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形势下国企党群关系存在的问题及原因解析
2017-05-15汪淇淼
汪淇淼
中图分类号:F270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674-1145(2017)04-000-02
摘 要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我党的宗旨,是我党最高价值取向,这是我们党能够得到人民群众的拥护由弱变强走向辉煌的根本原因。本文分析了新形势下在国有企业党群关系中出现的新问题,并分析了其产生的原因,对在新形势下营造党群和谐关系具有现实意义。
关键词 新形势 国企 党群关系
密切联系群众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和政治优势,这是对党群关系认识的深化。我们要保持清醒的头脑,分析和解决新形势下国有企业党群关系出现的问题,营造和谐的党群关系。
一、新形势下党群关系存在的新问题
总的来说,我党同人民群众的关系是和谐的,这是保证我们继续改革开放加速发展实现中国梦的前提。随着社会的转型和改革的深化,各种利益关系的调整和重置,对各层面广大职工的利益产生着冲击和影响,做为执政党,我党和群众的关系在新的形势下出现了新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党群干群之间的思想隔阂不断加深
随着人民群众物质生活的改善,对生活质量的预期越来越高,对党的期望也在加码,对政策的认识和理解存在着差距和分歧,致使群众个性化意愿和党的工作重点不能完全统一。有的领导干部以及从事党务的工作人员,缺乏“公仆”意识,对群众诉求漠不关心,做事回避矛盾,引发群众不满情绪;有的党员干部片面理解工作重点,工作方法欠妥,不适应新形势做群众工作的需要;有的党员干部法律意识淡薄,工作作风粗暴、以权代法;个别党员干部以权谋私,影响了党在人民群众中的形象;个别党员因劳动能力不同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所得到的收获不同,产生了贫富差距,困难群众把各种因素完全归过于社会分配不公,对执政党产生怨言。部分基层领导干部工作作风漂浮,责任意识不强,决策草率,给人民群众造成利益损失,影响党群关系。
(二)党群干群利益矛盾升级
社会经济的转型会改变原有的利益格局,对党群干群之间的政治关系、思想关系、感情关系等都会产生影响,使得两者之间出现了信任危机。新的利益机制会改变原有的利益机制,而群众更愿意享受改革带来的红利而不想失去原有的即得利益。在争取各种利益诉求时,党群干群之间的思想隔阂不断加深,在许多重要问题上的认识存在较大分歧和差距,群众意愿和党的意图之间还很难达到有机统一,群众对党的干部乃至党的工作有抵触情绪,常常引发矛盾和冲突,加之基层党群干部力量单薄工作压力大,在新问题面前缺少应对经验,导致党群干部矛盾升级。
(三)党群干群矛盾趋向复杂化
目前党群的矛盾呈现复杂化,矛盾参与主体以及激烈程度呈扩大趋势,部分基层党员干部工作作风粗狂,掌握基层的思想动态也不够及时,促使矛盾复杂化和白热化。群众对各级干部所做的工作期望值过高,认为干部能力不足,不能给他们带来理想化的物质、资金、政策支持,而一旦这些主观愿望和要求得不到满足,就对干部产生不满情绪,甚至群体上访或反复上告。尽管基层干部做了很多工作,但有些群众仍不理解,甚至怨声载道。许多矛盾具有潜伏期,发作时具有突发性和群体性,共性矛盾往往存在相同的利益背景,只要有人牵头,利用现代通信联络方式,很快就会形成群体响应事件。
(四)基层党组织缺乏凝聚力和感召力
基层党组织是我党联系群众的基础,党的基层组织软弱涣散就无法发挥战斗堡垒作用,就目前情况而言,在国企基层很难建立起作风过硬能力超强的党组织。在基层企业中主要矛盾是解决职工的物质待遇问题,致使基层党建工作功能萎缩、政治核心作用弱化。加之多数干部不能妥善处理与群众的关系,常以过去行政命令、说教方式做群众工作,没有深入基层、深入实际、深入群众。怕解答问题不清、怕群众起哄、怕做群众工作会激化矛盾。或认为群众知识水平低、素质不高,不屑与群众交流。虽然近期开展了“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但大部分党员基于工作忙、压力大、事务性活动多等客观原因,使得学习党的理论知识时间较少,导致部分党员政治意识淡化;个别干部宗旨意识差,不关心民情和群众诉求,没有形成有合力的组织,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力正在造成群众对党组织的信任危机。
二、当前影响党群关系和諧的深层次原因
(一)生产力发展程度不能满足人民群众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的急切需要
我国仍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产力水平和资源开发能力相对有限,人民群众对物质文化生活的需要急切增长。先富起来的一部分人所引领的消费观念受到追捧,拉升整体消费的期望值,直接提升了群众对党为人民谋幸福的期待。当前,国有企业改革已经进入深水区和攻坚期,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加快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力度,推进中央企业深化改革“瘦身健体”,需要啃的都是“硬骨头”,转型与改革中所产生的阵痛,必然会带来生产力发展不如以前。同时,国企改革的进展也存在不平衡问题,央企母公司层面改革步伐相对缓慢,涉及问题越来越多。因此,生产力发展程度暂时不能满足全部职工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急切需要。
(二)经济体制转轨中收入差距在拉大,加剧了社会群体利益的矛盾
一直以来,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推行,承认了市场规律、价值规律、供求规律、竞争规律等的正当作用,承认了社会主体的正当利益需求,尤其让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会更深刻地影响社会基础利益结构。市场经济利益规则的作用,打破了以计划调控为主要特征的固定利益结构,将市场的作用引入社会利益的生产和调节,使得利益的分配、商品的供求更具有自主特征。这种利益结构促发了人的积极性,畅通了社会资源的使用渠道,成为社会总体利益不断增长的强大引擎。这种利益结构调整完善所带来的红利,在改革发展的实践中得到了证实。群众不仅解决了温饱问题还基本达到了小康水平,但也不能否认出现了贫富差距、行业收入差距以及地区差距不断拉大的势头,这些都加剧了不同群体利益之间的矛盾,程度不同的转化为党群矛盾。
(三)腐败现象影响党同群众的和谐关系
随着我国对外开放的不断深入,我国的经济体制、社会结构、利益格局、思想观念已出现了深刻变化。在这种思想大活跃、观念大碰撞、文化大交融的时代背景下,一些党员干部的价值取向出现了多元化,对人生的态度也出现了变化,不甘心于当人民的公仆,而是凭借自己的社会地位和权力竭力追求物质享受,沉湎于纸醉金迷之中,失去了人生的方向,忘记了党的宗旨,背离了自己的理想信念。虽然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央纪委监察部和各级纪检监察机关全面履行党章赋予的职责,强化体制机制建设,创新反腐败工作思路、方法,不断开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的新局面,取得了空前的胜利,但在国有企业中,仍然存在监督、管理、惩治腐败不严等现象。有些党员干部怕报复,怕伤和气,怕招惹麻烦,不敢监督。监督机制不够完善,主动监督少,被动监督多,忽视事前防范,偏重事后调查。查处不严厉,案件处理调查过程中,存在该查处的没有查处,该给纪律处分的批评了事;该追究法律责任的给予纪律处分。总之是大事化小,小事化了。这样既放纵了违法违规行为,又助长了腐败之风。
三、结语
在近期举行的全国国有企业党的建设工作会议上中央指出,要通过加强和完善党对国有企业的领导、加强和改进国有企业党的建设,使国有企业成为党和国家最可信赖的依靠力量,成为坚决贯彻执行党中央决策部署的重要力量,成为贯彻新发展理念、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力量,成为壮大综合国力、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重要力量,成为我们党赢得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胜利的重要力量。因此,我们党要领导人民群众构建和谐社会,首先要赢得人民群众的信任、拥护和支持,强化国有企业党建工作的重要性,坚持党对国有企业的领导不动摇,充分发挥企业党组织的领导核心和政治核心作用,清醒的认识新时期出现的新问题,用战略的眼光探求党群关系,保证我党的执政地位,领导人民群众实现我们的理想。
参考文献:
[1] 刘诚,费讯.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研究[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
[2] 徐明璐.关于利益格局变化下的党群关系和谐化的思考[J].理论建设,2008(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