义务教育大众化进程中的数学“精英”教育
2017-05-11赵奔灵
赵奔灵
【摘要】在新课标实施过程中,各界对“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的认识出现了偏差,开始忽视数学“精英”的存在。本文将从数学“精英”教育的必要性、“大众”教育和“精英”教育的关系、基础教育中数学“精英”教育的地位三个方面加以阐述,借此呼吁广大教师在重视“大众”的时候不要忽视这些“精英”的存在。
【关键词】基础教育大众化进程 “精英”教育 “大众”教育
长期以来,我国的数学教育被认为是一种典型的“精英”教育。所谓数学“精英”教育,就是指以培养数学“精英人才”为目的的数学教育。这里所说的“精英人才”指的是学习数学的“尖子生”“优等生”,他们对数学学习有着特殊的、强烈的兴趣和爱好,在学习过程中对数学问题有敏锐的观察力、丰富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他们特别善于抽象和概括、思考和判断;有独特的思维方式,严于推理;有超群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成绩优秀。
21世纪之初,第八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以令人瞩目的迅猛之势在全国实施。新课程改革的一个明显特征就是强调义务教育的基础性、普及性和发展性。教育部颁布的《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學课程标准(实验稿)》(以下简称《数学课标》)中提出:“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应突出体现基础性、普及性和发展性,使数学教育面向全体学生。”2011年,《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版)》修改为:“人人都能获得良好的数学教育,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就数学教育的基本目标而言,《数学课标》的这一指导思想和20世纪80年代以来在国际数学教育界有着广泛影响的“大众数学”的基本理念十分相符。“大众数学”的基本含义包括“人人学有用的数学…‘人人掌握数学…‘不同的人学习不同的数学”。《数学课标》将这一思想进一步阐述为“人人都能获得良好的数学教育,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为了追求“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要的数学”这两大基本理念的实现,《数学课标》、新教材彻底改变了原《数学大纲》的知识结构和教材的知识呈现方式;以降低数学知识的难度来迎合基础教育的大众化进程;以“以学生为主体”和“面向最广大的学生”为口号,而忽视“20%的优秀学生”的存在。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郑锍信老师在他的《审视数学课程改革》中提出:“我们应防止认识上的片面化和做法上的简单化,特别是,即应切实避免由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应当努力做好诸多对立面的平衡……其中就包括‘大众数学与‘20%最好的学生在数学上的发展。”《数学课标》的另一基本理念——“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在课程改革的实施过程中,不能视而不见。“大众”要顾及,但是“精英”也不能放弃,而应该是因材施教,各取所需。
一、基础教育大众化进程中数学“精英”教育的必要性
张有德教授在《对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试验稿)的思考与修订建议》中指出:“不能用‘大众教育来否定‘英才教育,国际竞争既要靠提高全体公民的素质,更要靠培育高科技人才和高级管理人才。“十年动乱”,造成人才缺乏,在‘多出人才,快出人才的社会需要下,曾因抓‘英才教育而忽视了多数学生,今天不能再走到另外一个极端,否定‘英才教育,忽视对优秀人才的培养。…‘相信我们学生的智力水平总体是好的,或比较好的,能够学会有一定难度的数学内容,不需要也不应该迁就学习差的学生而全面降低水准,应该因材施教。”
日本著名社会学家麻生诚在名著《英才的形成与教育》中曾意味深长地提出:“英才是社会的中枢集团,具备一种能制约社会的最重要的事物和能力,所以这个集团的力量一旦被削弱,社会就会陷于散漫无秩序的状态之中。”他还强调教育绝不能放弃为社会培养英才的责任,否则社会就会处于解体的危机之中。
罗尔斯认为:“‘差别原则具有普遍的合法性,在‘差别原则之下,凭优秀挑选的某些个人将给予比其他人更高水平的训练和使用这种训练的机会。”
既然精英教育对一个国家的社会经济发展如此重要,具有如此卓越的贡献,我们就不得不将大众化进程中的数学“精英”教育纳入教育考虑的范围。
二、基础教育中“大众”教育与“精英”教育的关系
从整个教育体系来说,构建当今社会发展所需要的人才结构,应由“大众”教育和“精英”教育共同完成,“大众”教育和“精英”教育是我国基础教育的两个轮子,两者并行不悖。从逻辑的角度看,“精英”教育与“大众”教育之间也不是对立关系,“精英”教育应是“大众”教育的应有之意。“大众”教育与“精英”教育是大众普及与精英提高的关系,是教育发展中面与点的关系。形象点说,“大众”教育体系本身是塔形结构,“精英”教育在整个教育体系中是塔之尖顶。它们相互并不排斥,各有不同的功能和任务,互相补充,各有特色,各有定位,各有不同的社会服务对象,构成了教育的多样化格局。没有广泛的“大众”教育,无法提高民族的整体素质;没有高质量的“精英”教育,国家的管理和科学技术发展便后继无人。《数学课标》对“大众”的含义是这样表述的:“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而“‘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指每一个学生都有丰富的知识体验和生活积累,每一个学生都会有各自的思维方式和解决问题的策略,数学课程应当面对每一个学生,适应每一个学生的需要”。这其中的“每一个学生”当然也包括“20%的优秀学生”。新课程要面对和适应“每一个学生”,就必须面对和适应这“20%的优秀学生”,做到“大众”与“精英”并存,因材施教。“大众”教育进程中,必须包含一定数量的“精英”教育,两者朝着不同的方向发展,都应该是“科教兴国”战略必要的组成部分。
三、基础教育大众化进程中数学“精英”教育的地位
基础教育大众化进程中“精英”教育具有存在的必要性,那么数学“精英”教育的机构将仍然存在,这一方面源于社会对“精英”人才的永恒需求,另一方面也是植根于长期存在的社会结构明显的阶层差异基础之上的,而数学“精英”教育的存在则是基于全民的“奥林匹克”情结。但数学“精英”教育已逐渐变成了一个不断变小的部分,相比于大众化之前的黄金时代,现在数学“精英”教育的地位又如何呢?
马丁·特罗在讨论大众化高等教育中的“精英”教育设置时,曾在他的大作中提出:“第一种是有一个高度选择型的官方的部门;第二种是独立的个别大学;第三种是在一所较次的选择型大学内部设置一个高度选择的层次;第四种是在较宽的选择型大学内部的无论哪一个层次都有一个或多个高度选择型的特殊单位。”根据以上对高等教育中“精英”教育的几种分化方法,参照基础教育的具体情况,以及根据当前教师对于《数学课标》“误解”的实际情况,参考义务教育阶段的有关“教育资源均衡化”“教育公平”等一系列的法律、法规、指导性文件,肯定不允许在基础教育阶段存在“一个高度选择型的官方部门”,也不会允许建立“独立的个别‘精英教育的学校”,更不会允许在一个学校内部专门开设从事“精英”教育的班级。所以,基础教育阶段的数学“精英”教育只能在夹缝中寻找生存空间,受政策和文件的影响,传统的数学“精英”教育将向家庭化、社会化发展。承担“精英”教育工作的教师还是学校的教师,但是学校不再给予“精英”学生单独的进修空间,以至于这些教师只能受聘于这些学生的家长,或者利用工作以外的时间,开办校外辅导班,以填补数学“精英”学生的学习空间。
义务教育阶段新《数学课标》从根本上否定了传统的教学观,打破了传统的数学知识体系,重新建立的知识结构和重新推崇的教学方式都是以“大众”学生为教育的目标,和传统数学教育没有考虑“大众”一样,没有考虑“20%的优秀学生”,没有考虑他们的发展需要什么样的知识,需要什么样的教育。“因材施教”一直是中国教育的优良传统,因此,在实施数学新课程的时候,在顾及“大众”的时候,不要忘记那些数学“精英”,也应该给予他们关注,引导他们在数学上走得更远,走得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