灌输,而应是一种心灵的共鸣。感谢王老师用他的文字唤醒我对“常识”的尊重和敬畏!是的,常识,多么朴素又宝贵的词语!但是忽视它、忘却它又是那么轻松常见。面对浩瀚辽远的教育星空,我坚信,只要坚守教育常识,默默耕耘,不懈努力,勇于探求,一定会从教育的现实此岸走向教育的理想彼岸。

说来又是缘分,就在去年暑假的教培会上,王老师为我们做讲座。他深情地回忆了自己的小学时光,在长江路小学念书时的老师和难忘的故事。嗯,我没听错吧?我的偶像就是在我所工作的学校念的启蒙教育!那我们就是校友啦!太让我兴奋啦!在随后的现场互动环节中,我勇敢地向王老师表达了我的崇拜,并提出了自己的教学疑问。王老师不仅诚恳地给予我解答,还赠我一本新作《课堂上究竟发生了什么》。扉页上,有王老师写给我的一句寄语:谢谢您的阅读!让我们一起成长!

谢谢您,王老师!读了您的书,站在讲台之上,我不敢稍有丝毫怠慢。

三、周卫东:每个人都是自己生命故事的书写者

不可否认,现代人刷朋友圈已成一种“阅读新常态”,我也不例外。毕竟是教师,在我的微信朋友圈和订阅号里,教育类的文章占了绝大多数。比如,我的领导,令我由衷尊敬的著名数学特级教师周卫东老师,就常常发布他的原创教育文章,或者分享他看到的最前沿的教育研究到朋友圈里供大家学习。周老师是一位对教育教学研究痴心着迷的人。任何时候,只要你和他聊起了教育教学,周老师都会津津有味地给你说说他的最新研究成果,说到得意处甚至眉飞色舞,一脸孩子般的灿烂和纯真!

说起周卫东老师,在当今小学数学界可谓鼎鼎有名的教学专家,已发表论文300余篇,在我看来简直是“神一般的存在”。在我心里,周老师不仅是我读书学习的榜样,更是指导我阅读前行的“指路人”。一次,我上古诗教学,周老师作为数学名家,竟主动来听我的语文课。课后,周老师主动找到我,对我推心置腹地说:“凯宁啊,听了你的课,我发现你的课堂感觉很好。你可要在这个宝贵的年龄里多读书,多琢磨课,多思考,多写文章啊。”周老师语重心长的话语给了当时略显迷茫的我莫大的鼓舞。随后的日子里,我对教育教学的研读便有了使不完的劲头!

周老师还把他的著作《应答与建构——我的数学教学行与思》一书送给我。这本书里,不仅记录了周老师的教学沉思、教育感悟,还有他从农家孩子走到名师的艰辛而执着的成长之路。最让我感动的一篇文章是《故事:讲述“值得过的生活”》,周老师深情地写道:我的教育生活自认为可以称得上“值得过的生活”。“值得过的生活”就是值得“回味”,回味,可以再现过去时光的美好,让生活多一些甜味;更为主要的,也可以引领自己亦或他人走向“美好”。

我想,教育阅读,不仅仅是读书,更是在读人。周老师就是在我身边的一本好教材。读了他,便让我懂得真正的名师是应该坚守课堂的;读了他,便让我懂得热爱教育是应该始终保有一颗赤子之心的;读了他,便让我懂得面对生命中帮助过自己的人,是应该永远心存感恩的……

先哲说过:“要让他人因为我们的存在而感到幸福。”当我在别人的故事中编织自己,当我成了他人故事中的一抹亮色,也就必然成就我自己的故事,照亮我自己的人生。谢谢您,周老师,我会努力书写好自己生命的故事!

清 李禅李鱓 花卉十二开

四、儿童:带我向着童年明亮的那方

作为一名小学语文教师,教育儿童需要更多的阅读,阅读为了更好的理解儿童。现在的我,还特别想感谢一个人,一个最让我牵情挂肠的人——我的儿子。每晚和五岁的儿子一起亲子阅读是我最温馨甜蜜的事情。我喜欢金子美玲的《向着明亮那方》这首诗,陪伴儿子一起阅读儿童文学,让我惊喜地发现儿童文学就像明亮的那方,把真善美的种子悄悄种在他幼小心田的同时,也鼓舞着我决不放弃内心的一线光亮,以欣欣然、亮闪闪的心情,面对每一天的生活!

是啊,对于我,儿童文学的“明亮那方”不应该只属于父亲和儿子,更应该属于教师和学生。我尝试着从课本走向课外,以自己的方式和理解,带着同学们走在有趣有益的语文学习的路上。我们每天吟诵着优美的儿童诗,开启课堂前十分钟的学习。每周读书会上,分享彼此共读一本儿童文学作品的心得,我们尝试着将儿童小说改编成课本剧,尝试让同学们写儿童诗歌和小说……“童年是一个秘密”,阅读儿童文学会生动地把童年的秘密揭示出来。阅读儿童文学,让我更加懂得儿童的真实全貌,尊重儿童的生命价值,并促进我思考如何面对儿童,如何跟童年进行最美好的对话与交往。

在教育阅读的道路上一路走来,我相信,光阴不负我者,唯有读书! ◇

猜你喜欢

王老师儿童文学老师
奇妙的旅行
有趣的动物
第四届福建省启明儿童文学双年榜揭榜
第三届福建省启明儿童文学双年榜揭榜
唯童年不可辜负
——两岸儿童文学之春天的对话
我的王老师
老师,节日快乐!
送给亲爱的老师
老师的见面礼
六·一放假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