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潮州音乐形成的历史
2017-05-12林燕群
林燕群
【摘 要】潮州音乐在潮汕地区的发展经历了秦汉、晋唐、宋元、明清四个阶段。
【关键词】潮州音乐;秦汉时期;晋唐时期;宋元时期;明清时期
中图分类号:J60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7)07-0099-01
潮汕平原是我国历史上文明发达较早的地区之一。从秦汉开始,中原文化便进入潮州,秦时归南海郡,汉时置揭阳县,晋时置义安县,隋时更名潮州,后又名潮阳,唐乾元元年(公元758)又改潮州,自此定名。潮州音乐形成的历史大致可以分为四个时期。
第一是秦汉时期。汉高祖十一年(前196)年诏封赵陀为“南越王”,至汉元鼎六年(111)潮州归南海郡所辖。赵越王在南越统治近百年,音乐文化已经受到中原音乐文化的很大影响。1983年广州出土赵陀之孙、南越王第二代赵昧之墓,其中已有精美的编钟和乐器,说明秦汉时潮州已有较先进的汉文化。而潮州出土文物表明,在更早的商周时期已有中原的礼乐文化来到本地。如潮阳两英镇出土的礼器西周青铜甬钟、梅县兴宁出土的战国乐器钟编钟等。
第二是晋唐时期。晋时因“八王之乱”,中原人大量南迁,潮州人口增加,中原文化随着流入,不少风俗习惯承传了晋代之风,“裙屐翩翩似晋人”是生动的写照。东晋时,潮阳县棉城建有西岩寺,潮州将荔峰寺扩建为开元寺,潮阳僧大颠于潮阳创建灵山禅寺,一个潮汕拥有两个大型佛教禅寺,梵贝之声传诵,佛乐流行,及后形成禅河、香花和外江等不同流派的庙堂音乐。
第三是宋元时代。潮人宋代到端平年(1234)读书成风,学必六艺,琴剑书箱成为学子的必备之物。这时,文人的琴乐相当普及,“仕皆倡琴瑟”,“重乐以治民”。读书的文读“孔子正”已十分流行,與民间的白话口头语相对,形成文读和白读两种语音,延续至今。
宋代潮州孔庙祭孔时的“大成乐”演奏,称为宣圣庙庙乐。从宋庆历(1042-1048)到至顺辛未(1331)的近三百年间,孔庙凡六迁;而潮之大成乐,政和间颁降(1111-1118)所应用乐器有编钟、编磬,其数十六,琴自一弦至九弦者十,笙、瑟、凤箫、搏拊各二。后又造乐器五十四件。演奏“大成乐”者有乐工、伶人、后用诸生、士人为之,有士人专充雅乐校正。乐曲有《凝安》、《宁安》、《明安》、《成安》、《同安》、《文安》,其中《成安》一首是“名同而曲有三”。从这里可看到宋代潮州的祭孔庙乐,经过兵火,仍然是“孔堂丝竹幸有遗音,至今二丁祀得以备他郡所无者。”
南宋迁都临安(今杭州),潮州的政治、经济、文化在这一时期与京都的联系更为密切,交流频繁。及元兵南侵之际,南宋朝廷曾拟在潮阳建立临时行宫。后来陆秀夫、文天祥等扶幼帝过潮州,有一部分随行仕宦家眷留居潮州,至今尚有陆秀夫后代存在,称陆厝围,其中左藏朝散大夫吴丙便是留潮的音乐官。《潮州府志》卷二十九有这样的记载:“……天祥起兵趋潮,丙与俱知,大厦不支,遂家潮阳,为潮阳人,晦迹方外……”宫廷音乐从此留落潮阳。
元代,由于等级制度严酷,民族矛盾尖锐,南人受到非人的待遇,为记忘国之恨,潮阳有人组织“赏仙会”,每年中秋,以赏仙为名,在潮阳棉城南坛,对月演奏前朝音乐,借以抒发怀旧和忧国之情。潮州笛套音乐也是其中的部分。
第四是明清两代。明代的潮州音乐,有两个人物必须提及,一是李龄,潮阳人。曾任江西提学,俗称李提学,告老回乡后,于潮阳修建学宫,传播宫廷音乐。《潮阳耆旧集》(李龄著)有“……既缺,今同祀于东山(即潮阳县城)之冈,吾民报兮洁且芳,酌桂酒兮奠椒浆,细恒琴兮拊鼓,振长佩兮鸣戮,锵五音纷兮繁会,疏缓节兮……。”的描写,可见当时乐事活动的盛况。另一个是潮阳人陈淳临,奉旨出任广西副使,因平交趾有功而获赏赐。他荣归潮阳棉城时,圣上赐与一班乐师歌伎,随其还乡,陈淳临就这样将宫廷音乐带到潮阳,使潮阳的笛套音乐活动更为活跃。
明清两代戏曲的发展,对潮州音乐的形成和发展有着较大的影响。在明宣德七年(1432)的《刘希必金钗记》戏文中,就已经有类属于大锣鼓的[得胜鼓],记谱应用“角、贡、正”,有类属于小锣鼓的[三棒鼓],记谱应用“征、当、冬”等。这是潮州最早的手抄锣鼓谱,也可以说,它是我国至今发现最早的唯一的锣鼓谱。而在明代潮州戏文《荔镜记》、《荔枝记》、《金花女》中,描述潮州音乐的活动也十分形象和生动。还有影戏、花灯、舞狮等,都是与音活动相关的文娱活动形式。
清代,演出活动十分频繁,戏曲音乐对潮州音乐的影响,也日益扩大。现存在潮州博特物馆的清代康熙年间陈琼画的修复北堤竣工庆祝演戏图,在六柱戏台上,张帘为幕,幕前分列戏台两侧的伴奏乐队,左有一人抱琵琶,一人吹笛,一人打钹;右有一人吹笙,一人掌板,一人拉弦。这种吹、拉、弹、打的乐器组合形式,已经得到广泛运用。
可见,潮州音乐文化的形成和发展,是历代的中原音乐文化在不同时期和不同的历史条件下,通过不同的形式流入潮州以后和潮州民间音乐文化融合创造而成的。因此,潮州音乐呈现出多乐种的形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