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解读《前赤壁赋》的意境生成

2017-05-11陈广斌

教育界·上旬 2016年7期
关键词:赤壁赋苏轼意境

陈广斌

《前赤壁赋》是北宋最有成就的文学家苏轼的作品。1079年,苏轼遭遇“乌台诗案”,承受了残酷的身心折磨,身陷囹圄103天后,被贬职黄州。1082年7月,已年近半百的苏轼于这人生的重要转折时期,写下了这篇传颂千古的文赋。尽管政治失意,人生坎坷,但苏轼在文中并没有表现出思想情感的颓废、写景状物的灰暗;相反,这篇标志着宋代文赋最高成就的文章,以浪漫的笔调表现了清风月夜的舒雅美景,泛舟江上饮酒赋诗的超然脱俗,主客争辩探讨人生宇宙的旷达情怀。清风明月,水光接天,举杯吟诗,作者在无欲释然的既望之夜,体味着遗世独立、羽化登仙的人生快意,以及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哲理情趣,向我们展示了人与自然浑然一体、物我两忘、超然脱俗、和谐悠扬的意境。这种富有独特艺术魅力的意境,很值得去品味和探讨。我们不仅要立足文本,还要用立体化、多元化的历史眼光,从苏轼的人生经历、哲学渊源和美学追求中去解读其生成原因。

一、和谐超然意境是苏轼从人生的落寞沧桑中悲情解脱的归宿

胸怀大志是中国文人志士共有的特征。尽管北宋较之唐代是一个内敛的时代,苏轼少有自言壮志的豪言,但他的政治抱负却一直包容在他的诗词言论和人生经历之中。苏轼自幼“学通经史,属文日数千言”,二十二岁时进士及第致仕,深得欧阳修的青睐,早年即“奋励有当世志”。然而,他的政治仕途却并不顺利。从政之后,王安石新政开始。苏轼其实很想在这历史的变革时期为国为民献计献策,化解社会矛盾,以实现济世安邦的理想。但由于他希望对改革采取温和态度的政治主张,这使他不仅和变法派不相容,又和保守派相矛盾,常常身处政治夹缝之中。宋神宗元丰二年(1079年),由于倾向保守,苏轼因“乌台诗案”被捕入狱,后被贬黄州团练副使。年幼的宋哲宗即位后,高太后垂帘听政,新党失势,保守派执掌政权,苏轼被召还朝任翰林学士等职。此间,苏轼对执政后的保守派的腐败现象进行了抨击,并主张对新法“参用所长”,因而受到保守派的排挤。宋哲宗亲政后,改革派再度执政,苏轼因曾依附旧党被贬至岭南惠州,后又被贬至海南儋州。

这样一个坎坷曲折的人生履历,表明苏轼在当时的社会浪潮和政治舞台上,历经了怎样的摔打和磨砺,付出了多少努力和抗争,承受了何等的压力和愤懑。他一次次跃上人世的浪峰,又一次次被弃之出世的沙滩,在每一次艰难的回眸后,独自咀嚼着“寂寞沙洲冷”的隐痛和忧伤。“早岁便怀齐物志,微官敢有济时心”,这一份叹息和落寞,分明让我们看到了作者一颗受伤的心。

心之伤痛,何以为疗?怡情山水,阅览自然,是让生命升华的积极途径,是精神超脱的美满归宿。在炎黄文人的史册上,这个归宿宁静淡泊了许多沧桑的心,于是便有了陶渊明的“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李白的“且放白鹿青崖间”,柳宗元的“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从“乌台诗案”到贬职黄州是苏轼人生走向多变的重要转折时期。在黄州4年多的艰辛生活中,苏轼躬耕几十亩荒地,自号东坡居士,在田园生活中体味自我,思索人生与社会、自然的关系。这是他在坎坷的人生旅程中从精神上进行自我探索的悲情解脱。这种悲情解脱使他展现出了这样的睿智:在大自然的无尽藏中,精骛八极,心游万仞,为疲惫的心灵安置一个物我同一的艺术境界。《前赤壁赋》的这种从自我解脱中走来的和谐超脱的意境之美,不仅让我们深受感染,也打动了历代文人墨客。明代文学家茅坤曾这样评价苏轼及其前后赤壁赋:“予尝谓东坡文章仙也。读此二赋,令人有遗世之想。”

二、和谐超然意境是佛道哲学思想在苏轼生命体验中的显现

《前赤壁赋》第一段就把读者带进了一种空灵超脱的美妙意境中。既望之夜,月出于东,风清水靜,白露茫茫。作者举酒属客,吟诗漫歌,任小舟逍遥所往,似将离世飘摇,羽化登仙。每一位熟悉中国传统文化的读者对此都倍感亲切,产生浓烈的审美认同和情感共鸣。这一段描写情景交融,主客相谐,物我相和,层层推进,恰似道家修炼垂成,得道升仙的幻化过程,包容了顺其自然、超然隐逸的道家哲学思想。同时,又体现了作者面对有缺陷的人生进行的内省式自我修行,折射出了超脱顿悟的佛家哲学思想。

苏轼与佛家思想渊源颇深。他家世信佛,自小就受到了佛家思想的熏陶,一生结识了很多高僧,如东林常总、大觉怀琏、玉泉承皓、佛印了元等。被贬黄州后,每日素食斋戒,诵经念佛,经常到黄州城南安国寺敬香拜佛,怡然静坐。佛教的哲学影响在他的其他作品里也有体现。例如,他在《赠东林总长老》一诗中写到“溪声便是广长舌,山色岂非清净身?夜来八万四千偈,他日如何举似人?”诗中的佛语禅意,空灵妙悟,展现了佛学思想对他的影响。苏轼思想也长期受道家哲学的影响。苏轼八岁时,祖父送他去天庆观跟道士张意简学习,非常喜爱诵读《道德经》,青年时常读《庄子》,仕途遇挫,被贬黄州后,更是潜心钻研佛学和道学,“道法自然”的超凡遁世思想更加徜徉在他的精神世界里。

苏轼思想印有宋代儒、道、佛三家合一特征,呈现出鲜明的儒道互补的特点,儒家人世哲学与佛道出世精神在他的一生中水乳交融。仕途顺利时,则锐意进取,投身政治,实现兼济天下的人生抱负;仕途失意、理想遇挫时,则回归山林,望月举杯,吟诗作赋,走向独善其身的超然淡远境界。《前赤壁赋》正是写于品尝了人生巨大的挫折和失意之时,文中展现的“物与我皆无尽也,而又何羡乎…‘相与枕藉乎舟中,不知东方之既白”的境界,人与自然的相忘相悦,呈现出佛道哲学的脱尘之光。这种超然意境,是在历经儒家经世的人生奋斗,饱尝挫折和痛苦后,佛家和道家思想在苏轼沉浮不定、苦乐无常的生命体验中的自然显现。

三、和谐超然意境是苏轼高蹈淡远的美学追求在赋文写志中的辉映

艺术所表达和传递的,除了思想和情感之外,还有美。一个艺术家的艺术创作,总是在自己的审美关照下进行的:一篇文学作品的诞生,总是凝聚了作家的审美追求。《前赤壁赋》中“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的飘然旷达的意境,正是苏轼高蹈淡远的美学追求在其赋文写志中的辉映。

苏轼在《书鄢陵王主簿所画折枝》中有句被广为引用的诗句:“诗画本一律,天工与清新。”对于艺术创作,苏轼认为无论绘画还是诗歌,都应平淡、古朴、自然,反对过于雕琢晦涩。他的很多作品都蕴含了这样清新天然的美学风格。他在《和子由渑池怀旧》所写:“人生到处何所似,应是飞鸿踏雪泥。泥上偶然留指爪,鸿飞那复计东西。老僧已死成新塔,坏壁无由见旧题。往日崎岖还知否,路长人困蹇驴嘶。”行文自然、清新,意境恣意洒脱。苏轼在文学审美中强调立意的重要。据《韵语阳秋》卷三所记,苏轼曾对向他讨教作文之法的葛延之说:“天下之事,散在经史之中,不可徒得,必有一物以摄之,然后为己用;所谓一物者,‘意是也。不得‘钱不可以取物,不得‘意不可以用事,此作文之要。”不少研究者由此探讨苏轼“尚意”美学风格。这里的“意”,不能狭义地理解为文章的内容和思想,更是指一种生命主体对客体的关照、相容以及精神对外物的超然意境。尚意与天工清新,都是苏轼高蹈淡远的审美风格。《宝绘堂记》中写道:“君子可以寓意于物,而不可以留意于物。寓意于物,虽微物足以为乐,虽尤物不足以为病;留意于物,虽微物足以为病,虽尤物不足以为乐。”《前赤壁赋》中,苏轼的意就是把受挫痛楚的心情,幻化于明月清风之中,又在明月清风之中“凭虚御风”,“羽化而登仙”。“惟江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无尽,用之不竭”,作者心灵与自然融为一体,而又不为自然外物所役,用心灵去把握和体验自然宇宙,走向了一个旷达飘逸的艺术境界,营造了天人合一的完美意境。

四、和谐超然意境是情景交融在苏轼韵散结合语言艺术中的浑然天成

即使是一个对苏轼的哲学和生平不太了解的人,只要读到《前赤壁赋》,就会被文中超凡脱俗的意境感染和陶醉。《前赤壁赋》里面的很多文句,历来常常被来自不同阶层,不同领域的人们所引用。这是因为,《前赤壁赋》中苏轼用自己独特的语言艺术,将情景交融的和谐境界完美地呈现出来,使物我两忘的超然意境浑然天成。如果说,苏轼坎坷的人生经历、出世超脱的佛道思想和高蹈淡远的美学追求为本文意境的生成提供了思想和精神土壤,那么,韵散结合、富于想象、寓闲适于璀璨中的语言风格,正是在这片土壤上盛开的鲜花,为本文的意境生成提供了形象的承载,让读者在恣意挥洒的色彩和芬芳中,近距离地触摸和感受这篇散文赋的意境之美。

作为北宋古文运动的主将之一,苏轼反对五代以来骈文讲究形式、粉饰太平、艳冶浮薄、华而不实的文风,积极推进对骈文赋体的改革。《前赤壁赋》就是从骈文中变革而来的一篇散文赋。尽管苏轼反对骈文,但他并不是简单地全盘否定,而是借鉴继承了骈文中的文采风格,并与现实的思想感情相交融,韵散结合,营造出独特的风格和意境。苏轼在《与二郎侄》中写道:“凡文字,少小时须令气象峥嵘,色彩绚烂,渐老渐熟,乃造平淡,绚烂之极也。”可见他反对骈文流于形式的华美,但很重视语言寓于质朴的绚烂。正是这种批判的继承,造就了这一千古传颂名篇的超凡意境。

《前赤壁赋》既有大量工整的排比句和对偶句,又有不少无韵自由的散句,韵散结合,错落有致,渲染了空灵超然的意境。文章第一段就是一个典型。开始一句用散句“壬戌之秋,七月既望,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為全文的写景、思辨和抒情准备了特定的时间和地点。接下来,用了很多骈文式整句,“清风徐来,水波不兴”“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白露横江,水光接天”“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等,抒写和渲染景色的迷蒙悠远,表达主体自我在自然景色中的忘我和超脱境界。在这些整句表达中,又穿插了“举酒属客”“少焉”这样的散文语句,使程式化的整句间有了过渡和承接,也有了停顿变化之感。这样韵散结合,使文章读来既有音乐的韵律美,又有行云流水般的自然美,从而凸显了淡远悠扬的意境之美。

再如,“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无尽,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适”这几句,前面为整句,最后一句为散句,体现着本文韵散结合的特点。同时,“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是一种升华普通物象的想象。而这几句用语质朴,却寓绚烂于平淡之中,读来有华美之感。正是由于具有这些特点,这几句就典型展现了本文物我一体、超然和谐的意境。

一种富于艺术感染力的意境,总是生成于富有个性色彩的阅历、思想、情感、艺术表现多种因素的相互作用和相互影响中。我们之所以能在《前赤壁赋》的明月清风中抚平尘世的伤痛,让自己的心灵遗世独立,羽化登仙,正是因为文中超然和谐的意境,融汇了苏轼跌宕坎坷的人生体验、脱俗自由的佛道思想、超然淡远的美学追求,以及韵散结合的语言艺术。阅读了《前赤壁赋》,我们会领略和陶醉于文章的独特意境,而探索了苏轼的人生、思想和美学追求,我们的领略和陶醉就走向了深刻和永恒,我们就会在《前赤壁赋》旷达超脱的情境氛围中获得生命的感悟。

猜你喜欢

赤壁赋苏轼意境
从善如流
苏轼错改菊花诗
苏轼没有写过《前赤壁赋》
对比前后赤壁赋
春色满园
苏轼没有写过《前赤壁赋》
苏轼吟诗赴宴
一朵花的意境
苏轼发奋识遍天下字
环境——雕塑意境的延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