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魅力如花一样绽放

2017-05-13

小学语文教学·人物版 2017年4期
关键词:魅力文本儿童

夜,席卷着黑暗和寂静又一次包围了我。福州的夜与温州相比,少了丝丝的寒意,温暖而略带潮湿的风迎面吹来,沐浴其中,神清气爽。与挚友并行走出师大的校园,沉默,长久的沉默!这两天,一直穿梭于校园之中,行走在宽敞有致的林荫小道上,习惯在往返间用沉默的思考梳理学习的轨迹,长长的灰白石砖留下了我求学若渴的脚步。今天,当我将理论研修转向实战课堂时,我的身,我的心,我全身的细胞都在那精彩的课堂中被充分地激活,从来没有像这样崇拜过一个人,因为喜欢,因为相似,因为真实,我也有了自己追随的偶像,她就是——林莘。

尽管之前有所耳闻,却从未近距离感受过她的魅力。直到听她上《花钟》一课,让我充分领略到其“魅力语文”思想笼罩下出神入化的课堂艺术,这艺术的背后折射的是教师的文化底蕴、教师的专业素养、教师的个性才华、教师的朴实为人。听完她的课,我情不自禁地随手记录下这样几句话:“她为课堂而生,为舞台而生。她和学生的交流是那样和谐,和学生的心灵是那样贴近。她是老师,更是孩子,或嗔、或笑、或怒、或骂,她的脸蕴含着无数种人类丰富的表情,逗引着学生全身的细胞在跳跃,儿童学习的动机就这样被激发了。”

追随有魅力的语文教学,是林莘老师的价值追求,她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式透过课堂演绎思想。现撷取几个片段,附以观点来评价这一堂令我心动的语文课。

心动之一:魅力设计,源自对儿童认知谨慎的解读

正如林莘老师自己阐述的观点那样,文本自身隐含着魅力。孙绍振教授在《名作细读》中写道:“阅读并非由读者主体决定一切,起作用的还应该有作者主体。当然,作者主体是相对的,作者的主观意图在文本中可能未实现,而写作完成后,作者就可以说退出了作品,文本就由读者主体来解读了。读者主体可能对文本主体进行多元同化,甚至可能超越作者的‘意图。但是,读者主体也不是绝对的,而是受到文本主体制约的。作者的生命有限,读者也一代代更迭,只有文本可以说是永恒地存在着,是相对稳定的,甚至可以说有相对的绝对。”可见,文本有其自身存在的价值,每个文本的背后或多或少隐含着作者对生活的理解、体悟、情意与态度,我们要去挖掘的就是呈现在文字背后的那份欲说还休的潜在信息。我理解就是有效开发教材的原生价值。如,《花钟》这篇科学小品文,先是介绍不同的花开放的时间都不同;接着描写开花时间不同的原因;最后写科学家利用这个特点制作了花钟。阅读时,我们会被文中描写各种花开放的情态所吸引,从而将力气花在揣摩语言、体会文本独特的表达方式上。林莘老师解读此文时,除了读出花美文美,她还读出了别样的体会,那就是全文若隐若现,始终都有作者的影子跟随。你看,从描写不同的花开放的时间开始写到为什么会这样。原来,植物开花的时间与温度、湿度、光照有着密切的关系。最后写到植物学家根据开花时间不同的特点发明“花钟”,可见植物学家是在仔细观察、认真思考与大胆创新中有了新的发明创造,这就是严谨的治学态度,就是文本另一条可开发的价值。它映照学生们的心灵,丰富他们的精神世界,是需要我们潜心体悟、谨慎把握的。再看,“大处着眼,小处摄神”的整体架构。从整体到局部,从宏观到微观的教学方法,既渗透阅读指导,又概括写法秘妙,仅让学生解读是发现不了作者的思想、编者的意图的。而林莘老师敏锐地捕捉到文本的言外之意、弦外之音,并将此转化为可贵的教学价值,设计出以作者的观察线索为文脉引导贯穿始末的学习。因此,有魅力的文本设计源自对儿童谨慎的解读:他们现在在哪儿?我将要带他们去往哪里?在已知通往未知的途中,能否找到一个让学生跳一跳就能摘到果子的跳板,既不拔苗助长也不画地为牢,而是能发现具有普遍共性的教学价值和隐含个性的原生价值,实现两者交融?如此,那么课堂散发的智慧是最为美丽的永恒。林莘如此,我亦向往如此!

心动之二:魅力教学,源自对儿童需求准确的把握

课如其人。走进林莘,仿佛能感觉到她全身洋溢的童心与活力。这是一个热爱语文教学、热爱学生、全身充满艺术细胞的老师,她将智慧与激情化为践行着个人的教育理想。耳畔一直萦绕着她特别触动我的几句话:“兒童是自由的,为什么要强求每个人一模一样?课堂是安全的。在课堂上应该给孩子们一点自由,一点空间。错了允许重答,没有人十全十美。”掷地有声的话语字字铿锵有力,无不诉说着教育的真谛:每个儿童都是自由的学习者!教育的多样性和个体性决定了教育不能千人一面、整齐划一。这不禁使我联想到台湾的教育,每到一所学校,你都会发现学校设有“资源班”为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安排特别辅导。只要有需要,这些学生可以随时走进资源班,有专门的老师针对性地为其设置学习内容以及作业练习,其他课程可以跟进原来的班级。这样的教学举措得到社会和家长的广泛认可,没有人感觉那是低人一等或是受人歧视。因为,自由与平等之风弥漫台湾,台湾的教育正是基于人性的力量,站在儿童生存的视角培养儿童适应社会的能力,在宽厚的人文背景与传统文化的思潮中滋养儿童的灵性,成就儿童有价值感的幸福生活。

因此,基于儿童发展的教育教学观是流淌着生命气息的溪流。《花钟》一课中,处处体现着林老师以“尊重儿童、发展儿童”为本位的思想。如:学习各种花不同的开放姿态时,林老师基于学生的需要创设情境朗读的磁场,指导学生用声音的高低起伏来感知牵牛花的悄然开放,感受蔷薇的温和绽放,体验睡莲的朦胧苏醒,走进文本特殊的意象。又如,体会睡莲的慵懒睡意时,林老师基于学生的需要创设游戏表演的磁场,让学生转换角色变成一朵又一朵睡姿娇憨的睡莲,在移情体验中感受睡梦的香甜;再如,体会文本多样性的表达方式时,林老师基于学生的需要,抓住语言对比,用打官司的方式激起学生与老师辩论的欲望,调动起学生全身的感官,刺激他们敏感的言语意识,因而课堂生成的对话是那么鲜活有童趣,那么富有哲理。而这些惊人的言谈全是学生的创造,无法想象!

可见,在充分了解儿童的需求上解放学生的思想,还给学生自由活动的空间,让他们在课堂上动脑、动手、动心,他们绝对会创造一个又一个惊喜。崇拜林莘,皆因她极早参透了这一点。

心动之三:魅力语言,源自对儿童心灵自由的呵护

好的教学离不开富有魅力的语言。林莘的语言极富感染力,浑厚中带着袅娜的甜美,高亢中带着柔和的空灵。而且,这悦耳动听的嗓音会随着学生学习的进程、学习的状态、学习的表现不断地发生变化。听,指导朗读时,她款款情深,微笑着说:“可以给大家一个建议,嘴角可以上翘一点,就美了,就好听了。我喜欢每一个同学站起来声音都是美的,好听的。”评价发言时,她竖起大拇指,摇头晃脑地说:“太厉害了,该发现的发现了,不该发现的也发现了,你们真是超级厉害!”引发思维冲突时,她眉头一皱,嗔笑怒骂道:“讨厌,你们为什么都反对我?快去找找反对我的理由,我不会同意的!”……

正是这些灵动的、儿童化的语言使林老师完完全全变成一个孩子,走进了儿童的内心,让儿童获得了彻底的解放。

花如人,人如花!魅力如花,静静绽放!

(作者单位:浙江温州市籀园小学)

责任编辑 田 晟

猜你喜欢

魅力文本儿童
文本联读学概括 细致观察促写作
挖掘文本资源 有效落实语言实践
搭文本之桥 铺生活之路 引习作之流
文本与电影的照应阅读——以《〈草房子〉文本与影片的对比阅读》教学为例
留守儿童
六一儿童
魅力展示
被注入东方魅力的配饰
“六·一”——我们过年啦!
捏脊治疗儿童营养不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