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教学以“读写联动”提高语文素养的策略初探
2017-05-11达秀兰
达秀兰
【摘要】实施“读写联动”这一新的教学策略,主要是为了进一步改善小学语文教学实践,探寻在语文教学中全面落实“读写联动”学习理念的途径和方法,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又好又快地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全面落实素质教育目标,以便撑起读中悟写、读中导写、以读促写和以写促读的一片蓝天。
【关键词】阅读教学 读写联动 语文素养 策略
“读写联动”是语文新课标所倡导的一种新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思想,是提高学生语文实践能力的一种有效教学手段。
叶圣陶先生说过:教学必须注重倾吐学生的积蓄。所以,“读”要为“写”服务,要让学生把心中的积蓄倾吐出来,就必须在读写之间架设一座桥梁。在课堂教学中,要细心挖掘教材的潜力,精心寻找合适的读写联动点,设计各种形式的小练笔,组织学生进行读写基本功训练,提高学生的读写能力,让课堂更高效、更精彩。下面笔者谈谈怎样将“读写联动”运用于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
一、“读写联动”教学策略的定义
“读写联动”中的“写”主要是指阅读进行中的随文练笔,而“读”主要指文本阅读。“读写联动”首先是读写结合,既追求读写结合的过程,又着眼于读写结合的结果——高效的读写结合。因此,“读写联动”是追求阅读教学中高效的读写结合训练,指在阅读教学过程中寻找最佳结合点,有效落实“读写联动”,以读促写,以写促读,使知识和能力、方法和过程、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维目标有机整合,产生和谐共振的效果。
二、“读写联动”教学策略的意义
(一)意义
在新课程深入实施的今天,需要我们在继承和发扬传统语文教学优势的基础上进行创新。在教学实践中,我们尝试“读写联动”的新思路。“读写联动”是在读写结合的基础上,使读写更紧密,起联动效应,使理解内容、体验情感、发展语言、拓展思维、丰富想象等达到和谐共振、水乳交融的境界。
(二)价值
一是实现小学中段写作教学与阅读教学之间的衔接。二是扩大读写联动的内涵和外延,在理论上首先提出“读写联动”才能形成语文综合能力;从整体上,全面、正确地把握读写之间的内化过程,使语文教学的工具性和人文性达到高度的和谐统一。三是把研究的落脚点放在指导学生在大量阅读的基础上,通过感悟内化后进行表达,形成写作能力,从而提高学生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这是语文能力提高的终级体现。
三、读写联动教学策略的实施
我们在阅读和习作教学中寻找最佳的切入点,旨在使读写起联动效应,使“读写联动”达到高效化、最优化。
(一)巧借文本关键词处
小学语文课文中有许多表现力和概括力很强的词语,有的直接关联到文章的中心意思。教学中,如果教师抓住这些词来通过“补白”进行语言训练,能加深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如教学《荷花》一文时,可以抓住“白荷花在这些大圆盘之间冒出来”这个句子中的“冒”字巧设练笔。
(二)巧挖文本“留白”处
文章由于不同作者的写作特点和文学手法,在行文上经常会有某些看似不连贯的跳跃式段落,而且有时对某些内容往往写得十分简略,甚至省略不写,形成“空白”“跳跃”之处。引导学生对这些“空白”“跳跃”之处进行适当的填补,是训练学生语言表达和思维能力的好方法。如《检阅》《可贵的沉默》《她是我的朋友》等文本可以运用此手段。
(三)巧用文本插图处
课文中有许多紧扣课文重点安排的插图内容,这些插图紧扣文章中心,较好地反映了课文的内容。教学中,教师如果充分发挥插图的作用,引导学生看一看、想一想、说一说,既可以加深学生对文章的理解,又可以培养想象力,不断提高想象力水平。如《燕子专列》《妈妈的账单》《麻雀》等可以用此手法。
(四)巧想文本标点处
很多著名作家也是标点符号运用的高手,文章中的有些标点往往意蕴深刻,令人回味,尤其是省略号,也有着“空白点”的含义。在教学中可以充分利用这类标点,让学生揣摩标点隐含的内容,品味其中韵味。如《盘古开天地》《荷花》《一个小村庄的故事》等文本就可以用这种方法。
(五)巧续文本结尾处
许多文章往往有言已尽而意无穷的特点,抓住文意进行延伸,对课文情景进行合理的想象,就会使学生对文本的理解达到更高层次,对课文中心的感受达到更高境界。如《小摄影师》《凡卡》等这些课文适合这种方法。
其实,小学语文教材中有许多可以挖掘的读写联动点,我这里只不过简单地罗列了几种。教师应该不断挖掘,拓展文章丰富的内涵,同时恰到好处地为学生的大胆想象提供催化和导向,激发学生的积极情感,主动培养学生的想象力,促进学生健康、可持续发展。
四、“读写联动”教学模式的构建
通过实践探索总结,提炼出具有启发性、实用性的初具规模的“读写联动”教学策略的方法体系,包括不同课型、不同类型课文、不同学段“读写联动”教学策略和方法。优化、整合读写联动训练,构建读写联动的教学模式,具体如下:
(一)从文本组织看,有单篇读写联动教学模式、主题单元整体读写联动教学模式、课外读写联动教学模式等。
(二)从文本课型看,有精读课读写联动教学模式、略读课读写联动教学模式、阅读方法指导训练课读写联动教学模式、课外阅读成果展示评价课读写联动教学模式等。
(三)从文本类型看,有写人叙事类记叙文、写景状物类记叙文、说明应用类文章、散文、童话、寓言故事、科普小品、自由诗等不同类型课文“读写联动”教学模式等等。
因此,开展“读写联動”这一课题研究,主要是为了进一步改善小学语文教学实践,探寻在语文教学中全面落实“读写联动”学习理念的途径和方法,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又好又快地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全面落实素质教育目标,以便撑起读中悟写、读中导写、以读促写和以写促读的一片蓝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