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转变教学过程 提升语文素养

2017-05-11解昌华

教育界·上旬 2016年7期
关键词:列宁小路课文

解昌华

“自主、合作、探究”是小学语文《语文课程标准》倡导的适合时代要求和语文教学的一种行之有效的学习方法。这种学习方法是学生在老师的启发帮助下,以学生为主体,充分发挥小组学习、全班学习和群体的作用,把传统的课堂教学转变为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学习过程。在教学改革不断深化的今天,语文教师更应该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规律来组织教学,充分发挥语文教学本身的特点,让学生在自主中愉快地进行语文活动,进而提升语文素养。

一、在兴趣中自主参加学习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没有持久的兴趣和热情,生命里便会暗淡了许多灵动的火苗。学生只有产生了强烈的探求新知识的兴趣,他们的创造能力才能得到发展。因此,老师在教学中要根据课文精心设计能引起学生兴趣的导语或情境,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对新知识、新问题产生强烈的学习欲望,从而主动参与到学习过程中。

如在教学《坐井观天》第一段时,教师可采用精彩的动画媒体演示“青蛙坐在井里,小鸟飞来落在井沿上”的过程,并配以老师声情并茂的朗读,一下子就把学生的兴趣带入到课文故事情节中。在理解小鸟与青蛙第二次对话时,教师可指导学生动手用纸做一口简易的井,让学生观察青蛙的家是什么样的?它能看见什么?它每天能做什么?通过这样的语文实践活動,让学生直接了解到青蛙的生活环境决定了它的目光短浅,见识少。在学生理解了课文内容后,教师还可以不失时机地给学生一个充分表现的舞台,充分调动学生自主参与的积极性。一堂语文课中充满了浓浓的兴趣,学生没有拘束,快乐地融入语文内容中,真正地体现了“乐学之下无负担”,激发了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二、在合作中共同发展

合作学习这种方式能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不同层面的学生都能发挥自己的见解。在合作学习中要让学生享有充分自主合作的权利,课堂中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进行自由组合,允许学生挑选自己喜欢和所需要的伙伴,允许学生打破时空的限制,把读书的自由还给学生,把思维的空间留给学生,把说的机会让给学生,让学生敢想、敢说、敢问,形成一种健康的学习心态,使师生在愉快的交往中缩短心灵之间的距离,让课堂成为学生无拘无束、自由自在的学习天地,让学生在学习主人翁的意识支配下自主探究,集思广益,从而以极大的学习热情去遨游知识的海洋,去探索未知的世界。通过学习的领悟、体验、揣摩,互相取长补短,从而达到共同发展的目的。而教师则以学生学习伙伴的身份参与各组的交流讨论,及时抓住并利用有价值的信息,巧设悬念,精心点拨,激活学生的思维,发挥好引导者的作用,使合作学习达到最佳效果。

例如《她是我的朋友》一课教学中,在突破“阮恒献血前、献血时的感情变化”这一难点时,我先让学生根据自己理解的程度自由朗诵课文,读出阮恒的感情变化,读出他当时的心情,然后引导学生质疑。学生先后提出“阮恒为什么不停地哭泣?”“他为什么这样痛苦?”“阮恒是不是愿意献血?”等问题。这时,我让学生小组讨论,即谁对哪个问题不明白想解决,谁对哪个问题感兴趣,谁能帮助解决哪个问题,就组成一个合作组。这样学生在自发的学习小组中,互相交流自己已经读懂的问题和不明白的问题,展示学习思路,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与途径,教师在巡视中相继给予指点,最后小组推荐代表汇报学习结果,班中其他学生当小评委,与汇报的同学进行自由交流,教师只在关键处进行点拨、调控。课堂学习中学生各取所需、各展所长,本节课的重难点在民主、轻松愉快、乐于探究的氛围中便迎刃而解了,并且在课堂中构建了“生生合作、师生合作”的交流平台,使学生的个性得到充分发挥。

三、在深入探究中提高认识

探究性学习的主要目的是让学生进入主动探索知识的过程中。教学中,教师要鼓励学生敢于从教材中发现问题,主动、大胆地围绕课文题目、课中文句、课中插图、课文结尾等内容进行质疑,并引导学生针对质疑提出有价值的问题亲自去探索思考,在自主中激励他们智慧与潜能的发挥。在《登山》一文教学中,为引导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在学习“列宁下山还要走这段危险的小路”这部分内容时,我引导学生质疑,学生提出了“列宁走了这段小路,看了日出,回来时为什么还要走小路呢?”“列宁回来时走小路不是自讨苦吃吗?”“列宁回来时走小路有必要吗”等问题。根据学生的问题,我及时设置了这样一道辩论题:你认为列宁这次该不该走这条危险的小路下山,说出你的理由。学生可以找到意见相同的学生讨论。学生迅速分成两拨儿,展开激烈的辩论,最后双方选出代表各抒己见。正方认为:有必要。因为列宁这次走小路是想锻炼自己的意志,这样的锻炼机会对于他来说并不多,很有必要再走一次。反方认为:没有必要。因为列宁上山走小路是为了赶时间看日出,现在看日出的目的已经达到,下山时没有必要再去冒险,自讨苦吃。最终,同学们在深入探究的基础上基本达成统一的共识:列宁再走小路很有必要,他这种行为并不是冒失莽撞,他是在随时锻炼自己的意志。接着我又引导学生深究:人在什么情况下需要意志?怎样才能培养自己的意志?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的思维又一次被激活了,经过一番讨论和探究,在老师的帮助下,学生懂得了人在困难的时候尤其需要意志,意志是人的一种品质,我们在学习、生活中也应该随时随地磨炼意志。

通过这样的语文探究活动,学生对课文内容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对做人也有了深刻的认识。

作为一名小学语文教师,一定让学生在兴趣中自主参加学习;让学生在合作中都能发挥自己的见解;在深入探究中提高认识,落到实处,进而全面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拓宽语文教学改革的空间,提高语文教学质量。

猜你喜欢

列宁小路课文
顽皮的小路
堆雪人
跟踪导练(五)2
会唱歌的小路
端午节的来历
拉美有多少“列宁”?
背课文
纪念列宁
最后的岁月
列宁不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