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三亚热带地区蕹菜种植技术

2017-05-11张雪彬黄小燕

长江蔬菜 2017年7期
关键词:热带地区蕹菜粉剂

张雪彬 黄小燕

栽培技术

三亚热带地区蕹菜种植技术

张雪彬 黄小燕

导读:蕹菜在三亚热带地区可常年种植,但因热带地区气候特殊,种植管理方式随季节性变化有一定区别。为了进一步总结推广热带地区蕹菜种植技术,从品种选择、整地、种子处理、水分管理、除草、追肥、病虫害防治及采收等方面介绍了三亚热带地区蕹菜种植技术,为相关栽培人员提供参考。

蕹菜又名竹叶菜、通菜、空心菜,须根系浅,再生力强,含有蛋白质、脂肪、糖类、维生素C等营养成分,具有解毒(主要为毒菌类中毒)、清热凉血、利尿等功效。茎叶生长适宜温度为25~30℃,能耐35~40℃高温,是海南6种常年蔬菜之一。蕹菜耐热、适应强、病虫害少,在全国各地广为种植[1],且种植成本低、管理粗放、生长快、产量高、品质好,深受菜农和消费者喜爱[2]。在三亚种植,夏秋季20天左右1茬,冬春季40天左右1茬。三亚地区主要种植一次性带根采收的品种(半直立生长),食用方式为嫩茎叶炒食、口感好,市场需求量大。现将热带地区蕹菜(一次性带根采收)种植技术介绍如下。

1 品种选择

应选用耐热性好、耐涝、抗逆性强、高抗病虫害及病毒病,且生长速度快、质地柔嫩、高产、商品性好并适合热带地区种植的品种,如蜂皇牌空心菜(泰国竹叶空心菜)。

2 选地整地

蕹菜种植应选择地势平坦、肥沃、排灌方便,保水、保肥力强的黏壤土或壤土栽培[3],菜地要翻耕晒白,以减少土壤里的病菌害虫数量,每667 m2施腐熟粪肥1 000~2 500 kg、复合肥50 kg及40 kg熟石灰,并与土壤混匀整平。起宽1.0 m、高0.2 m的垄(垄的大小以易农事操作管理为宜),并疏通排水沟,3天后即可播种。夏季雨水多,露地种植则起高垄。

人工播种蕹菜

3 种子处理

用种子质量0.3%的35%甲霜灵可湿性粉剂拌种,三亚地区气温高、气候条件好,蕹菜种子比较容易发芽,可以不用催芽直接播种。

4 播种间苗

播种可采用撒播或条播2种方式,但由于撒播耗种量大,长势不均匀,一般选择条播。首先在畦上划深为2~3 cm的浅沟,沟间距为7 cm左右,一般株距为1~3 cm,每667 m2用种量为10~13 kg。因蕹菜种子小,种植密度大,一般直播;播种时,尽量一次撒入沟内,不可重复播种,避免密度过大,增加后期间苗工作量。也可采用机械播种,机械播种具有用种量少、速度快、效率高、出苗整齐、播后无需间苗等优点,在热带地区具有较大的优势。播种后浅耙畦面使种子被土覆盖,并浇水。当幼苗长至2片真叶时,可对过密的行适当间苗。

5 水分管理

热带地区常年高温,因为蕹菜是喜湿不耐旱的作物,所以在播种后出苗前浇水量应以畦面湿透为宜,但畦面上不能积水且要经常保持湿润,浇水量不足时,容易导致出苗不齐;出苗后浇水不严,浇水次数及浇水量视墒情而定,要求畦面不能过干,过干则蕹菜长势参差不齐,在接近采收时缺水则会因老化、纤维过多而失去食用价值,所以在干旱少雨季节基本上每天都要浇1次水,水量为畦面上的土壤湿透为宜,且不能有积水。露地种植蕹菜,雨季视天气情况做好排水工作。

机械播种蕹菜

6 除草

播种完成浇水后,用60%丁草胺乳油500倍液或10.7%盖草能(氟吡甲禾灵)乳油750倍液喷洒畦面除草。在蕹菜出苗后,杂草幼嫩时可再喷施1次,以后菜苗生长迅速可不必再除草。

7 管理措施

7.1 露地栽培

1~4月做好防寒措施,及时浇灌肥水,保持田间湿度,防止土壤过干;5~10月疏通沟渠,及时排水,做好防台风、短时强降雨工作,雨前雨后喷药防治病虫害;11~12月做好防寒保温措施,及时防治病虫害和浇水施肥培育壮苗。

7.2 设施栽培

1~4月及时浇灌肥水,控制棚内湿度,防止湿度过大导致病害发生,四周围上40目的防虫网,及时防治病害;5~10月大棚上覆盖遮阳网,及时通风,降低大棚内温度,浇足肥水,密切关注墒情,做好防台风、短时强降雨工作,同时防治病虫害;11~12月控制大棚内湿度,围好防虫网,及时防治病虫害和培育壮苗。

7 追肥

除施足基肥外还要进行追肥,追肥应先淡后浓,以氮肥为主,当幼苗有3~4片真叶时追肥,热带地区蕹菜生长期短,一般1茬追肥1次即可;冬季追肥可适当增加1次,每667 m2撒施复合肥10~15 kg,施肥后浇水,应少量多次进行,避免肥料过多溶解而导致浓度大出现烧苗或浪费肥料。

9 主要病虫害防治

主要病害有猝倒病、白锈病、褐斑病、炭疽病、病毒病等;主要虫害有红蜘蛛、潜叶蝇、蚜虫等。

左边两垄为人工播种,右边两垄为播种机播种

9.1 农业防治

通过轮作,翻耕晒白,撒熟石灰消毒,施用腐熟的有机肥,减少病虫源。科学施肥,控制氮肥使用,加强管理,培育壮苗,合理通风,控制田间湿度等。

9.2 物理防治

设置30 cm×20 cm黄板,按35~40块/667 m2挂在行间,高出植株顶部,诱杀蚜虫;或利用糖醋酒引诱蛾类成虫,集中灭杀。

9.3 生物防治

蝶蛾类卵孵化盛期选用苏云金杆菌(Bt)可湿性粉剂、印楝素或川楝素进行防治,成虫期可施用性引诱剂。

9.4 化学防治

①猝倒病 发病初期开始喷洒57%甲霜·锰锌可湿性粉剂500倍液、64%杀毒矾(噁霜·锰锌)可湿性粉剂600倍液、15%噁霉灵水剂750倍液或72.2%普力克(霜霉威盐酸盐)水剂700倍液,隔10天左右喷1次,连续防治2~3次,并做到喷匀喷足。

②白锈病 发病初期喷施72%霜脲·锰锌可湿性粉剂600倍液、10%世高(苯醚甲环唑)水分散粒剂1 500倍液或70%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600倍液,隔7~10天喷施1次,连续防治2~3次。

③褐斑病 发病初期喷施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600倍液、72.2%普力克水剂700倍液、50%扑海因(异菌脲)可湿性粉剂1 500倍液或10%世高水分散粒剂1 500倍液,隔7~10天喷施1次,连续防治2~3次。

④炭疽病 发病初期喷施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700~1 000倍液、50%福美双可湿性粉剂500~700倍液或53.7%可杀得(氢氧化铜)水分散粒剂700倍液,隔7~10天喷施1次,连续防治2~3次,采收前5天停止施药。

⑤病毒病 发病初期喷施25%盐酸吗啉胍可湿性粉剂1 000倍液、30%毒氟磷可湿性粉剂1 000倍液,隔7~10天喷施1次,可同时喷药防治蚜虫、粉虱等刺吸式口器害虫。

⑥红蜘蛛 防治红蜘蛛为害,平时应注意观察,发现叶片颜色异常时,应仔细检查叶背,个别叶片受害,可摘除带虫叶片;较多叶片发生时,应及时喷药防治。发生初期,用20%阿维·螺螨酯悬浮剂1 300~1 900倍液或25%螺螨酯乳油1 500~3 000倍液喷雾。

⑦潜叶蝇 一般使用75%灭蝇胺可湿性粉剂1 300倍液连续防治2~3次。

⑧蚜虫 用 600 g/L吡虫啉悬浮剂 1 500~3 000倍液或40%啶虫脒水分散粒剂1 500倍液喷雾,连续防治2~3次,采收前7天停止用药。

10 采收

蕹菜株高为30~35 cm即可收获上市,除了人工采收外,也可用机械采收,同时摘掉老叶、黄叶、病虫叶及机械损伤的叶片,将根部及叶片泥土清洗干净,及时运输上市。

[1]陈茶光,吴页宝,樊秀兰.吉安市蕹菜主要病害的症状识别与综合防治[J].农业科技通讯,2006(2):42-43.

[2]吴页宝,周相平.蕹菜主要病害的识别与综合防治[J].植物医生,2006,19(2):13-14.

[3]邵徽森.蕹菜露地一茬多收无公害丰产栽培技术[J].现代园艺,2013(9):37-39.

海南省产学研一体化专项资金:海南瓜菜专用光调控农膜研发与示范应用(cxy20150027)

张雪彬,海南三亚市南繁科学技术研究院,三亚市荔枝沟技工贸园区海润路2号,572000,E-mail:765407277@qq.com

黄小燕,三亚市南繁科学技术研究院

2016-10-21

猜你喜欢

热带地区蕹菜粉剂
城市化对热带地区大型深层滑坡加速失稳的影响研究
南方奇蔬
——蕹菜
猪缺锌患皮炎咋治
猪缺锌性皮炎的诊治
空心菜入药,清热解毒
热带地区叶菜类蔬菜水耕栽培技术
热带地区食用玫瑰露地栽培技术
空心菜入药,清热解毒
蚯蚓—木薯渣联合作用对热带城市污泥中重金属含量的影响
空心菜入药,清热解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