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创新教育心理基础

2017-05-11方冬冬

都市家教·下半月 2017年3期
关键词:好奇心催化剂心理

方冬冬

【摘 要】好奇心是小学生最重要的品质,它是小学生获得知识的内部动力,然而小学阶段儿童的好奇心逐渐减退和消逝,身为小学教师,应当成为小学生好奇心的“催化剂”,如何更好地保护和激发小学生的好奇心,是我们应当去思考的一个重要问题。

【关键词】好奇心;催化剂;心理

教育心理学说,小学阶段恰是儿童发展最关键的时期,好奇心强,求知欲旺盛是小学生的最基本特征。好奇心是个体学习的内在动机之一、个体寻求知识的动力,是创造性人才的重要特征。英国作家塞缪尔·约翰逊说:“好奇心是智慧富有活力的最持久、最可靠的特征之一。”

一、好奇心消逝的原因分析

令人惋惜的是,在笔者作为科技辅导员的经历看来,与理论期望恰恰相反的是,小学生随着年龄的增长,其好奇心已经逐渐减退甚至消逝了,究其原因,笔者通过观察发现,主要分为客观和主观两个方面的原因。

1.客观原因

由于现在的小学教育仍然处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的重要时期,此时,应试教育仍旧是教育的主要形式。无论教师还是家长始终无法逃脱分数的魔咒,以分数为判断基本的现代教育仍旧更多得是以填鸭式教育为主,探索式的教育方式仍旧无法占据课堂的主导地位。家长尤其是文化层次较低的家长也常常对儿童的好奇心抱以无所谓的态度,这样的情况使得我们儿童的好奇心更快地被磨灭。

2.主观原因

小学正是求学的年纪,随着儿童年纪渐长,所知越多,对一些东西都司空见惯,因此也就见惯不怪了,好奇心的存在本是儿童对所见所闻感到新奇而产生的,因此一旦儿童的所见未能使之产生新奇,儿童的好奇心也就自然不见了。同时,因为儿童的成长使得儿童更注重自己在同伴中的形象,因此对于事物的好奇开始顾虑增多,他们会担心自己的提问是否会引起教师或同学的嘲笑,这样的担忧导致儿童刻意隐瞒自身对事物的好奇,长此以往儿童就容易丧失他们对事物的好奇心,随着年龄的增长,我们不难发现,儿童负担开始加重,更多的作业与考试使儿童一心扑在已然被熟记的知识点上,它们不需要儿童的探索,只需要儿童的记忆,但是却需要占据儿童大量的时间,于是,儿童的思考时间也随之下降了。

二、如何成为好奇心的“催化剂”

笔者认为,好奇心是创造力的根本,一旦儿童失去好奇心,也许他仍旧能成为一个较好的听话的学生,但是却无法创造更好的价值。因此,保护与激发儿童的好奇心是至关重要的,尤其是小学阶段,恰恰是儿童最易被塑性且好奇心最旺盛的阶段,身为小学教师,我们应当呵护儿童的好奇心,成为儿童好奇心的“催化剂”。笔者认为要保护与激发儿童的好奇心可以采用以下的方法:

1.创造支持好奇心的学习环境

建构主义的观点认为:学习环境是学习发生的地点与空间。与传统的教学强调教学环境的控制性与指导性不同的是现在的教学倡导用学习环境代替教学环境,现在的教育学家认为:学习环境是“学习被刺激和支持的地点”,在这一地点,“学习者在追求学习目标和问题解决的活动中可以使用多样的工具与信息资源,并相互合作与支持”。笔者认为,可尝试建设科普图书角

初入小学,儿童初始的提问总是五花八门,这些问题有些十分奇特,有些则在教师眼中十分幼稚,可是这些问题也正恰恰是儿童好奇心的体现,因此,此时决不能粗暴得回应儿童的好奇心,然而,教师不是“全能全知”的神,教师也有无法回答的问题,此时,无法回答的问题就可以让儿童通过科普图书角获得解答,无法解答的问题再向儿童详细说明无法解答的原因,同时应该表扬儿童对事物的敏锐与对问题的探究,这样的过程对于儿童的好奇心的培养与探究的习惯的养成则是十分有意义的。

2.创造激发好奇心的“不愉快”感

心理学家认为,好奇心主要由外界刺激物与预期的不一致所唤醒的,这种唤醒具有情感的力量,不同的个体面对同样的认知信息,会产生不同水平的好奇心,这是由个体对当前认知信息的兴趣、信心与期望不同造成的。好奇心的强度与个体对相关信息的了解程度,与个体的信息缺失产生的不愉快感有关,因此,要促進儿童的好奇心,应当创造出让儿童强烈感受到的由信息缺失造成的“不愉快”感,这种感觉促使儿童产生好奇心,并为了满足自身的好奇心做出努力。

3.创造保护好奇心的成就感

成就感是指儿童在探索新事物、企求新发现、新创造时一旦有了成绩而产生的自豪、欣喜、快乐、满足之感,以及在探索过程中所产生的积极的情绪体验。儿童的成就感致使幼儿在认识、探索外界事物时,更积极、更主动、更自信、也更有毅力。创造儿童的成就感主要是要使儿童当前学习的教学内容与儿童认知结构水平相一致,从而激发儿童的求知需要,充分调动儿童的学习积极性与主动性,保护儿童的成就感,可以使儿童的好奇心由静止状态变为活跃状态,使儿童在愉悦的情绪中获得满足感,可以使儿童更好地保持他们的好奇心。

参考文献:

[1]雷春霞.要精心呵护学生的好奇心[J].科技教育,2009,(15).

[2]刘云艳.好奇心的实质和教师的支持性策略[J].理论建设,2006,(2):14-15.

猜你喜欢

好奇心催化剂心理
心理小测试
心理感受
如何在开停产期间保护克劳斯催化剂
如何在开停产期间保护克劳斯催化剂
低汽气比变换催化剂动力学研究
低汽气比变换催化剂动力学研究
谈幼儿创造力的培养
如何培养孩子的创造能力席成金
浅谈如何做设计
掌握情欲催化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