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体育教学中培养学生终身体育意识的对策研究
2017-05-11吕坤梅
吕坤梅
[摘要]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和质量得到了很大的提高,但高质量的生活水平并不能确保健康问题得到良好的解决。终身体育教育的推广迫切需要在各个国家的体育事业发展中成为热点,从而引起人们对健康问题的足够重视。本文从高中体育教学培养学生终身体育意识的方面出发,探讨相应的意识培养对策,以供参考。
[关键词]高中体育教学 终身体育意识 作用 对策
我国高中体育教学的目标是提升学生的身体素质,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发展。但是长期以来,很多体育教师没有跳出传统体育教学的模式与框架,没有对学生进行体育锻炼思想与行为上的正确引导,使得学生无法真正体会到培养终身体育意识的重要性。
一、高中体育教学在培养终身体育意识中的作用
(一)有助于高中生奠定终身体育的基础
正确合理的体育活动可以有效调节和锻炼人的身体机能,促进高中生的身心健康,全面实现其德智体美劳多方面发展,提高身体素质和综合素质。高中生正处于人生发展的重要阶段,在高中时期身体成长加速,良好的体育教育能够促进学生体育素质的全面提高,保证学生得到正确的引导和成长。
(二)有助于高中生培养体育习惯和意识
高中体育教学为学生体育锻炼和身体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手段,在教学过程中更是向学生传达一种终身体育理念,强化学生对强身健体含义的理解,逐渐培养终身体育意识。当前,我国从整体上已经逐渐改变了过去传统的体育教学模式,制定的体育教学内容也尽可能考虑到学生的兴趣爱好和锻炼习惯,其目的在于提高学生的体育锻炼参与程度,逐渐形成终身体育理念。
(三)有助于高中生培养体育参与实践能力
对高中生终身体育意识的培养是为了让其在体育活动中提升自身的身体素质,提高运动能力和实践能力。具体到高中体育教学,教师必须通过科学的课堂引导,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到各种体育活动中来,强化活动参与性,提高实践能力。另外,体育活动的设置还需要以体力开发和智力开发相结合,提升学生的自学能力。
二、当前我国高中体育教学在培养学生终身体育意识工作上遇到的困难
(一)高中生体育意志力普遍较弱
随着人们生活质量的提高,越来越多的学生意志力下降,高中生群体对体育活动的参与性与能动性减弱,形成了一种心理范畴中意志力弱化的意识形态,这些状态的出现不利于学生在参与体育活动中克服障碍与困难。调查发现,我国大部分高中生都没有养成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缺乏相对的意志力和恒心。缺乏锻炼热情的学生通常在体育活动中表现被动,主动参与活动的兴致不高,严重制约了学生终身体育理念的形成。
(二)高中生缺乏良好的运动习惯和正确的指导
高中生面临着较大的升学压力,家长和教师对学生成绩的过度重视无形中强加给学生不少心理压力,体育锻炼被集体忽视。不难发现,我国很多高中学校狠抓高考,体育课程形同虚设,学生只能在课间操和大量减少的体育课上得到活动机会,身体因缺乏运动而被压垮。另外,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我国还有很多的高中学校体育设施有限,学生体育锻炼时间严重不足,不利于学生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的形成与培养。
三、高中体育教学中培养学生终身体育意识的措施
(一)体育教材的编制必须符合学生的体育认知规律
当前,我国高中体育教学教材主要包括理论课程和实践课程,学生学习體育理论知识必须依靠科学合理的体育教材作为指导,因此,体育教材的编制必须符合学生的体育认知规律。教师在对学生进行体育理论知识教育的过程中,要从体育与身体健康和生命价值的方向人手,不断为学生传授体育锻炼的原则、技巧与方法,还有各项体育比赛规则、运动损伤的处理方式等知识。此外,选择的体育理论教材要根据高中生的年龄和性别、心理和生理的差异性分析,针对不同高中生的差异性来提高学生的锻炼积极性。安排课程时,也可以适当地采用分层式教学的原则,针对学生的年龄特征和性别进行分班,例如,为男生制定的课程训练强化对抗性,而女生则更倾向于柔韧性。与此同时,增强教材的娱乐性和趣味性,尽可能让学生在锻炼过程中激发兴趣与热情。总之,编制的体育教材除了为学生提供基本体育知识的教育外,更要使其自觉形成爱好体育锻炼的意识与习惯。
(二)挖掘体育竞技的乐趣,激发学生参与的积极性
从教育心理学的角度看,兴趣是学生乐于学习的心理倾向,应用在体育教学上,则表现在学生积极参与体育锻炼的程度。长期的实践证明,学生对体育锻炼的兴趣最初仅仅是一种单纯意义的喜欢,表示为愿意参与意向,通过兴趣的不断激发,最终化为终身的习惯。高中生处于特殊的成长阶段,求胜心态和求知欲望都非常强烈,身体发育已逐渐趋向成熟,基本具备了较强的体育能力。此时,教师有意识地为学生设置趣味体育竞技活动,能够培养学生的体育情感和活动参与意识。竞赛活动是体育教学的一种形式,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学生的活动参与性要大于对输赢的认识,积极表扬参与者,为体育竞技注入更多的正面能量。
(三)以开放式教学形式培养学生的终身体育意识
高中体育教学与其他科目的教学方式不同,它更强调开放性,强调学生在参与中的主体地位,以保证活动进行过程中师生达到和谐与愉悦的效果。开放式的体育教学要遵循“放心”思想、“放手”实践的原则,注重学生自身身心协调,形成体育认知感悟,在运动和锻炼中加工并转化能量。此外,开放性还表现在教师对学生建议的尊重上,对于学生提出的充满趣味性而有益身心的体育锻炼综合采纳,进行体育成绩评定时要充分考虑到不同学生个体的差异性,比如在设定优秀、良好、合格等级时,不能盲目以最终成绩论优劣,要看到学生在体育锻炼与竞技活动中付出的汗水与努力取得的进步,采用模糊量化的考核方式,给更多学生高分的机会,这样更有利于学生达成心理成就感,从而更热爱体育运动,无形中也就逐渐培养了终身体育意识。
(四)营造积极向上、和谐友好的体育氛围
和谐友好、积极向上的体育氛围在体育教学过程中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体育带来的愉悦感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终身体育意识。学校应该经常性地开设一些健康体育教育课程、丰富多彩的体育竞技活动来填充学生的课余生活,或是利用更多的宣传媒介为学生传达体育锻炼的重要意义。此外,学校也应从学生的身心健康和心理健康方面进行全面的考虑,尽可能地加大在体育建设中的投人,如增设运动设施、购置体育器材等等,为学生体育技能的学习、身心的全面发展提供物质保障,从而更好地培养学生的终身体育意识。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体育教学在高中课程中占据着非常重要的地位,不应该被高考的压力压垮而忽视。落实到体育的有效教学中,学生必须了解相应体育运动技巧与理论性知识,必须得到身体上充分的调节和锻炼,这既是当前我国体育教学的重要任务,也是素质教育的根本要求。作为起到统领和引导作用的体育教师,要尽可能地为学生争取到更多的体育竞技活动的机会,并在教学中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性,合理科学运用教学器材,不断激发学生的运动兴趣,有效提高高中体育的教学质量,使学生最终实现培养终身体育意识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