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越打负担越重,只求不负平生

2017-05-15徐志频

法人 2017年1期
关键词:楚军咸丰左宗棠

越打负担越重,只求不负平生

徐志频

作家、评论家,

湘商文化发起人之一

短暂的思虑与权衡过后,左宗棠下定决心,扶持这个摇摇欲坠的朝廷。为什么这样想?基于报答咸丰皇帝的知遇之恩。一年前,左宗棠还是一介乡下书生,此时已是朝廷三品命官,换了谁都会感恩戴德。实职与官衔是干货,这是硬道理

左宗棠率领楚军征战江西,即将满一年。这一年来,战果辉煌,景德镇、婺源、乐平相继收复。但问题同时来了:征战日久,军队规模扩大,老兵的伤病,成了楚军的“阿咯琉斯脚踵”。

大战之后必有大灾,大灾之后必有大疫。战场没有困住左宗棠,但瘟疫将左宗棠切实给难住了。病死200多人,病而未死八九百人,加上被开除的、请假的,军营里能拉上战场的老兵,只剩3000多人。

阵亡将士的抚恤与善后工作,同时成为楚军的肩头负担。

在《与孝威 1861年(咸丰十一年)八月初四夜》一信中“抚标兵丁常宏贵应领阵亡恤银卅两、口粮十两”一句,透露的信息十分丰富:一、楚军士兵阵亡的抚恤标准,普通士兵为40两白银;二、“抚标”是明清时巡抚直辖的军队,说明常宏贵是从骆秉章手里移转过来的,他的职务档案、人事关系,仍在湖南巡抚衙门。由此见出骆支持之深。

40两白银放到今天值多少钱?很难计算,原因是各地标准不一。按当时的生活标准,一石谷1两白银,1两白银能买800个鸭蛋,40两白银,大致能够维系一个壮年10年基本生活。今天在湖南乡下一个壮年一年维持生命的基本生活费约在15000块钱,那么它的实际购买力,约等于今天15万块人民币。

当兵的就冲着工资与抚恤金来的。他们不听大道理,何况,保卫大清王朝,这口号与普通士兵相隔太远,他们在家要么是农民,要么是游民,只关心钱可以买到米。

比较60多年后,红军“打土豪、分田地”,定都瑞金的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国家银行一共才存35万元,财政部长林伯渠月薪5元,普通士兵则只管饭,不拿一分钱工资,为什么照样能凝聚人?红军士兵为自己打仗,田地是他们最大的红利。楚军要是宣称士兵为自己打仗,他们早哗变了。土地明明是皇帝的,打了也白打。

军饷的作用,此见一斑。

此时,太平军活跃于江西的军队,仍有30万,左宗棠以区区3000战兵,未免狮子挑战大象。

楚军赢在士气与胆气。每次打仗都是拿军队生命做赌注,容不得丝毫闪失,体力、脑力同样高强度。一年下来,左宗棠确实有点疲了。

这年农历七月十七日,朝廷发生了一件大事,咸丰皇帝病死了。准备接班的同治皇帝,是个5岁娃娃,左宗棠心里不会没有波澜。他如实说出了自己的顾虑:“现在主少国危,左右之人,未必能肩此艰巨,时局殆不堪设想。”

短暂的思虑与权衡过后,左宗棠下定决心,扶持这个摇摇欲坠的朝廷。为什么这样想?基于报答咸丰皇帝的知遇之恩。一年前,左宗棠还是一介乡下书生,此时已是朝廷三品命官,换了谁都会感恩戴德。实职与官衔是干货,这是硬道理。

左宗棠在信中对咸丰皇帝俯首帖耳,以为万世圣明,这是当局者迷。人性的盲点,对一手提拔自己的上级,表扬总会过头。咸丰皇帝在清朝12任皇帝中,也就好过道光、宣统,倒数第三的水平。左宗棠卖力的另一个原因是,“时局殆不堪设想”。但左宗棠似乎还没有想过,他能获此高位,一靠湘军整体崛起的时势,二靠肃顺对汉官不遗余力的支持,咸丰皇帝不过点个头,并没有他想象中的那么圣明。倒是慈禧太后,随后发动辛酉政变,废了以肃顺为首的八位顾命大臣后,依然重用左宗棠,表现出几分政治家眼光。

忠君思想已经成为左宗棠的信仰。信仰的力量是强大的,让他忘记苦和累,心甘情愿付出全部力量,即“且各尽其心力所能到者为之,求无负吾君以负平生耳”。

军队的疾病开始困扰左宗棠,而且还有困扰较长时间的趋势。无论是打仗的士兵,还是后勤的长夫,都没有逃过感染疟疾的厄运,人数超过军队的一半。

疟疾是经蚊叮咬或输入带疟原虫者的血液而感染疟原虫所引起的虫媒传染病。一旦感染,时冷时热,浑身发抖,俗称“打摆子”。左宗棠不幸感染了。

作为千年一出的军事统帅,左宗棠此时自述“焦烦殊甚”。可见,即使天才式的人物,在人性、人情上与普通人也没有什么两样。人的成功,主要靠实践摸索与磨砺锻炼出来,不是真有什么如来神掌、绝世神功、葵花宝典。

猜你喜欢

楚军咸丰左宗棠
被乞丐教训的左宗棠
暮年左宗棠
咸丰帝:当庸人遇见大时代
庸国的灭亡
左宗棠棋前明“大义”
左宗棠棋前明“大义”
咸丰:不惜身体爱美女
咸丰妙解写错字
三十六计之抛砖引玉
拜观粒珠集有感(外一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