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我国出现的几类新型涉毒隐语研究

2017-05-14欧阳国亮

中国刑警学院学报 2017年2期
关键词:隐语海洛因冰毒

欧阳国亮

(中国刑事警察学院文检检验技术系 辽宁 沈阳 110035)

我国出现的几类新型涉毒隐语研究

欧阳国亮

(中国刑事警察学院文检检验技术系 辽宁 沈阳 110035)

对我国出现的几类新型涉毒隐语进行了调查,在此基础上进行了分类并研究其特点,为识别涉毒隐语提供理论参照。为此,在长期跟踪调查的基础上,通过与传统涉毒隐语的比较界定了新型涉毒隐语的基本范畴,然后从造词手段上对其进行归类。研究结果显示,近年来我国出现的新型涉毒隐语主要有4大类:数字谐音型、外来音译型、外来意译型、网络专用型。它们具有保密性、地域性、变动性等特征。建立涉毒隐语数据库、加强网络监管以及深化国际禁毒执法合作是应对新型涉毒隐语的主要策略。

涉毒隐语 造词手段 隐语类别

近年来,我国的毒品形势日趋严峻。根据国家禁毒委发布的报告,2015年,全国共破获毒品刑事案件16.5万起,抓获毒品犯罪嫌疑人19.4万名,缴获各类毒品102.5吨,同比分别增长13.2%、15%和48.7%[1]。说到毒品问题,就不得不提及涉毒隐语。所谓涉毒隐语,就是涉毒者用于毒品违法犯罪领域的秘密语及行话的统称。它对内可以起到交流的作用,对外可以起到保密的作用,因此隐语成为涉毒者不可或缺的交际工具[2]35-38。从性质上来说,涉毒隐语是一套特殊的言语密码,只有掌握规则的人方能使用,一旦这个规则被外人掌握,那么这套密码就得更改。这就促使涉毒者经常想法设法更换自己的言语密码,以保证其隐蔽性。

2010年至2014年,我们在全国范围内对涉毒隐语进行了调查,收集到了2000多条涉毒隐语[2]35-38,掌握了其出现的一般规律。近3年来,我们在北京、上海、杭州、苏州、厦门、深圳、北海、大连、烟台等地对涉毒隐语进行第二轮跟踪调查时,又发现了几类新型的涉毒隐语。它们较之传统涉毒隐语,其隐蔽性更高,破解难度更大,出现的环境也更复杂。新型涉毒隐语值得缉毒禁毒工作者注意。

1 新型涉毒隐语的界定

从指代的对象看,涉毒隐语具体包括毒品隐语、数量隐语、交易隐语、身份隐语、吸毒工具隐语、吸毒方式隐语等类别[3]。而新型涉毒隐语是相对于传统涉毒隐语而言的,“新”主要表现在造词手段上,因为造词手段是隐语之所以成为隐语的核心规则,涉毒人员通过这个规则可以赋予普通词语特殊的含义,从而不容易被外人所破解[4]。

传统的涉毒隐语,从造词手段看主要有如下几个类别:

比喻型——通过打比喻的方式形成隐语。例如,蚂蚁上树(注射毒品)、溜冰(吸食毒品)、猪油煎蛋(将冰毒与海洛因混合吸食)、炖猪肉(吸食冰毒)。

借代型——通过用特殊标志来替代所指事物。例如,双狮地球(高纯度海洛因,因商标得名)、三叶草(摇头丸,因表面图标得名)、奔驰(摇头丸,因表面图标得名)、美女(新型毒品LSD,因表面图标得名)。

减缩型——通过省略和减缩的方式形成的隐语。例如,四号(四号海洛因)、JC(警察)、甲基(甲基苯丙胺,即冰毒)、摇(摇头丸)、冰(冰毒)。

摹状型——即通过描述事物性状或动作形态形成的隐语。例如,干的(固态海洛因)、湿的(液态海洛因)、飘得起(吸食摇头丸)。

从上面例子可以看出,传统的涉毒隐语在表意上一般比较直白,有时候能从字面上看出它们所指的内容,因此隐蔽性相对不高。涉毒者(尤其是毒贩)为了加强语言上的保密,采用新的造词方式和手段来创造新的隐语,于是形成了新型涉毒隐语。例如:

17666——运用数字谐音方式形成隐语,与“一起溜溜溜”谐音,“溜”即“溜冰”,指吸食冰毒。

哑巴——运用外来音译方式形成隐语,表示冰毒,是泰语对冰毒称呼yaba的音译。

加州阳光——运用外语意译方式形成隐语,表示新型毒品LSD。美国毒品圈内人把这种毒品隐晦地叫成California sunshine,这种毒品进入中国后,国内涉毒者将美国隐语翻译成中文,于是有了“加州阳光”这一隐语。

茶叶、衣服、帽子——通过随意赋予普通事物新义形成隐语,专门用于网络贩毒,尤其以淘宝网最为常见。

如上这些新型的涉毒隐语,造词手段比传统的涉毒隐语要高明很多,隐蔽性非常高,人们常常注意不到这是隐语。

从目前我们的调查情况来看,新型涉毒隐语应当是在2013年以后才出现的,而且主要出现在我国沿海发达城市,如大连、青岛、杭州、苏州、厦门、深圳等地。这些地区经济活跃、与外界接触频繁,毒品形势也较为复杂多变,出现新型涉毒隐语不足为奇。在此之前,均未在涉毒圈内发现新型隐语。一些涉毒人员也曾反映他们从未见过类似隐语,这应该能印证新型涉毒隐语出现的时间节点。

2 新型涉毒隐语的基本类别

我们根据新型涉毒隐语构词手段的不同,将其分成数字谐音型、外来音译型、外来意译型和网络专用型4大类。

2.1 数字谐音型

数字谐音,就是根据数字与汉字之间的音同音近关系,用数字来代替某个汉字。这种谐音方式在生活中十分常见,20世纪90年代就出现了。例如,人们经常用“520”、“886”、“1314”分别来代表“我爱你”、“拜拜了”、“一生一世”。但将其引入毒品违法犯罪领域,却是近几年的事。涉毒者借鉴生活中的数字谐音方法,创造了一套用于毒品违法犯罪活动的隐语,例如:

数字谐音隐语 指代内容及谐音规律1指摇头丸,粤语“1”与“摇”谐音。(见于广东地区)81 指海洛因。“81”与“白药”谐音,即白粉。(见于云南地区)04 指零售的毒品。“04”与“零食”谐音。(见于山东地区)35 指“上午”。“35”与“上午”谐音,是毒品交易的时间。(见于北京)40 指“四栋”。“40”与“四栋”谐音,是毒品交易的地点。(见于广西地区) 176 指一起吸食冰毒,“176”与“一起溜”谐音。(见于湖南地区)5181 与“我要白药”谐音,即我要海洛因。(见于云南地区)

数字谐音是一种比较简单的造词手段,一般而言,其破解方法主要从音同、音近关系入手,然后结合上下文语境就可推断出大致含义。但在毒品违法犯罪对话中,如果出现数字谐音隐语,极其容易被误认为是普通数字。例如,下面这段发生在青岛的一段涉毒对话:

买家:我要新鲜的猪肉,要3个。什么时候过去买猪肉?

毒贩:35,35,35。

买家:明天176666

上面这段简短的对话就出现了数字谐音隐语,其中的“35,35,35。”是指“上午”,表示约定的时间。很容易误解为是猪肉数量或者价格。因此,在看到类似对话时要引起重视,不可简单断定其是普通数字。

2.2 外来音译型

毒品违法犯罪是一个全球性问题,可以说任何国家和地区都面临着这一问题。既然各个国家和地区都有毒品违法犯罪,当然也就相应地会有自己的涉毒隐语。我国的涉毒者为了方便与境外毒贩从事毒品交易活动,也会掌握一些境外的涉毒隐语。他们将境外的隐语进行音译,然后引入国内,于是就出现了一类特殊的新型涉毒隐语——外来音译型隐语。例如:

?

这种由音译形成的隐语,多数从字面上就可以看出它们不属于汉语词汇。普通人不会注意到这些词语是与毒品有关的隐语,于是在披着外来“羊皮”的掩饰下,它们成功地避开了人们的视线,堂而皇之地成为毒贩们的交际代码。从地区上看,外来音译型隐语较多地出现在大连、云南等边境城市,这些地方分别离日本和金三角较近,易于从境外输入大量此类隐语。

2.3 外来意译型

这类隐语跟外来音译型有类似之处,都是从国外借用过来的。不同之处在于音译型隐语借的是语音,而意译型借的是词义,即把国外与毒品有关的隐语直接翻译成汉语。意译型隐语从字面上几乎看不出它们同指代的对象之间有何联系。例如:

?

外来意译型隐语的隐蔽性很强,因为它们是在原来的国度和社会背景下产生的,跟汉语本身没什么特定联系。例如,英国的涉毒者将海洛因称作“dog food”,至于为什么叫做“dog food”,这与英国特定社会背景和语言结构有关,中国人难以去深究,甚至无法深究。国内涉毒者只是知道“dog food”指海洛因这种毒品,所以索性直接将其翻译为汉语用来指海洛因。如果不了解英国涉毒隐语,国人根本无从知道“狗食”的具体含义。

2.4 网络专用型

随着互联网的兴起,毒品交易的阵地已开始转移到了网络。2015年6月25日,国家禁毒办发布了《2014年中国毒品形势报告》。报告指出,“互联网涉毒违法犯罪活动突出,已从单纯的视频吸毒发展为传播制毒技术、贩卖制毒原料、销售毒品和聚众吸毒等全链条涉毒活动,形成网络联系、银行打款、物流销售的贩毒模式”[5]。售毒者主要通过网络进行毒品交易,然后用快递发货。由此可见,网络已成为毒品交易的新载体和新方式。

为了满足新型毒品交易方式的需要,毒品违法犯罪分子创造出了许多专门用于网络的涉毒隐语。例如,2014年初,杭州警方打掉了一个网络售毒团伙,该团伙建立了专门的贴吧,用来销售毒品。贴吧中有如下专用于网络的隐语:

序号 隐语 指代内容 序号 隐语 指代内容1 道友 一起吸食毒品的人 6 客户 买毒的人2 吃饭去 吸毒去 7 快递 邮寄的毒品3 断粮 毒品缺货 8 玩起 开始吸毒4 冰糖 毒品,主要指冰毒 9 竞标 在群里竞拍毒品5 拍 通过网络购买毒品 10 下单 提交毒品订单

上述涉毒隐语在网络中十分常见。从表面上看,“客户”、“快递”、“下单”、“竞标”之类的词语并无什么特别之处,但背后却与网络售毒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又如,2014年8月,青岛警方打掉了一特大网络贩毒集团,毒贩在网上开设网店进行贩毒,将毒品纷纷冠名为“茶叶”、“衣服”、“鞋帽”等,将吸毒的工具则统称为精美工艺品。他们采用与正规网店一样的经营模式,不仅节假日搞促销活动,还采取先尝后买的策略,可以货到付款。“茶叶”、“衣服”、“鞋帽”之类的普通商品名称就成了毒贩们从事网络贩毒活动的隐语。

此外,还有许多专门用于网络的接头暗语,如“锡纸遇上冰,越来越年轻”、“壶摆好饭吃饱,老子还在天上跑”、“饭摆好壶喝饱,岔了才能天上跑”等等。这些隐语都是买家与卖家之间形成的一套约定俗成的符号系统,它们专用于网络上。

3 新型涉毒隐语的基本特征

3.1 具有更强的保密性

我国出现的上述4类新型涉毒隐语,相比于传统涉毒隐语而言,在指代内容上隐蔽性更高。像数字谐音型隐语,如果不懂得其中的谐音规律,很难想到它们是与涉毒行为活动有关的隐语;而外来音译型、外来意译型隐语由于并非本土语言产生,其秘密性不言而喻;至于网络专用型涉毒隐语,由于它们专用于网络交易,极容易将其误认为是一般的网络交易用语,很难引起人们的注意。总之,新型涉毒隐语的保密性更强,破译的难度也更大。

3.2 具有较强的地域性

据调查,这些新型涉毒隐语有不同的地理分布特点:数字谐音型多见于华南地区,我们最早是在浙江温州一带发现,而后在广州、南昌等地也有发现;外来音译型和意译型主要出现在西南地区和沿海地区,广西、云南一带较多地从东南亚国家中借用隐语,东北地区较多地从日本、韩国等地借用隐语;相比之下,网络专用型隐语几乎没有什么地域性,它依托于互联网而生存。

3.3 具有很强的变动性

新型涉毒隐语具有很强的变动性,这种变动性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隐语的外在形式是不断变化的,尤其是那些意译过来的隐语,使用了一段时间之后又被抛弃,重新采用别的隐语。例如,从英语中意译过来的表示海洛因的隐语就先后出现了“蓝莓”、“地狱尘”、“狗食”、“热的”、“傻瓜粉”等多个隐语,而且这些隐语之间是此起彼伏的关系,几乎不并存;另一方面,隐语指代的内容也经常变动。例如,专用于网络毒品交易的隐语“冰糖”,有时指冰毒,有时指海洛因,有时还指K粉。隐语的这种变动性起到了混淆视听的作用,使之更隐蔽。

4 新型涉毒隐语的应对策略

4.1 注重收集涉毒隐语,构建隐语数据库

国家和地方缉毒禁毒部门、监狱、戒毒所等应当注重收集涉毒隐语,将这些隐语汇集后构建一个涉毒隐语数据库,或编撰专门的工具书,将每条隐语标明出现的地区、指代的内容等信息,以满足涉毒隐语破译工作的需要,服务缉毒禁毒实战。这一方面欧美国家已经有成功的先例,例如,德国就建立了“毒品犯罪隐语数据库”,该数据库不但可以实现检索查询,而且还可以通过特定网络进行数据共享。此外,该数据库还具备补充更新功能,可以随时将新收集到的隐语补充到该数据库中,使其具有时效性。这值得我们参考和借鉴。

4.2 加强互联网的监管,切断隐语交流渠道

如前所述,互联网已经成为毒品违法犯罪分子的一条重要交易渠道。使用互联网交易毒品,必定会使用到隐语。要遏制这种隐语的蔓延,最重要的手段是要加强对互联网的监管,尤其是要对一些网络贴吧、购物网站、微信及QQ群进行必要的监管,采用大数据手段构建高频隐语监管数据库,阻止隐语交流的渠道。

4.3 加强国际禁毒合作,实现隐语数据共享

近年来欧美国家已经尝试建立了涉毒隐语手册,例如,英国在2009年的时候给每位缉毒警察发放了一本《毒品犯罪隐语手册》;美国则建立了专门的隐语档案;日本、韩国及东南亚等国也开始了这方面的尝试。我国许多新的涉毒隐语都是从上述国家引入的,有些隐语甚至已经发展成为“国际通用隐语”,例如,“brick”本义是“砖”,国际毒品界通用为指压缩成块状的海洛因。由此可见,部分隐语已走上国际化道路,成为各国家和地区涉毒者共同的语言。面对这种新态势,很有必要加强同国外的禁毒执法合作,推进各国毒品犯罪隐语数据的共享,共同对涉毒隐语进行破译。

[1]国家禁毒委.2015年中国毒品形势报告[EB/OL].(2016-02-10)[2016-02-18].http://news.xinhuanet.com/ live/2016-02/18/c_128730815.htm.

[2]欧阳国亮.近年来涉毒隐语的新特点及识别思路[J].中国刑警学院学报,2015(1):35-38.

[3]欧阳国亮.中国当代毒品犯罪隐语研究[M].北京:群众出版社,2016:10-15.

[4]欧阳国亮.大陆与台湾地区涉毒隐语造词法比较研究[J].中国刑警学院学报,2016(2):74-77.

[5]国家禁毒委.2014年中国毒品形势报告[EB/OL]. (2015-06-24)[2015-06-25].http://www.scio.gov. cn/xwfbh/xwbfbh/wqfbh/2015/32959/xgbd32967/ Document/1438524/1438524.htm.

(责任编辑:李艳华)

D918

A

2095-7939(2017)02-0043-04

10.14060/j.issn.2095-7939.2017.02.007

2016-11-28

公安部科技强警基础工作专项(编号:2016GABJC04);辽宁省教育厅人文社科研究项目(编号:W2015395)。

欧阳国亮(1986-),男,湖南郴州人,中国刑事警察学院文件检验技术系讲师,主要从事言语识别与鉴定研究。

猜你喜欢

隐语海洛因冰毒
住院管理及护理在自愿戒毒的海洛因依赖者中的实施效果
读史长智商:我的“隐语”你懂吗
日本查获一吨冰毒7名中国人被捕
基于时间分辨免疫分析的冰毒检测微流控芯片
淳于髡:我的“隐语”你懂吗
从社会语言学的视角分析隐语
海洛因是怎样从药品变成毒品的
隐语识歹人
疯狂的海洛因
海洛因是谁发明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