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小组教学法在初中地理教学中的运用

2017-05-13刘雪梅

魅力中国 2017年6期
关键词:分组初中地理

刘雪梅

摘要:初中地理是一门知识结构复杂多变的学科,但是由于其内容对现阶段学生来讲相对枯燥、难懂,因此很多学生对地理学习都不那么感兴趣。所以,教师在教学中要提高初中地理的教学质量,需要通過合理的教学手段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本文就小组教学法在初中地理教学中的运用进行简单分析。

关键词:初中地理;小组教学法;分组

在初中地理的日常教学中教师可以将小组教学方法融入其中,借小组学习方法来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的积极性,并培养起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促使学生理解掌握相关的地理知识,且能够进行合理运用。教师还可以合理引导小组间进行良性竞争,使学生在学习的同时培养起竞争意识,并增强学生协同合作的能力。

一、初中地理教学的特点

地理是初中阶段教学中的一门重要学科,其课本内容充满知识性、逻辑性,对学生的理解运用能力、动手能力有较高的要求,但由于地理的知识性过强,其内容稍显枯燥,所以大部分学生都不喜欢地理学科,加上部分地理知识难度较大,学习时需要耗费大量的时间、精力,导致学生对地理学科表现出排斥的现象。然而,在初中地理教学中需要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性,又不能影响地理学科知识的原有特点,要使地理知识完整不变的展现在学生的面前,这就成了当前初中地理教学中的难点。因此,在地理教学中合理运用小组教学方法是很有必要的。

二、小组教学法的优势

小组教学法是需要对学生进行简单分组,一般是把班级内的学生按照6—8人为一小组分成若干小组,然后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地理教学活动,在教学中着力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当然每组的学生数量不是绝对固定的,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适当调整,如果在教学中需要开展实践动手性较强的教学活动,教师可以对原有小组进行拆分,将每个小组临时拆分为2—4人一组,让全体学生都能顺利进行实践操作,避免因为小组成员过多造成“看的多,做的少”的现象,使全部学生都达到学习的目的。

当前由于学龄人口众多,教学资源相对紧张,初中各班级学生的数量较多,教师无法完全把握每一个学生的详细情况,因此增强自我主动学习能力是学生必须完成的任务,通过与同学互相交流、探讨,与教师良好互动的方式来提高学习效率。

小组教学法运用到实际教学后,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内容给每个小组安排研究课题,在学生参与小组为单位的课题研究时,每人都能将自己的思想表达出来,在小组内同他人积极讨论,直到问题解决为止。例如,在讲到“石油资源”相关章节的时候,教师可以充分利用小组教学法的优势,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讨论,让学生通过讨论把石油的特点、石油的经济地位等问题有一个初步的了解,之后教师再根据学生讨论的结果进行补充讲解,这样可以使每个学生都能很好的掌握本知识点的内容。

由于班级人数基数较大,开展班级活动不能保证全部学生都参与其中,为了让全部学生都体验到活动的乐趣,在参与活动中轻松愉快的获取知识,教师可以在地理教学中以小组为单位组织学生开展活动,能够极大的提高学习的趣味性。例如,在教学进行到“中国的自然资源”这一节内容的时候,教师可以要求学生将中国有的资源进行记忆。这个时候小组教学法就派上了用场,小组长可以在组内组织一个资源记忆比赛,比赛谁记住的我国资源最多,默写得最多的就是胜利者。在默写的时候,学生能够将代表性产地同资源联系记忆更好,模式如:“山西—大同:煤矿”、“贵州—铜仁:汞矿”等为佳,为了保证小组成员的参与度,也可以允许只写我国拥有的资源名称,不过如果写出代表性产地的酌情加分。通过这样的方式来培养学生对地理学科的兴趣,激发其在课堂上参与小组学习的积极性,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地理教学的趣味性,同时将课堂教学的效率提高,最终达到锻炼学生的目的,将学生的综合素质提升到一个新的高度。

小组教学可以为学生相互之间的交流提高较多的集合,并可以通过小组的讨论总结对问题进行求同存异,再由教师对学生存在异议的问题进行详细讲解,学生在这个时候可以同老师进行有效的交流,增强师生之间的互动性,借此来加深学生对地理知识的理解,理清地理课本中的相关概念,从而提升学生对地理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例如,在讲到天气和气候这一章的时候,教师可以向学生们提问:“天气和气候对人生产生活的影响?”这一问题,然后教师引导学生以小组合作的方式进行讨论,通过讨论找出答案并提出疑问。通过讨论引导学生对问题进行探究,增强其自行解决问题的能力,并通过同同学之间的合作互助培养其团队协作能力。之后再通过教师对存留疑问的解答,学生能对相关地理知识有更为深入的了解,由此可知小组教学法能极大的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

三、小组教学法的要点

小组教学法的关键是对学生进行合理的分组。教师在实行教学之前要对学生有一个较为全面的了解,对学生的性格特征、学习能力、行为习惯、基础水平等方面进行综合考虑,然后以此为参考对学生进行分组,保证各组之间综合水平基本一致,各小组内成员能够进行互补。

另外教师要在学生进行小组学习的过程中扮演好引导者、组织者、参与者的角色,小组教学法的主体是学生,为了提高小组学习的效果,教师要把握好课堂整体,但又不要对学生的学习进行过多的干预。一是,在新知识的教授中尽量用学生已掌握的知识为切入点引出新的知识点,使学生能够顺利的切入到新知识的学习中,以此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二是教师在初中地理教学中运用小组教学法时要积极调动起课堂气氛,使全体学生都参与到小组讨论之中,确保小组教学的有序开展;三是,教师要秉着公平公正的原则对学生在学习中取得的成绩予以评判,对有所提高或学习认真积极的学生要进行表扬,对学习积极度不高、学习中有错误的学生要及时指出并予以批评,引导学生的学习步入正轨。并通过适当嘉奖、表扬的方式满足学生的自尊心,提高学生参与小组活动的兴趣,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使地理教学的作用得到完全发挥。

初中地理教学过程中教师的引导是必不可少的一环,教师需要根据学生的个体特质来进行分组教学,而后合理运用小组教学法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提高其对地理学科的兴趣,使学生能主动积极的对问题进行探究,从而更好的理解掌握初中地理课本中的知识,进而提高其地理知识水平。

猜你喜欢

分组初中地理
食物分组
分组
每个人的朋友圈里都有一个分组叫“爸妈”
对初中地理教材中“活动”教学内容探析
浅析初中地理课堂合作小组创建的有效策略
刍议初中地理课堂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策略
试谈乡土地理教学法在初中地理教学中的作用
合作学习在初中地理教学中的应用
切入学生生活构筑地理生活化课堂研究
理解定义 注意细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