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如何在初中美术第二课堂开展陶艺教学

2017-05-11黎冰

教育界·上旬 2016年6期
关键词:第二课堂初中美术

黎冰

[摘要]在推进素质教育的过程中,第二课堂美术教育正在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我校针对美术第二课堂的活动开展了陶艺课的教学,作为对课堂的有益补充和各科教学的有机组成部分,与第一课堂在人才培养总体目标和课程目标设计上保持了一致性、连续性、互补性,对提高学生素养有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初中美术 第二课堂 陶艺课程

一、引言

随着时代的进步、社会的发展,实施素质教育、深化教育改革已成为全面提高国民素质的必经之路。在推进素质教育的过程中,第二课堂美术教育正在发挥越来越积极的作用。而陶艺作为近年来在学校中实施的新的艺术门类,对于帮助更多的中小学生理解美术知识的多样性,更好地体验生活,树立学习和发展的信心,发挥着积极的作用。所以在中学教学中如何开展第二课堂陶艺教学是值得研究的重要课题之一。

二、陶艺课开展的重要性

陶艺有着非常悠久的历史和浓厚的文化底蕴。学生通过自己的双手将一团团泥土变成各种生动有趣的造型,是学生创造力和观察力的充分体现。实践证明,实践性的开放教学能够培养学生的新观念,使学生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同时增强了学生对中华文明的自豪感。中学美术第二课堂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载体,是教书育人的重要渠道,是丰富学生实践经验的主要阵地。在中学美术第二课堂中开辟陶艺教学是实现中小学培养目标的客观需要,也是对培养人才实践经验的总结,有它自己的特点和形式。

三、陶艺课程的教学作用

从我校学生和学校实际情况出发,在初中美术第二课堂中开展陶艺课程是对正常教学的一个重要补充。由于其不受教学大纲、课程计划等限制,形式灵活多变,因此能够让学生自主选择,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在培养和发展学生学习美术兴趣的同时,增强了学生对自然和生活的热爱,陶冶了学生的艺术情操,提高了学生的审美能力。如在我校的一次校庆活动中,学生用粘土的形式做了一系列的小型景观雕塑,并和我校的“滴水亭…‘涌泉池”等文化景观结合起来,一方面,很好地装点了美丽的校园环境,与学校的文化建设充分结合在一起;另一方面,学生在学习和展示中得到了肯定,发掘了陶艺的乐趣,激发了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

四、陶艺课程的教学设计

我校是南宁市较早引入了陶艺教学的学校,结合我校实际,在课程的安排上主要是采用和美术课交替进行,每周下午两次,每次一个课时的形式。学校采用这样的课时安排,把陶艺课摆在比较重要的地位,也促使我始终在思考着怎样让学生从这种独特的艺术中有所收获。

(一)强调造型感觉,鼓励学生发现新亮点

开设陶艺课程是为了让学生通过了解陶艺的基本知识,掌握陶艺制作的基本技法,以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创造能力、想象能力和动手能力。陶艺在陶冶学生性情、培养良好行为习惯的同时,也让学生们更仔细地观察和思考周围的事物,充满了对生活的热爱。总体来说,该课程由于面向的群体是初中生,这个层次的学生虽然已经有了一定的造型基础,但在表现上还比较稚嫩,而且放在第二课堂上教学,在时间上确实比较紧凑,需要教师精心做好教学设计。如果这时教师从写实的角度来评价和要求学生,学生难免会感觉吃力,可能还会因此丧失了继续学习的信心。因此,在教学中,我并没有对学生的造型做太苛刻的要求,甚至还有意识地引导他们不要太多地往写实的方向表现,而是强调造型乐趣和感觉,把握材料的质感,注重内心的抒发和引导的方式,给了学生很多自主性,形成了积极的影响和效果。

(二)利用网络挖掘内容,拓宽师生艺术视野

初中生的心理和生理日趋成熟,情感丰富,瞬息万变的信息社会使他们对外界了解日益增多,传统单一的教学题材已不能满足学生逐渐开阔的眼界,因此要多挖掘适合于学生的教学题材和内容,最好是学生喜闻乐见的。那如何进行挖掘呢?就目前来看,师范院校毕业的美术教师都没有经过系统的陶艺学习,对陶艺知识可以说知之甚少,很多情况下是摸着石头过河。针对这种情况,我认为利用电脑网络是一种不错的途径,它为我们提供了丰富的教学资源,其中包含各种陶艺的信息、知识及图片,教师可以从中汲取丰富的营养,再通过Phntoshpp、Authorware等软件制作成图文音像兼具的教学课件。当然,在图片的选择上,如果只选择那些制作技巧非常淳熟的写实作品,学生会因为难度过高而产生退缩心理,我们可以选择简洁而又夸张的现代作品为主。现代大师风格多样,对形式美的研究是我们借鉴的材料,还可以穿插一些学生作品,能使他们感到亲切而又自然。

五、精心设计课题及导入,激起学生的探究心理

初中生正处在一个似懂非懂的年龄,对未知事物充满好奇,好好把握这种状态,能够激发出学生强烈的探究心理,为丰富多样的创意制作做铺垫。为每次陶艺课取一个富有趣味的课题能给课堂带来探索气息,如制作建筑的《用泥巴垒房子》、夸张人脸的《超级变变变》和表现海洋生物的《海底总动员》等。陶艺课的导人是学生能否迅速进入探究领域的關键。如果这一“开场白”设计得生动有趣,学生从上课开始就能进入一个充满激情的状态,带着好奇心走入下面的教学环节。导入的方式有很多:可以利用音乐导入,在面具课里,用一种原始的非洲音乐作为导人,制造出一种浓厚的原始氛围;可以用故事导入,中国是陶瓷的故乡,历史渊源流长,教学可以以民间传说、故事的形式展开,引发学生对陶瓷文化的兴趣;还可以以游戏方式进入教学,游戏是学生非常喜好的一种娱乐方式,可以调动起学生各种不同的体验。如肌理教学这一课要求学生在泥板上表现出不同的肌理效果,为了解释“肌理”这一较抽象的概念,可以采用如下的导入:事先准备好两个不透明的袋子,里面分别放进各种不同表面的材料(草绳、铁片、瓦楞纸、绒毛帽、石头、砂纸、木料等),然后告诉学生袋里的“宝贝”只有通过触摸的方式方能知晓,并请男生和女生分别触摸一个袋里的材料,看看谁的感觉灵敏。学生一下子进入竞争状态,争先恐后地跃跃欲试,要为自己的团队争光。通过游戏,学生基本上能触摸对这些物品,教师就可以适时引出疑问:“为什么没看到却能知道呢?”“靠触觉也能体会出来的啊。”“因为每样东西表面不同啊。”根据学生不同的回答就能因势利导地总结:“这就是肌理——材料表面纹理给人的感觉。能不能把各种不同的感觉表现在泥片上呢?”通过这一游戏环节,能让接下来的教学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六、陶艺课程中遇到的困惑

素质教育给陶艺教学提供了良好的生存环境和发展前途,但它的推广与普及还存在着一些问题。以下是我在长期教学中遇到的一些问题和看法:

(一)学校、家庭的教育观念还没有真正从应试教育上转变过来。素质教育的口号虽然喊得震天动地,可还是有很多人认为上陶艺课是浪费时间,对陶艺教育不支持;而大多数家长说得更明白:陶艺是不考试的,玩泥巴又很脏,学它有什么用,在这样的氛围中陶艺教育可说是举步维艰。

(二)很多学校受经费的影响太大。许多学校的领导意识到了陶艺教育对学生的发展有很多的好处,想开设陶艺课,但经费紧张。其实许多青少年活动中心、兄弟学校、当地的陶艺家都有制作陶艺的设备,学校可以与附近的这些单位或个人共同合作,开展陶艺教学活动。

七、反思与总结

中学陶艺课研究主要以第二课堂美术教育的现状以及学生需求为出发点,进行分析研究,以便寻求开展第二课堂美术教学活动的最佳方式。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应该善于积极主动地对课程资源加以开发和利用,同时遵循学生的心理特点,以多样、丰富、有趣的资源更好地展示教学内容。教师不仅是知识的传播者,也是信息的接受者、聆听者。只要在教学中强调师生互动、相互促进、共同创造,我相信,陶艺课在初中美术教学中发挥的作用会越来越巨大,前景越来越光明。

猜你喜欢

第二课堂初中美术
“第二课堂”课程化建设路径探究
01—02合刊
高职院校第二课堂学分认定制管理的有效性研究
高职院校第二课堂活动运行实践研究
实现初中美术课堂有效教学的策略
浅谈情感教育在初中美术教学中的渗透
提高初中美术教学有效性的策略探略
个性化教育在美术教学中的运用探讨
成长课堂
三谢《第二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