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玩出了名堂》教学实录及评析

2017-05-13周璐林乐珍

小学语文教学·人物版 2017年4期
关键词:小人国显微镜镜片

周璐+林乐珍

一、给“玩”组词,质疑“名堂”

师:孩子们,请认真地看老师在黑板上写一个字。(板书:玩)

师:谁能给这个字组一

个词?

生:玩耍。

生:玩乐。

生:游玩。

生:玩物丧志。

师:当你们在玩得不亦乐乎的时候,爸爸妈妈是怎么说你们的?

生:爸爸妈妈就叫我们不要玩,去学习。

生:每次当我玩得正起劲的时候,老妈就走过来叫我快去写作业。

生:每次我正在玩游戏的时候,妈妈都说玩耍会影响学习。

师:是的,通常情况下,人们都这么认为。我们来看看这句话,谁愿意来读一读?

(师课件出示)

生:玩耍常常被认为是浪费时间的行为。

师:今天,我们要学的一篇课文却是——

生:玩出了名堂。

师:伸出小手,我们一起写课题。请大家注意,这个“堂”原来读第二声,比如“教堂”“学堂”,可是在这儿要读轻声。谁来试试看?

(师指导读好课题)

【点评:这样的揭题方式朴素明了,直奔中心,通过给“玩”组词并巧妙引用学生的词组创设话题,引发认知冲突,建构起对玩耍的初步认知,为下文的深入学习做好情感铺垫。】

二、初读课文,感知“名堂”

师:玩怎么能玩出名堂呢?接下来,我们来读读这个故事。请同学们打开书,听清要求:第一遍读,放开声音,读通读顺课文,遇到难读的地方多读几次。

(生读)

师:好。大家基本都读过一次了,读得真专心,老师听着很是享受。

师:再来读第二遍,边读边想,你从这个故事中知道了些什么。

(生读)

生:玩耍常常被人们说成是浪费时间的行为。可是在科学上,有许多的发现是在玩耍中产生的。荷兰的列文虎克,他玩放大镜玩出了很大的名堂。他的工作是看守大门,并定时到钟楼去敲钟。

师:真不错,你知道这个故事的主人公叫——

生:列文虎克。

生:列文虎克在那里玩镜片,然后就做出了显微镜,我觉得他非常厉害。

师:是发明显微镜,对吗?

生:我想补充一下,他是有一天突然想到,要是把两片放大镜放到一起会怎么样?然后做了一下,就变成了显微镜。

生:我以前老以为,玩耍会降低学习的能力,可是今天读了这篇课文,发现玩耍还能玩出大名堂。

生:我知道列文虎克是最早发现微生物的。

師:这是个重大的信息。因为列文虎克发现了微生物,他还受到了英国女王和俄国沙皇至高无上的嘉奖呢,对不对?这么重要的信息,课文哪段话告诉我们了?

生:第5自然段。

(师课件出示)

师:很好。我们来看这段话。这段话生字很多,很难读,请同学们自己练一练。

(师指名读第5自然段)

师:不简单,你很努力地去读。听听看,有没有听出有一点儿不对的地方?

生:他把“聘(pìn)请”读成了“聘(bìn)请”。

师:很好。这是一个刚出现的新词,我们一起读一次。你再来纠正一次。

生:英国皇家学会知道了他的发现,聘(pìn)请他为皇家学会会员。

师:一次比一次有进步,这就是学习。我们来看一下,这段话中出现了这样一个词,读一读。

生:拜访。

师:仔细观察这个“拜”字,它特别容易写错。有什么地方需要提醒大家的吗?

生:左边是一撇加两横,右边是四横。

师:真会观察。他看到了这个字的第一笔是——

生:撇。

师:写好一个字,起笔很重要。

生:拜的右边四横不能写成三横。

师:那右边为什么要写四横呢?我们来看(课件出示动画),在古代,拜见大人时,两手要合并在胸前,头低到手表示对对方的尊敬,因此多出的一横就表示一个人的头。这样一想,就不会弄错了。打开作业本,把这个词认真写一遍。

(生练写)

师:“拜”的右边四横,长短富有变化。写完之后,对照黑体字,觉得自己写得像的,打一颗星。

师:放下笔,看看屏幕知不知道什么是“拜访”?

生:你到别人家做客。

生:访问别人。

生:过年过节的时候,到别人家里去问好。

师:是呀。拜访比问好、看望更正式、更隆重一些。一般,被拜访的人都是受人尊敬而且德高望重的人。那课文里,是谁去拜访谁呀?

生:英国女王和俄国沙皇去拜见列文虎克。

师:当时的列文虎克可只是一位——

生:普通的看门人。

【点评:通过提取信息,聚焦课文最难读的一段,学习字词,疏通文意,每一步都体现教者重视基础、夯实双基的理念。尤其是字词教学,利用多媒体课件的动画效果,挖掘出汉字在三千多年的历史发展中积累的大量文化信息,从而增加了识字教学知识含量。】

三、“玩”为线索,探究“名堂”

师:一位普通的看门人却吸引了两位国王前去拜访。这堂课,我们就来好好研究研究他到底是怎么玩的。请大家用心默读第3、第4自然段,画出列文虎克玩的句子,可以在旁边写写你的感受。

师:找到了吗?谁来读一读自己找到的句子?

生:这份工作相当清闲,他待着没事,就一边看门,一边磨起了镜片。他把厚玻璃的四周磨薄,做成放大镜,用来看细微的东西,或者阅读字很小的书籍。

师:你找得真准。有一个多音字没读正确,我们来看一看这两句话。这里边藏着几个多音字,怎么读才是正确的。请一位同学再来试一试。

生:这份工作相当清闲,他待(dāi)着没事,就一边看(kān)门,一边磨(mó)起了镜片。他把厚玻璃的四周磨薄(báo),做成放大镜,用来看细微的东西,或者阅读字很小的书籍。

师:读着读着,有没有发现,这里藏着一对意思相反的词?

生:薄和厚。

师:谁来读一读这对意思相反的词?

生:薄、厚。

师:从他把一块厚厚的玻璃,磨呀磨呀,四周都磨成薄薄的镜片,你读出了什么?

生:列文虎克把厚厚的玻璃磨成薄薄的鏡片,花了很长很长的时间,而且在这个过程中要很细心,否则要是把快要磨成薄玻璃的镜片给弄碎了,不仅成果没了,他自己也会受伤。

生:我们把很厚的玻璃磨成一般般厚的,都已经很累了,他还把厚玻璃磨成薄的,这说明他很厉害,很专心。

生:我觉得他还有耐心,因为把一块厚厚的玻璃磨成一片薄薄的镜片,需要很长的时间。

师:他不是一般的磨呀,他是很有耐心。(板书:耐心)

师:除了读出耐心,你还读出了什么呢?

生:可见列文虎克非常

用功。

生:我猜想,列文虎克的手一定磨出水泡了,可他还是坚持做下去。

师:因为有着这样一份

喜欢,所以列文虎克他坚持着去做。老师看过一则资料,他为了得到自己想要的放大镜,忘记了休息,忘记了吃饭,一直磨,直到双手都磨出厚厚的老茧。一组简单的反义词,我们能读出那么多思想,我们来读读看好不好?

(生读句子)

师:他还怎么玩呀?继续找一找。

生:“有一次,列文虎克又在玩放大镜。他突然想到:把两片放大镜放在一起,会怎么样呢?他一试,啊,不得了,蚊子的腿看上去像兔子的腿。他越玩越带劲,就把一片放大镜固定,让另一片放大镜可以随意调节,这样就做成了一架简单的显微镜。”我觉得列文虎克很聪明,也很爱动脑筋。

师:刚才我看你在读的时候,旁边有两个孩子偷着乐呢。是不是很喜欢这两句话?怎么读才好呢?你们自己去练一练,现在你就是列文虎克,来,放开声音,大胆练。

(生自由练读)

生:“他突然想到:把两片放大镜放在一起,会怎么样呢?他一试,啊,不得了,蚊子的腿看上去像兔子的腿。”

师:哟,同学们都赞赏你呢!谁还想再来试一试?

(生有滋有味、略带惊奇地读。)

师:多么神奇、有趣的发现呀。还想读?好,再请一位。

(生语速快,十分惊奇地朗读。)

师:读得很好,可惜快了点。联系上下文,想想,这儿能读得那么快吗?

生:因为他要经过思考才能想到这样的方法。如果读得快的话,那不是说列文虎克是乱想的嘛!

师:嗯。他在边玩边思考。

生:还要仔细观察。

师:你来试试看好吗?把这种感觉读进去。

生:明显语速放慢。

师:好极了,别急,站好。老师建议你在“他一试”后面再停一停,他在留心观察呢!再读一遍。

(生读)

师:非常好。就学这个样子,我们一起来试一试。

(生齐读)

师:就这样,列文虎克一边玩一边思考,(板书:思考)有了惊人的发现。你们有没有玩过放大镜?怎么玩的?交流一下。

生:我们都是观察一些

东西。

生:我们用来观察很小

很小的东西。

师:有没有什么发现呀?

生:我在树叶里观察到

了跳蚤。

生:我在草丛里观察到了绿绿的东西。

师:那能不能也学着课

文,把你们当时想的、试的和发现的,说说看呢?同桌交流一下。(课件出示:我突然想到: ,会怎样呢?我一试,啊,不得了, 。)

生:我突然想到,我用放大镜观察草,会怎么样呢?我一试,啊,不得了,草里面变成空心的了。

生:我突然想到,把放大镜放在小圆红球上,会怎么样呢?我一试,啊,不得了,小圆红球像苹果一样大。

师:真好!听说你们都在进行一些家庭实验室研究,对不对?有没有往这方面想啊?

生:我突然想到,要是把放大镜放在一片叶子上,会不会发现蚜虫呢?我一试,啊,不得了,有一只蚜虫正在蠕动呢。

生:我在做家庭实验室研究的时候,突然想到,如果把两个放大镜放到一起去照两个放大镜中间放着的东西,会怎么样呢?我一试,啊,不得了,从第一面放大镜看过去的东西,跟我们的手一样大,从第二面看过去,虽然比手小一点,但是如果不仔细看的话,以为它和手一样大了。

师:你们和列文虎克一样不仅善于观察,还敢大胆实践。你们看他,这一玩还真不得了。一起读。

生:他越玩越带劲,就把一片放大镜固定,让另一片放大镜可以随意调节,这样就做成了一架简单的显微镜。

师:从玩镜片到做成放大镜,再到最后发明显微镜,列文虎克可是越玩越带劲。有了自己的发明创造后,列文虎克兴致勃勃地将他所能想到的小东西,一个接一个地放到放大镜下观察。可是不久,他便又不满足现状,制造了更高倍数的显微镜去观看更小的物体(课件出示270倍的显微镜所观察到的景象),他又看到了什么?读一读吧。

生:他用显微镜观察水,看见水里面有许多小生命挤来挤去;观察牙齿,看见里面有一种从来没有见过的小东西。他发现,除了我们平时看到的世界,还有另一个平时看不到的世界。那是一个“小人国”。“小人国”里的“居民”,比地球上的居民要多得多。

师:课文读到这儿,你还有什么想要知道的?

生:他说的“小人国”里的“居民”到底是什么呀?

生:他说的“小人国”里的“居民”其实就是生活在地球上的细菌。我们看不见它们。

师:仅仅是细菌吗?还有什么特别想要知道的?

生:“小人国”里的人有多少啊?

师:有着这样一份好奇,还有更多想要知道的,对吧?老师这儿有一段录像,看完之后,你就会明白的。(课件播放视频,配话外音:这是一个几乎用肉眼看不到的世界,既小又庞大,被誉为“神奇的小人国”。“小人国”里生活着许多微小的原生动物、细菌以及各种动物的受精卵,这些蠕动的小生命就是微生物,它被形象地称为“小人国”里的“居民”。1675年,荷蘭生物学家列文虎克用显微镜打开了通往“小人国”的大门,他最早发现了微生物,发现了一个全新的世界,从此开启了人类用仪器探索微观世界的新纪元。)

师:现在你知道了,“小人国”以及它里面的“居民”到底指的是什么了吧?

生:他说的“小人国”里的“居民”是微生物。

生:我想补充一下,还有各种动物的精子。

师:是的。课文中的“小人国”指的就是——

生:微生物的世界。

师:“小人国”里的“居民”指的就是——

生:微生物。

师:关于微生物,我们很陌生,资料袋中有一段介绍它的话,默读一遍。

(生默读资料袋内容)

师:现在是否对微生物有了进一步的了解?微生物是自然界的——

生:重要成员。

师:有些微生物还会使

人——

生:生病。

师:但是有些却是——

生:人类的好帮手。

师:如果你们感兴趣,课余时间可以对这方面的知识进行进一步的探究。就这样,列文虎克玩放大镜——

生:(配乐读)玩出了大名堂。他最早发现了微生物,发现了一个全新的世界。英国皇家学会知道了他的发现,聘请他为皇家学会会员。连英国女王和俄国沙皇也千里迢迢前去拜访他,欣赏他的“玩具”,并从“玩具”里观看新世界里的“居民”。

师:对于一个普普通通的人来说,他可以在玩中对自己感兴趣的事情进行长达数十年的研究,他用自己无比的——

生:耐心。

师:细致的——

生:思考。

师:一步一步——

生:玩出了名堂。

师:为人类打开了认识微观世界的大门。他的发现足以令世人称叹。

【点评:语文的生命不在于给,在于点化,在于碰撞,在于融合,而这必将要发生在充满情趣、乐趣和智趣的语言环境中。对“玩出了名堂”的理解与认识,采用体验与思想的有机融合,将饱满的情感蕴藏在朗读、说话等扎实的语文训练中;利用网络搜寻便捷的途径,截取显微镜的图片配以解说;补充微生物资料简介,使陌生化的语感图式在声、像、光的形象刺激中再现形象,适时拉近了与学生的距离,巧妙地解决了学生的疑难,顺势而导,以学定教。这样不仅能提升了语文的内在意蕴,而且能直抵教学的本质。】

四、前后呼应,感悟“名堂”

师:课文学到这儿,如果现在还有人对你说,“又在玩,又在玩,真糟糕,再玩下去,学业都荒废了”,你会怎么说?

生:我会跟他说,列文虎克不也是玩出了名堂吗?为什么我就不可以玩一下?说不定,我也能玩出名堂。

生:如果他们对我说玩会荒废学业,我会说这么一句话,“玩中学,学中玩,玩出大名堂”。

生:玩也能玩出名堂。但玩的时候要静心思考,有耐心,要无比的喜欢,才能玩出名堂。

生:玩,只要是认真玩,不是贪玩,就会在玩中发现更多的东西,学会更多的知识。

师:你们的发言真令我惊叹呀!

师:如果在玩中,我们都能用上这一份——

生:耐心。

师:这一份——

生:思考。

师:还有,要边玩边去留心——

生:观察。

师:就一定能玩出——

生:名堂。

师:来,最后我们一起来读一读这段话——

生:玩耍常常被认为是浪费时间的行为,但在科学史上,有许多伟大的发现是在玩耍中产生的。

师:(板书:发现)好,谢谢孩子们!今天的课我们就上到这儿。

【点评:从教学的起点走向终点,带领学生经历完整的阅读过程,获取文本的核心价值。至此,留存于学生脑海中的“玩耍”不再是肤浅与片面的感官认同,而是上升为理性与思维相伴的价值认同。】

【评析】

人教版三年级上册第四组课文以了解作者发现的秘密为主题,引领学生走进大自然,关注身边的事物,解惑自然的奥妙。《玩出了名堂》是整组单元精读课文中的最后一篇,通过一个有趣的故事,讲述了荷兰的生物学家列文虎克在玩耍过程中因为善于观察、善于思考,不断地探索发现,玩出了震惊世界的大名堂。课文内容并不深奥,语句描写精练生动,深受学生的喜欢。仔细阅读文本,发现文本的原生价值在于介绍列文虎克的伟大成就,而他的成就是在好奇心的驱使下通过坚持不懈的探索与发现得来的。如果教学仅局限于原生价值的索取远远不够,对于发展学生的语文能力,提高学生运用语文的知识、技能和方法收效甚微。因此,周璐老师在确定本文的教学价值时,很好地遵循两点教学原则:一看文本特殊的语言形式,是否有可供挖掘的语言教学点;二看学生学习的兴趣点、盲点以及增长点在哪儿,以学生的学习需求为基点建构有效的课堂教学。因此,生词教学中的“拜访”一词,以及描写列文虎克是如何坚持兴趣、刻苦努力地磨镜片,直到玩出创造与发现的语句成了学习、领会及运用的教学要点,从而确立了本文的核心教学价值,那就是边读边思考,探究列文虎克是如何在玩耍中获得发现并进行创造,玩出了震惊世界的名堂。

作为文本的第一受众——学生,最感兴趣的是列文虎克如何玩出了大“名堂”。但由于受生活经验、文化背景以及认知水平的限制,学生在阅读过程中会产生很多认知难点,如:小人国、小人国里的居民、微生物、英国皇家学会、俄国沙皇等,再加上学习环境的局限,像显微镜等专用名词及其作用的理解更是一知半解。因此,本教学的设计依据学生的学习起点、学习需求和学习兴趣,以“玩”为主线,以探究“名堂”为目标,以“探索发现”为学习过程中的言意整合点,利用多媒体课件易安装、易操作以及交互性、直观性、多样性等特点,缩小学习时空的距离,消除文本陌生化的语言,解决学生认知上的难点,促进理解、感受与评价循序渐进、逐层深入,从而使学生更加深刻领悟人物精神,凸显学习效果。

(作者单位:浙江温州市籀园小学)

责任编辑 郝 帅

猜你喜欢

小人国显微镜镜片
镜片外的星光
打开微小世界的大门——显微镜
显微镜下的世界
显微镜中奇妙的沙世界
隐形眼镜
显微镜下看沙
眼镜布不是用来擦眼镜的
我该如何选镜片?
蹦蹦跳跳的高帽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