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学生主体地位在小学数学教学设计中的体现
2017-05-13马海霞
马海霞
摘 要:新课程改革背景下,教师要转变教学观念,以生为本,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具体到小学数学教学设计中,教师也要在其中体现这一思想,让学生主动参与到教学中来,提高学生的自主探究性,进而提高小学数学教学效率。
关键词:小学数学;教学设计;体现;学生主体地位
中图分类号:G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17)15-0217-02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7.15.141
“美国黄石公园是世界上最早的国家公园,其85%的面积被森林覆盖,发生火灾是难免的,但黄石公园自成立之初,就采取‘让它燃烧的政策,只要不是人为因素,且不危及生命和财产安全,巡逻人员都不会去设法施救,而是让它自生自灭。”看了这则报道,您有何感想?我认为:让它燃烧,为枯枝败叶找到了归宿,为强者提供了机遇,为新生命发掘了土壤,这是黄石公园的大胆且独特之举。让它燃烧,包含多好的理念,我们的教育呼唤这样的理念。苏霍姆林斯基说:“学生不是一只等待灌输的容器,而是一只等待点燃的火把。”学生需要燃烧,教育需要燃烧,在新课程改革实施已十余年的今天,学生的主体地位应该得到充分的体现。
一、新课标中学生主体的重要性
新课标的最高宗旨和核心理念是“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这就是说新的教学模式必须以学生为主体,学生是整个教学活动的中心,教师、教材等一切教学手段都要为学生的“学”服务,学生应积极地投入到教学活动中去,充当教学的“主角”。作为学生积极主动地获取知识,才能学得轻松、愉快,做到“要我学”为“我要学”,作为教师,心里装着学生,眼里有学生,全部的教学设计才能为学生的学习需要服务,才有利于学生的主动学习。
二、在教学设计中,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学习动机是学生参与数学学习活动所需的内部驱动力,而学习动机又来自于学生的兴趣。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之者不如乐知者。”因此,在进行教学设计时,教师要尊重教材、理解教材,根据学情去超越教材,千方百计地创设学生熟悉、感兴趣、富有挑战性的问题情境导入新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强烈的探究欲望,唤起学生心理上的学习动机,使学生主动、积极地参与到课堂学习中来,学生的学习热情才能真正被点燃,思维才能真正被激活,这样的教学是艺术的,课堂是充满激情与活力的,学生是自主的、灵动的。
我在教学北师大版六年级上册“比的应用”一课时,在深挖教材、吃透教材编写意图的基础上,大胆改编了教材中分配橘子的教学情境,根据我班学生学情,设计了请学生当小律师帮小明和小芳两家解决一起因投资数额不同,而一方要求平均分配获利资金引发的财产纠纷案件,这样具有挑战性的问题情境使学生兴趣大增,学生之间展开辩论,最终大家一致认为应该讲究商业规则,按出资比分配获利资金,引出课题:比的应用。
(二)放手探究,主动建构
新课标的另一个支撑理论——建构主义理论,可以概括为:“以学生为中心,强调学生对知识的主动探索、主动发现和对所学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所以,我们在教学时要留给学生充分的时间和足够的空间,放手让他们自主探究,主动建构知识,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
我在教学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平行四边形的面积”一课时,已知平行四边形的两条邻边和一条底上的高,引导学生大胆猜测,可以怎样来计算平行四边形的面积,猜测一:邻边相乘;猜测二:一条底乘与这条底所不对应的高;猜测三:一条底乘这条底所对应的高。学生通过数格子的方法,排除了猜测一、二,得出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可以用底乘这条底所对应的高来计算,教师及时提问,对这个结论你有什么疑问吗?生质疑:“是不是所有的平行四边形的面积都可以用底乘这条底所对应的高来计算呢?”“能不能将平行四边形转化成学过的长方形来验证猜想呢?”教师放手让学生自主尝试、动手操作,解除心中的疑团,其间巡视点拨,学生在尝试中茅塞顿开,体会到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化和经历成功与失败的多种情感体验,在学会知识的基础上,培养了动手操作能力、观察能力、推理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学会了转化的数学学习方法。
(三)搜集信息,积累经验
课前搜集生活中的数学信息,积累基本的数学活动经验,便于学生深入领会所学知识,同时培养学生自主搜集信息、开展调查研究、分析数据的能力,体现新课标提出的数学来源于生活又应用于生活的理念。
在“百分数的认识”一课中,教师设计了你在生活中什么地方见到过百分数,学生展示自己课前搜集的生活中的百分数,并说出每个百分数的具体意义,课件呈现信息,教师及时提问,“能说得再具体一点吗?”“假设有100个零件,有多少个合格?有多少个不合格?”这样的提问,使学生更深入地理解了百分数的意义,这样的教学设计,教师扮演了启发者、引导者的角色,更好地凸显了学生的主体地位。
(四)大胆放手,体验美妙
什么情况下学生学得最好呢?当学生处于放松状态时,思维最灵活、探究欲望最强、学习效果最明显。既然如此,何不大胆地放开手,给学生一片自由飞翔的蓝天。
有一次复习分数的意义和性质时,我突发奇想以一个分数将本单元的知识串联起来,达到举一反三,温故而知新的目的。课始,师板书分数,请学生先独立思考,你了解这个分数吗?想完以后小组交流,然后全班反馈。学生的积极性被调动了起来,短暂的思考后,大家在小组内热烈的交流着,反馈时,小组代表发言,其他小组补充,学生从不同的角度交流了分数的意义,教师及时给予鼓励和赞许,当学生提出是真分数时,教师参与其中,及时提问,分母是9的真分数有哪些呢?你能写一写吗?当有学生发现是最简真分数时,教师有意质疑,你凭什么说它是最简真分数呢······这样的课堂是互动生成的课堂,是师生共同参与的课堂,是大胆放手,呈现奇妙的课堂。
生本课堂是放飞个性,唤起激情的课堂,授生以鱼,让他们掌握知识,授生以渔,交给他们科学的学习方法,授生以欲,激发起他们强烈的求知欲,授生以娱,让课堂妙趣横生,授生以羽,让学生在思维开窍,授生以誉,毫不吝啬的激励、鼓舞学生,促进学生的成长和进步,授生以宇,领悟数学道理,得到人生的启示,如此,学生的主体地位才能得到真正的体现。
参考文献:
[1] 蔡海清.浅谈如何突出学生在小学数学教学设计当中的作用[J].数学学习与研究(教研版),2012(20):138.
[2] 郝永红.浅谈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体现学生的主体性[J].成功(教育),2012(10x):67.
[ 責任编辑 田彩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