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到深处莲花开
2017-05-11潘永辉
潘永辉
下课散步回来,经过学生宿舍区,经常会见到—对对年轻的恋人在门口告别,他们一边各自转身走开,一边依依不舍回头张望。
十几年前,这所大学谈恋爱的学生很少,现在,已经成为一种普遍现象了。寂寞的人越来越多,活得浮浅的人越来越多,追逐表层感性生存的人越来越多。
我讲授哲学课,每当看到这些情景,总禁不住感叹:“多么神奇的一个哲学世界!”
你看,他们原本拥抱在一起的身体各自走开了,从物理学的角度看,这叫做物体的空间位移,从哲学的角度看,这叫做事物的分裂。他们虽然身体分开了,但内心深处还想着对方,他们的情感依然黏在一起,没有分开——可见,人的情感世界是一个细腻的、更容易冲破时空制约而保持深层联系的一个微妙世界。“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说的就是这个秘密吧?
但是,情感世界也是有缺陷的。第一,恋爱中的情人各有各的自我观念,说明这个世界还是有分裂的,有“我的情感”和“你的情感”的分别和对立,有“我爱你”和‘你爱我”的主客对立,并非一个绝对统一的世界;第二,这个世界还是无常的,变化的,不是永恒的、宁静的,再有耐心的情感等待,也有海枯石烂的一天,“时间会冲淡一切”,说的就是这种现象;第三,这个世界还是矛盾的,不稳定的,也许某一天为了一点什么,醉心的爱就会转变为刻骨的仇恨。
那么,疑问来了,有没有这样一个世界:相爱着的人们,能够永远在一起,不用担心情感会被时间冲淡,不用害怕双方会因爱成恨?
有的!雷锋“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中去”,有限的肉体生命,局限不了心灵深处与人民的无限融通,犹如浪花觉悟到了自己的深处就是大海。你看,这样无我无私的爱,省略了过程,省略了时空,省略了性别的诱惑和情感的连缀,一切就在当下,一切都那么自然而然。
性别只是生命的表面,心灵深处没有男女之别。但是,没有证悟到这个境界的人,他们的生命都是片面的,不得不通过愛情、婚姻来寻找自己的另一半。于是,男女相互追逐、相互纠缠、相互索取、相互折腾的人间情事就产生了。对于普通男女而言,谈恋爱很辛苦:相貌、品德、性格、金钱、地位、家庭背景等等,都要考虑。对于被情感折磨成了哲学家,想要觉悟的人来说,谈恋爱也很辛苦,要从对立谈到统一,从细腻的情感谈到无我的境界——一个漫长而迷茫的过程。
至此,我们可以从逻辑上分析出世界的三个层面了。最表层,是一个物质化的、物理学的世界,充满了事物的分别、对立和运动,充满了事物的时空变化和人类的生老病死。中间的层面,则从物理世界进入了心理世界,有情有义的人们,可以在这里发现情感的微妙联系,找到生命和万物相依相靠的和谐感。最深层,已经没有了“我”“你”“他”“她”“它”的对立,一切都自然而然地成为天然的一体,再也没有任何分裂。《庄子·秋水》篇云:“可以言论者,物之粗也;可以意致者,物之精也;言之所不能论,意之所不能察致者,不期精粗焉。”的的确确体会到了世界微密深处的不可思议。陶渊明诗云:“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从中可以隐约读出诗人万物一体的世界体验。
世界的三个层面,对应着生命境界的三个层次。最表层,就是肉欲。肉体常常有本能的自私性,抱“人不为已,天诛地灭”信念的、强调生存竞争的人,就活在这个层次。中间层,是情义,能够超越肉体的生物自私性,为情而死的情种,为义而献身的侠士,都会有牺牲表层肉体的对立性而追求深层一体感的倾向,他们因此也能一定程度上解脱表层自我观念和自私心理造成的生命孤独感。中国诗人“问世间情为何物,直教人生死相许”的追问,道出了这个生命层次的困惑;西方诗人“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若为自由故,二者皆可抛”的决意,道出了生命升华的渴望。最深层,是无可言喻的永恒境界,我们只有深入传统文化无我无私的心性和红色文化解放全人类的情怀,才能有所体会。
爱情比肉欲细腻,慈悲比爱情无私。爱情是有选择性、方向性、片面性的,慈悲,才是浑然一体,是对世间万物天然地一往情深,无任何人、任何事可以离间。英雄最懂情。只有英雄才能慈悲,才能献身,并在献身中让生命回归到万物一体的最深境界。
人类的肉眼睁开着,但情义之眼和智慧之眼往往关闭。凡夫俗子只看到世界表面的声色货利、得失成败,为自己的人生遭际喜怒无常,却不能让心灵稍稍潜入生命的深处,感受一下情义和觉悟的幸福。
情之为情,奥秘大矣哉!若用情真诚、无私,情到深处,可通向生命的大彻大悟,在人性中盛开最洁净最芬芳的莲花。这一朵莲花,就是人间世所有众生苦苦追求却又无从寻觅的永恒、自由、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