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创新班组管理确保安全生产
2017-05-15赵鹏
赵鹏
中图分类号:F270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674-1145(2017)04-000-01
摘 要 班组管理事关生产大计,班组管理存在的种种问题影响到了生产的安全,生产得不到安全保障,生产的目的和意义就不复存在了。本文从安全生产视角出发,分析问题,并针对性提出相关管理方法。
关键词 班组 安全生产 管理
班组是现代企业最小的行政细胞。班组是具有管理和执行双重职能的特殊组织。对上,班组是上级指令的执行机构;对下,班组是一线作业人员的实际管理者。因此,一个企业班组管理的好坏直接影响该企业生产效率和企业发展的前景,更有甚者,班组的管理是影响企业成败的关键。在对班组管理的模式研究之前,我们要探析班组管理的根本目的是什么?本文认为,班组管理的根本目的是安全生产,班组主要职能是生产,而生产的前提是安全,如果没有安全保障,那么生产的意义将不复存在,那么班组的管理也就失效了。所以,一个企业的班组是否存在活力,管理模式是否合理将决定企业的发展前途是否光明。
一、安全生产视角下班组管理现状
(一)班组安全制度管理不健全
班组安全制度并未在班组的管理之中完全铺开,一些制度的建设流于形式,没有做到实质,各种安全目标和安全制度不能落地,安全记录不完整、安全台账造假现象。班组的管理往往重视行政制度上的管理,一切为了效率,为了效率刻意的忽视了一些安全因素,然而这样带来的后果是不堪设想的,从事生产的多为高危行业,一旦出现安全事故,那么会对班组成员造成较大的伤害,更有甚者会给班组家庭带来不可扭转的损失,会引发一系列的社会问题。而安全问题并没有出现使得一些班组的成员在管理之中存在侥幸心理,更加在班组内部的安全制度建设。
(二)监督制度不完善
班组内部的安全生产管理制度不健全,然后相关监督制度的失效问题也是十分严重。本来班组的安全制度不健全、不到位可以通过监督制度来进行纠正,然而监督制度难以启动,亦或是启动了监督制度但在实际监督过程中,监督流于形式,导致班组的安全制度的缺位,两者没能形成良性互动,这种现象不仅仅存在班组管理内部,班组的上级管理部门的不能及时启动监督纠正机制,也这是客观上放任了安全制度的漏洞。
(三)班组管理者的安全意识落后
班组管理者的安全意识落后主要有两个层面:一是第一实际管理者班组长的安全意识落后,正是因为“现管”组长不能够在思想上引起足够的重视,这才导致了班组安全生产制度的不健全。二是班组上级管理者安全防范意识的落后,班组上级管理者的指令会考虑多方面的因素,因此难免的就会出现违章指挥的现象,那么这就为安全事故埋下了隐患,这根本上还是上级管理者安全意识落后的体现。
二、班组管理模式创新途径研究
(一)安全制度的合理设计
班组管理之中未能落实上级制定的安全生产制度很大一部分因素是制度设计的不合理之处,安全生产管理制度的不能落地不是班组不想让其落地,而是班组在管理过程中没有安全管理生产制度落地的条件,或者说落地条件过高,不符合班组管理的目标,因此关于班组安全制度的制定者在设计制度之初应该深入班组,切实体察班组在实际工作中的难处,带着问题对班组安全制度进行设计,這样才能使班组的安全生产管理制度落地生根、发芽开花。
(二)长效监督机制的确立
监督机制的完善是保证安全生产的最后一道防线,在安全生产制度成为“具法”的时候,监督机制需要及时发挥功效,以保证安全生产。监督机制的设定应分长效监督机制和临时监督机制、动态监督机制和静态监督机制。
(三)班组管理者提高自身管理水平
班组长作为班组的第一责任人,应该拥有较高水平的管理手段,重视各种制度的建设来保障生产,虽然班组长也在一线从事劳动,但是掌握一定的管理手段可以使自己的团队更加团结,效率更高,那么在竞争中就更具备优势。因此,班组长要不断增强自身管理水平,来提高班组的安全生产。作为班组的上级管理者,应该深入群众,不应该高高在上,而应该放下身段,对一线员工报以亲人的态度进行管理,那么很多制度就可以在班组内部得以实现,而班组成员也会发自内心的服从管理,这样才能达到管理的目标和意义,因此需要班组的管理者提高自身管理水平。
(四)班组成员要不断学习
在实际生产操作中发生的违章操作及不安全行为,主要是思想意识上的麻痹大意,存在侥幸心理,有章不循造成。因此需加强班组成员培训及对安全理论知识的学习,进一步提高班组成员安全意识,通过班组成员由“要我安全”到“我要安全”的思想转变,方能杜绝作业中再出现有令不行、有章不循的违章的现象。
三、结语
班组作为一个组织机构中最基层的管理单位,其管理的难度并非那么容易,因此管理的手段和管理水平需要一定的特殊技巧,一般的管理学理论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具体的转化方可满足实现安全生产的班组管理目标。
参考文献:
[1] 黄皓晖.创新班组安全管理[J].施工技术,2013(06).
[2] 袁忠军.班组安全生产标准化管理体系的研究与实践[J].企业科技与发展,201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