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工会预算管理的意见和建议
2017-05-15孙俊平
孙俊平
中图分类号:D412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674-1145(2017)04-000-02
摘 要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日趋完善以及财政体制的不断深化发展,当前大多数企业使用的工会经费预算管理体制在使用方法程序上已经不能满足需求,在更新变革上出现了明显的滞后,甚至阻碍了工会的可持续发展。可见,与时俱进加强工会在经费预算方面的管理,可以实现工会经费的使用质量,推进工会的长足发展。
关键词 工会 预算管理 建议
加强工会预算管理水平,建立起规范化、科学化的公正透明的经费预算管理机制,可以有效保证工会各组织部门行使职能,有利于更好的发挥出工会维护劳动者利益、亲密联系企业与职工人员的纽带作用,促进企业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加强工会预算管理的实质是提高经费使用绩效,实现合法合理聚财、科学理财、民主管财、有效用财的财务工作目标。加强预算管理已经成为工会发展过程在亟待解决的问题,必学引起各方重视,本文主要论述了预算管理的重要性,对工会预算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分析,提出了相关加强改进的管理措施。
一、加强工会预算管理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1.是提高工会综合管理水平的关键,可以实现全面系统的管理工会事物,提高工会在收缴经费,以及理财用财方面的能力,也与当前企业的管理理念想贴合,统一以预算为主线的管理理论。
2.预算管理可以对工会的资金收支结构进行优化,并且提高货币资金的利用效益。人们常说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其实与预算管理的道理是想通的。只有在获得经费前,进行科学的规划,逐步建立实用的预算制度对收支状况进行总体把握,才能使工会的重点工作、特殊紧急工作落实好,通过预算管理还可以减少不必要的浪费,工会在管理机制的运行下更加谨慎的利用经费,降低了之前的随意性。可以说预算管理制度将工会经费的外在监督转化为内在的约束进而成为工会发展的内在动力,切實推动了工运事业的发展。
3.工会预算管理提供了新的业绩考核标准。通过预算管理明确工会的工作重点,可以将此作为业绩考核的标准,可以调动工会工作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和主人翁精神,更好的工会建设出谋划策。
4.工会预算管理可以优化工会的资产结构,提高资源利用率。工会结合下一年度的实际工作情况,对每一项收支数据的指标加以预算,对工会需要开展的活动、需要的经费额度有一个计划性的预算。这样工会能够做到重点突出,优先保证预算年度的重点支出,通过加强预算管理,优化资产结构,合理配置工会资源。
二、工会经费预算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对预算管理重要性认识不足
首先是有的企业领导将工会预算管理工作化归财务部的职责,将所有的预算工作交由财务部负责人制定控制。有的则是将预算工作看作简单的年度提纲框架,简单分析即可看,也不用详细审查过问,因为工会的经费也是企业上缴的,企业领导不会讲预算卡死。然后是工会业务部门将预算工作定义为财务工作,不需要自己负责,关心程度不够。年初财务部门统计业务活动的时候,各部门没有谨慎对待,乱填乱报,有的直接是领导根据往年的活动报的数字,弱化了工会预算管理的功能。最后,财务部门在预算上过于注重会计收支平衡,在编制预算上较为随意,没有遵循严谨科学的计划编制原则,也没有结合项目和企业财务水平等实际情况,在安排资金上不够合理。
(二)预算编制方法缺乏科学性
企业工会编制预算中采用的还是过去传统方式上的基数加增长式处理,就是在上一年度所用经费的基础上,按照一定的增长指数计算出本年度需要的经费金额。虽然这种计算方式简单便于操作,但是编制的预算不详细,受工作人员的主观影响大,没有确定的量化指标,增长指数随意性大。这种预算编制方法存在很大的弊端,已经不能满足工会快速发展的需求。在编制预算过程中,沿袭传统的基数加增长的方法,按上年经费收支情况,加上一定的增长比例和增加项目确定新一年经费预算指标。这种做法虽然简便易行,但是由于受人为因素和历史因素的影响,预算收支内容过粗,缺乏科学合理的量化标准,在实际工作中存在较大弊端,难以适应形势快速发展的需要。
(三)工会预算支出结构不合理
因为工会在预算执行上有很大的随意性,导致工会支出项目有扩大化倾向,开支标准随之提高,导致预算出现赤字失衡。一方面是经费先使用后备案的现状,特别是对一些大型的固定资产的购买与维修花费高,没有经过上级负责人的审批就支出,没有预算却又支出。另一方面是工会的财务制度并不完善存在很大的弊端,工会的财务报销基本是由领导审批同意后签字,然后财务部门即可支出资金,然而领导对工会的财务预算并不能做到了然于心,这就出现了财务部门明知超出预算标准,还不得不付账的现状。
(四)信息手段滞后预算工作效率不高
预算管理是一个包括预算编制、执行、监督、考核与激励的综合性的管理系统。如果工会没有先进的信息化手段来支撑,那么手工状态下开展预算管理会耗费很大的人力物力,并且在时间上会有滞后,不能及时呈现完整的预算管理。手工预算管理的滞后性,必然会造成工会的低效率工作。
三、加强工会经费预算管理的对策
工会要建立一套科学、规范的预算管理制度,提高预算管理水平,推动工会规范化发展,需要从多方面采取措施。
(一)加强预算管理要增强法治观念
正确认识工会预算管理,首先要增强预算管理的法制性,依法编制预算管理是提高工会经费使用绩效的首要前提。首先各级工会应该认真学习并严格遵守《预算法》、《基层工会预算管理办法》、《工会会计制度》及《基层工会经费使用管理办法》中关于工会预算方面的规定,不断增强法律意识与法制观念,把加强工会经费预算管理工作作为依法治会,依法理财的重要内容和基本手段。此外,工会要依法规范经费预算的编制、审批、执行和调整程序,改变过去任意随意编制预算规则的做法,摒弃过于笼统缺乏详细内容的编制内容,依法纠正在预算执行过程中出现的舞预算支出或支出偏差大的现象,确保工会的预算管理在编制、执行、审核、监督依法进行。
(二)预算编制要坚持科学性
工会经费的预算编制不仅要体现出工会自身的自身的工作性质,确保迎合工作任务需要之外还需要结合工会资金的承载限度。工会应该坚持为职工服务的设立原则,将有限的经费应用在维护职工权益,为职工提供人性化服务上,这样才能促进工会发展。合理利用资金,需要科学的经费预算,实现预算的总体平衡。首先,采用科学的方式统一量化指标体系、确立客观的平衡标准。考虑到基数法预算编制准确性低的不足,工会可以转化编制方式,采用更加合理的因素法预算编制来取代基数增长法。因素法不同于自上而下分派金额的基数法,因素法创新性的使用自下而上的思维,对转移支付的规模以及额度值进行了最大程度的预算,基本可以确定的支付规模。这样工会能够将经费花在最需要的项目上。当前很多工会将全年的计划项目作为预算管理的参考基础,各个单位进行单独的财务预算,然后经财务部门专业人员统一汇总,进行合理科学的资金分配,最后经工会主席办公室严格审查,确保平衡,做好一年度的预算工作。对影响预算的各项因素进行详细分析和延伸细化,可提高预算编制的科学性合理性。同时,工会也将预算编码纳入预算管理系统,有效提高查询预算的效率,领导人在审核资金项目时可随时查询预算编码电子档案,做到预算执行心中有度。
(三)预算执行要贯彻制度性原则
工會加强预算管理需要利用精细化的制度来确保预算管理在执行上的有效落实。工会经费做好预算编制工作之后,在具体的实施过程在要科学民主理财用财,使所有的开支都有迹可循,那么就需要贯彻制度性原则,严格遵循工会的财务财务工作制度。工会需要不断完善财务工作制度的精细化规则,制定经费使用的具体方法,针对大型设备项目支出做出特别说明,在日常办公用品的采购以及业务支出等确定合理的标准支出,对各项花费进行数学量化。做到用制度管人管事,维护预算的严肃性,减少和杜绝支出的随意性。
(四)及时做好预算调整
在编制预算时不可能设想到所有的因素变化,所以在实际执行中一定会出现预算不想符合的地方,当遇到特殊情况需要追加或者是减少预算额度的情况,一定结合相关法律法规以及本单位的财务机制,及时调整预算。实施信息化管理提高工作效率算管理工作的精细化、科学化,更好地适应新时期工会工作的发展形势和需要,要积极实施信息化管理,使核算更高效、管理更科学、服务更到位,不断提升工会财务管理服务大局、服务职工的信息化水平。
(五)预算结构要坚持优化性
优化预算结构首先要体现在工会预算的收入结构上,在经费收入体制的指导下,合理安排收入分配,在应收经费的地方不容错过,确保应收尽收。优化收入结构应该将重点放在经费的收缴大户上,尽量降低经费损失,对于那些收缴困难的企业,结合实际情况斟酌预算收入编制,切不可因为难以收缴就虚报收缴金额。然后要优化预算的支出结构,优先考虑重点工作项目,完成工作计划,本着工会经费为基层服务、为职工服务、为工会开展重点工作服务的要求,对开展职工文化体育、宣传教育、技能培训、帮扶救困、依法维权等活动提供经费保证。按照工会的财力可能,增收节支,把有限的资金用在维护职工 权益、开展工会活动和为职工办实事方面,最大限度发挥工会经费的使用效益。
四、结语
综上所述,工会要加强预算管理,对预算进行科学的编制,从优化预算结构以及及时调整预算编制等具体手段改进的同时,还需要正确认识工会预算管理的作用,树立科学法制的预算管理思维。总之工会预算管理是财务管理的重点内容,是各项工作顺利进展的保障,工会各级干部以及财务人员必须提高重视程度,做好此项工作,为建立和谐的劳动关系贡献一份力量。
参考文献:
[1] 李云贞.浅析基层工会预算管理现存问题及应对策略[J].现代经济信息,2016(08).
[2] 王建波.浅析T烟草公司动态预算管理及优化对策[J].财会学习,2017(04).
[3] 刘延平.石油企业全面预算管理考核中存在的问题及建议[J].现代商业,2016(08).
[4] 武保红.证券期货行业如何加强预算管理[J].中国乡镇企业会计,2016(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