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组合作学习在信息技术教学中的有效性研究

2017-05-11梁建

教育界·上旬 2016年6期
关键词:组内成员评价

梁建

新课改至今已有数年,小组合作学习已经受到越来越多老师的青睐。如何在课堂45分钟时间里提高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性?这是摆在每位教师面前的现实。笔者在信息技术实践中以小組合作的有效性为切人点,谈谈自己粗浅的做法和看法。

一、科学组合学习小组,严抓课堂纪律,是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基本条件

(一)科学组建合作小组,保证组间水平相当

以学生自由组合为参考,以“组内异质、组间同质”的原则,通过与班主任的交流,根据性别比例、学习情况、性格倾向等方面搭配,每小组设定为6人。每组中的每名成员根据不同的层次进行编号,比如:把两个能力较强的都编为1号;两个能力中等的都编为2号;能力稍差的两人都编为3号。“组内异质”即是将有各种特长的学生放到一个组内,为小组成员内部取长补短、互相帮助和最佳组合提供了可能;而“组间同质”即是争取小组间的距离为最小,保证每个小组的实力相差无几,为全班各小组间的平等竞争打下基础。

(二)有目的地培养小组长,保证课堂活力有序

选组长时可先让学生自我推荐,在得到组员的同意后方可当选。当选的组长要求有一定的组织能力,乐于助人,有合作精神。活动的初始阶段我注重培养组长的管理、组织能力,有效地发挥组长协调、分工、督促的作用,使每一个小组具有统一的管理模式。

1要求组长要积极组织本小组进行合作讨论交流工作,督促组员养成良好的合作学习习惯;

2.指导组长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及时调控组内合作进程,确保任务的完成;

3.培养组长学会组织、引领小组的学习,根据组内成员的观点做总结性的发言与评价。

(三)严抓课堂纪律,培养学生的倾听意识和习惯

良好有序的课堂是保证教学任务顺利完成的前提。信息技术课每个班级每周上一节,学生对信息技术教师不熟悉,对教师的敬畏程度也不深,再加上课堂让学生上机动手操作的环节较多,课堂易失控。因此,教师必须在学生机和教师机中安装电子教室,在进行小组合作任务布置、学生发言以及反馈评价时要控制住学生机,让学生静心倾听。静心倾听是保证合作有效的前提条件。

二、注重教学内容设计,关注合作过程是小组合作学习有效的必要条件

(一)注重合作任务的设计,确定合作目标

新课程倡导“任务型”教学,合作内容的设计核心就是合作任务的设计。一个好的任务设计应该具备以下几个特点:

1.要有一定的目标,要求不能过多、过高。有一定的目标才有合作的共同目标,才能开展合作活动。目标要求适度,过多,学生不能在有限的时间内完成任务;过高,学生达不到学习目标。

2.要以学生的兴趣和生活经验为出发点。有兴趣学生才会积极参与,内容贴近实际生活,学生对内容才会不陌生,底气足。

3.要有利于培养学生的信息技术技能,使其能利用信息技能解决实际问题。

(二)发挥教师的引导作用,关注小组合作学习过程

合作学习的成功与否,与教师的引导和参与是分不开的。在合作学习中,教师要将原先师生之间的“权威一听从”的关系转变为“指导一参与”的关系。此时,教师不再是袖手旁观,而是承担起了更大的管理和调控职能。在合作学习过程中,教师要善于激活学生的思维,善于鼓励学生挖掘与学习相关的资源。教师应以平等的身份与学生进行合作、交流,以保证合作学习的有效开展。

在学生合作时,教师要适时环视课堂,了解合作情况,及时进行调控,避免合作的盲目和随意性,要有目的地深入小组指导有效合作。除此之外,教师还应从不同角度发现各组优点,多一些激励性的语言,让每个成员感受到自身的价值,合作的兴趣会越来越浓厚,进一步促进小组合作的有效性。

三、借助评价反馈小组合作成果,形成良好的合作循环

小组合作学习的评价一般要体现“两个结合,两个侧重”:

(一)学习过程评价与学习结果评价相结合,侧重于对过程的评价

对一个作品的评价不应仅仅是看最后的结果完成得如何,还应当关注小组是如何进行合作的。因为我们信息技术课就是为了培养学生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培养学生获取、处理、加工信息的能力,而过程才是最重要的。给每一组配一本记录本,记录下小组成员好的方法,借助评价的舞台,让学生展示合作过程中的闪光点。

(二)对合作小组集体的评价与对小组成员个人的评价相结合,侧重于对小组集体的评价

要使学习合作有效,必须将小组评价与个人责任相结合,即当合作小组达到目标时,要给予小组恰当的评价。这样才能使小组成员感到有共同的目标,从而激发学习动机,提高学习效率。保证小组合作学习取得理想效果的关键,是确立一种促进学生在小组集体中不仅个人努力上进并且乐于与同学互助合作的良性制约机制。这就必须改变过去单纯鼓励个人竞争的做法和对应的评价方式,鼓励小组成员之间互助合作,将整个评价的重心由激励个人竞争转变为激励小组集体合作,确立全新的合作学习评价标准。

当然,要进一步提高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性,教师还要在其他很多方面努力,如:如何实现组合的最优化;能否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灵活组合小组;构建融洽的师生关系等。总之,只要我们用心去实践、去思考、去积累、去反思,真正地把握好教师指导与学生主体地位之间的关系,就能让小组合作学习更有成效。

猜你喜欢

组内成员评价
两只挂钟
用心说题 提高效率 培养能力
最强新成员
我家的新成员
六步教学,合作出数学的精彩
2006—2016年度C—NCAP评价结果
2006—2015年度C—NCAP评价结果(3)
2006—2015年度C—NCAP评价结果(2)
2006—2015年度C—NCAP评价结果
课题组成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