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建筑工业化的住宅产业链整合路径研究
2017-05-13康帅刘博
康帅+刘博
【摘要】近些年来,国内的研究文献中出现了一个新名词“产业链”,现代建筑产业链包括技术研发设计、构件工厂化生产、运输、构件吊装与现场施工、装修、销售、物业管理、拆除及报废等环节,它的主要生产方式是工业化,需要借助于信息技术手段,用整体综合集成的方法把工程建设的全部过程组织起来。基于建筑工业化的住宅产业链整合路径是在此基础上的研究,应重点解决以上环节的标准化问题,尽快形成有助于全产业链高效运作的规范性标准体系。
【关键词】建筑工业化;产业链;整合;标准化
近些年来,国内的研究文献中出现了一个新名词“产业链”,面向现代建筑产业的工程材料生产企业、构件生产企业、装修材料生产企业、卫具生产企业、建筑施工企业、施工监理单位、建筑设计单位、房地产开发企业等相关企业形成上“上游—中游—下游”的典型的、完整的现代建筑产业链,贯通了现代建筑产业的运作链条。包括技术研发设计、构件工厂化生产、运输、构件吊装与现场施工、装修、销售、物业管理、拆除及报废等环节,它的主要生产方式是工业化,需要借助于信息技术手段,用整体综合集成的方法把工程建设的全部过程组织起来。在住宅建设过程中,传统住宅产业链已难以满足这种变化需要,各个住宅产品相关方的协作化发展已经成为眼下工业化住宅技术和资源整合的热点问题。
一、住宅产业链整合研究现状
目前,国内外对该问题的研究侧重点不相同,国外研究多集中于产业链的具体属性——供应链、价值链、信息链等方面的整合,而国内对住宅产业链的研究多局限于传统住宅产业链,对工业化住宅产业链的研究则处于起步阶段,并且与住宅产业化的研究混合在一起。李忠富从住宅产业化的视角阐述了工业化住宅产业链整合问题,认为住宅产业化将住宅设计、构配件生产、施工建造、销售和售后服务等环节联结为完整的产业系统。李玲燕等根据住宅产业价值链系统结构,建立了住宅产业价值链价值分布测算模型。沈良峰等对住宅产业链的内涵与形成机理进行了初步分析,将住宅产业链定义为以商品住宅为最终商品,按照住宅的建造和使用过程,前后延伸,并辐射带动相关产业所形成的产业链条。
二、住宅产业链整合的基本要素
对住宅产业链整合的基本要素的分析包括整合的主体和客体、整合的内容等因素。住宅产业链的整合可以视为对链上节点企业间的链接以及产业链纵向关系的一种治理,这种治理以整合主体为主导。
1、整合的主体。从我国住宅产业化的发展过程可以发现,产业链整合的主体一般是拥有资本或技术的龙头企业,这些企业有足够的能力对产业链纵向关系进行治理,并决定主体和客体之间的治理结构。在建筑工业化的背景下,产业链整合主体一般都占据了产业链的核心业务环节或者拥有关键的生产技术,比如预制构件设计、制造与组装技术,这些产业链整合的主体企业一般以大型房地产开发公司、建筑部品生产与集成企业为主,这些企业依靠资本或核心技术掌握了工业化住宅产品和过程技术。
2、整合的客体。住宅产业链整合的客体是指与主体合作,共同形成产业链纵向关系的另一方企业,即接受产业链治理的一方。在建筑工业化的推广过程中,这些企业处于产业链从属地位,一般按照主导企业的技术标准或者产品需求来安排生产或服务,因此在产业链整合过程中发挥的主导作用有限,常作为协作单位出现,比如设计单位根据房地产开发企业的要求设计住宅建筑的结构与功能,预制构件生产厂根据订单需要生产预制构件等。
3、整合的主客体间关系。住宅产业链整合的主体和客体之间以产业链联结内容为联系纽带,产业链联结内容是指双方的交易内容或对象,本质上属于经济交易活动的范围。住宅产业链上的经济活动是主体和客体在产业链整合过程中的一种联结关系。
三、基于SCP分析范式的住宅产业链整合影响因素分析
基于产业组织理论传统“结构—行为—绩效”分析范式提出产业链范畴下的SCP分析。
1、新、旧两种结构都对整合行为产生影响。传统建造模式下的住宅市场结构和新兴的工业化住宅市场结构都对住宅建设企业的产业链整合行为产生影响。传统建造模式下的住宅建筑市场的部分领域因结构比较分散为工业化住宅产业链的整合提供了资源。工业化住宅市场的技術意图进入原有建筑市场壁垒比较高,建筑企业为了在这一领域获得竞争优势,需要加大技术创新投入,在住宅产业链形成初期,出于获取互补性资源和技术共享利益的考虑,企业会采取产业链整合行为以获得更大的市场份额和经营效率,降低交易成本,这本质上是以产业链整合的方式改变了产业链和市场的组织边界,以产业链整合形式来改善市场功能部分缺失的现状。
2、整合行为导致市场绩效的变化。不同的产业链整合行为必然导致不同的整合绩效。从目前国家住宅产业化基地的实践来看,产业链整合行为不仅能够有效地整合资源以加快建筑工业化技术的研发,还能通过形成联盟关系等方式逐步扩大建筑工业化技术的推广和应用范围,以资源互补方式提升产业链资源利用效率,扩大工业化住宅的市场占有率。产业链整合行为也提高了企业应对外界新型技术和风险冲击的能力。
四、基于建筑标准化的工业化住宅产业链整合路径
工业化住宅产业链的优势在于预制构件和部品的工厂式批量化生产,即经由住宅构件生产专业化水平提高而获得规模经济,而构件大批量生产的前提在于建筑标准化的实施。目前,我国住宅产业化实践普遍面临着建筑标准化问题,主要表现在缺乏统一的标准来规范化构件和部品的设计与生产。
1、形成统一的工业化装配体系下的设计标准。现有的住宅设计规范和标准主要针对传统的混凝土现浇结构而言,必须尽快制定统一的工业化住宅设计规范以及与之配套的设计软件以及建筑标准设计图集,从而有效促进预制装配结构体系的发展以满足部品集成化的要求。
2、形成统一的预制装配体系下的工程定额与清单计价规范。按照我国现行的规范下的构件价格的取费标准,与实际生产工艺过程存在脱节现象,不利于构件生产企业的生产管理。工业化住宅由大量预制构件构成,施工方式的改变引起分部分项工程措施费计取发生相应改变,目前尚缺乏规范方法来处理。
3、形成统一的预制装配体系下的质量验收标准。现有标准对装配式结构施工质量验收做出了部分规定,我国还缺乏对预制构件质量验收以及安装质量验收的标准,因此,为了促进工业化住宅产业链整合,制定工业化体制下的构件验收标准是提高建筑工业化水平的重要措施。
五、结论
以上分析,基于建筑工业化的住宅产业链整合路径应重点解决以上标准化问题,尽快形成有助于全产业链高效运作的规范性标准体系。应在行业协会与政府建设主管部门的推动下,尽快出台统一的预制装配体系下的建筑设计标准、施工质量验收标准以及工程定额和计价规范,以便于统一建筑参数、构件容许误差标准和功能标准。
【参考文献】
[1] 关 柯, 李忠富. 住宅产业化概念释义[J]. 建筑管理现代化, 1998.
[2] 李玲燕, 韩红丽, 刘晓君. 住宅产业价值链的合理价值分布研究[J]. 统计与信息论坛, 2011.
[3] 沈良峰, 虞焕新, 范业铭. 论住宅产业链:内涵、形成与发展趋势[J]. 建筑经济, 2009.
[4] 单英华. 面向建筑工业化的住宅产业链整合机理研究[J].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