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民国时期东莞明伦堂与地方职业教育发展探析

2017-05-13王磊

青春岁月 2017年6期
关键词:民国职业教育发展

【摘要】民国时期,东莞明伦堂对本地职业教育发展给与一定经费支持,并组织教育座谈会议谋求职业教育发展对策,发挥了较为积极的作用。不过,民国东莞职业教育发展却较为缓慢且渐趋衰微。

【关键词】民国;东莞明伦堂;职业教育;发展

民国时期,东莞明伦堂继承了扶助本地教育事业发展的传统,且因掌控数万亩肥沃的沙田而加大了对本地教育的投入,其中就包括职业教育的发展。本文以东莞市档案馆所藏明伦堂档案以及东莞地方志、文史资料等材料作为基础,对民国时期东莞明伦堂与本地职业教育的发展略作梳理。

民国时期,东莞职业教育主要包括三所职业学校,分别是东莞县私立普济高级助产护士职业学校、东莞县立桥头初级农业职业学校以及东莞县私立石龙女子初级工业职业学校。除此之外,還有县民众教育馆常设的妇女家政缝纫班,以讲授家政和传授普通缝纫刺绣之职业技能为主,半年为毕业期。

东莞县私立普济高级助产护士职业学校开办于1941年,为造就护士助产人才而设,学制三年,分期开班,每期学员30到40人不等;学员学习采用半工半读方式,一边上课一边实习;德国人何惠民为校长。东莞县立桥头初级农业职业学校成立于1946年9月,宗旨是培养初级农业技术人员,招收小学毕业生,第一任校长是教育界知名人士邓植仪。东莞县私立石龙女子初级工业职业学校成立与1946年春,由校长罗宽容在原来石龙女子职业学校(小学编制,教学车缝、裁剪、刺绣等女红技术)的基础上创办,采用职业学校编制,增设了脚踏织布机、缝纫机等工业机械。对于三所职业学校的教育经费,东莞明伦堂均采用了部分补助的方式给与支持。在民国三十七年度明伦堂各项教育经费支出占比统计表中,明伦堂对三所职业学校的谷额数量总共为120000斤,占到当年度全部教育经费的1.68%。具体到个别学校,东莞明伦堂于石龙女子初级工业职业学校办学初每月补助稻谷1000斤,到1948年每月补助2000斤,后随着1949年上半年办学情况的良好而增至3000斤。由此大体可得知,东莞明伦堂不仅给与了本地职业教育一定的经费支持,而且能够随着各校实际办学的情况对经费进行调整。

除了对本邑职业教育事业补助经费外,东莞明伦堂董事会也组织召开教育座谈会议,共同讨论职业教育发展的规划和提案,如邓植仪、刘克平在座谈会议上所提议的“东莞明伦堂设立职业学校计划纲要”、何作霖提案的“提议推广本邑职业教育以期救济失业贫民发展国民经济案”以及胡章、容肇祖、郑师许提案的“提议本堂开办职业学校科目课程悉照部章惟特别变更课程之时历使学生得工读相间而收特效案”等。这几种提案所述各有侧重,汇聚了对本地职业教育发展难能可贵的见解。

在“东莞明伦堂设立职业学校计划纲要”提案中,提议者结合东莞优越的自然条件、农工业优势以及生产技术与经营方式的不足,提出职业学校应规划、设置农业和工业两部,每部则分设相应各科,如“高级农业职业科分设农艺科、园艺科以及森林科”;同时限定了相关的入学资格、毕业年限及招生注意要点等,尤其是“匀配各区乡使普遍受教”以及“本籍者可免学费”的招生原则更是体现了教育的公益性和普惠性。另一“提议推广本邑职业教育以期救济失业贫民发展国民经济案”则提议由明伦堂举办速成职业训练班,以短期培训的方式来迅速养成技工人才,从而救济莞邑失业贫民;并提议设置“爆竹烟火科、草织科、麻织科、竹器科、裁缝科、车衣科、陶器科、泥水科、木器科、理发科、甜品油器科、中西饼食科、中西糖果科、中菜科和西菜科”等15种训练科目,可谓一应俱全,切合实用。另外,在“提议本堂开办职业学校科目课程悉照部章惟特别变更课程之时历使学生得工读相间而收特效案”中,提案者重点对“工读相间制”的优势及可行性做了深入阐述和分析,提议明伦堂开办高级职业学校,“采用工读相间制使学生获得工资减轻家长负担”,又能将学理与工作相贯通,则学生“毕业后就业决无困难”。这种学习模式较之于现代职业教育的工学交替模式可谓异曲同工。

综上,东莞明伦堂对本地职业教育的发展给与了经费支持与关怀,在职业教育的发展历程中扮演了积极的角色。不过,民国东莞职业教育事业的发展却较为迟缓。县邑三所职业学校均成立于民国后期,在办学底蕴上原本先天不足,而且总体发展又较为缓慢,相较于同时期的普通中学教育而言相距甚远。从1946年-1949年三所职业学校在校生数量来看(表1),个中情形大致能够管窥一二。

造成这种迟缓且渐趋衰微的局面的个中原因,囿于资料已无从详加探究。不过,县立桥头初级农业职业学校的发展、兴盛及衰微的过程却颇能说明问题,其因“规模较小,没有农场,搞黑板种田,学生学不到实际知识,因此就学的越来越少,到1949年不满50人”,最后因生源不足于1951年并入常平中学。可见,民国东莞职业教育发展之艰难,或因于生源,或因于投入,也或因于校务管理等问题,但最大问题可能在于学校教学与实践的脱节。这也是东莞职教发展历史留给现代职业教育的宝贵经验和启示。

【参考文献】

[1] 东莞卫生局. 东莞市卫生志[M]. 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 2006:161.

[2] 张士升. 东莞教育史话[G]// 东莞县政协文史组. 东莞文史资料选辑第七辑, 1985.

[3] 东莞石龙镇人民政府. 石龙镇志[M]. 广州:岭南美术出版社, 2004.

[4] 东莞市档案馆藏明伦堂档案. 三十七年度东莞明伦堂教育经费百分表[Z]. 东莞市档案馆藏明伦堂档案, 档号:001-7-0182-0023.

[5] 东莞市档案馆藏明伦堂档案. 东莞明伦堂董事会教育座谈会议决案附件[Z]. 东莞市档案馆藏明伦堂档案, 档号:001-7-0032-0038.

【作者简介】

王磊(1983—),男,河南安阳人,硕士学位,广东科技学院讲师,主要研究方向:教育史。

猜你喜欢

民国职业教育发展
母鸡
区域发展篇
“动能教育”模式下的工匠人才培养路径研究
论七年一贯制体系下本科学科建设中职业教育的重要性
刍议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的有效性
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PLC应用技术》课程教学中的应用
民国人爱刷朋友圈
图说共享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