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文言文教学中的模式创新

2017-05-11段宏昭

教育界·上旬 2016年7期
关键词:文言文教学

段宏昭

【摘要】探索文言文教学中的模式创新,既能拓展文言文教学的空间,又能提高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更能提高教师的文言文教学能力和课堂教学效率。本文对文言文教学中的注释解读、鉴赏评价、对话作者、文本改写四种模式做了初步探讨。

【关键词】文言文教学 注释解读 鉴赏评价 对话作者 文本改写

中学语文教材中有大量的文言文,这些作品本身包含了丰厚的传统文化积淀,传承着民族文化的浓郁气象,理应受到重视。但是由于语言的障碍和时代的差异,文言文学习是语文教学中的难点,许多学生对文言文的学习望而却步。同时,传统文言文教学中多年沿袭的课堂翻译串讲模式,也使教师和学生产生了教学疲劳,教师教得无味,学生学得被动,以致影响了文言文教学效率的提高。因此,教学中需要教师创新文言文课堂教学模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文言文的习惯,让学生乐于学习、主动学习,促进学生语文综合素质的提高。

一、注释解读

文言文作品中包含着丰富的文字知识、历史知识、文学常识、文化常识、道德观念等要素,这些要素是千百年来中华民族传统思想智慧的结晶。传统的文言文教学中,这些内容已成为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教材中不可能所有的知识都详细注释,而教师讲课中也不可能面面俱到,有些知识需要引导学生借助工具书、网络等手段,自主进行注释和解读。一是学生在预习新课时遇到疑难问题,应自己查阅工具书,这是一项重要的文言文阅读能力;二是在老师讲解以后,学生认为仍有疑问或者有不同看法的,可以自己查资料得到更具体、更恰当的答案。

例如学习归有光的《项脊轩志》,学生对文中的“轩”“阁子”“象笏”“归宁”不够理解,而教材中的注释并不详细,有的难懂的语句没有注释。这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通过查工具书和网络等方法,了解这些概念的来历、含义,并且尝试着自己作注释和解读。这样的做法,能够让相对沉闷、枯燥的文言文学习变得生动起来。再例如,在学习《苏武传》一课时,文中写道“乃遣武以中郎将使持节送匈奴使留在汉者”,学生对于旄节的意义并不了解,对苏武非常重视旄节也不理解,当然也就认识不到苏武通过这种行为表现自己对国家的忠诚。学生上网查询以后,了解了旄节的有关知识之后,对文章的含义以及苏武这一人物形象就会有更加准确和深刻的理解。

二、鉴赏评价

由于作者风格的差异,学习文言文时会遇见内容、结构、章法等疑难问题,同时由于时代的差异,文言文中还常常会遇见一些观点评价见仁见智的问题,这就要求我们在教学中培养学生学会鉴赏与评价。除了老师在课堂教学中示范引导以外,这一步主要靠课后学生自主学习来进行。一方面要学会质疑解难,要对文章的方法、结构等层次脉络、写作特色做分析评论,把握文章的特色,发现、鉴赏作者匠心独运之处;另一方面对文章的思想内容进行深入理解,从而准确把握文章主旨,更深入地感悟、理解作品,体会文章的情感。例如,学习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有的学生对里面“人生如梦”的句子感兴趣,而有的学生则认为这个句子表现了作者消极的思想,这时教师就应该引导学生结合作者的思想、经历和当时的背景,進行独立的分析和评论,最后虽然不一定能达成共识,但是,通过这个环节,学生会加深对作者和作品的理解,并且在思想认识上得到提高。

三、对话作者

有些文言文作品特别是诗词类作品,非常具有感染力,如果教学中教师能够精心设计,灵活运用多种方法,发掘学生的潜力,引导学生与作者的思想感情产生共鸣,不仅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让学生能够更加深刻地理解作品。例如学习王勃的《滕王阁序》,我们可以这样设计教学模式:精读全文,发挥想象,添加细节,与作者精神相遇,和作者同行,与作者对话。在熟练朗读文本以后,让学生思考想象:通过诗的内容,你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根据课下搜集的背景资料,就《滕王阁序》的内容与作者对话。在经过充分准备后,学生自由表达对文章的理解,并进行个性化的解说。通过解说和欣赏,文章的意境在这个过程中尽情展现,学生对文本的理解进一步加深。在这种新的教学形式下,学生自由发挥想象力,能够激发起他们主动学习的动力,学习效果非同一般。

四、文本改写

文言文语言相对艰涩而简练,传统教学中一味让学生翻译,会影响学习兴趣,但如果让学生改写成其他文体,则会产生不同的效果。例如其中的叙事类文本,特别是司马迁的《史记》中选出的作品,大都具有个性鲜明的人物形象、生动曲折的故事情节,非常适合编写剧本。运用这种教学模式,既可以帮助学生加深对古代英雄优秀品质的理解,又可以让他们完整地理解作品。例如教学《屈原列传》一课,可以让学生以屈原为中心人物,编写一个独幕剧。学生学完文本后,通过老师的讲解和自己的理解,对屈原这个人进行人物形象分析评价,了解到因为那个特殊的时代背景,使得屈原这个人才陷入绝境。楚王的刚愎自用、奸臣的恶意中伤、外敌的挑拨离间,导致了他的悲剧。在剧本中,通过剧中人的对话,既有赞叹,又有惋惜。这样的教学模式,大大降低了学生学习长篇文言文的畏难情绪,同时提高了学生的写作能力,提高了学习效率。

总之,探索文言文教学中的新模式,可以成为改革文言文教学的突破口。教师在教学文言文时,一定要多动脑筋,在“活、趣、新”上下功夫,逐步采用新的文言文教学模式。这样既能拓展文言文教学的空间,又能提高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更能提高教师的文言文教学能力和课堂教学效率。

猜你喜欢

文言文教学
不识“文言”真面目只缘身在“剖析”中
高中语文文言文教学效果提升方法探究
借助乡土文化资源 激发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
新课改下初中文言文教学探析
文言文教学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实践研究
文言文教学之流弊及矫治
让文言文教学迸发思维的火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