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六年一贯制”课程统合的设置探索

2017-05-15章亮

教学与管理(中学版) 2017年4期
关键词:高中课程内容课程

章亮

摘 要在课程权力下放、学生主体地位突显和学校招生形势严峻等因素影响之下,提出统合初高中课程的“六年一贯制”。这项活动,在运作中坚持课程构建为支柱,管理与评价为两翼,坚持特定的价值原则的“一二四”模式,具体按照课程统合、教学信息网络化、评价创新等“一纵三翼”实践路径进行有效落实。

“六年一贯制” 初高中课程统合 平板教学 评价创新

横向的课程整合作为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重要手段,已成为中小学管理中绕不开的研究热点,但是纵向的课程统合在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工作的研究中,并没有获得应有的重视。学校在管理理念上的创新不仅要与时代发展的脉搏相契合,与学校自身的发展特色相适应,更要与国家考试制度的变革相协调。总结我校打破学段课程统合的实践经验,追溯当前国家对中小学育人理念的要求和新的高考制度改革,谈谈“六年一贯制”培养体系中有益的管理经验。

一、“六年一贯制”课程统合的背景探索

1.政策背景

国家关于课程开发权力下放的政策是实行“六年一贯制”的前提。2001年6月8日印发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中明确指出:“改变课程管理过于集中的状况,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增强课程对地方、学校及学生的适应性。”改变“中小学课程目标衔接不够,部分学科内容交叉重复,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较为薄弱等”现实问题。这不仅符合课程决策民主化的时代潮流,也符合省教育厅提出的学校要办出特色课程的要求,为我校“六年一贯制”的实施提供了机会。简单来说,校本课程是在课程开发权力下放的前提下,具体的学校或教师根据国家课程的总体方向与思路来形成具有本校特色的课程形态。

现在初中的教学内容与高中之间存在着许多衔接上的问题:内容重复,初高中教学浪费学生大量的学习时间;内容脱节,初中教学不能为高中学习提供基础性的知识铺垫;内容交叉,初中学过的内容与高中内容相背离,造成学生思维的混乱;还有教学课时协调性问题、教学内容生活化问题、与考试的匹配问题……都在拉伸初高中学段之间的鸿沟。我校“六年一贯制”坚持以“学生核心素养发展”为纲,以基本课程(必修课程、选修课程、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等)为目,从纵向上统合原来初一到高三的学习课程,进行删繁就简、突出核心课程、兼顾学考与高考要求的模式,满足了新课程改革要改变课程内容繁、难、偏、旧和偏重书本知识的现状,突出了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经验、学生的认知水平和时代发展的联结性。对学生而言,符合学生发展的校本课程改革能够更好地适应学生的个体差异,减轻了学生学习的负担;对学校的发展而言,由于课程权力的确证,使得学校的创造力得到激发,教师的团队合作能力和专业能力也跟着提升。

2.理论背景

学校在比较研究各种学习理论之后,觉得人本主义学习理论最适合像我们这样的民办学校。一方面,人本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学习的目的就是使学生的个性、人格得到完整的发展,并学会对自己的选择负责任,这一观点与当前选考制度下对学生生源规划要求的提高密切相关;另一方面,民办学校不仅要提供令家长满意的教育,更应该提供适合学生多样化需求的优质教育,因此在调和“学生基础差与家长期望大”之间矛盾时,设法提供一种既减轻中高考考试压力,又顺应完成高考任务的课程模式,成为势所必然。“六年一贯制”的提出就是要破解当前选考制度下复习时间少,而学生在中高考前提下压力大的现实困境。

人本主义学习理论更强调培养能够适应变化和学会学习的人,提倡学生在学习中的中心地位,强化与教师的协作,主张为学生学习构建真实的问题情境,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在学习中自我评价。“六年一贯制”在实践人本主义学习模式方面做了相应的工作,推出了导师管理下学生分块管理的评价方式、以“大作业”为载体的学生生涯规划教学、以英语为主其它小语种为辅的外语文化社区等适合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提升的课改工程。

3.现实背景

新的高考选考制度提出在语数外必考基础之上,在其余7门课(政史地理化生技)中任选三门作为选考科目。这种选考制度在当前所产生的最直接问题是教学时间的安排困难,相当多的学校特别是基础薄弱的学校,难以平衡学考与选考之间的关系,教学的进度被严重打乱。一些学校为追求高分而适应新高考模式,只能将整个高中教学上成复习课,这种迫不得已的选择,罔顾学生的认知规律和学习需求,正在成为压垮教育最后的那根稻草。为应对当前高考制度所带来的更大的教育危机,我们适时地提出“六年一贯制”,统合初高中课程。

民办学校面临的招生压力,同样也是推进“六年一贯制”的重要原因。当前随着社会化办学政策的深入与力度的加大,民办学校不断涌现,各学校努力应对学生总量减少的现實问题。除了以质量取胜之外,就是通过内部改革去吸引学生,“六年一贯制”的提出也是留住学生的现实需要。

二、“六年一贯制”课程统合的实践路径

探索实施“六年一贯制”目的在于通过“特色办学、多元选择、错位发展”的基本构想,积极培养具有“国学根基、国际视野、精英素养”的优秀学生。在长时间的实践中,我校总结出了“一纵三翼”的课程统合模式:“一纵”即打通初中与高中合为一线的六年一体。“三翼”分别指课程改革落实之翼,包括基础课程(指统合后的原有文化学科)、综合实践课程、语言课程、国学课程和其它课程;教学实践之翼,包括教育技术革新、教学手段革新;教育评价之翼,包括考试方式变革、评价方式改变、生涯规划创新等。

1.突出课程改革落实之翼

国家提出“发展学生核心素养”的总纲不能变,我校在“六年一贯制”实施过程中依然坚持国家课程方向不变的原则,适当调整。总体的课程统合原则是以高中课程为基础调整初中课程,比如初中的社会与思想品德课程,按高中课程设置拆分为政治、历史与地理,思想品德调整到学校德育课程(我校的“学习自主、生活自理和行为自律”特色课程)中去。其它原则是有重复的删减,如删除初中地理、初中数学部分内容,具体由各教研组研究决定;有偏差的整合,如初中经济学的内容要与高中经济内容互参整合;难繁的顺序调整,如理化学科将部分初中内容放到高中,高中容易的放到初中,考虑学生的认知能力与水平。

猜你喜欢

高中课程内容课程
浅析高中数学深度学习的实现途径
《ERP原理与应用》课程混合式教学改革探索
课程思政在组织行为学课程教学中的探索与实践
A—Level统计课程和AP统计课程的比较
高中生物学习焦虑原因及对策
构建高中思想政治课合作学习模式的研究
PBL教学法在高中思想政治课中的应用
自行车的发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