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 届全运会“东道主效应”的奖牌项目特征分析
2017-05-12赵慧敏田丽敏秦剑博
赵慧敏,田丽敏,李 赞,秦剑博
(1.天津体育学院研究生部,天津 300381;2.天津职业大学体育部,天津 300410)
第12 届全运会“东道主效应”的奖牌项目特征分析
赵慧敏1,田丽敏1,李 赞1,秦剑博2
(1.天津体育学院研究生部,天津 300381;2.天津职业大学体育部,天津 300410)
本研究通过文献资料法、比较分析法和逻辑分析法,对辽宁代表队在第11、第12届全运会中的奖牌项目进行了统计整理。结果表明,辽宁代表队在第12届全运会中彰显出明显的“东道主效应”。依运动成绩的评定方式,第12届全运会相比较第11届全运会辽宁代表队新增61个奖牌项目。男子奖牌项目分布特征:测量类项目以田径和皮划艇项目为主;评分类项目以体操和马术为主;命中类项目以足球、篮球为主;制胜类项目以跆拳道为主;得分类项目以沙滩排球为主。女子奖牌项目分布特征:测量类项目以游泳、赛艇和皮划艇为主;评分类项目以花样游泳和跳水为主;命中类项目以足球、篮球、射击和击剑为主;制胜类项目以跆拳道和拳击为主;得分类项目以乒乓球为主。女子新增奖牌项目所占比例整体上高于男子项目。
第12届全运会;东道主效应;奖牌项目;特征
我国第8~第11届全运会,奥运会项目(大项)与全运会项目才真正全面接轨,占全运会的设项比例高达92.8%~100%,并且东道主都在金牌榜上独占鳌头,展现出了强势的“东道主效应”。而第12届全运会,由于国家体育总局对一些竞赛规则作出调整,比如取消了西部联合培养政策,取消了先期决赛,取消了冬季项目东道主的承办权,急剧压缩人才交流时间等,竞技体育大省辽宁没有达到人们先前“东道主效应”的惯性预期——成功登顶金牌榜首。那么,第12届全运会是否仍存在明显的“东道主效应”?如果存在,那么主要体现在哪些奖牌项目上呢?这些奖牌项目的分布又具有怎样的特征呢?由是,本研究对上述问题进行系统探讨。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本文以第12届全运会“东道主效应”的奖牌项目特征为研究对象。
1.2 研究方法
1.2.1 文献资料法 通过中国期刊网查阅关于“东道主效应”以及全运会奖牌项目变化特征的相关文献,阅读并整理相关资料。
1.2.2 比较分析法 比较和分析第11、第12届全运会辽宁代表队的奖牌、积分及奖牌项目的分布特征。
1.2.3 逻辑分析法 运用运动训练学、逻辑学等理论对收集到的文献资料和全运会辽宁代表队的奖牌项目进行逻辑推理和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关于第12届全运会“东道主效应”的判定
在竞技体育领域,关于东道主效应的指向,集中表现将运动员在主场参加比赛比在客场取得更好成绩的现象被称之为“东道主效应”。在东道主效应的量化评价中,吴殿廷、吴颖(2008)利用GM(1,1)模型,通过对总计25届奥运会东道主当届金牌数量增幅情况的平均值进行测算,得出各届奥运会中东道主获得金牌数和奖牌数大约提高了11%。第12届全运会在辽宁省盛大举行,辽宁代表队以其绝对的优势位居奖牌榜第2名、积分榜第1名,创造了历史最好成绩。
奖牌数量的增加能够直接反应“东道主效应”的体现。考虑到第12届全运会的竞赛规程中对9大球类项目的奖牌计入办法作出了新的调整,因此,将第12届全运会的奖牌计入按照第11届全运会的竞赛规程,对第12届全运会辽宁代表队获得的奖牌数量(即赛会奖牌)和奖牌积分重新统计。统计结果显示,金、银、铜牌的数量分别为39.5枚、46.5枚、41.5枚,共计127.5枚奖牌。相比较原赛会奖牌,共计减少10枚奖牌。可见,新的奖牌计入制对辽宁代表队带来了一定的影响。
经统计,从奖牌数量上看,第12届全运会辽宁代表队相比较第11届全运会,金牌、银牌、铜牌的数量分别增加4.5枚、13.5枚、15.5枚,共计33.5枚奖牌,增长率分别为12.86%、40.91%、59.62%,奖牌总增长率为35.64%。从积分上看,第12届全运会辽宁代表队相比较第11届全运会,其金牌、银牌和铜牌的积分分别增加58.5分、170.5分和185分,增长率分别为11.54%、44.26%和68.52%,积分总增长率为35.63%。因此,从奖牌和积分数量上看,辽宁代表队在第12届全运会中彰显出明显的“东道主效应”。
2.2 第12届全运会“东道主效应”的奖牌项目格局
2.2.1 第12届全运会“东道主效应”的男子奖牌项目格局 本研究依运动成绩的评定方法将第11、第12届全运会辽宁代表队获得的奖牌项目进行分类后,其男子奖牌项目分布如表1。由表1可得,在第11届全运会中,男子项目共获得32枚奖牌,分布在测量类、命中类和制胜类项目中。在第12届全运会中,男子项目共获得54枚奖牌,且在5大分类中均有奖牌获得。第12届全运会相比较第11届全运会奖牌明显增加,在测量类、评分类、命中类、制胜类和得分类项目中,分别增加8枚、2枚、7枚、2枚和3枚奖牌。
在第12届全运会中,男子项目共新增25个奖牌项目,分别来自17个大项和中项。具体表现为:在测量类项目中主要新增的大项有皮划艇、高尔夫球、速度滑冰和自行车项目,共收获6枚奖牌。评分类项目在体操项目吊环和马术项目场地障碍赛团体中各新增1个奖牌项目。命中类新增项目中,主要体现在足球和篮球项目上,各增加2个奖牌项目,击剑和射击项目分别增加2个和1个奖牌项目。制胜类项目在跆拳道项目上有了新的突破,新增1个奖牌项目。柔道、拳击和摔跤项目中分别新增3个、2个和1个奖牌项目,但在这3大项中存在运动员自身重量变化的问题,因此,在奖牌数量上存在不确定性。得分类项目在沙滩排球项目中新增1个奖牌项目。此外,男女混合项目中新增一枚金牌,来自羽毛球混合双打项目。
第12届全运会辽宁代表队男子新增奖牌项目在五大分类中奖牌所占比例在25%~60%之间,平均增长率为40.2%。
2.2.2 第12届全运会“东道主效应”的女子奖牌项目格局 本研究将第11、第12届全运会辽宁代表队获得的奖牌项目按成绩评定方法分类后,其女子奖牌项目分布如表2。由表2可得,女子项目在第11届全运会中共获得59枚奖牌,在第12届全运会中,共获得71.5枚奖牌,且在5大分类中均有奖牌获得。第12届全运会相比较第11届全运会奖牌项目在测量类、评分类、命中类和制胜类项目中分别增加3枚、5枚、0.5枚和6枚奖牌,在得分类项目中减少2枚奖牌。
在第12届全运会中,女子项目共新增36个奖牌项目,分别来自19个大项和中项。具体表现为:在测量类项目中,共新增16个奖牌项目,主要新增项目为游泳和赛艇项目,共新增11枚奖牌。评分类项目在花样游泳、跳水、武术套路和体操项目4个大项中新增6枚奖牌。命中类项目在射击项目10m气步枪团体和击剑项目重剑团体项目中各新增1枚奖牌,在足球和篮球项目中各新增1枚铜牌。制胜类项目共新增8枚奖牌,主要的新增项目为跆拳道和拳击项目,共增加5枚奖牌。得分类项目在排球和乒乓球项目中各新增1个奖牌项目。
第12届全运会辽宁代表队女子新
表1 辽宁代表队第11、第12届全运会男子奖牌项目分布一览表
表2 辽宁代表队第11、第12届全运会女子奖牌项目分布一览表
增奖牌项目在5大分类中所占比例在40%~75%之间,平均增长率为59.8%。
3 结 论
3.1 相比较第11届全运会,辽宁在第12届全运会上奖牌增长率为35.64%,彰显出明显的“东道主效应”。
3.2 按成绩评定方法,辽宁在第12届全运会中,男子奖牌项目的分布数量是测量类>得分类>命中类>评分类>制胜类;女子奖牌项目的分布数量是测量类>制胜类>命中类>评分类>得分类。
3.3 相比较上届,第12届全运会辽宁女子新增奖牌项目的数量在整体上明显高于男子新增奖牌项目。
3.4 相比较上届,第12届全运会辽宁新增男子奖牌项目:测量类主要为田径、游泳、皮划艇项目;制胜类主要为跆拳道项目;命中类主要为足球和篮球项目;评分类主要为体操和马术项目;得分类主要为沙滩排球项目。
3.5 相比较上届,第12届全运会辽宁新增女子奖牌项目:测量类主要为游泳、赛艇、皮划艇项目;制胜类主要为跆拳道和拳击项目;评分类主要为花样游泳和跳水项目;命中类主要为足球、篮球、击剑和射击项目;得分类主要为乒乓球女子双打项目。
[1]吴琳. 全运会竞赛规程演变研究[J].体育文化导刊,2014(11):57-60.
[2]兰彤,于晓光.全运会东道主效应特征的理论和实证研究[J].沈阳体育学院学报,2012(4):1-5.
[3]吴殿廷,吴颖.2008北京奥运会中国金牌赶超美国的可能性——基于东道主效应的分析和预测[J].统计研究,2008(3):60-64.
[4]第十一届全运会[EB/OL].http://sports. sina.com.cn/z/11thquanyun/.
[5]第十二届全运会[EB/OL].http://sports. sina.com.cn/z/12thquanyun/.
G812.20
A
1674-151X(2017)01-012-03
10.3969/j.issn.1674-151x.2017.02.006
投稿日期:2016-11-19
天津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第十三届全运会天津彰显“东道主效应”的对策研究(TJTY13-005)。
赵慧敏(1991—),在读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运动训练过程调控与管理。
李赞(1975—),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博士。研究方向:运动训练理论与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