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作模式释义:定义、机制、分类、训练
2017-05-15崔运坤
崔运坤,贾 燕,马 琳,尹 军
(1.泰山学院体育学院,山东泰安271000;2.泰山医学院运动医学与康复学院,山东泰安271000;3.首都体育学院,北京100191)
动作模式释义:定义、机制、分类、训练
崔运坤1,贾 燕2,马 琳1,尹 军3
(1.泰山学院体育学院,山东泰安271000;2.泰山医学院运动医学与康复学院,山东泰安271000;3.首都体育学院,北京100191)
主要采用文献资料法和专家访谈法,对动作模式的定义、机制、分类、训练4个问题进行剖析,发现:1)动作模式是人体为适应内外部刺激,多系统互相配合执行动作程序的过程;其内在本质是神经痕迹,外在表现是单个或多重单个动作。2)由神经系统、运动系统和其他系统的拮抗和协同形成的人体系统协调模式,和由动作要素的拮抗和协同形成的动作参量协调模式是动作模式的形成机制。3)为完成日常生活和活动表现而自然形成的基本功能动作模式,和为完成运动项目的特异需求所形成的运动专项动作模式是主要的两大类动作模式。4)突破“人”“任务”“环境”的限制是动作模式训练的本质;限制和释放自由度是动作模式训练的策略;而固定特征是动作质量训练的内容,变化特征是动作绩效训练的内容。
动作模式;定义;机制;分类;训练
动作模式是我们掌握的所有技能以及所有其他练习和活动的基石,优质动作模式是强大动作绩效的本源和动作安全的最佳保障[1],动作模式决定了动作质量[2],动作模式的优劣决定了运动成绩的表现[3];动作模式稳定与整个运动过程能量使用的经济与协调密切相关,同时兼顾了基本生活能量所需的身体素质的保持[4],正确的动作模式是竞技能力中关键因素之一,任何完美、复杂的竞技动作都是由最简单的身体动作模式组合而成[5],而错误的动作模式会造成不良运动姿态或运动损伤[6],对动作模式进行筛查或测试能够发现人体的弱链,对制定、完善运动训练和运动康复计划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7-8],而优化动作模式能使运动员的动作更加有效、经济和稳定[9-10];因此,必须让运动员形成正确的动作模式和运动姿态[11],且从人体器官的“用进废退”理论来看,科学设计动作模式指导训练是必不可少的[12]。
由于动作模式引进国内的时间较短,致使国内研究不深入,而国外研究的系统性不足,出现了国内外动作模式研究的碎片化和表面化的状况,以致我们只观察到了动作模式的外在现象,而对动作模式内在本质的理解较为模糊,影响了动作模式认识的准确性和实践运用的科学性。笔者在参考国内外文献、访谈专家的基础上,力图准确诠释动作模式的定义,并尝试对动作模式进行分类,继而探讨动作模式形成的机制,分析动作模式训练的内容,以抛砖引玉,引起学术界对动作模式的思考,为动作模式的实践运用提供参考。
1 定义—动作模式的内涵
从解剖学视角分析,动作模式指在空间和时间维度上所具备共同元素的一系列整体解剖动作[13]。从生理学神经肌肉控制的视角分析,动作模式是在中枢神经系统支配下,肌肉、筋膜及关节等系统共同对预先储存在大脑中相应动作程序执行的过程,这种执行过程按照一定时间和空间顺序进行[14];它是人体完成动作时神经肌肉的动员顺序,简言之就是训练运动员完成动作时的正确发力顺序[15]。从动作模式目的和形式分析,动作模式是指有效完成某一动作的具体方法[16];它是各组与大脑联系的单个动作,一种动作模式代表多重单个动作,共同实现一种专门功能,它通过一系列的外在动作表现出来[17]。而系统地讲,动作模式是遗传、神经生理特性、功能解剖结构等先天因素所决定的,为满足生存需要和完成动作任务而采取的符合人体自然条件、省力和安全的、最优化的动作实现方式[18];它是专项运动需要的动作程序,神经肌肉功能是动作模式的主要表征,人体生理机能是构成运动模式的内在物质基础,专项运动技术是动作模式训练的重要依据[19]。因此,笔者认为动作模式是人体为适应内外部刺激,多系统互相配合执行动作程序的过程,其内在本质是神经痕迹,形成机制是协调模式,外在表现是单个或多重单个动作。理解动作模式需把握以下几点:
首先,神经系统参与是动作模式的显著特征。“大脑不对肌肉进行认知,而对动作模式进行认知,进而形成肌肉间的协调以完成动作”[20]。动作模式的形成是多感觉参与的过程,人体感知觉系统将信息传递到大脑相应区域,通过神经系统的整合,形成对其他系统的统一指令,并通过人体运动所产生的动作参量的拮抗与协同完成动作模式。此外,动作程序是动作模式产生的前提,而动作程序的形成也是大脑多区域工作的过程,运动皮层区、辅助运动皮层区、运动皮层前区均参与动作程序的形成。因此,神经系统参与是动作模式的显著特征。
其次,动作模式形成是神经痕迹作用的结果。动作程序是为产生专门技能而形成的关于肌肉活动规律的程序记忆[21],而此种程序记忆是重复练习形成的存储在长时记忆中的神经痕迹[22],是大脑神经细胞网络编码存储的关于动作程序固有特征和变化特征的记忆[21]。Adams认为,动作技能的学习过程中存在记忆痕迹和感知觉痕迹两种神经痕迹,记忆痕迹负责选择和激发所需要动作,而感知觉痕迹负责评估和矫正所执行动作[22]。记忆痕迹选择和激发所需动作后,感知觉痕迹将评估动作状态,并将理想和实际状态的偏差信息传递给神经系统,进而实现动作矫正,因此动作模式形成是记忆痕迹和感知觉痕迹互相作用的结果。因此,动作模式的内在本质是神经痕迹。
第三,动作模式具有稳定性和变化性的特点。神经痕迹的神经细胞网络是动作模式形成的神经基础,神经细胞网络的形成需要经过反复的练习才能够获得,一旦形成则会比较稳定,同时,构成神经痕迹的记忆痕迹和感知觉痕迹属于长时记忆,也相对稳定。动作模式的形成以动作程序为基础,经过长期的练习动作程序趋向稳定,但如果缺乏练习,再次执行动作模式时由于人体系统协调模式的退化,执行的动作模式与标准的动作模式会产生偏差。所以,动作模式具有相对稳定和变化的特点。
第四,动作模式是具有特异性的单个或多重单个动作。动作模式是执行动作程序的过程,而动作程序的固定特征决定了动作模式的特异性,序列、相对时间、相对力量的共同作用决定了不同动作模式间的差异。此外,动作模式是人体为适应内外部刺激而产生的,动作模式的选择与内外部刺激密切相关,内外部刺激的特异性也决定了动作模式的特异性。而动作模式的构成要素是单个动作或由多重单个动作构成的动作组合。
2 协调模式—动作模式的形成机制
协调模式是解决与动作模式形成相关的复杂要素及要素间联系的关键,是动作模式的形成机制。本研究中协调模式指为实现预定动作模式,参与运动的各系统分工合作所形成的特定结构或标准样式。该协调模式是由特定的元素和元素之间的联系组成的特定结构,此种结构促使了动作模式的形成(图1)。
图1 动作模式的形成机制
首先,协调模式是多系统分工合作的过程。需要与所执行运动有关的所有系统的参与,包括神经系统、呼吸系统、循环系统、运动系统、内分泌系统、泌尿系统、感知觉系统等。其次,协调模式是特定的结构。为达到预定动作模式,人体系统必须形成特定的结构,该结构内部的要素及其要素之间的联系(结构)决定了动作模式的实现(功能)。第三,协调模式是各要素内和要素间拮抗、协同的结果。根据动作模式的需求,涉及的构成要素通过拮抗与协同达到要素内部及要素间联系的优化,以形成特定的结构。要素内拮抗、协同是要素间拮抗、协同的基础,而要素间拮抗、协同是要素内拮抗、协同的价值体现。协调模式可分为人体系统协调模式和动作参量协调模式。人体系统协调模式是动作模式形成过程中多系统参与的、不易肉眼观察的、在人体内部形成的协调模式,主要包括系统内部和系统之间协调模式。
动作参量协调模式是动作模式形成过程中可肉眼分辨的、以动作要素为外在表现的协调模式。动作参量协调模式的构成单位是动作要素,动作时间、动作力量、动作轨迹、动作速度、动作速率、动作节奏、动作方向、身体姿势等动作要素两者或多者之间互相作用并形成特定的结构,形成了动作参量协调模式。
人体系统协调模式是各系统内部或之间互相作用的结果,是人体内部为动作模式的形成而做出的改变,是存在于人体内部的协调模式。动作参量协调模式是各动作要素之间互相作用的结果,是人体的外显动作为动作模式的形成做出的改变,是存在于人体外部的协调模式。人体系统协调模式是动作参量协调模式的基础,而动作参量协调模式是人体系统协调模式的表现,两者互相作用促进了动作模式的形成。
3 分类—动作模式的外延
笔者根据动作模式与运动专项的关系将动作模式分为基本功能动作模式和运动专项动作模式。基本功能动作模式是维持生命延续和生活开展的动作模式,是每个健康个体都应该掌握和具备的动作模式,具有普遍性,多为对称的动作模式。运动专项动作模式是由项目特征决定的,维持该项目存在和发展的动作模式,是运动员制胜所必须掌握的动作模式,具有特殊性,运动专项动作模式突出项目特点,没有严格的对称要求。基本功能动作模式是运动专项动作模式的基础,运动专项动作模式是基本功能动作模式的变化[23]。
3.1 基本功能动作模式
基本功能动作模式是人类为完成日常生活和活动表现,自然生长发育过程中逐渐形成的动作模式。基本功能动作模式是遵循人体生长发育和动作发展规律逐渐形成的,符合人体功能解剖结构的动作模式。笔者认为,基本功能动作模式主要包括下蹲、俯身、转体、弓箭步、步态、滚、爬、投、推、拉等(图2)。
图2 基本功能动作模式示例
下蹲是通过双腿平行屈以降低身体重心的过程;弓箭步是双腿分腿屈以降低身体重心的过程;俯身是躯干屈的过程;转体是围绕身体纵轴转动的过程,包括扭转和转身等;步态指行进中所表现的姿态,包括走、跑两种形式;滚是人体沿转动方向的运动,包括滚动、翻滚等;爬是手和脚一齐着地走路,包括爬行和攀爬等;投是有目标地抛、掷、扔的过程;跳是两脚离地全身向上或向前跳跃;推是使负荷向前、向外移动的过程;拉是使负荷向后、向内移动的过程。基本功能动作模式可以在人体的矢状面、冠状面、水平面中发挥作用,且在不同平面中可以采取不同角度完成,以满足人类在日常生活和活动表现的需求。
3.2 运动专项动作模式
运动专项动作模式是为完成运动项目的特异需求所形成的动作模式。由于运动项目的分类、运动形式等的不同,寻求统一的运动专项动作模式分类较为困难,但从运动训练实践的角度出发,力量功率类动作模式和速率灵敏类动作模式在运动训练实践中运用较为广泛,为理解和运用运动专项动作模式提供了参考。
3.2.1 力量功率类动作模式 力量功率类动作模式指以提高力量、功率为主要目标的动作模式。根据动作过程中负荷(自身阻力、外来阻力)与身体重心的关系,可将力量功率类动作模式划分为推、拉、旋转三大类,其中“推”是指将负荷推离身体重心的过程,比如深蹲等;“拉”是指将负荷拉近身体重心的过程,比如罗马尼亚硬拉等;“旋转”是指负荷围绕身体重心旋转的过程,比如原地转体等。力量功率类动作模式是动作构成相对较少、用力时间相对较短、更加注重动作基本结构的运动项目的主要动作模式,其作为分立动作技能的技术结构、序列和连续动作技能的构成部分,在力量与爆发力训练、快速伸缩负荷训练、动作技能训练中应用尤为广泛。
完成推、拉、旋转动作模式需要身体参与,其中上肢、下肢、躯干、上肢躯干、下肢躯干、全身6个部位选择性地参与不同的动作模式,由此衍生的力量功率动作模式的分类方式较多[24]。由于上肢和上肢躯干、下肢和下肢躯干存在功能的重叠、协同,且参与执行动作模式的跨关节肌肉较多,比如背阔肌、胸大肌、髂腰肌等,因此笔者认为可将推、拉、旋转动作模式的身体参与分为上肢、下肢、躯干、全身4个部位,其中上肢参与包括上肢和上肢躯干,下肢参与包括下肢和下肢躯干。推、拉、旋动作模式的运行平面是矢状面、冠状面、水平面,实际执行过程中上肢、下肢、躯干、全身的推、拉、旋动作模式根据训练需求选择相应的运动平面。
上肢推包括双臂推、交替推、单臂推;下肢推包括双腿推、交替推、单腿推,而双腿推有可分为平行推、分腿推;躯干推包括上固定推、中固定推、下固定推;全身推包括双腿、单腿和单、双臂组合,具体分为双腿双臂推、双腿交替推、双腿单臂推、腿交替双臂推、腿交替臂交替推、腿交替单臂推、单腿双臂推、单腿交替推、单腿单臂推(图3)。
图3 推动作模式
上肢拉动作模式分为双臂拉、交替拉、单臂拉,下肢拉动作模式分为髋关节主导拉、膝关节主导拉,而髋关节和膝关节主导下的拉又可以分为双腿拉、交替拉、单腿拉;躯干拉动作模式分为上固定拉、中固定拉、下固定拉;全身拉动作模式是双腿、单腿和单、双臂的组合,具体为双腿双臂拉、双腿交替拉、双腿单臂拉、腿交替双臂拉、腿交替臂交替拉、腿交替单臂拉、单腿双臂拉、单腿交替拉、单腿单臂拉(图4)。
图4 拉动作模式
上肢旋转动作模式分为双臂旋转、交替旋转、单臂旋转,下肢旋转动作模式分为髋关节主导旋转、膝关节主导旋转,而髋关节和膝关节主导下的旋转又可以分为双腿旋转、交替旋转、单腿旋转;躯干旋转动作模式分为上固定旋转、中固定旋转、下固定旋转;全身旋转动作模式是双腿、单腿和单、双臂的组合,具体为双腿双臂旋转、双腿交替旋转、双腿单臂旋转、腿交替双臂旋转、腿交替臂交替旋转、腿交替单臂旋转、单腿双臂旋转、单腿交替旋转、单腿单臂旋转(图5)。
图5 旋转动作模式
3.2.2 速度灵敏类动作模式 速度灵敏类动作模式是以发展速度、灵敏为主要目标的动作模式。速度灵敏类动作模式更加注重动作基本结构和/或技术组合,两者决定了速度灵敏类动作模式的特点和功能。该类动作模式作为序列动作技能的技术结构或构成部分,在直线与多方向速度训练、灵敏训练、能量系统训练中应用尤为广泛(表1)。
表1 速度灵敏类动作模式的要素
速度灵敏类动作模式的要素主要包括开始动作、连接动作、转换动作、动作角度和结束动作。开始动作即动作开始前身体的准备姿势,主要包括平行准备姿势和分腿准备姿势;转换动作是指从一点位移另一点之间的动作,即从开始动作到结束动作之间的动作,根据转换的次数转换动作可以是一个或多个动作,主要包括侧滑步、交叉步、后退步、直线冲刺等;连接是指两个动作之间的连接,即开始动作到转换动作、转换动作到转换动作、转换动作到结束动作之间的连接动作,根据连接的次数连接动作可以是一个或多个动作,主要包括后撤步、交叉步、原地转体、垫步等。动作角度是指一点位移到另一点的角度,即开始动作到转换动作、转换动作到转换动作、转换动作到结束动作之间的角度,主要包括锐角、钝角、0°角和直角;结束动作是指练习结束时所采取的动作,主要包括直线或多方向的加速、减速、制动等水平动作,垂直或多角度的爆发性跳起、重心降低等垂直动作,水平或多角度的摆动、击打、砍、提等旋转动作。
开始动作→转换动作→结束动作的顺序较为固定,而开始动作和转换动作、转换动作和转换动作、转换动作和结束动作之间的连接动作和动作角度根据运动训练需要进行选择,开始动作、连接动作、转换动作、动作角度、结束动作5个因素决定了速度灵敏类动作模式的特异性、复杂性、实效性(图6)。
图6 速度灵敏类动作模式流程
4 训练—动作模式的习得途径
动作模式训练就是利用外部条件的干预,促使动作模式内部结构不断优化的过程。动作模式训练是复杂的体系,是多因素、多系统参与、配合的过程,而抓住动作模式训练本质、运用合理训练策略、选择正确训练内容是动作模式训练的关键环节。
4.1 突破限制—动作模式训练的本质
动作模式训练的目标是提高运动表现,动作模式训练就是在单个或多重动作的干预下,通过突破单个或多个动作的模式限制,形成、发展、矫正、巩固动作模式,突破限制是动作模式训练的本质。动作模式训练过程中主要突破“人”“任务”“环境”3种限制,动作模式训练过程需根据“人”“任务”“环境”合理的选择动作模式、训练顺序、训练负荷、训练次数和组数、间隔时间,从而达到习得动作模式的目标,并实现运动表现的提升(图7)。
图7 动作模式训练的本质
“人”即运动员,是动作模式训练的参与者和动作模式的执行者,运动员在先天遗传和后天可训练因素等方面存在显著的个体特征,不同运动员和同一运动员在不同的年龄、训练阶段等具有不同的素质、形态、机能、健康、心理、训练经验等特征。动作模式训练首先要突破运动员自身的限制,通过运动训练的干预促使运动员的有机体产生适宜的协调模式,从而达到习得动作模式的目标。
“任务”即运动训练需达到的目标。由于运动项目不同,运动训练任务的差异性较大,开放式动作技能的训练任务受环境的影响较大,封闭式动作技能受环境的影响较小,知觉动作技能则更多需要人体感知觉的参与;粗略动作技能主要需要大肌肉群的参与,而精细动作技能则更多依赖小肌肉群的参与。现代训练强调以动作模式为基础单位,通过动作模式的干预达到运动训练的目标,不同类型的动作技能决定了运动训练过程必定具有不同的目标,因此,若要获得良好的动作模式训练效果则必须突破“任务”的限制,必须根据动作技能类型科学制定训练目标和合理选择动作模式,进而通过动作模式的训练实现运动表现的提高。
“环境”即动作模式执行的环境。动作模式执行的环境主要有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其中自然环境较为典型的是高原、高热、水环境等,高原训练、高热环境训练、水环境训练等对动作模式训练的要求不同;社会环境较为复杂且分类较多,一般来讲,可预见和不可预见环境、放松环境和竞争环境、个人环境和集体环境等对动作模式训练提出了不同的要求;此外,训练环境与比赛环境的差异对动作模式训练也具有重要的影响。所以,动作模式训练过程还必须突破“环境”限制,根据不同的环境选择适宜的动作模式训练。
由于动作模式训练需遵循专项适应原则(SAID:Specific Adaptation to Imposed Demands),而“人”“任务”“环境”三者及其之间的关系是运动专项主要的特殊需求。其中“人”是动作模式训练的内在限制,“任务”是动作模式训练的目标限制,“环境”是动作模式训练的外在限制,“任务”限制决定了运动训练对“人”和“环境”限制的要求,而“人”和“环境”限制影响了“任务”限制的确定,且突破“人”和“环境”限制的目的是实现“任务”限制的突破;而“人”的限制和“环境”限制之间则互相影响,所以,动作模式训练过程中3种限制互相作用,动作模式训练就是突破“人”“任务”“环境”交互限制的过程。
4.2 自由度—动作模式训练的策略
自由度(DOFs)是动作系统组成部分自由变化的方式[25],是人体为达到某种目标而采取的动作方式。在人体运动的过程中需要处理解剖学自由度、运动学自由度和神经生理学自由度,伯恩斯坦提出协同是人体解决自由度问题的方式,协同也称为协调模式。由此可见,协调模式不仅是动作模式形成的机制,也是人体执行动作模式过程中自由度解决的机制。
限制“自由度”指减少人体“自由度”的数量,通过减少协调模式中元素及元素之间关系的数量实现;释放“自由度”指增加人体“自由度”数量,通过增加协调模式中元素及元素之间关系的数量实现。元素和元素之间关系的数量决定了人体系统和动作参量协调模式的结构、大小等,决定了神经系统、运动系统、其他系统的参与程度,决定了动作要素的多少,进而决定了动作模式训练的难易程度和功能。
4.2.1 “人”的竞技能力是动作模式训练中人体“自由度”限制和释放的主体策略 “人”的竞技能力是动作模式训练中人体“自由度”限制和释放的主体策略。“自由度”的“人”的限制因素主要是年龄、性别、健康、损伤、训练负荷和其他因素综合作用所形成的“人”的竞技能力。
竞技能力的高低决定了动作模式训练中“自由度”的多少,低水平竞技能力的运动员突破自身限制的能力低,导致了他们控制身体和技术动作的能力差、适应外部环境变化的能力低,因此在运动训练过程以限制人体“自由度”为主,以降低动作模式对神经系统、运动系统、其他系统的要求和动作参量的变化,降低动作模式的变化性、复杂性和难度,提高动作模式完成的可行性、降低运动训练损伤。高水平竞技能力的运动员突破自身限制的能力强,致使他们控制身体和技术动作的能力强、适应外部环境变化的能力较高,因此在运动训练过程中以释放人体“自由度”为主,以提高动作模式对神经系统、运动系统、其他系统的要求和动作参量的变化,提高动作模式的变化性、复杂性和难度,提高动作模式训练的实效性。需要注意的是,运动员竞技能力的各组成部分之间是相互作用的,训练过程中人体“自由度”的限制和释放需要考虑竞技能力组成部分之间的互补、协同作用。
4.2.2 “任务”是动作模式训练中人体“自由度”限制和释放的项目策略 “任务”是动作模式训练中人体“自由度”限制和释放的项目策略,人体“自由度”的任务限制因素主要是专项特征、动作技能学习阶段、训练周期安排和其他因素。
专项特征主要包括动作技能类别和技术结构等。动作模式训练过程中,开放式动作技能以释放人体“自由度”为主,封闭式动作技能以限制人体“自由度”为主,比如足球的传球动作,需要释放髋、踝关节的“自由度”,使髋、踝关节进行多平面运动,以传出不同方向的球;而跳远的起跳动作需要固定髋、踝关节自由度,使髋、踝关节在矢状面运动,以保证起跳的准确性和稳定性。复杂的技术结构以释放人体“自由度”为主,简单的技术结构以限制人体“自由度”为主,比如挺身式跳远的腾空过程需要释放髋关节“自由度”,以完成伸髋、屈髋的技术动作;而蹲踞式跳远的腾空过程则需要限制髋关节的“自由度”,只需要完成屈髋的技术动作即可。
动作技能学习阶段分为认知、联系、自动化阶段,认知阶段以限制人体“自由度”为主,减少人体关节的运动方向和肌肉的收缩形式,以减少神经系统、其他系统的参与、躯干和肢体动作的动作参量以促进动作模式的掌握;联系阶段以适当释放人体“自由度”为主,通过增加神经系统、其他系统的参与、躯干和肢体动作的动作参量以巩固动作模式;自动化阶段以释放人体“自由度”为主,增加神经系统、其他系统的参与、躯干和肢体动作的动作参量的参与和变化,并增加环境因素的影响,以形成、发展和提高动作模式的自动化水平。
不同训练阶段的训练任务不同,人体“自由度”的限制和释放策略也不同。一般来讲,一般准备期需要释放人体“自由度”,以便采用多种训练方法和手段,达到发展一般运动能力和动作技能的目标。专项准备阶段需要限制人体“自由度”,以便采取专项化的训练手段,达到重点发展专项运动能力和技能的目标。而赛前训练和比赛阶段则需根据动作技能的类型,选择人体“自由度”的限制和释放策略,其中,开放式动作技能需要根据对手、队友以及其他因素进行运动决策以致胜,比如足球传球瞬间需要考虑多种因素,所以开放式运动技能的赛前训练和比赛阶段需要释放人体“自由度”;而封闭式动作技能主要靠运动员自身发挥以致胜,比如跳远比赛的胜负主要决定于运动员跳跃的距离,所以封闭式动作技能的赛前训练和比赛阶段需要限制人体“自由度”。恢复期需要释放人体“自由度”,以采用多样的训练方法和手段,达到恢复体能、保持基本运动能力和技能的目标。因此,按照一般准备阶段、专项准备阶段、赛前训练和比赛阶段、恢复期4个阶段划分,开放式动作技能一般采用释放→限制→释放→释放的人体“自由度”策略,而封闭式动作技能一般采用释放→限制→限制→释放的人体“自由度”策略。
动作模式训练中专项特征、动作技能学习阶段、训练周期安排之外的其他因素也会影响人体“自由度”的选择,比如预防损伤训练和损伤后康复训练的任务。而专项特征、动作技能学习阶段、训练周期安排、其他因素互相影响,单独和协同影响动作模式训练过程中人体“自由度”的选择。
4.2.3 “环境”是动作模式训练中人体“自由度”限制和释放的条件策略 “环境”是动作模式训练中人体“自由度”限制和释放的条件策略。影响动作模式训练过程中人体“自由度”限制和释放的环境因素主要是对手、队友、比赛评定和其他因素。
对手是比赛中与运动员竞争的对象。对手的表现对运动员成绩和名次具有重要的影响,尤其在对抗性项目中其影响更大,对手的状况影响了运动训练过程中人体“自由度”的限制和释放。当对手竞技能力较高时,需要提高对运动员的要求,释放更多的人体“自由度”,充分调动运动员人体系统的参与,并加大动作参量的自由度,以促使运动员习得能够与对手对抗的动作模式。当对手竞技能力较低时,则运动员需要适当限制人体“自由度”,并增加其他任务的训练,以提高训练的经济性。
集体项目中集体竞技能力的高低对比赛的结果具有决定性作用,所以团队中队员间相互配合至关重要,每名队员都具有显著的个性特点,队员之间的互补则是队员间配合的重要基础。因此当队友竞技能力较低或者需要某方面较弱时,运动员需要释放人体“自由度”,积极调动人体系统更多地参与到运动中,并释放动作参量更多的“自由度”,以完成更多的任务。而当队友竞技能力较高且在某方面较为突出时,运动员则需要适当限制人体“自由度”,为队友创造发挥的时间和空间。
比赛评定是影响比赛结果的重要因素,也是运动训练开展的重要依据。运动训练过程中需要根据比赛规则和评定手段合理地选择人体“自由度”,较为宽松比赛规则和客观的评定手段应增加人体“自由度”,以最大限度地利用规则创造优异的运动表现;较为严格的比赛规则和主观的评定手段应适当地限制人体“自由度”,以严格遵循比赛规则避免犯规。
除对手、队友、比赛评定以外,其他环境因素也对运动训练过程中人体“自由度”的限制和释放具有重要的影响,比如场地器材的安全性、自然环境的变化(高温、高压等)。
4.3 固定和变化特征—动作模式的训练内容
动作模式是执行动作程序的过程,而动作程序具有固定特征和变化特征,动作程序的固定和变化特征需要经过长期的训练才能够在大脑中形成相应的神经痕迹,而动作模式训练是动作程序固定和变化特征形成、稳定的主要途径,因此动作模式训练中需要注重动作程序固定特征和变化特征的训练,而笔者以力量功率类和速度灵敏类动作模式为例尝试阐述动作模式的训练内容。
4.3.1 固定特征—动作质量的训练内容 固定特征指序列、相对时间和相对力量,其中序列指动作模式各部分的顺序或次序,可以看做动作基本结构,包括动作基本环节和环节之间的顺序;相对时间和相对力量指动作模式各部分的时间和力量占总时间和力量的比例,包括各动作基本环节和环节间顺序的时间和力量占总时间和总力量的比例。序列、相对时间和相对力量构成了动作质量训练的主要内容。
力量功率类动作模式的序列包括开始动作、结束动作(动作基本环节)及其之间的顺序(主要是动作角度),因此动作模式的序列固定特征训练注重开始动作、动作角度和结束动作的动作质量训练,注重单个动作的运动链训练,比如上肢拉动作模式固定特征训练内容:开始姿势和结束姿势构成的动作质量训练,额状面、矢状面、水平面的训练,注重上臂运动链和支撑、辅助上肢运动链的功能运动链训练。力量功率类动作模式以单一动作重复执行的形式呈现,相对时间和相对力量特征由单个动作体现出来。运动过程中不同关节角度产生的力量不同,比如屈肘等张收缩过程中,肘关节120°时张力最大,30°时张力最小,且根据肌肉收缩速度和力量的关系,收缩速度快则收缩力量小,收缩速度慢则收缩力量大,因此连续动作模式的相对时间和相对力量特征紧密联系,具体表现为相对时间长则相对力量大,相对时间短则相对力量小。所以,力量功率类动作模式相对时间和相对力量特征的训练内容主要是动作节奏,比如深蹲的慢下快起等。
速度灵敏类动作模式的开始和结束动作之间的顺序包括连接动作、转换动作、动作角度,因此序列的训练注重开始动作、结束动作、连接动作、转换动作、动作角度的动作质量训练,注重由连接动作、转换动作、动作角度构成的顺序进行训练,注重多重单个动作的运动链训练。相对时间和相对力量固定特征体现为执行过程对速度、力度的控制,表现为开始动作、结束动作、连接动作、转换动作的速度、力度控制和动作角度控制。
4.3.2 变化特征—动作绩效的训练内容 动作模式的变化特征指动作参量,主要包括身体姿势、动作力量、动作速度、动作方向、动作时间、动作轨迹等,是动作绩效训练的内容。由于影响运动表现的训练因素众多,研究以力量、速度和灵敏、耐力素质为例,阐述不同动作模式变化特征的主要训练内容(表2)。
表2 不同动作模式变化特征训练内容示例
力量功率类动作模式变化特征训练是在卧姿、跪姿或站姿支撑下,克服阻力较大、动作速度快、动作时间短,以直线和旋转动作方向为主、动作轨迹固定为主的训练。力量训练内容以最大力量、爆发力、启动力量和制动力量训练为主,比如超负荷深蹲和卧推、单次纵跳、落地急停和投掷等;速度训练以反应速度、动作速度、最大速度、专项速度为主,比如单个速度起动、单次速度投掷等;力量功率类动作模式一般不包含耐力训练的内容。
速度灵敏类动作模式变化特征训练是在以站姿为主的身体姿势支撑下,克服阻力、动作速度和动作时间适中,直线和多方向的动作轨迹变化为主的训练。力量训练内容以增肌力量、爆发力、起动力量、制动力量、反应力量、力量耐力为主;速度训练内容以反应速度、低转速、移动速度、速度耐力、专项速度为主,并结合灵敏训练;耐力训练内容包括无氧耐力、有氧耐力、混氧耐力、专项耐力。
5 结论与建议
5.1 结论
1)动作模式是人体为适应内外部刺激,多系统互相配合执行动作程序的过程,其内在本质是神经痕迹,形成机制是协调模式,外在表现是单个或多重单个动作。神经系统参与是动作模式的显著特征,而稳定性和变化性是动作模式的重要特点。
2)由神经系统、运动系统和其他系统的拮抗和协同形成的人体系统协调模式,和由动作要素的拮抗和协同形成的动作参量协调模式是动作模式形成的机制。人体系统和动作参量协调模式分别是存在于人体内、外部的协调模式,人体系统协调模式是动作参量协调模式的基础,而动作参量协调模式是人体系统协调模式的表现,两者互相作用促进了动作模式的形成。
3)人类为完成日常生活和活动表现而在自然生长发育过程所形成的基本功能动作模式,和人类为完成运动项目的特异需求所形成的运动专项动作模式是主要的两大类动作模式。基本功能动作模式主要包括下蹲、俯身、转体、弓箭步、步态、滚、爬、投、推、拉等动作模式;由推、拉、旋转构成的力量功率类动作模式,和由开始动作、连接动作、转换动作、动作角度、结束动作构成的速率灵敏类动作模式是主要的运动专项动作模式。
4)动作模式训练的本质是突破“人”的内在限制、“任务”的目标限制、“环境”的外在限制;“人”的竞技能力、“任务”“环境”分别是动作模式训练中人体“自由度”限制和释放的主体策略、项目策略和条件策略;由序列、相对时间和相对力量构成的固定特征是动作质量训练的内容,而由动作参量构成的变化特征是动作绩效训练的内容。
5.2 建议
尽管动作模式训练只是运动训练复杂体系的一部分,且本研究仅是动作模式研究系列的一小部分,但研究结果仍能为我们客观认识和科学运用动作模式提供一些启示。运动训练实践中,认清动作模式神经痕迹的本质,理解协调模式的动作模式形成机制,抓住单个或多重单个动作的动作模式外在表现是动作模式训练设计和实施的基础。而在动作模式训练设计和具体实施过程中,需要分析运动项目和运动员的训练需求,界定动作模式的类别,厘清动作模式训练需要突破的“人”“任务”“环境”限制,选择限制和释放人体“自由度”策略,合理安排固定和变化特征的训练内容,以优化神经系统、运动系统、其他系统、动作参量的协调模式,达到形成、发展、稳定动作模式的目的,并实现提高运动表现的目标。
[1]张英波.动作矩阵与动作模式训练解码[J].体育科研,2011,32(4):21-26.
[2]刘爱杰.竞技就是动作讲座[R].南京:江苏省水上训练基地,2011.
[3]尹军.身体运动功能训练理念与内容体系概览[J].体育教学,2014(1):12-14.
[4]李丹阳,胡法信,胡鑫.功能性训练:释义与应用[J].山东体育学院学报,2011,27(10):71-76.
[5]闫琪.优秀女子曲棍球运动员功能性体能训练方法体系的构建与实证研究[D].石家庄:河北师范大学,2012:3-29.
[6]刘瑞东,陈小平,陆亨伯.功能动作筛查在青少年动作与姿态测试中的应用及其与身体素质表现的相关性研究[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15,49(8):82-86.
[7]杨时.功能性训练在康复体能训练中的应用[J].体育科研,2012,33(4):85-88.
[8]李欣,董海军.中小学生功能性动作筛查(FMS)的研究[J].沈阳体育学院学报,2017(1):92-99,105.
[9]Verstegen M.Core performance essentials:the revolutionary nutrition and exercise plan adapted for everyday use[M].New York:Rodale Press,2006.
[10]Verstegen M,Williams P.Core performance:the revolutionary workout program to transform your body and your life[M].New York:Rodale Press,2004.
[11]陈小平.中国青少年训练—问题·对策·趋势[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14,48(11):80-86.
[12]余荣芳,张恩奇,袁聿涛,等.功能训练的发展及其测试方法的研究[J].运动,2011(19):14-16.
[13]Kent M.Oxford dictionary of sports science and medicine[M].Oxford:Oxford University Press,2006.
[14]程翀.竞技体育动作模式的优化设计—以帆板和网球项目为例[D].北京:北京体育大学,2012:5-19.
[15]袁守龙.北京奥运会周期训练理论与实践创新趋势[J].体育科研,2011,32(4):5-11.
[16]尹军.提高青少年运动能力的基础动作练习方法[J].体育教学,2014(5):9-13.
[17]Cook G.动作-功能动作训练体系[M].张英波,梁林,赵洪波,译.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11:5-6.
[18]张英波.身体运动功能训练博士课程讲义[R].北京:北京体育大学,2014.
[19]李丹阳,崔德刚,汪俊伟.抗阻训练运动模式研究[J].河北体育学院学报,2012,26(1):52-56.
[20]Cook G.Athletic body in balance[M].Champaign:Human Kinetics,2003:14.
[21]Edwards,W H.Motor learning and control-from theory to practice[M].Belmont:Yolanda Cossio,2010:123-124.
[22]Adams,JA.A closed-loop theory ofmotor learning[J].Journal of Motor Behavior,1971(3):111-150.
[23]崔运坤,贾燕.数量与质量、基本动作模式与专项动作模式的权衡——身体运动功能训练开展的必要性[C].2013年全国竞技体育科学论文报告会论文摘要集,2013.
[24]尹军,张启凌,陈洋.乒乓球运动员身体运动功能训练[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13:91-92.
[25]Bernstein,N.The coordination and regulation of movements[M]. Oxford:Pergamon Press,1967.
责任编辑:刘红霞
Analysis of M ovement Pattern:Definition,M echanism,Classification and Training
CUIYunkun1,JIA Yan2,MA Lin1,YIN Jun3
(1.Sports Department of Taishan University,Taian 271000,Shandong,China;2.College of Sport Medicine and Rebabilitation,Taishan Medical University,Taian 271000,Shandong,China;3.Capital University of Physical Education and Sports,Beijing 100191,China)
This paper analyses the definition,mechanism,classification and training ofmovementpattern bymeans of documentary and expert interview.The authors find that:1.Movement pattern is the process ofmultiple body systems cooperating w ith each other to perform amovement program,so as to adapt to internal and external stimulation.Its inherent nature is Neural Traces,and its appearance is a single or repeated singlemovements.2.Human body system coordination model formed by the nervous system,sports system and other systems’antagonism and collaboration;and themovement parameter coordination model formed by movement elements’antagonism and collaborative are Movement Pattern’s formation mechanism.3.The basic function movement pattern formed naturally and aimed to complete the daily life and activities;and the sport-specificmovementpattern formed by the specific requirements of sports are twomain kinds ofmovement pattern.4.The essence of Movement Pattern Training is breaking through lim its of people,task and environment;Lim itand release freedom are strategies of movement pattern training;Fixed characteristics are the content of action quality training,while variation characteristics are the content of action performance training.
movement pattern;definition;mechanism;classification;training
G807.01
A
1004-0560(2017)02-0098-09
2017-01-11;
2017-02-26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资助(项目批准号:16YJC890004);山东省社会科学规划研究一般项目(项目批准号:14CTYJ18);泰安市科技发展计划引导项目(项目批准号:2016ZC1228)。
崔运坤(1981—),男,讲师,博士,主要研究方向为体能训练、动作技能学习。
贾燕(1980—),女,讲师,硕士,主要研究方向为体育教学理论与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