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综合实践活动中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
2017-05-13陈建军
陈建军
摘 要:在当今知识经济时代,知识创新已成为社会发展的关键,具有创新能力的人才是关键的关键。一个国家如果没有创新型人才,就不可能在当代立足。创新是现代高素质人才所必须具备的能力,也是中华民族永远立于世界东方的可靠保证。中、小学生在学好基础知识的同时,更要重视其素质和能力的发展,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作为教师,我们应努力把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贯彻落实到教学之中。
关键词:创新教育;创新思维;创造性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17)15-0086-02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7.15.054
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二十一世纪是知识经济的时代,创新决定着一个国家和民族的综合实力和竞争力。“应试教育”的一个显著弊端就是扼制了学生的创新精神,使学生成了高分低能者。因此,作为教育工作者,要有清醒的认识,要树立创新意识,要有敢为人先、善于创新的能力,要变“应试教育”为“创新教育”,积极为学生营造一个“创新教育”的大环境,要相信像“牛顿”“瓦特”“爱迪生”这样的“差生”就存在于我们的学生当中。面对二十一世纪的挑战和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无论从国家和民族发展的角度看,还是从个人发展的角度看,实施创新教育已势在必行。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基本理念是,坚持学生的自主选择和主动参与,发展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提高学生对自我、社会和自然之间内在联系的整体认识,谋求自我与社会、自然的和谐发展;注重学生的亲身体验和积极实践,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既顺应了世界课程改革的整体形势,又体现了我国课程改革的现实要求,有着伟大的现实意义。
一、在综合实践活动中培养和提高学生创新素质的途径
教师是创造性的主体,而学生就是创造性的产品。要不断产生创造性的产品,教师必须进行创造性的劳动。那么,教师如何开展创造性教育和教学活动来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创新素质呢?下面就个人认知简要谈一些创新的主要途径。
(一)培养创新意识
教师要经常注意发掘学生创新意识的某些因素和特点,积极加以培植、引导和鼓励,通过班会、谈心、结合各学科教学等多种渠道,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使他们不满足于现有的知识,能够对传统观念和现成的结论持怀疑态度,善于从无疑处生疑,善于自己主动提出问题,积极探索未来问题,敢于发表自己的独到见解,对问题追根究底,从而使学习步步深入。教师要引导学生对重要问题进行深入钻研并持之以恒,培养学生勇于克服困难、坚持不懈的学习毅力,从而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
(二)培养创新思维
创新活动的核心是创新思维,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主要环节。创新性思维具有五个明显的特征:积极的求异性、敏锐的观察力、创造性的想象、独特的知识结构以及活跃的灵感。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紧紧围绕这五个特征开展教学活动:通过种种直接观察,激发学生的求异思维;通过丰富的想象,提高学生举一反三、融会贯通的迁移能力;通过逻辑知识和创造知识的传授,丰富学生的知识结构;通过挖掘创新潜力和聪明才智,释放创新激情,从而活跃学生的创新灵感。
(三)树立创新志向
志向是一种内在的强大动力,没有创新志向,就不会有创新的行动。创新志向来源于对国家、对社会的高度责任感和事业心。因此,培养创新志向,首先要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思想教育,帮助他们明确学习目的,端正学习动机,树立良好的学风,加强为祖国的现代化建设做贡献的献身思想教育。
(四)培养动手能力
我们要培养学生富有好奇心、敢于冒险、勇于挑战、有丰富想象能力的创造性个性品质。正如朱棣文教授所说:“创新精神强而天资差一点的学生往往比天资强而创新精神不足的学生能取得更大成绩。”因此,我们的学校教育和教师应面向未来,在努力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精神上倾注更多的心血,下更大的工夫,着力营造“创新教育”的大环境。
(五)营造民主环境
无论哪一门课,课堂气氛都很重要,综合实践活动课上调动每一个学生的积极性,让他们无拘无束地发言,无拘无束地思考是开启创新思维的钥匙。当学生提出独特见解时,教师要给予支持和鼓励,即使是错误的“异想天开”也要给他们一个说明理由的机会,善于找出闪光点,使学生在不断纠正自己错误的过程中产生求知好奇的动力,乐于提出新问题,养成质疑的习惯,从而提高创新能力。
(六)完善奖励机制
对学生的创新成果要给予适当的奖励,即使是尚未成熟的创造性设想,也要积极支持,努力保护学生创新的积极性。我们可以设置进步奖,打破只有尖子生受奖的局面,面向全体学生,使每个学生都能因此意识到自身价值,意识到追求是无止境的,意识到奋斗的艰辛更是难得的收获。进步奖承认“一马当先”,又激励“万马奔騰”。学校是个小世界的角逐场,应该让不同级别的角逐者都全力投入,尽情发挥。
(七)丰富“优秀生”的内涵
现在,在绝大多数学校中,优秀生的内涵已蜕变为考试分数高的人,让这样的优秀生成为人们的榜样,甚至安排他们担任班干部,这样无疑排斥了具有创新意识的“牛顿”“瓦特”们,我们应该冲破人才观的桎梏,明确、丰富优秀生的内涵,在各种评估中都应给创新者网开一面,使他们有更加广阔的空间和更多的机会去施展自己的创新才华,用他们智慧的头脑、灵巧的双手去创造光辉灿烂的明天。
二、创新教育中需要克服的障碍
创新教育的实施是一项长期复杂的任务,以上只是从不同侧面简述一下在综合实践活动中实施创新教育的一些途径,再来谈几点创新教育中需要克服的障碍。
(一)认识上的障碍
不少人对创新教育尚很陌生,感到神秘,又感到与自己无关,认为在学校是科技教师的事,在社会则是科技发明家的事。
(二)思维上的障碍
不少人思想方法片面,人为地把知识传授与创新教育对立起来,认为教学的任务就是传授知识,排斥了创新教育。实际上,学科教学的内容应包括创新教育的要求,创新教育有助于学科教学质量的提高。
(三)分数唯一的障碍
目前学校升学率的压力仍然很大,受中考、高考升学率的束缚,广大教师不敢放开手脚,即使第二课堂,多数也是第一课堂的延伸与扩展,只注重知识传授,使学生成年累月地在题海战术中煎熬。因此,只有更新观念,不断深化教育理论,不断完善教育实践,才能使我国的创新教育得以深入开展,日益走向成熟,才能培养出更多的富有开拓精神的现代化创新人才。
参考文献:
[1] 吴丽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J].辽宁教育学院学报,2001(18):45-47.
[2] 金月琴.也谈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资源开发[J].小学教学参考,2011(9):104.
[ 责任编辑 侯轶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