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企业文化建设的员工满意度提升策略

2017-05-14梁萍

现代企业文化·理论版 2017年7期
关键词:员工文化建设满意度

梁萍

中图分类号:F243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674-1145(2017)04-000-02

摘 要 现代化的今天,企业与时俱进,良好发展,离不开企业管理的有效实施。而实现企业管理的有效实施,离不开企业文化。因为在当下企业员工容易接收到的信息较多,进而影响员工的思想观念或诱导员工,导致员工不能正视自己的责任和义务,致使其所执行的工作差强人意。而良好的建立企业文化,有利于提升员工的满意度,间接提升企业的凝聚力,促进企业良好发展。

关键词 企业 文化建设 员工 满意度

现代企业竞争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仅是简单的科学技术等硬件,还包括“软件”如企业文化。因为相较于科学技术等硬件来说,企业文化的建立更能强化员工,使之在生产经营之中做出卓越贡献,促进企业持续健康的发展。因为,企业文化的良好建设,企业文化能够熏陶和影响员工,进而使员工树立正确的思想观念、使员工的思想品质提升、使员工的文化素养提高等,让员工能够对企业产生归属感,对企业非常的满意,积极融入企业这个大家庭中,增强企业的凝聚力,这对于企业持续健康的发展是非常有意义的。这也侧面说明了企业文化建设利于提升员工满意度,所以加强企业文化建设是非常必要的。

一、企业文化与员工满意度的概念

企业文化是指企业在生产活动中基于一定的历史文化背景生成的文化观念的总和,包含了企业员工的价值观、行为准则、企业形象等。企业文化是企业的灵魂,尤其是在现代化的今天。只有良好的建设企业文化,才能积极、正面的影响企业员工,提高企业的凝聚力,良好的进行生产经营活动,为企业创造较高的经济效益,推动企业在竞争激烈的市场环境中良好发展。

员工满意度则是指员工通过工作产生的满足感的程度,主要测试内容包括工作本身、薪水、福利、工作环境、同事关系等,将心理预期和实际结果进行对比,如果打破了期望结果,就会造成满意度下降,相应的员工工作会表现出消极反应;反之,将会提高满意度,员工将积极、主动的工作。因此,影响员工满意度的因素较多,要想使员工能够高质高效,甚至卓越的完成工作,需要注意满足相关方面,达到员工的心理预期,如此才能使员工才能打破现状,良好生活与工作,促进自身与企业共同发展。

二、企业文化与员工满意度的关系

根据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人们的最高层次需求是心理需求得到满足。而当前企业之中员工的满意度未能提升,与之心理需求未得到满足有很大关系。此种情况下,员工将难以保持最佳的状态来进行工作,相应的产品质量将会受到负面影响,无法满足客户需求,这必然会影响企业实现经济效益最大化,间接影响企业的发展。为了改变此种局面,应当注意满足企业员工的需求。经过相关调查分析,确定员工心理需求表现为归属感不强,因企业给予员工的待遇、关心及规划等方面,都让员工感受到彼此仅仅是雇佣关系,在企业之中毫无归属感,这种感觉的存在会让员工感到孤独,让员工质疑自己的价值。而企业文化的建设,则能够在企业内宣传文化,熏陶和影响员工,提升员工的文化素养、提升员工的思想品质、端正员工的思想观念,让员工真正了解企业,同时企业也能够了解员工的想法和状态,进而优化调整员工的薪酬、工作环境、工作内容等,以达到员工的心理预期,进而增强企业的凝聚力,促进企业良好发展。由此看来,企业文化与员工满意度有很大关系,良好建设企业文化利于提高员工的满意度。

三、基于企业文化建设的员工满意度提升策略

(一)积极进行精神文化建设

在企业文化建设中,精神意识层面是灵魂与核心,指的就是企业长期发展过程中沉淀下来的精神成果,主要包括价值观、宗旨、作风、愿景等,其中企业价值观是最为核心的内容[3]。员工各有自己的价值观,而企业也具有自己的价值观,只有员工价值观和企业价值观保持一致,才可以让员工感到精神满足,进而愉快的投入到工作当中,進而使员工认可与接受企业价值观,进一步提高员工满意度。所以,在企业精神意识文化建设中,必须积极调动员工的主观能动性,征求员工的建议与意见,进而让员工把企业发展当成是自身责任,从企业角度分析与认可企业价值观,以此为企业稳定、可持续发展提供可靠保障。

(二)积极进行制度管理文化建设

在企业文化建设中,制度管理文化作为人与人、人与物结合的规则与中介,是约束企业与员工行为的一种规范性文化,其可以使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与复杂多变的环境中立于不败之地。从某种程度上而言,制度管理文化是精神意识文化的产物,一定要满足精神意识文化的要求,并且保证精神意识文化能够附着其中,以此向员工传递与健全企业发展目标与愿景。一般而言,制度管理文化对企业员工有着一定的强制性、约束性、规范性作用,在日常工作中,只有员工严格遵守各项管理制度,才可以实现企业的最终目标。制度管理文化作为提升企业员工满意度的支撑点,只有实现企业精神意识文化制度化,才可以为提升员工满意度提供依据。通常而言,优秀的制度管理文化均是从员工切身利益角度出发,对员工基础物质利益进行保障,之后再满足员工其他需求,以此提高了员工满意度。

(三)积极进行习俗文化建设

通常而言,习俗文化是人际交往中的一种方式与规范,主要包括企业家行为、企业员工群体行为、规范人物行为等。在企业发展中,企业家是灵魂人物,其知识能力与个性品德等均是建设企业文化的主要因素,且主导着企业文化的风格与特质,对企业文化个性与发展也有着一定的制约作用,特别是对于企业创业阶段来说,具有决定性的作用。企业员工群体行为指的就是员工行为通常具有一致性,即在相同价值观引导下,向着同一方向前进。群体行为涉及员工与企业及员工与员工之间的沟通[5]。企业模范人物是企业中的优秀骨干,其源于员工,可让员工感到亲切,进而其言行易感染员工,使员工效仿,以此促进员工发展,逐步提升员工满意度。

(四)积极进行物质生活文化建设

企业物质生活文化主要包括工艺设备、产品、设施、环境等物质要素表现的文化特征及各种文化生活活动。从员工满意度角度分析,企业环境的影响程度最大。因为企业环境优劣对员工工作情绪及感受有着直接的影响,只有创设一个轻松、舒适的企业环境,才可以让员工更加努力的工作。科学发展观的主要内容就是“和谐、健康、可持续发展”,必须充分了解企业发展给环境与资源造成的损害,以此贯彻实施“保护环境,节约资源”的方针,树立“清洁生产、循环经济、综合利用、源头控制”的理念,以此创设优美、洁净的企业环境,消除员工抵触心理与不良情绪,让员工可以全身心的投入工作。

四、结语

综上所述,企业文化建设对提升员工满意度有着十分积极的意义,为此,企业应建设和谐、民主的企业文化,强化企业文化的四个层次,使员工价值观和企业价值观达成一致,进而有效提高员工满意度,最大限度的发挥员工作用与潜能,为企业的稳定、可持续发展提供可靠保障。

参考文献:

[1] 唐国琴.强化企业文化建设 提升员工满意度[J].上海企业,2015(08):74-77.

[2] 彭曦玥.基于企业文化建设的员工满意度提升策略[J].青年时代,2016(08):56.

[3] 刘中艳,肖芳,王冷等.星级饭店基层员工满意度提升策略研究——以株洲市星级饭店为例[J].湖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17(04):67-71.

[4] 代红.企业文化建设的员工满意度提升策略探讨[J].企业文化(中旬刊),2016(08):20-20.

[5] 张新铭.以企业文化建设提升员工满意度[J].上海企业,2012(06):58-59.

猜你喜欢

员工文化建设满意度
多感谢,生活满意度高
浅谈如何提升脱贫攻坚满意度
马克思主义的文化观及其现实意义
加强基层文化建设满足群众文化生活需求
小微企业中员工激励制度及流失管理
加强员工道德建设的思路与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