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如何构建高效高中地理课堂的策略探析

2017-05-13王俊

魅力中国 2017年6期
关键词:课堂效率新课程改革高中地理

王俊

摘要:新课改形式下的高中地理课堂,要转变教师与学生的角色关系,教师作为课堂“引导者”要能够引导学生学会通过主动探究、合作学习的方法自主解决问题,充分尊重学生作为课堂主体的地位,顾及到学生的听课感受,确保每个学生都参与到课堂教学之中,从而激发学生在课堂上的学习积极性,创建高效地理课堂。

关键词:高中地理;新课程改革;课堂效率

高中阶段的地理学科属于人文学科的范畴,相比于物理、化学等考查学生思维能力的理科类学科,地理学科更倾向于人文性的特点,它与我们的生活密切相关,研究的内容也多是与人类居住的地球表面有关的地形、地貌、气候等自然地理内容,以及人类活动对其产生影响的人文地理内容。因此对于课堂之上的地理学知识,学生学起来非但不会感到陌生,还会产生熟悉感,消除了他们对地理学科的恐惧,更容易拉近地理课堂与学生之间的距离。但是也正因如此,一些教师与学生对地理学科产生了错误的认识,在认知方面对地理学科不够重视,他们认为课堂上的内容依靠初中阶段的学习基础和课后背诵就能很好的掌握,导致出现教师在课前备课环节懈怠,不重视授课方法,学生上课听讲不认真,容易开小差的不规范课堂现象,使高中地理课堂效率低下,教师缺乏教学热情,学生参与课堂积极性不够高,长此以往,不利于地理学科的良性发展。

新课程改革要求教师继续贯彻“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重视学生作为课堂主体地位的作用,课堂教学活动紧紧围绕学生的实际学习状况开展。作为地理教师不能固守成规,太过于依赖自己的教学经验,要及时更新教学观念,使之与新课改教学理念相符合,同时应该摒弃课堂上依旧存在着的陈旧的教学方法,改变过去应试教育模式下的“教师讲、学生听”的单一教学方式,尝试不同的讲课方法,使学生感受到地理课堂的趣味性,从心底产生“我要学”的想法,才能真正主动参与到课堂教学之中,改变课堂氛围,最终达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目的。针对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如何更有效的调动学生参与课堂教学积极性,从而提高地理课堂的教学效率问题,本论文试从转变教学理念和充分了解学生两方面展开讨论。

一、转变教学理念,改进教学方法

教师的教学态度与方式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的学习有重要的影响,学生在课堂之上以教师为模仿对象,教师的一言一行,学生都看在眼里,会成为他们行为准则的标准。因此,高中地理教师在课堂上的讲课态度与方法,会对学生学习地理学科的态度与积极性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如果学生在课堂上感受到教师的讲课热情,就会被老师的情绪所感染,不自觉的参与到对地理课堂知识的讨论之中。教师为了让学生更好的理解书本内容,会在课堂之上运用各种方法反复给学生讲解、强调知识重难点,解答疑问,学生可以由此感受到老师对课堂知识的重视,从而督促学生认真听讲,与教师一起完成教学任务。因此,要提高高中地理课堂的教学效率,教师必须从自身入手,转变教学观念,重视学生的课堂听课效果。

在新课改大背景下各种教学理念层出不穷,地理教师们在为构建良好的课堂秩序、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而做各种尝试,但是,万变不离其宗,无论教师采用何种教学方法,都必须符合课程标准的要求,符合当今的教学大环境,因此教师要认真研读新课程理念的理论要求与标准,明确在实施素质教育教学的大背景下,应如何正确开展课堂教学活动,应该在何种程度上调动课堂氛围,才能使教学实践获得最好的效果。否则只重视实践而忽视了理论指导,就会本末倒置,使课堂教学方向发生偏离,脱离原本的教学活动设计初衷,这也是为什么一些教师感觉课堂上学生配合的很好,课程开展的很顺利,但是成绩却不尽如人意的原因。缺乏教学理论支持的教学活动,容易使教师忽略课堂教学目标,而一味的注重课堂教学氛围,学生虽然参与热情高,但因为缺乏教师的有效指导,对应该记住、理解的重点内容并不明确,导致课堂效率低下。

教师的教学成果、课堂讲课效果与学生最终的高考成绩有很大的关系,作为一名负责的教师应当密切关注当前的地理教学大环境,不断学习先进的教育理念,以改进教学方法,使地理课堂充满趣味性,唤起学生的学习热情,使学生充分感受到地理学科的魅力;另外不能操之过急,要从教学改革节奏进行过快而忽略教学质量的现象中吸取教学经验,重视对学生课堂学习状况的检查,保证学生在课堂上既学到知识,又得到良好的课堂体验,才算是达到了新课改的最终目的。

二、充分了解学生,制定教学计划

教师的课堂教学实施对象是学生,教师在备课过程中无论设计怎样的教学步骤,都是以学生的实际学习状况为依据的,只有充分考虑到学生听课感受的课堂教学计划,才算是达到了以“以学生为本”的教学理念,才能最大限度的吸引学生在课堂上的注意力,达到教学目标。为了使课堂教学更贴近学生的生活,教师必须对学生有足够的了解。

首先,教师要了解学生的实际学习状况。教师在课堂上设计各种教学环节,是为了循序渐进的引导学生进入所要讲述的新知识的具体情境之中,如果学生因为知识储备不够,而不能很好的回答老师在课堂引入环节的提问,会打击他们的上课积极性,对即将学习的新知识失去信心,从而降低课堂参与度。如果对学生的学习情况有了充分的了解,课堂之上对于学生学起来普遍有困难的知识点,教师可以当作教学难点,花更多的时间与心思设计教学方法,帮助学生更快的理解。而对于学生平日里掌握的比较扎实的知识点,在讲新课的时候只要稍微一提即可,不必再浪费时间特意讲解,从而提高课堂效率。

其次,教师还要了解学生的个性、兴趣和爱好。在进行教学设计的时候,我会尽量选用学生普遍感兴趣的内容当作教课素材,引导学生思考,因为都是他们喜欢的内容,学生的参与热情高涨,很愿意發表自己的意见与同学交流,通过同学之间的互动合作而得出最终答案的学习方式,提高了他们的学习积极性与自主探究能力,在班级里形成了良好的合作学习氛围。此外,在进行分组学习的时候,只有充分了解学生的个性,才能更加合理的进行分组,使课堂表现积极、个性活泼的学生带动个性慢半拍的学生迅速进入讨论模式,在互动中取得良好的学习效果。

总之,高中地理学习应当受到教师与学生的足够的重视,构建高效的地理课堂离不开师生双方的共同努力,更需要作为教学领导者教师的积极引导,不断更新自己的教育教学理念,关注学生发展,才能使课堂教学生动活泼,具有吸引力。

猜你喜欢

课堂效率新课程改革高中地理
新课改下高中英语课外阅读活动组织研究
回归生活实际的高中地理教学研究
初中英语课堂教学效率提升的方式方法研究
提升小学语文课堂效率的策略与方法
关于高中地理课堂教学效果提升的具体分析
提高高中语文课堂效率的有效措施
实例研究高中地理微课制作的相关策略
探讨如何构建高中地理双动两岸的教学模式
论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
品德教学利用微课开展预学的实践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