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蒜生产中常见的问题及解决方法

2017-05-11张洪永王秀梅贾瑞孙振业樊继德

长江蔬菜 2017年7期
关键词:蒜瓣蒜头鳞茎

张洪永 王秀梅 贾瑞 孙振业 樊继德

大蒜生产中常见的问题及解决方法

张洪永 王秀梅 贾瑞 孙振业 樊继德

导读:大蒜在生产过程中,经常会出现一些影响产量和品质的情况,比如蒜头变小、种性退化、管状叶、二次生长、散瓣和开裂、抽薹不良等问题,分析了产生这些问题的原因,并给出了一些预防措施,以保证大蒜生产获得良好的经济效益。

大蒜作为徐州市的地方特色产品,以其耐贮运和易加工的特点,栽培面积一直保持在9.3万hm2左右,尤其是近年大蒜出口、加工行情好,价格一路攀升,种蒜效益高,每1 hm2达15万元。但是在实际生产过程中,也存在着一些会影响大蒜产量和品质的问题,进而对经济效益造成影响。为了避免出现这些不必要的损失,针对大蒜生产中可能出现的一些问题进行了分析,并给出了一些预防建议,希望能对蒜农在生产中起到一定的指导作用。

1 种子带毒

1.1 发生原因

大蒜系无性繁殖,以鳞茎作为播种材料,农户自留种连年种植,因此造成植株带毒并能长期随其营养体——蒜瓣传至下代,以至田间植株易受病毒感染,病毒繁殖系数呈不断扩大趋势,致大蒜退化,鳞茎变小。

1.2 解决办法

严格选种,尽可能建立原种基地,采用轻病区大蒜的鳞茎(蒜瓣)作种,减少鳞茎带毒率;大力推广营养茎尖、生殖茎尖分生组织的离体培养,脱除大蒜鳞茎中的主要病毒[1];避免与大葱、韭菜等葱属植物邻作或连作,减少田间自然传播;加强大蒜的水肥管理,避免早衰,提高植株抗病力。

2 种性退化

2.1 发生原因

大蒜由于连续多年种植,导致生活力衰退、优良种性退化、病毒感染、产量降低、品质变劣等,因此在实际生产中要经常对大蒜进行提纯、复壮和选育新的替代品种[2]。

2.2 解决办法

①气生鳞茎复壮 气生鳞茎又称天蒜,属于无性器官,播种后可形成大蒜和蒜薹,它的形成与大蒜相同,性质如同种子,在生产上有相当大的利用价值,能形成蒜薹的大蒜基本都能形成天蒜。选用足够大小的气生鳞茎作种蒜是形成正常抽薹、分瓣蒜的物质基础。用气生鳞茎繁殖使蒜种复壮的方法有其特殊优势:一是繁殖系数较高,是蒜头种蒜繁殖的3~6倍;二是后代生长势强,产量高。

②建立良种繁育制度 重视繁殖原种蒜头的生产和生产用的蒜头扩大繁殖问题。当生产上发生种性退化时,及时提供高纯度的原种,以进行品种的更新,保证生产正常进行。

3 大蒜管状叶

3.1 发生原因

正常大蒜叶下部为闭合型叶鞘构成假茎,上部为狭长形的叶身。但在生产中经常发现一些不正常株,即在靠近蒜薹的第1~4片叶处出现闭合式如同大葱叶的管状叶。管状叶的出现对蒜薹、蒜头的生长都是极为不利的,会使蒜头、蒜薹的产量各减少30%[2]。管状叶的形成与品种熟性有关,中晚熟品种较易出现,早熟品种少见。

3.2 解决办法

秋播地区可采取以下防治措施:蒜种在室温下贮藏,避免长期处于15℃以下的冷凉环境中。选用中等大小的蒜瓣播种、适期晚播、保持适宜的土壤湿度,避免长期缺水。一旦发现管状叶,应及时纵向划开,以消除或减轻对蒜薹和蒜头的不利影响。

4 大蒜干尖与黄尖

4.1 发生原因

冬季和早春在蒜田中经常可以看到叶尖泛黄干枯,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种。

①蒜瓣退母期养分供应不足 大蒜幼苗养分很大一部分来自种瓣中贮存的养分,退母表明种瓣养分已经耗尽,植株由自养完全进入异养状态,在转换期可能会出现养分的“青黄不接”而产生叶尖泛黄和干尖现象。

②冬季干旱少雨雪 封冻水没及时浇灌,即使浇过封冻水,由于冬季地温低,根系吸水困难的情况下也会出现干尖、黄尖现象。

③土壤黏重 这类土壤春季土温提升慢,导致根系吸收肥水能力弱,但植株地上部分已经进入生长,从而形成上下脱节的不协调状况,导致黄尖、干尖现象。

4.2 解决办法

冬季注意浇封冻水,保证土壤水分充足,浇水后注意中耕保墒提高地温;覆盖地膜,这是减轻黄尖、干尖的一项重要技术措施;加深耕作土层,促进根系扩展,扩大吸收面积。

5 大蒜二次生长

5.1 发生原因

二次生长是近年来大蒜生产上经常发生的现象,俗称“马尾蒜”,它的发生严重地影响了大蒜的产量和品质,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①品种遗传 不发生二次生长的品种有徐蒜917、徐蒜715、陕西宁强山蒜、广东新会火蒜等[3]。

②蒜种贮藏温度 蒜种贮藏温度对大蒜的二次生长有明显的影响。低温有促进二次生长的作用,尤其是在低温环境中,随着贮藏天数的增加,二次生长发生率也逐渐增高。徐州白蒜对低温反应不敏感,抗二次生长能力强。

③气候条件 大蒜二次生长发生的轻重,不同年份往往有很大差异。多年观察发现,在秋播区凡是冬暖年,植株缓慢生长,花芽、鳞芽分化得早,当遇到倒春寒时,已经分化的花芽、鳞芽因受到低温刺激而再次分化鳞芽、花芽,以后在长日照高温条件下即可形成二次生长植株[4]。

④播种期提早 近几年蒜区群众为了让大蒜提早上市,大多采取提前播种的措施。尤其是早熟品种,播种时休眠期早已通过,播后很快出苗,冬前生长期长,花芽、鳞芽提前分化,遇早春低温极易发生二次生长。

⑤水肥条件 土壤水肥条件好,植株长势强,相对于水肥条件差的地块,二次生长发生率要高。尤其是氮素化肥用量大,更利于二次生长的发生。早春大蒜返青后施用的速效性氮肥量愈多,二次生长愈严重。

⑥覆盖栽培 秋播地区,覆盖地膜后,土壤温度上升,含水量提高,有效养分增多,因此大蒜的整个生育进程都提前,植株生长旺盛,花芽和鳞茎分化期提前。花芽和鳞茎分化后常处于日照时间较短,土壤温、湿度适宜及多肥等有利于二次生长发生的环境中,使二次生长植株增多。

5.2 解决办法

秋播区覆膜播期要比不覆膜的在适宜播期内向后推迟5~6天,防止苗期生长过旺,鳞芽、花芽分化过早,翌春遇低温产生二次生长;若播期不推迟,则播种后不立即盖膜,而是待蒜苗已经全部出土齐苗,天气已开始转凉后,于10月中下旬采取1次性集中盖膜掏苗;覆盖双色地膜,上层为银灰色,下层为黑色,既可有效降低地温,又可防止杂草生长[5]。

6 蒜头开裂和散瓣

一般情况下蒜头的外边应当有多层叶鞘紧紧包裹着,使蒜瓣不易散开,形成一个完整的蒜头。如若发生开裂或散瓣,将会严重影响产品产量和品质。

6.1 发生原因

①与蒜瓣的生长膨大特性有关 有些品种蒜瓣在膨大过程中生长不均衡,中下部过于肥大,蒜瓣间相互挤压,外层的蒜皮承受不住这种向外的胀力,最后蒜瓣就会胀破蒜皮开裂,被胀破的蒜皮会发霉腐烂,但由于受到茎盘的限制,蒜瓣仍然着生在茎盘上,导致茎盘开裂松散。开裂的蒜头因没有外层蒜皮的保护,稍一挤压触动就容易散瓣。

②外层型二次生长的蒜头一般多开裂 外层型二次生长的蒜瓣多发生在蒜头的外围且位置不定,这样就使蒜头形状不正,而外层蒜皮也会因二次生长受到一个不均衡的向外胀力被胀破形成散瓣。

③土壤黏重、排水不良 土壤黏重,排水不良易造成外皮、鳞茎盘发霉腐烂,蒜瓣失去保护,出现开裂或散瓣。

④成熟后遇雨或收获前浇水过晚 不论是收前降雨或浇水过晚,尤其是排水不良的黏土地极易形成积水或墒情过大,这都会造成蒜皮和鳞茎盘腐烂而导致散瓣。

⑤收获过晚 已经成熟的蒜头如不及时挖出,已经老朽的蒜皮和鳞茎盘就极易发霉腐烂而出现散瓣,给收获造成极大的困难。

⑥贮藏不当 蒜头存放前一定要充分晾干,而后装入透气的网眼袋中。切勿把未充分晾干的蒜头装在不透气的塑料袋或编织袋中或堆放在潮湿的地方,否则水分难以散失就易使蒜皮、鳞茎盘腐烂而散瓣。总之,蒜头吸湿回潮,尤其在夏季气温高的环境下,外层蒜皮、鳞茎盘易发霉腐烂而出现散瓣。

6.2 解决办法

选择优良品种;采收前7~10天停止浇水,如遇下雨,应及时排除田间积水;成熟后及时收获;在贮藏期间注意通风,防止因发霉腐烂而造成散瓣。

7 抽薹不良

7.1 发生原因

大蒜的抽薹性主要取决于品种的遗传性,有完全抽薹、不完全抽薹及不抽薹品种之分;但有时原来是完全抽薹的品种,却出现大量不抽薹或不完全抽薹的植株,主要原因如下。

由于环境条件不适或栽培措施不当造成的。贮藏期间已解除休眠的蒜瓣,或处于萌芽期和幼苗期的蒜瓣,在0~10℃低温下经30~40天以后分化花芽和鳞芽,然后在高温和长日照条件下便可以发育成正常抽薹和分瓣的蒜头[6];如果感受低温的时间不足而遇到高温和长日照条件,花芽和鳞芽不能正常分化,就会生成不抽薹或不完全抽薹的植株,而使蒜头变小,蒜瓣数减少,瓣质量减小,影响产量。从海拔高的地方引种也会出现不抽薹的现象。秋播地区将低温反应敏感型品种或低温反应中间型品种放在春季播种时,也会出现这种情况。植株瘦弱,营养不良时,不分化花芽。

7.2 解决办法

严格选种,选用大的种瓣;严把引种关,从高纬度往低纬度引种时要进行引种试验或对蒜种采取0~10℃低温处理,处理时间一般不超过30天;适当提前播种或者采取不覆盖地膜的栽培措施。

[1]于莉,刘桂婷,栾鸿霞,等.生物肥料在五味子上的应用效果及对产品品质影响[J].新农民,2011(3):169-170.

[2]魏立君,马春燕,于爱军,等.大蒜地膜覆盖高产栽培技术[J].现代农业科技,2011(9):121.

[3]鲁守强.大蒜新品种徐蒜715及其高产栽培技术[J].蔬菜,2015(10):41-42.

[4]王涧泓,张庆元.大蒜二次生长的主要原因及预防措施[J].现代农业科技,2010(23):155.

[5]张洪永,孟雷,王秀梅,等.徐州地区地膜大蒜优质高产栽培技术[J].长江蔬菜,2016(15):34-36.

[6]徐洪星.鲁西南大蒜生产中常见问题及应对措施[J].蔬菜,2007(7):22-23.

江苏省农业科技自主创新资金[CX(15)1025];江苏省农业三新工程项目(SXGC[2016]035)

张洪永,江苏徐州市蔬菜研究所,221004,电话:0516-73762392,E-mail:zhy77203@163.com

王秀梅,贾瑞,孙振业,徐州市蔬菜研究所

樊继德,江苏徐淮地区徐州农业科学研究所

2017-01-19

猜你喜欢

蒜瓣蒜头鳞茎
百合鳞茎的采收与贮藏保鲜技术
百合
今年春天,我养了一株蒜
捣蒜泥
蒜苗成长记
广南蒜头果发展现状与保护
蒜宝宝不好惹
2种百合科植物离体鳞茎诱导
伊犁贝母鳞茎中非生物碱化学成分的研究
砸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