显微外科手术治疗颅内出血性前循环动脉瘤80例临床研究
2017-05-15王文军陈伟魏德鑫李志清
王文军陈 伟魏德鑫李志清
(1 沈阳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神经外科(南院区),辽宁 沈阳 110002;2 中国人民解放军沈阳军区总医院神经外科,辽宁 沈阳 110000)
显微外科手术治疗颅内出血性前循环动脉瘤80例临床研究
王文军1陈 伟1魏德鑫1李志清2
(1 沈阳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神经外科(南院区),辽宁 沈阳 110002;2 中国人民解放军沈阳军区总医院神经外科,辽宁 沈阳 110000)
目的 研究显微外科手术治疗颅内出血性前循环动脉瘤80例临床效果。方法 本次研究选取的研究对象为2015年2月至2016年2月在我院进行治疗的颅内出血性前循环动脉瘤患者,将80例患者简单随机分为2组,40例颅内出血性前循环动脉瘤患者各为一组。其中,一组患者实施血管介入栓塞术治疗(对照组),另一组采用血管显微手术治疗(观察组)。对比两组颅内出血性前循环动脉瘤患者的临床疗效和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颅内出血性前循环动脉瘤患者的临床疗效和并发症发生率均优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 使用血管显微手术治疗颅内出血性前循环动脉瘤患者安全有效。
颅内出血性前循环动脉瘤;显微外科手术;临床效果
颅内出血性前循环动脉瘤具有发病突然、病情发展快[1]等特点,患者若未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可能导致其死亡。为研究显微外科手术治疗颅内出血性前循环动脉瘤的效果,我院将血管介入栓塞术和血管显微手术进行对比,将收治的颅内出血性前循环动脉瘤患者80例作为此次的研究对象,以下是详细报道。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将我院收治的颅内出血性前循环动脉瘤患者80例(属于2015年2月至2016年2月),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患者40例。观察组:男22例,女18例,年龄23~58(36.35±7.64)岁,病程1~19(9.54±3.21)d。对照组:男23例,女17例,年龄25~57(36.44 ±7.68)岁,病程1~17(9.58±3.24)d。对照组和观察组颅内出血性前循环动脉瘤患者在基线资料方面比较差异不明显,P值>0.05。
1.2 治疗方法:颅内出血性前循环动脉瘤患者实施血管介入栓塞术治疗(对照组),患者取平卧位进行全身麻醉,穿刺点在患者一侧的股动脉,在选择大小合适的微型弹簧圈之后单纯栓塞窄颈动脉瘤,使用双微导管栓塞或支架辅助栓塞宽颈动脉瘤。颅内出血性前循环动脉瘤患者实施血管显微手术治疗(观察组),患者进行全身麻醉,入路点为标准翼点,依据患者的具体情况扩大标准翼点,沿着患者的耳屏至发鬓作一切口,在显微镜的指引下使颈动脉和侧裂池开放,适当释放脑脊液,夹闭和钝性分离动脉瘤,放置引流管并缝合切口。
1.3 观察指标及疗效判定标准
1.3.1 观察指标:观察两组颅内出血性前循环动脉瘤患者的临床疗效和并发症发生率。
1.3.2 疗效判定标准。显效标准:患者的临床症状基本消失,日常生活自理能力基本恢复正常。有效标准:临床症状和日常生活自理能力明显改善。无效标准:以上标准均未达到,甚至出现死亡情况。以(40例-无效例数)/40例×100%为颅内出血性前循环动脉瘤患者的临床总有效率。
1.4 统计学处理:将两组颅内出血性前循环动脉瘤患者的临床疗效和并发症发生率数据录入到SPSS20.0软件进行统计处理,用%表示临床总有效率和并发症发生率,以[n(%)]形式表现,使用卡方进行数据检验。当P<0.05时,表示两组颅内出血性前循环动脉瘤患者的各项资料数据对比有明显的差异,统计学具有意义。
2 结 果
在经过治疗后,观察组颅内出血性前循环动脉瘤患者的临床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统计学具有意义。见表1。
表1 对比两组颅内出血性前循环动脉瘤患者的临床有效率(n,%)
通过观察两组颅内出血性前循环动脉瘤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得知,观察组患者中出现1例血管痉挛,1例动脉瘤破裂,1例神经功能障碍,并发症发生率为7.50%;对照组中出现4例血管痉挛,3例动脉瘤破裂,3例神经功能障碍,并发症发生率为25.00%。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对比差异较大(P<0.05)。
3 讨 论
颅内出血性前循环动脉瘤属于血管瘤疾病[2],颅内动脉瘤一般在破裂之后才会出现明显的症状,导致自发性蛛网膜出血,发病率、致残率和致死率较高,临床上治疗颅内出血性前循环动脉瘤一般以显微外科手术为主,早期发现、诊断和治疗疾病有利于预后效果的提高,选择何种有效的显微外科手术方法治疗颅内出血性前循环动脉瘤患者在临床上一直是个难题。
有研究表明,血管介入栓塞术治疗颅内出血性前循环动脉瘤患者具有肿瘤残留情况严重[3]、再出血率高以及复发率高等劣势,虽然具有创伤小的优势,但在术后容易出现较多的并发症,预后效果差。
血管显微手术可通过显微镜清晰的视野对颅内动脉瘤进行观察,在充分了解颅内动脉瘤位置、大小等情况下进行手术,可进一步提高疗效。血管显微手术通过夹闭颅内动脉瘤,能够避免颅内动脉瘤的再破裂和再出血[4],复发率低,可使蛛网膜下腔的积血有效消除[5],缓解临床症状。在进行血管显微手术时娴熟的显微手术技术以及经验是手术成功的关键因素,可有效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
我院将收治的80例颅内出血性前循环动脉瘤患者,简单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用血管介入栓塞术治疗,观察组采用血管显微手术治疗。观察组颅内出血性前循环动脉瘤患者的临床总有效率和并发症发生率与对照组相比更具优势(P<0.05)。
总而言之,颅内出血性前循环动脉瘤患者进行血管显微手术治疗的效果令人满意,适合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1] 林述凯,魏盾,崔晓亮,等.显微外科手术治疗颅内出血性前循环动脉瘤132例临床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2014,12(34):180-181.
[2] 朱勇军.手术夹闭与血管内介入治疗颅内前循环动脉瘤的疗效比较[J].广西医科大学学报,2016,33(2):352-353.
[3] 王充.开颅夹闭术和血管内介入治疗前循环动脉瘤疗效的临床疗效观察[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6,8(8):97-98.
[4] 郭海军,韩德清.显微开颅夹闭术与血管内栓塞对颅内前循环动脉瘤患者的疗效比较[J].神经损伤与功能重建,2016,11(1):66-68.
[5] 郭继锋,霍楠楠,单显民.显微手术治疗颅内前循环动脉瘤疗效及并发症分析[J].中外医疗,2016,35(1):52-53.
R739.41
B
1671-8194(2017)01-0073-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