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深化改革 推进矿井稳健运营
2017-05-11李秀军
文/李秀军
为适应煤炭市场形势,冀中能源峰峰集团万年矿深入贯彻落实集团公司深化改革稳健运营工作部署,从企业发展实际和职工根本利益出发,以提质增效、稳健运营为目标,按照“板块化管理、自主化经营、市场化运作、目标化考核”的基本思路,通过实施“定量、定价、定编、定岗”管理,逐级传递压力,激发内在活力,深挖改革潜力,以改革新举措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确保企业平稳健康可持续发展。
一、做活职工教育培训,全面提升员工素质
以教育培训改革创新为起点,全面提升矿井各层次员工的综合素质,为推进企业深化改革,完成任务目标奠定基础。
1.实施“1241”安全培训模式。进一步加强职工安全技术培训,深入实施“1241”“应知必会”培训模式,让每名职工熟知岗位工作标准、工作流程和风险预控内容,坚持培训与实践相结合,培训与考核相结合,实行月度“无题目”考试,月度兑现奖惩,凡考试过关的职工予以200元奖励,未通过者停止工作参加补考,无故不参加考试者罚款200元,以考促学,以学促干,切实提高职工的安全意识和操作技能。
2.班组长实施“星级”管理。利用每月9日班组长活动日,由副总以上矿领导和业务水平较高的专业技术人员对全矿班组长进行脱产培训,培训内容包括安全生产法、安全质量标准化知识、新技术、新工艺的应用,领导能力、组织能力的发挥等方面。每年10月9日,对全矿班组长进行综合考核评比表彰,凡被评为“金牌班组长”“优秀班组长”的员工,授予矿“二级明星员工”“三级明星员工”称号,一年内分别享受所在单位副科级、一般管理人员待遇。
3.组建大学生采煤队。强化专业技术人员教育培训和培养,选拔优秀青年管技人员组建大学生采煤队。进入采煤队的所有人员没有严格意义上的操作岗位和管理岗位的身份区别,既是管理者,同时也是操作者。实行动态管理,满两年考核优异者,交流到本矿其他单位提职,也可在本队提职。凡大学生采煤队的人员均为上一级岗位的后备干部人选,如矿出现管理和中层岗位缺位时,将从大学生采煤队技术人员中进行择优选拔。将大学生采煤队打造成矿青年工程技术人员劳动见习接受培训教育的“基地”和提职培养各方面人才的“黄埔军校”,切实为矿井稳健发展提供人才保证。
二、做实采矿生产板块,确保稳产高效可持续发展
坚持“科学产能、经济产量”,合理释放矿井产能,稳定煤炭生产水平,巩固集团公司主力矿井地位,为峰峰集团跨入5000万吨大型煤炭企业行列提供强力支撑。
1.稳定矿井生产水平。加快生产准备,通过对深部采区开拓延伸、奥灰水位疏放、充填开采解放永久煤柱等技术手段进行储量挖潜升级,提高矿井可采储量,“十三五”期间,原煤年产量始终稳定在320万吨~260万吨之间。
2.积极跑办“万东”扩大区相关手续。根据矿井发展定位,立足长远,在抓好-500以下、-375以下和北四地区的设计和掘进工作,确保矿井近五年产量的同时,加强与集团公司的沟通联系,积极跑办“万东”新建和扩能(技改)工程的相关手续,促进矿井可持续发展。
3.实施技术工艺装备改革。充分发挥科技创新在提高效率、降低成本、产业升级方面的革命性作用,推动技术工艺装备革命性变革。落实“机械化换人、自动化减人”专项行动,全面普及煤巷锚网索支护,岩巷推广“皮带+砟仓”作业线,推广使用T字型巷道断面和沿空留巷工艺,在工作面上下两巷推广应用“新型端头支架”,开展技术攻关解决深部大煤顶板砂岩水难题。
三、做优洗煤销售板块,提升企业经济效益
1.大力实施精煤战略。促进产品结构优化和升级,根据市场需求,充分发挥跳汰和重介两套洗煤系统的作用,提高低灰烧结精煤和末精煤产量,努力生产适销对路、质优价高创效好的产品。“十三五”期间,精煤产量每年完成90万吨,提升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和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努力实现效益最大化。
2.打造洁净煤生产基地。组建洁净煤市场研发小组,结合矿煤种为低硫、低灰、低挥发、燃烧时间长等特点,从战略的高度,加快研究洁净煤深加工的有效途径,努力拓宽矿井煤种的发展新方向,大力开发洁净煤市场,激活产品的效益增长点,提高和扩大市场占有份额和销售份额,打造洁净煤生产基地,注册“万年煤”商标品牌。
3.加快洗煤厂技改项目建设。按照“提升效益,降低成本”原则,加快洗煤厂技改项目建设。2016年完成新建浮选车间、重介车间精煤储存仓及相关运输系统的论证、立项、筹建工作。加快重介车间筛分脱泥设备重新选型购置更换,降低重介洗煤介耗。
四、做好后勤服务板块,实现三年自养目标
生活科、服务科、医院后勤服务板块按照生活后勤深化改革实施方案和扭亏自养三年规划,从2015年起补贴每年递减30%,三年内取消补贴,实现自养,形成脱离主体、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发展的经济实体。
1.居民生活区实行物业公司管理。对居民生活区进行农电、水网、暖网改造,加快与邯郸“佳祥”物业公司的合同签订。2016年由邯郸“佳祥”物业公司对居民生活区进行代管,矿给予部分补贴,2017年后把生活区真正推向社会,自负盈亏,实现自养目标。
2.服务科实行内部市场化管理。服务科为厂区生活后勤服务部分实行费用承包,减人不减资,增人不增资。对澡堂、公管化、卫生队等班组推行承包管理,做到能包尽包。对老弱病残等弱势群体应养尽养,矿承担相应的部分费用。进一步细化后勤服务项目的核算,理顺生活后勤服务价格,与其他板块之间建立市场化的买卖关系,提供有偿服务。按照服务质量、服务工作量,以质考核,以量计价,以收定支,2015年四季度试运行,2016年实现自养。
3.医院实行社会化管理。医院为矿服务职能部分实行以岗定薪,如井口急救、职工体检,工伤救治、卫生防疫等科室。其余部分由医院通过实施看病送药“进社区、进家庭、进车间、进宿舍”,退休职工、家属“半价体检”,设立南洺河铁矿等矿外医疗点,新增医疗健康养老特色产业等灵活的经营方式,补欠增收。矿给予部分补贴,三年实现自养。
4.生活科实行租赁承包管理。原职工营养餐厅、职工食堂部分窗口实行对外租赁承包,经营项目自选,收取租赁费及水电暖等相关费用。井下职工班中餐实行生活科内部班组承包,职工食堂建立“24小时”服务窗口,满足各时间点职工饮食需求,保证饭菜质量和班中餐质量,以收定支,矿给予一定补贴,三年实现自养目标。
5.推动后勤产业创新创效。发挥生活后勤特色专长,通过外扩餐饮服务范围、对外承揽大锅菜及包桌加工服务以及承揽地面工程和项目等渠道实现创收。合理利用闲置资产,将棚户区改造后闲置的60余处房产,用于商业出租。充分利用油库等空闲场地,发展蔬菜种植、畜禽养殖等农牧业,鱼塘发展养渔业,成品食物按照低于市场价格供应矿招待所、职工食堂使用,推动后勤产业创新创效。
五、做强非煤产业板块,打造经济发展新亮点
加强技术攻关力度,提升科技创新能力,在满足矿井生产需要、降低费用支出的同时,积极开拓外部市场,提高非煤产业运营效益。
1.做强多经集体企业。不断推陈出新,根据矿井支护方式的变更,逐步淘汰u型钢支架、卡缆产品的制作。加强胶带输送机滚筒制作、液压顶镐、电器设备维修力度,减少矿外委修理费,为矿节约成本。积极开拓外部市场,利用丰富的市场运作经验以及拥有场地、设备、技术、人员的优势,拓展南洺河、普阳钢厂等新客户,开展设备修理、制作工作,延伸产业链条,提升市场占有率。引进个人资本,选择规模大、队伍优的1~2个厂点推行混合所有制。在做强现有厂点的同时,开拓新型产业项目,进一步做活、做大多经集体企业。2016年实现产值5000万元以上并逐年递增,至“十三五”末要达到1亿元以上。
2.做活矿井制修产业。制修区实行企业化自主经营,与各单位建立市场化关系,有偿服务。成立攻关小组,开展采煤机、综掘机、液压支架等大型设备的检修业务,最大限度降低修理费用,每年为矿降本增效200万元。面向市场,利用多经公司相关资质开展业务合作,对外进行有关设备及配件的制作与维修,为企业创收创效。
六、做细三项制度改革,激发矿井发展内在活力
以劳动、人事、分配三项制度改革为突破口,精简机构人员配置,优化劳动用工方式,强化人才队伍建设,完善内部工资分配,构建灵活高效、充满活力的体制和机制。
1.深化机构改革。优化机构配置,和集团公司对接,整合业务职能相近机关科室,整合井下生产区科。
2.推行竞聘上岗、以岗定薪制度。在全矿打破干部、职工的身份界限,能者上、平者让、庸者下,以岗定薪、易岗易薪。对全矿各单位实行定编定岗,凡出现缺岗,将在所有干部职工中公开竞聘。
3.实施干部职称“评聘分离”制度。职称任职资格将不与工资待遇挂钩,仅作为具有职称人员的学术水平、技术能力的标志和职称聘任的依据。职称聘任必须与岗位相近或一致,对职称和岗位不符的专业技术人员一律予以解聘。对受聘高、中级职称人员进行年度考核,考核没有达到要求的,将采取高职低聘或解聘的方式进行管理。
4.强化管技岗位管理。坚持人岗相适、人尽其才,严控管技岗总职数,合理配备基层班子职数。管技岗向生产一线倾斜,一线基层班子按照“两正、四副(三名副区长、一名工会主席)、一名主管技术员、两名技术员”进行配置。机关人员减员分流,只减不增、只出不进。
5.推进减员提效。 2016~2020年减员500人以上,其中2016年减员80人以上。鼓励干部职工自愿办理内退和离职托管政策,走出企业自主创业。进一步清理各类长期不在岗人员、在编不在岗等各类不规范用工,减少冗员。提倡一专多能、一职多责,推行岗位承包制、小时工作制,实现岗位职数和用工人数逐步缩减,促进减员提效。
6.推进劳务派遣用工逐步向工程承包转变。依照劳动用工政策和相关法律法规,开掘组建两种“工程承包性质”的外包队。矿派遣生产技术人员对外包队的生产情况及安全工作进行监管,并收取一定的管理费。对到期并留用的劳务派遣工、农民合同制工人以及井下新招用人员,一律采用工程承包用工形式,降低劳务派遣用工比例,转变用工模式。
7.深化工资分配制度改革。工资严格按预算和以收定支管理。兼顾业绩与贡献、效率与公平,合理优化工资分配结构,在核定工资标准、制定工资单价上,重点向安全、生产一线、技术人才、关键岗位倾斜,形成收入与责任相挂钩、付出与回报相对称的考核分配机制,增强岗位吸引力,鼓励地面职工向井下辅助、生产一线和工作急需的岗位转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