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让语文课堂成为学生自主学习的乐园

2017-05-11尚小银

教育界·上旬 2016年6期
关键词:预习质疑语文课堂

尚小银

[摘要]本文针对语文课堂上教师讲得多,留给学生思考的空间少,从而造成学生过分依赖老师,不会独立主动地去开动脑筋,学习十分被动,学习效果低下这一普遍现象,结合自己在教学实践中的一些做法,发表自己的一些浅见,从三个方面阐述了自己在语文课堂教学方面的摸索及做法,希望对广大从事语文教学的教师有所帮助。

[关键词]语文课堂 自主学习 预习 质疑 精练

在语文课堂教学过程中,如何利用有限的时间教会学生自己能读、能写,培养语文能力,这是语文老师一直都在研究、探索的一个重要问题。当前,九年义务教育的这套初中语文教材,有不少老师认为难教,教时不够用,依然满堂课都在讲解,使学生很少有读、写、思和讲的训练机会。正如教育专家钱梦龙说的:“注入式是提高语文教学效率的大敌,至今却没有绝迹。”所以,寻求适应这套教材特点的教法,向课堂要质量,是每位语文老师始终十分重视的一个问题。下面,我就这个问题谈谈自己个人的浅见及在具体教学实践中的一些做法。

一、注重课前预习,独立寻疑,营造自主学习氛围

古人说:“学贵知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有疑问,才有学习的内驱力。要让学生在课堂上有所思,必先学有所疑。因此,每次在学习一篇新课文时,我都会提前一天告知学生学习的内容及预习要求,让他们先读课文,对文章有一个总体的感知,并圈点出文章中的难词难句,借助工具书提前解决。没办法解决的,则摘录在笔记本上,留待课堂上解决。这样做的话,一方面,能让学生在预习的过程中,产生自主查阅工具书的动力、争论的欲望、获胜的信心;另一方面,由于学生在预习时已初读课文,对文章内容有了一个概要的了解,总体的感悟,并且对文章的某些内容存在着疑问,故而他们在课前就对这篇课文的学习充满着期待,因此在课堂上他们学习起来将会更加主动,特别是分析到他们的疑难之处时,热情将会十分高涨,收到的教学效果自然就更好了。

当然,为了保证预习工作能按时按质完成好,避免个别学生偷懒,我把全班同学分为了8个学习小组,每小组8人,各小组分别配备优、良、中、差四个层次的学生,为学习上的互帮小组,课堂上坐在一起。课前,我要求各小组长必须要认真检查好各组员的预习情况并做好登记,收集好小组成员在预习过程中的疑难问题并进行汇总。此外,老师每次还要做好个别抽查工作。刚开始,老师和各小组长可能会比较辛苦,但慢慢时间长了,同学们养成了习惯,也就一劳永逸了。

二、注重堂上质疑,进行“问题教学”,培养自主探索精神

“书读百遍,其义自见。”文章的情感不是外在的东西,不是教师三言两语就能强加给学生的,只有通过反复地读,反复地质疑、释疑,才能从文章的字里行间中体会出作者的情感,并与之产生共鸣,受到熏陶。所以,除了抓好课前预习外,我在课堂上大多采用“问题教学”的形式,让同学们在课堂上多读、多思。具体做法如下:

(一)先由各小组长提出他们小组在预习过程中碰到的疑难问题,然后老师让其余各小组以互帮的形式帮助解决。

(二)教师把该课的教学重点、难点,以问题形式投影出来,让同学们在课堂上以小組讨论的形式,分任务限时完成,最后由老师以积分的形式评出最佳学习协作小组。

(三)课后布置作业,让学生把堂上讨论的重点问题的答案写在作业本上,以检查同学们的掌握情况。

通过以上做法,一方面能充分调动起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自主性;另一方面,在课堂上以小组讨论和比赛的形式进行教学,增强了学生在课堂上的紧迫感,让他们学习起来特别主动,效果也更佳。此外,老师在课堂上把大部分时间交给了学生,自己讲得少,就可以抽出更多的时间来辅导后进生;而且,学生相互讨论、解决问题的过程,其实也是相互促进的过程,这比光靠老师一个人辅导效果要好得多、大得多。

三、注重课后精练,自主地进行阅读获取

学生对课文内容读懂、读透,是否就意味着对于这一篇课文的学习就告完结了呢?不,绝对不是!要知道:“一篇精读教材放在面前,它只是一个凭借,仅只是用来培养学生语文能力的一个凭借。”明白到这一点,你就绝对不会再说以上这一番话了。对于一篇课文的学习,除了要把课文内容读懂、读透之外,更重要的是要懂得灵活运用及举一反三,并掌握一定的语文能力。那如何达到这一点呢?我觉得关键在于多练,也就是要多进行语段精读的练习。我自己的做法是:

在学生已经理解、掌握了文章内容后,选取文章的重点词句、精彩文段以及相应的课外阅读,以练习的形式印发给学生。(注意:内容不能太多,一般大约是半张试卷的分量,因为太多的话,学生会觉得作业繁重,首先产生了逆反心理,故而不愿意去做,这样收到的练习效果自然就不大。)然后以小测的形式,要求学生在堂上限时完成,老师堂上进行评讲,同学们交差互改。这样做不但能让学生在课堂上有一种紧迫感,而且能减轻老师课外批改作业的负担,同时,学生通过互改,也加深了对练习内容的印象,可谓一举三得。

总而言之,学习是学生的学习,我们教师绝不能越俎代庖,我们应该让语文课堂成为学生自主学习的课堂,让学生自己去阅读、去分析、去思考、去寻找答案,让学习真正成为学生自己的学习。

猜你喜欢

预习质疑语文课堂
巧用应答器,提高小学语文课堂实效
浅谈游戏化教学提升低年级语文课堂实效的策略研究
基于思维能力培养的语文课堂生成资源运用例析
“表现性”语文课堂风景——建瓯市东峰中学课改观摩侧记
例谈自主识字的有效方式
三步走,“鲜活”口语交际课
和谐的课堂应充盈学生的声音
论高中生如何通过正确的预习、复习学好语文
对《老人与海鸥》的一点质疑
浅谈职高生的数学课前预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