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法律环境对审计判断的影响与应对策略

2017-05-11张定乾

决策探索 2017年8期
关键词:应对策略

张定乾

【摘要】本文阐述了法律环境对审计判断的影响因素,分析了现有法律环境下审计判断的瓶颈,并从多个层面给出了应对策略。

【关键词】审计判断;法律环境;应对策略

法律环境的改变能够促使传统审计模式从无组织向有组织方向转变,并被新的审计模式所取代。不同法律环境下,审计判断会受到不同影响,也会对审计事务所的诉讼风险、获利水平和社会利益产生冲击。良好的法律环境能够为审计质量提供更多保障,降低审计失误的概率,保护审计人员,提升审计工作的可信度与权威性。

一、法律环境下审计判断的影响因素

(一)法律主客体

在我国的注册会计师考试体系中,所涉及到的门类并不多,与之相关的内容也各有侧重,主要以理论为主,实务其次。但在实际操作中,注册会计师的审计判断受到综合素质的影响很大,而这又进一步关系到审计的质量与水平。因此,唯有构建严格的审计制度,持续提升审计人员的知识与技能水平,通过后续培训与终身教育,才能让审计判断质量达到理想的水平。在这一过程中,除了要关注审计主体外,还应对审计客体加以关注。这是因为,在历史与现实原因的影响下,我国部分客户并未对审计业务约定书和技术劳务合同等形成正确的认知,审计客体倘若按照消费者的身份参与到审计工作中,就会和注册会计师之间由于信息不对称分别处在劣势与优势地位,后者会依据客户利益诉求,通过主观形式做出审计判断,审计结论势必受到社会的质疑。

(二)法律完备性

如果能按照复杂环境的要求做出正确的审计判断,对注册会计师来说是十分重要的。尤其在现代审计系统内,依法审计将成为审计活动的基本要求,而这将对法律与法规的客观性、整体性与完备性提出更多要求。而一旦在法律层面上无法对其进行弥补,一定会加大审计判断的难度。之所以如此,是因为所有审计判断均应依据会计准则和审计准则进行,而这两个准则的完善性和准确性,会对审计判断的质量与水平产生直接影响。我国会计准则和审计准则不断走向成熟,体系越来越完善,这在一定程度上维系了会计准则的本来面貌,其中不完善的部分也因此得以保留,使审计判断的难度无法在短时间内下降。

(三)法制观念

法制观念的强、弱都会对审计判断形成正面或负面的影响。大量经验证明,倘若企业、投资者和社会公众可以对审计的法律地位有着相对清晰的认知,就会对审计判断的优化起到积极作用,对提升审计环境的作用和审计工作的开展也是大有裨益的。自进入21世纪之后,我国社会公众的法律意识、法律观念和法律思维都得到了不同程度的加强,对于法律的认识也今非昔比。但是,不得不承认的是,很多社会公众尤其是特定的社会人群,在关于审计法律观念意识方面尚处在较低层面,对于审计领域的涉足十分有限。同时,对审计队伍来说,由于历史和现实因素的影响,一些审计主体在审计领域中的行为和法律的要求之间存在冲突,甚至会在利益驱使或者竞争压力下,做出违背客观事实的审计判断。

(四)法律责任

借助法律的力量,审计工作与审计人员的地位可以得到保障,无论是权利还是义务,都会得到与普通社会公众同样的对待。而对于那些由于各种原因,要么处于主观故意要么出于客观事实,未做出正确审计判断的审计人员(尤其是注册会计师),要对其进行惩罚,使之为此承担必要的法律责任。一般情况下,在法律范围之内,针对注册会计师的审计责任包括警告、暂停执业和吊销注册会计师证书等,此类一般归属于行政责任和民事责任的范畴,而对于那些由此而产生重大影响或者产生重大损失的,还应对其进行刑事责任的诉讼。在这一过程中还应认识到,审计责任对注册会计师来说,其影响除惩戒与威慑外,还应能够促使其在各类法律环境里作出客观、合理的审计判断。

二、现有法律环境下审计判断的瓶颈

(一)执法主体特定性破坏了审计判断的公正

在我国,由于权力设置具有执法主体性特点,使得审计机关对部分违纪问题无法进行直接处理或者处罚,而要借助合法的执法主体来完成。这种审计和处理机制使得不同的部门之间在协调、配合方面容易出现脱节,破坏了审计判断的公正。这是因为在不同的法律下,其执法主体必然存在差异。在制定相应法律的过程中,针对的执法部门具有主体性。所以,当审计主体借助这些法律时,还会因对盲点的捕捉不够,对审计监督的执法必严和违法必究产生制约和影响。

(二)法律与实践脱节限制了审计判断的落实

在当前法律下,审计部门对本级各机关单位以及下级政府、企业等出现的违反国家规定的财政收支等行为,不具有审计处罚权。可事实是,一些审计主体在对本级政府相关部门进行预算审计时,相关直属单位却会因为监管的疏漏而存在大量的违规和违法事实。此时,对预算执行情况加以处理就显得十分困难。这是因为,预算经由人大通过,审计机关没有权力要求财政部门按照审计要求对预算做出调整,审计主体的唯一途径是借助政府建议人大完成预算调整。此外,审计主体的工作报告通常要与财政决算草案同时报出,但是人大常委会的会议时间较短,即便对政府提出了一些建议,在较短的时间内人大也无法对其进行全面调整,严重限制了審计判断的落实。

(三)法律法规的不健全和审计执法依据的缺失影响了审计监督的效果

我国市场经济进程不断加快,促使行政管理范式发生转变,在法律法规层面上和国际惯例接轨的可能性越来越大。与此同时,审计工作的法律环境也呈现出不健全的一面,缺陷与不足被逐渐放大。比如,由于法律法规的不健全,使得审计人员在审计执法时难以做到有法可依,与审计工作直接相关的重要的法律、法规和行政条例等有待进一步出台。而对于那些已经出台的法律法规还需要进行进一步的调整和完善,以便为审计工作的顺利开展奠定基础,通过修订最大限度地降低审计监督工作难度。更为重要的是,此类状况的存在使得审计评价、审计结论和审计处理、处罚等工作难以保证稳定性和常态化,而审计执法依据的缺失同样影响了审计监督的效率和效果。

(四)人治与法治混杂消弱了审计判断的精度

我国审计事业正在从人治向法治迈进。但不可否认的是,由于封建社会遗存意识形态的影响,以及计划经济的发展惯性,使得审计实践中人治的影响依然很大。以此,在审计监督领域,一些个人或者组织为了自身利益和组织利益,对法律进行践踏,对客观事实进行扭曲,人治与法治混杂消弱了审计判断的精度。

三、新法律環境下提升审计人员审计判断的策略

要提升审计判断的准确性、客观性和科学性,应该以法律环境为基础,通过审计活动中主客体的法律定位以及审计人员的法律责任认定等措施完成。为了消除现有法律环境下审计判断的瓶颈,除了要借助国家法律提升审计监督的独立性、对注册会计师行为进行法律规范外,还应进一步明确审计参与者的责任和权利、加大对审计人员的责任认定,在法律环境建设方面对审计人员的审计判断产生积极影响。

(一)借助国家法律提升审计监督的独立性

为了提升审计判断的效率效果,审计人员应该严格依照国家颁布的法律法规行事,审计主体也应借此构建与持续完善与自身相适应的审计工作规范,借助国家法律提升审计监督的独立性,以此形成有利于提升审计判断质量的法律约束体制。当然,依法进行审计判断也对审计机关与审计个人提出了更细致甚至严苛的要求,包括注册会计师在内的审计个体或者审计组织在享有法律赋予权利的过程中,要承担起相应的法律责任。具体做法是,进一步明确审计判断的法律地位,强调审计监督的独立性,让内部审计事务在审计体系中解放出来。

(二)对注册会计师行为进行法律规范

在国际审计规则下,我国应尽快构建基于注册会计师个人财产的登记制度,让其能够切实承担更多的无限责任,同时,要明确注册会计师的民事赔偿责任,使其中存在的重大过错、舞弊以及欺诈行为等,能够得到法律的制裁和惩处,使投资者的利益能够得到补偿,不因虚假报告的误导而遭受损失。此外,要进一步完善注册会计师的责任保险制度,让会计师事务所需要承担的执业风险能够进行合理转嫁。

(三)明确审计参与者的责任和权利

按照我国现有国情,任何从事审计的人员都要获取注册会计师资格证,而这一资格证的获取要通过多门课程科目的考试。单纯从相关科目的内容来看,将其与审计实践对比,无论是知识结构还是内容,都难以与实际需求相符合。因此,为了提升审计判断的精度,需要在资质方面借助法律途径加以重新认证,以便能够明确审计参与者的责任和权利。尤其在当前时期,更应该对审计对象的权利与责任加以法律规范,以保证审计判断更加准确和高效。

(四)加大对审计人员的责任认定

强化审计人员的责任认定能够有效提升审计判断的准确度、效率和效果。为此,可以针对审计人员应该承担的法律责任进行单独立法,提升其风险意识、大局意识和法律意识。同时,应强化对审计纰漏与会计造价的法律惩处力度,通过提升职业道德水平,搭建系统化的审计监督体系。此外,应进一步加强企业法人和审计人员的法制观念,通过构建内部约束机制的方法,不断完善现代企业内部治理结构,提升法制化水平,最大限度降低审计人员从事审计工作的阻力与障碍。

参考文献:

[1]李星. 法律环境对审计判断的影响[J].

法制与社会,2015(8)32-33.

[2]李兆勇等. 法律环境和缺陷对审计执

法的影响[J]. 山东审计,2013(8)15-16.

[3]司艳萍等.法律约束环境与审计质量[J].

中国审计,2013(21)28-29

(作者单位:中共南阳市委党校)

猜你喜欢

应对策略
刍议智慧金融下的精准扶贫
关于当今校外少儿美术教育发展的思考
浅谈“营改增”对建筑企业的影响及应对措施
商业银行在互联网冲击下的发展探讨
初中英语情趣教学的现状浅议
筑牢洪灾后的舆情“堤坝”
大数据时代管理会计的发展困境与出路
“营改增”对集团企业的影响及应对策略
利率市场化改革对商业银行的挑战及应对策略研究
我国信用评级业存在的问题及应对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