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演视角下的戏剧推广与营销
2017-05-12杨余
杨余
【摘 要】在文化产业大繁荣的时代背景下,戏剧行业也得到了空前的发展,各种不同流派和风格的戏剧作品面世,如何让戏剧更好地得到大众的关注和认可?本文以导演的视角去论述戏剧的推广与营销。
【关键词】戏剧;推广;营销
中图分类号:J81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7)07-0032-01
一、导演对题材和体裁的把握
“剧本,剧本,一剧之本”,导演在进行二度创作时,对于剧本的选择是极其重要的,好剧本有很多,导演如何让自己选择的剧本能够立足于当代社会被观众接受和认可,这就需要其对剧本的题材和体裁有所选择。
在观剧的观众当中我们不难发现,不同年龄阶段的观众所喜爱的剧目是不一样的,青年观众通常对一些先锋实验剧目感兴趣;稍微年长的观众对于经典剧目和名著改编更加青睐。从题材上看,青年观众喜欢以都市情感为题材的剧目,如近几年常常上演的都市情感话剧《和空姐同居的日子》《嫁给经济适用男》,以及校园情感话剧《夏洛特烦恼》等;年龄稍长的观众则对一些讲述社会问题、政治问题的剧目更为关注,如王晓鹰导演的《简爱》、田沁鑫导演的《青蛇》等。从体裁上看,青年观众偏爱喜剧或者闹剧;年龄稍长的观众则更加喜欢正剧或者悲喜剧。从观众的专业程度来看,非戏剧专业毕业的观众往往会选择一些与现实生活有关的实验剧目,如白领戏剧、校园戏剧、商业戏剧;专业的观众往往会选择一些流派代表作品观看,如2016年英国国家大剧院的实验剧目《战马》,以色列话剧《乡村》、辽宁人艺的《祖传秘方》等。
由此,我们可以看出,对于剧本的选择是导演视角下进行戏剧推广和营销的第一步,剧本的接受程度直接影响到戏剧在不同人群中的影响力,因此,导演对题材和体裁的把握显得极其重要。
二、对风格和样式的选择
世界公认的三大表演体系是斯坦尼体系、布莱希特体系、梅兰芳体系。斯坦尼体系要求表演者与角色融为一体,表演真实、自然,符合生活逻辑和思维逻辑;布莱希特体系要求表演者与角色保持一定的距离,表演者不能与角色融为一体,该体系提出的“间离”方法,要求表演者的表演要与角色“陌生化”,要高于角色、駕驭角色,主动寻求表演者与观众之间的交流,让观众在观剧中有一种参与感;梅兰芳体系是间离与融合的统一,它要求表演者既要真实地在舞台上生活又要间离出角色去与观众主动交流,它是一种写意的、诗化的、程序化的表演形式。
不同的观众对于表演的风格和样式,其喜爱程度是不一样的,可以根据剧本和导演预期的观众群来选择具体的风格和样式。如《枕头人》,导演在排演该剧时选择了斯坦尼体系的表演方法,最后呈现出来的作品可以加深人们对人性和谎言的思考,加重了剧目所表现的现实意义;《四川好人》是布莱希特的代表作,布莱希特体系的表演方法,使得该剧更加魔幻和奇特,符合剧作家的创作目的;《青蛇》选择了梅兰芳体系的表演方法,使得作品的戏曲风格和传统文化符号更加深化,凸显戏曲表演的诗意化特点。
因此,导演视角下戏剧的推广和营销,以及导演对剧本风格和样式的选择,可以直接锁定观剧人群和层次。
三、导演对作品“商业性”和“艺术性”的加减法
商业性和艺术性是一种辩证关系,二者既是对立的又是统一的。艺术无价商业有价,因此二者看似是对立的,可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商业也成为推动艺术发展的重要力量,因此二者又是统一的,它们已然息息相关、密不可分。
艺术作品是否有价值,不单单靠专家大师来评定,市场对其的认可度也成为判定条件之一。所以,在创作的时候应当考虑市场的导向,但不应完全追随市场。作品除了必须具有艺术价值外,还得有一定的商业价值,只有被市场认可的作品才能更好地为人所知,若作品不被世人所知也就无从考证它是否有价值了。这也是当今文化传承的一种形式。
因此,导演在对于作品的艺术性和商业性的权衡中,一定要尊重艺术,不能盲目成为商业的追随者,只有做好作品的“艺术性”和“商业性”的加减法,才能更好的推广和营销艺术作品。
四、导演在推广和营销过程中的参与
导演的主要工作就是排演剧目,只有精致的剧目才能得到观众的认可。导演是最了解作品的人,也是最了解作品的艺术价值和商业价值的人,其参与到作品的推广和营销中,可以使得推广和营销团队制定更加合理、高效的营销计划。从北京人艺的推广和营销手段中可以看出,打造明星效应可以起到很好的营销效果。
在新媒体时代,新媒体的营销手段也开发了新的思路和路径,例如孟京辉戏剧工作室、上海话剧艺术中心、上海现代人剧社等公众号;通过微信公众号、微博、豆瓣之类的新媒体平台可以使演出信息得到快速推广,通过新媒体平台发布一些导演排练手札、演员创作过程等可以起到一定的营销效果。例如,《驴得水》的营销团队,周申导演全程参与到剧目的推广和营销中,使其在没有上演之前,就已经得到了观众的广泛热议和关注。
参考文献:
[1]余秋雨.观众心理学[M].武汉:长江文艺出版社,2013.
[2]张仲年.戏剧导演[M].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