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小学生语感的培养

2017-05-13梁英香

学周刊·上旬刊 2017年13期
关键词:语感培养小学生

梁英香

摘 要:语感是人们对语言文字的感知能力,是学好语文的关键。在现代语文教育中,教学的首要任务是学生语感的培养。但是语感培养并非一朝一夕就能完成,它需要教师的指导和学生的积累。教师课堂上形式多样的现代教学方法的运用,学生课堂上的读说揣摩训练和生活当中的语言积累以及应用,都可以更好地培养学生语文阅读的语感,提高学生的语文素质。

关键词:小学生;语感;培养

中图分类号:G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17)13-0108-02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7.13.063

《语文课程标准》要求:“语文课程应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情感,指导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文字,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使他们具有适应实际需要的识字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可见,小学生语感的培养极为重要。

那究竟什么是语感呢?《辞海》上的解释是:“语感是指对语言文字敏锐地感知和迅速领悟的能力,是对语言文字直觉的、整体的把握,是构成一个人语文素质的核心因素。”现在,我从以下几方面来谈谈语感培养的方法和途径。

一、感情诵读,积累语感

朗读是语文阅读教学中语感积累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吸收和表现相统一的过程。朗读是直接感受语言、训练语感的基本方式。琅琅成韵的诵读,是眼、手、口、耳、脑等多种感官协调活动的过程,与阅览相比,更是直接体悟语言的一个基本方式。吟咏诵读可以感悟文章真谛,在不经意之间对语言那抑扬顿挫的语音、错落有致的节奏与奇特严谨的结构有了深切的体验,进入这样一个美妙的境界。这就要求教师要善于调动多种读的形式。对于结构严谨的段落,可采用“问读”的形式,为理清层次、分析段落做准备;对于段落较长,精彩句子较多的段落,可采用“选择读”,便于激发学生的情趣。对于文章的对话部分,教师要指导学生抓住人物表达感情的提示语进行分角色朗读。此外,还可采用“接读、默读、轻声读、集体读、个人读、感情引读”等多种读的形式。教师依据教材特点和教学需要,灵活、科学地安排读的形式,既可提高学生读的兴趣,又可起到激活语感的作用。

灵活多样的朗读,可以培养学生对语言文字所蕴含的形象、情感、色彩和内在意蕴直接敏锐的感知力。例如,《在大海中永生》中有这样一段:“时近中午,专机盘旋着向大海告别。透过舷窗望去,水天一色,波翻浪涌。从那永不停息的涛声中,人们仿佛听到了邓小平爷爷那震撼人心的声音:‘我是中国人民的儿子,我深情地爱着我的祖国和人民。”朗读时,要入情入境,“深情地爱着我的祖国和人民”要读出他的博大胸怀及他和人民血肉相连的关系,读出对伟人的永远怀念之情。只有读才能与作者的感情产生共鸣,从中受到爱国主义教育。而有的课文要从声音上去吟味才能更好地培养语感。在具体的语境中,让学生反复朗读吟诵,在不同的朗读语调、节奏中思考,在吟诵中品味,就会其义自现,入情明理。

二、推敲揣摩,领悟语感

叶圣陶先生说过:“语文教学不应是机械解释字义、记诵字句、研究文法,最要紧的是多比较、多揣摩、多体会。”学生是课堂的主人,不能只让学生寻找课后问题的答案,要让学生在感知认读课文的基础上读懂课文,领悟文章真谛。由此可见,要深刻领悟文章内容,要从字面上去探究。这就要求教师引导学生超越词典去理解词意。比如《鸟的天堂》教学中引导学生理解“应接不暇”的意思时,如果只让学生去死记“形容来人或事情太多,接待应付不过来”这一词典的解释,学生就会很难理解这种感受。此外,教师要引导学生在语言环境中完整地感受其意蕴。例如,让学生找出书上描写鸟儿活动情景的句子,“看清楚了这只,又错过了那只,看见了这只,另一只又飞了起来了”就能体会到鸟多、看不过来。这样在具体语境中,学生就理解了词语的真正意义。

三、想象参与,升华语感

世界上总有一些事物是彼此相似的,他们之间总有这样或那样的关系。学生在感知课文内容的基础上,教师应指导他们边读边想、边听边想,放飞自己的思绪,飞到课文所描绘的情境中去,真切地感悟文中之情。例如,在讲授《江南春》这首诗时,可运用联想的方法来培养语感。

师:同学们,在唐代诗人杜牧的眼中,江南的春天是“千里莺啼绿映红”,那在你们心目中的春天又是怎样的呢?

生1:春天来了,柳树发芽了,小草好奇地从泥土中探出了小脑袋,仿佛在说:“春天真美啊!”

生2:河边的草地上,开满了五颜六色的野花,花儿上面还飞舞着蝴蝶、蜜蜂呢!

生3:清澈见底的小河里,鱼儿一边吐着泡泡,一边自由自在地游来游去。

学生的描述不是凭空虚构的,而是融入了自己对春天的切身体会。教师在这里巧妙地以联想为桥梁,将语言文字与生活体验连接在一起,使学生融入古诗所描绘的意境,迸发出对美好春天的喜爱之情。

四、实践体验,强化语感

语文教师要善于在学生对言语的感悟中,进行多方引导、点拨,将其隐藏于内心深处的各种体验调入前台。在阅读教学中,教师要加强学生听说训练,多给他们听说的机会,如讲故事、复述新闻趣事、演讲、主題班会等;要加强写作训练,让学生练习扩写、缩写、改写、写读后感等,指导学生字句斟酌,用恰当的语言去传情达意,把握语感;要指导学生选择句式,调整词序,使语言连贯通顺;要指导学生选用合适的修辞方式进行表达,增强语感的表现力。通过多种途径的训练,学生每读一篇文章,每说一句话,每写一篇作文,都会有意识地训练和增强自己的语感。例如,在教学《长征》一文时,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去阅读一些有关红军长征的书籍,这样不仅使学生全面了解了当时环境的恶劣,深刻理解了战士的高尚品质,也会使学生兴趣盎然。

总之,语感能力的培养是语文教学的本质和核心,现代语文教学就要做到“书不尽言,言不尽意”,用有限的知识孕育和启迪最多的能力。语感训练不是一朝一夕所能达成的,必须持之以恒地坚持培养才能见到成效。为人师者,应时刻做有心人,捕捉挖掘“语感”点,让学生从小积累丰富的语言材料,打下扎实的语言功底,这将使学生受益终身。

参考文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2] 王尚文,燕芹.语感:一个理论与实践的热点[J].语文学习,1993(3).

[3] 王尚文.语感论(修订本)[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0.

[ 责任编辑 张翼翔 ]

猜你喜欢

语感培养小学生
“读”辟蹊径 助培语感——指向语感培养的朗读教学策略
他是一个了不起的小学生
语感培养和语文学习
高中数学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
浅析新形势下航空计量人才培养
培养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策略研究
创新人才培养理论研究现状及未来研究方向
我是小学生
谈谈对语感的认识
语言与言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