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教育科研助力花小发展习惯教育关注学生需求

2017-05-11郝海鸥

小学教学研究 2016年4期
关键词:花市办学理念

郝海鸥

北京市广渠门中学附属花市小学坐落在东城区东花市北里西区,北临明城墙遗址公园。1994年建校,由花市下三条小学、白桥大街小学、花市二小三所学校合并而成后改名为花市小学。自2014年1月,在东城区教委的统筹规划下,花市小学与广渠门中学建立九年一贯制,这就把学校的发展推上新平台,我们构建了与广中一脉相承的“生命教育”课程体系。全国人大常务委员会副委员长、国际科学界享有崇高威望的科学家卢嘉锡为学校提名。根据东城区“精品、特色”的发展战略,学校以“科研强校,特色发展”为突破口,坚定不移地实施“习惯教育”的办学理念。

一、总结五年历程。教育科研为学校发展谋规划

1习惯教育理念的植入

从2009年我们就开始做“幼小衔接”项目,寻找学校发展定位,学校总结近年来的办学经验,结合学校所处的区域位置、办学基础、学生来源、社区资源、教师发展以及服务半径所规定的其他具体任务,完整提出了“习惯教育”的办学理念,并进行了深入解读,明确了习惯教育理念下的我校整体课程建设的目标,即以“习惯教育”作为我校的办学理念。

2.习惯与德育的融合

2011年,我们把学校习惯教育分为了五大方面——道德习惯、交往习惯、学习习惯、思维习惯、生活习惯,每个习惯按照低、中、高年级各定两点,形成学校十大好习惯。我们从校园环境的布置上渲染好习惯,从实践活动中滋养好习惯,从课程开发上促进好习惯的养成。在实践过程中,随着习惯教育课题的推进和教育体制改革的深化,我们积累了一定的实践经验也在实践中不断地调整。

2013年9月,在实践、落实的过程中,我们发现学生的交往习惯——遵守规则、顾全大局和乐于助人、友善合作应归属于学生思想道德教育,我们将交往习惯融入到道德习惯;十大习惯教育中的思维习惯——在课堂上训练学生的思维方式和思维能力应归属于学习习惯。这样学校将十大习惯的五个方面演变为三大方面——道德习惯、学习习惯和生活习惯。

3.习惯教育与学科教学相融合

“习惯养成教育”办学理念的贯彻,丰富了“习惯教育”的内涵。我们已经初步形成了具有我校特色的习惯养成教育课程模式,在传统的“习惯教育”的基础上拓展了学科教学中的习惯培养,又使校内教育得到有效的延伸。

将“习惯教育”课程建设思想落实到每个岗位、每位教师。我们不仅想得精细,而且做得精致。每件事都力求做得完美,做得出色。在习惯教育的理念下,我们要求教师做到传授学科知识与培养良好习惯有机结合,每个学科都制定了“习惯养成教育目标体系”,将“十大好习惯”的元素融入学科当中,渗透到每一节课。

通过实践与研究,我们提出了“目标导人、点拨导学、拓展导练”三段式课堂教学基本模式,同时兼顾文化渗透点、习惯培养点、学科体现点三点融合的探究教学模式,形成了三段式三融合的教学模式,并在此基础上鼓励教师创新课堂教学。我们正是在这样“敢为人先,处处争先”精神的引领下,几年来创造出鼓舞人心的业绩。

4.在课程研发下,推进习惯教育

2014年4月,我校与北京市广渠门中学结成九年一贯制学校。广中的“生命教育”尊重人的生命存在,培育人的主体精神,反映教育的丰富内涵;我校的“习惯教育”是培养健康人格的适宜方式,促进生命的全面发展;生命教育——点化学生的精神生命,追求教育的艺术境界;习惯教育——让生命因接受教育而精彩,让教育因尊重生命而深刻!基于以上思考,为了更加贴近小学阶段学生的特点,我们具体提出了与“生命教育”课程相贯通的“习惯教育”理念。

习惯教育与广中的宏志精神——“六个特别”相结合,“六个特别教育”的融入使学校的习惯教育增加了育德的高度,扩大了教育的附加值,“六个特别教育”的培养分为低、中、高不同年级,各有侧重点,使德育教育提升为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道德素养、心理素养。

二、蹲下来聆听学生需求,习惯养成始于细节

在2014年年末,我校参与了“北京市中小学综合素质评价工作”,大样本的调查问卷涉及干部、教师、学生、家长,而且在大数据背景下对学校各方面工作给予了科学、有效的评价,对学校各项工作的延续与调整起到了重要作用。

1.坚定了习惯教育理念

干部对学校能够及时发现发展中面临的问题(+1.2);校长能够把自己的教育理念和办学思想转化为全体教职工的具体行动(+1-3);教师经常参加校本教研活动(+6.7);学校大部分教师参与了习惯教育课题研究(+6.7);干部对学校重视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养成教育(+1.4)。

我校能够合理制订未来五年规划,展望发展前景。干部、教师对习惯养成教育进行了深入解读,完成了符合我校实际的理论建构和实践系统设计,并对办学理念、办学目标、培养目标、校训、教风、学风进行了诠释,从而使其深入人心,使习惯养成教育的实施变成学校全体教职员工的共同行动。

2.看到了习惯教育效果

自实施习惯教育以来,学生们在课程建设的实施中思维灵活、大胆想象、敢于创新,综合能力得到了全面的提高,学有所长。校本课程让学生的潜能得到了开发、视野得到了拓展、意志品质得到了锻炼。学生完成作品,真实地记录了他们成长的足迹。

学生们良好的行为表现,家长们更是感触颇深,通过问卷调查,有的家长说:开展习惯教育以来,孩子的言谈举止、待人接物都在悄悄地发生着变化,有时候还会纠正家长的不良行为,我们感到十分高兴,希冀社会的风气会因他们而改变。有的家长说:我欣慰地看到我的孩子在各个方面发生着显著的变化,这无疑是学校行为养成教育的结果,放学后,孩子能够自觉完成作业,主动帮助家长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活,见到长辈能够礼貌问候,最大的变化是能够很好的与小伙伴、與我们沟通。还有的家长说:现在提出习惯教育,对社会、对家庭都具有重要的意义,这既是对孩子的教育,也是对家长的鞭策和考验。经过教育,我们的孩子在待人接物、尊老爱幼方面有了明显的改变等等。

3.开发了习惯教育课程

课程建设实施的过程是一个复杂、整体的动态过程,涉及教材的调整、组织方式的改变、知识内容的拓展等多个方面,是学校层面的“再加工”过程。我校的课程建设实施,在传承已有办学经验的基础上,既实现国家课程的教育目标,又充分彰显我校自身的课程实施特色,满足全校学生的发展需求,使学校在学科课程领域取得更好的发展。

按照教育方针,全面落实课程方案,坚持以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为宗旨,突破课程实施的各个环节。我们打破学科界限,整体规划了“四大课程体系”——德育课程、智育课程、体育课程、美育课程。我们把国家课程、地方课程、校本课程按照“四大课程体系”的标准重新整合、分配,使德育不空、智育不偏、体育不虚、美育不缺。

四个体系相辅相成,一方面突出了素质教育的重点,即在“做人”上加强品德修养,在“成才”上发展个性特长;同时,也落实了实施素质教育的途径,就是将完善课程体系和开展多项活动结合起来,既促进学生全面素质的提升,又为个性发展搭建平台。“习惯教育”课程建设的核心与灵魂是以人为本、成就每一位学生。花市小学在实施“习惯教育”过程中,确实树立了“每个学生都重要”的理念,不同的学生在这里都能获得自信,潜能都会得到开发,即回归了教育的本源。

习惯养成教育下的课程建设工作,既是一个充满吸引力的过程,又是一个不断研究、不断改进的历程,需要我们不断地认识、探索、发现。我们可以抱有这样的期待:当学校的课程建设完全形成体系,我们的课堂就会充满生命的元素,承载丰厚的文化,启迪智慧,增长灵性;当我们的学生讲礼貌成为风气,守纪律成为自觉,讲卫生成为自然,爱学习成为追求,健身心成为乐趣;当我们的学生升入中学、走向社会,仍然带有花市小学习惯养成的印记,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将会享受到无限的幸福和快乐。

猜你喜欢

花市办学理念
逛花市
基于OBE理念的课堂教学改革
遵循课程理念,探寻专业成长之路
在晋招生部分院校中外合作办学项目梳理
在晋招生部分院校中外合作办学项目梳理
中外合作办学在晋招生录取情况一览表
网络平台补短板 办学质量稳提升
春节看花市
姹紫嫣红开遍,喜迎新年花市如火
用心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