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财务风险管控视角下高校内部控制框架体系构建分析
2017-05-15张春景
张春景
摘要:应国家大力发展教育事业的要求,经过多年来的努力,我国高等教育得到了快速的发展,高校的核心目标是培养社会建设型人才,多年来一直将人才培养放在主要发展战略上,但是高校的管理也同样是不能够忽视的一个环节。近几年高校管理中呈现出一系列的问题,而其中影响最大的便是财务管理风险问题。基于此,文章将以财务风险管控视角对高校内部控制现状进行分析,并提出内部控制框架体系构建的可行性路径。
关键词:财务风险管控;高校;内部控制框架
在教育改革的全面落实下,高校教育管理体制改革也逐渐向市场化体制转变,其中财务管理问题以及内部控制体系构建等问题成为当前首要改革问题。高校扩招过程中涉及范围较广,所面临的财务压力与风险也相对较高,虽然国家方面对于高校的发展给予了一定的支持,但是教育规模的发展显著快于教育资金的增长,由此为高校财务管理造成巨大压力。如何在财务风险防控的基础上实现高校财务管理的优化,将是改善高校当前财务管理危机问题的有效途径。
一、当前高校内部控制框架体系构建所面临的问题
(一)内部控制环境混乱
内部控制环境是落实内部控制措施的基础保障,是高校内部控制措施能否有效实施且产生效果的基础保障。就当前国内普通高校的发展状况来看,虽然多数高校都在校内建立了财务管理内部控制体系,但是实际落实情况却并不理想。高校所构建的内部财务管理制度多数流于形式,并未对内部控制管理制度进行深层次的分析,导致在出现实际问题或进行相关检查时规避制度的执行,最终导致内部控制制度难以实现其实际价值。
(二)治理环境尚不成熟
内部控制构建需要与法人治理结构相协调,若脱离了完善的治理结构作为基础,将会导致内部控制缺乏完整性。当前,国内高校的治理结构尚不完善,存在着诸多的问题,其中包括高校与政府之间的关系不清晰,政府方面对公立高校的管理并未尽到完全的责任,对民办高校又参与了过多的管理。另外,高校产权结构与管理方式不够明确,政府是高校的最终责任人,但是对银行贷款合理性的监督程度较弱,导致财务预算未得到有效的控制。
(三)风险管理体系不完善
经济与社会发展所带来的全新需求,推动了高校的大规模发展进程。高校扩招以及招生数量的增加势必会导致基础设施与相关教育资金的增长,由此导致高校面临着建设资金短缺的问题。为获取到资金支持,出现了银行与高校合作的融资模式,在高校扩招初期由于政府的支持,融资环境宽松,后期建设过程中随着银行贷款数目的增长而导致负债总额的持续增加,负债办学问题由此出现。在此情况下多数高校面临发展危机,甚至有高校基于负债问题而难以运行。基于以上所述可以看出,国内高校普遍存在着风险防范意识不足等问题,导致财务危机情况屡屡出现。
二、高校内部控制薄弱成因分析
(一)管理层方面内控认知程度不足
就当前高校的经营状况分析,普遍存在的问题是高校管理层对内控制度缺乏合理的认知,不能够正确认识到内控制度对高校发展的重要性。多数高校的财务工作重心放在会计核算与资金管理方面,由此导致高校财务管理人员将过多的关注放在资金管理与控制方面,而对非物质方面的内部控制体系构建却鲜少有关注。作为国有事业单位的高校,不可避免的存在着国有事业单位的通病。高校管理者与政府相关管理者的经济意识较为薄弱,缺少风险意识以及法人意识,多数管理者认为政府会保障高校的发展,由此导致其不能够正确的认识到经营过程中所面临的财务风险。
(二)校内治理结构缺乏科学性
当前国内高校的内部治理制度多是由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先进高校尤其是公立高校,并未建立起以薪酬为核心的激励制度,以决策、执行与监督分离为约束特征的较为科学的内部治理机制在高校内部尚未建立。基于高校缺少科学的法人治理结构因素的影响,而政府方面与高校方面的关系并未理清,政府方面对高校具有一定的管理权,将高校的管理交由负责人负责。高校的负责人一方面代表出资方,一方面代表委托方,由此导致高校在运行过程中对政府存在过度的依赖性。政府方面对高校的日常管理并不会实施全面的管理或监督,致使高校的管理虽然存在两个主体负责方,但是两方面却均未给予有效的管理,造成了对内部控制体系构建的限制。
(三)管理机制缺乏合理性
高校传统管理机制与管理模式之所以呈现出不合理性,主要是由于经济体制环境下行政管理特征的影響,高校内部管理多延用传统的管理机制与模式,学校的决策与执行过程链条过长,导致各层级之间的沟通存在一定问题。同时,高校内部控制体系更关注原则性的规定与导向,缺乏对可行性原则的关注,在实际问题的决策程序上没有科学的分析手段与管理措施,由此限制了内部控制的实际作用的实现。另外,多数高校对建设贷款的后果与自身还款能力并没有进行科学的评估,盲目的进行项目建设,一旦银行紧缩银根则可能面临着巨额的本息,形成财政危机。
三、基于财务风险管理视角高校内部控制框架体系的构建
(一)优化高校内控环境
优化高校内控环境应该由以下三个步骤予以实现:第一明确产权与管理职责。公立高校是由政府建设,最终负责人为政府,由此政府相关部门需要进行产权规划,对资产进行科学评价,对投资项目进行审批,实现资产管理的职能。第二引进现代管理理念。高校需要将内部控制融入到管理制度中,引进现代企业管理理念,制定科学合理的内部治理机制,保障高校内部决策的可靠性。第三提升执行人员的综合素质。内控制度是否能够实现最大化价值,在一定程度上受到内控执行人员的影响,因此,需要不断提升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包括财务管理能力、审计专业素质等。
(二)规范预算制度
就高校的经营属性来看,其自身便属于预算单位,基于此,预算控制应该是高校内部控制的基础环节。在整个预算编制过程中,需要确保长远的规划,规范实际编制过程,确保预算编制的合理性与可靠性。在预算管理过程中,需要构建绩效考核的具体标准与整体制度,使预算模式能够逐步发展为滚动预算模式。同时,需要对预算编制人员给予一定的后期培养与监督,确保工作人员能够掌握财务管理与预算管理等相关专业技能,由此确保其能够编制优质预算。
(三)强化高校管理风险防范意识
首先在高校管理层方面应该具备较强的风险管理意识,对风险防范机制的构建进行一定研究,应用有效的措施对可能出现的风险予以有效控制。其次,在高校进行扩招过程中,需要对财务风险进行科学评估,确保其风险在可控范围内,并对整个落实过程进行合理监督。最后在高校内部构建融资管理制度与风险监控机制以及经济责任机制,形成综合管理的财务风险预警机制。
(四)强化内部控制监督机制
高校内部控制监督应该分为两个方面,包括内部监督与外部监督。高校管理层选择外部审计与财务报表等措施实现外部监督职能,而内部监督则主要依靠内部审计予以实现。经由内部审计对各项经营活动进行监督与检查,使高校内部控制不断向制度化、系统化方向发展。而加强内部审计监督则能够扩展财务监督职能,对高校内部可能出现的超预算现象予以有效控制。
四、结论
近几年高校处于快速发展阶段,在快速发展过程中势必会涉及到资金使用量的增加,而在此期间是否能够对应用资金予以合理控制,将直接影响到高校的健康长久发展。本文中经由对高校内部控制发展现状的分析,总结出应该通过优化高校内控环境、规范预算制度强化高校管理风险防范意识、强化内部控制监督机制等几项措施的开展,在高校内部构建一个科学合理的内部控制框架体系。
参考文献:
[1]何丽莹.基于财务风险管控视角的民办高校内部控制框架体系构建研究[J].中外企业家,2014(20).
[2]蔡雪辉.内部控制视角下高校财务管理探究[J].南京审计学院学报,2013(03).
[3]陆赛钰.内部控制視角下高校财务管理工作探究[J].中国乡镇企业会计,2014(12).
[4]王孝俊,李梦伊,王宝利.高校内部控制与风险管理评价模型构建及实证研究——基于模糊综合评价法[J].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06).
[5]周文青.论我国高校财务安全性内部控制体系的构建[J].上海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04).
[6]喻绍鸥.基于内部控制视角下的高校财务管理探究[J].中国乡镇企业会计,2016(07).
(作者单位:郑州铁路职业技术学院财务处;河南财经政法大学MBA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