舒适护理对老年脑血管介入术后患者舒适度及并发症的影响
2017-05-11张耕瑞王荣勤
张耕瑞 王荣勤
舒适护理对老年脑血管介入术后患者舒适度及并发症的影响
张耕瑞 王荣勤
目的 探讨舒适护理对老年脑血管介入术后患者舒适度及并发症发生率的影响。方法 将184例在我院接受脑血管介入术的老年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92例)和观察组(92例),对照组实施常规脑血管疾病护理及介入专科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相关护理基础上增加舒适护理。借助简化舒适状况量表(GCQ)和匹茨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I)评价两组患者护理前后舒适度和睡眠质量,并比较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经相应护理前,两组患者GCQ及PSQI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相应护理后观察组患者GCQ及PSQI评分均优于对照组,组间对应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7.61%,低于对照组的20.65%,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舒适护理能够有效提高脑血管介入术后老年患者的舒适度,改善其睡眠质量,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
舒适护理 脑血管介入术 老年患者 舒适度 睡眠质量 并发症
随着微创技术的发展,脑血管介入术具有创伤小、超选择性强、图片清晰等优点,是评价脑血管、明确诊断的“金标准”[1],广泛应用于脑血管疾病早期检查和后期治疗。由于老年患者认知能力、身体协调能力、适应能力等功能退化,对疾病认识、术后配合等健康教育内容掌握不足,术后不能很好执行介入术后配合要点,易出现尿潴留、穿刺点渗血、局部血肿等术后并发症,不仅影响术后舒适度,而且增加躯体痛苦;另外,老年患者思想顾虑较多,加之术后不适及紧张情绪,导致睡眠质量不佳,严重影响治疗依从性和治疗效果。鉴于上述老年脑血管介入术后易出现的不良症状,我科自2014年1月起对老年脑血管介入患者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舒适护理,收到良好效果,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4年1月至2016年3月在我院行脑血管介入术患者184作为观察对象。纳入标准:年龄≥60岁;神志清醒,具有独立阅读能力且准确回答问题能力;自愿参与本研究,并签订知情同意书。排除神志不清、具有精神障碍者;合并其他器质性脏器损伤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其中对照组92例,男性52例,女性40例,平均年龄67.8±4.7岁;脑血管检查61例,脑血管介入治疗31例;城镇患者59例,农村患者33例。观察组92例,男性49例,女性43例,平均年龄68.1±4.5岁;脑血管检查58例,脑血管介入治疗34例;城镇患者56例,农村患者36例。两组患者性别、年龄、介入项目、文化程度、生活环境等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经过我院伦理委员会批准。
1.2 方法
1.2.1 对照组护理:进行术前术后健康教育,向其讲述疾病发病原因、检查手段、检查目的、手术目的、手术流程及配合要点;术前常规备皮,术后注意生命体征监测;做好用药指导,控制血压、血糖;嘱患者保持穿刺侧肢体制动12小时,绝对卧床24小时;做好患者饮食指导,鼓励其多饮食,促进造影剂排泄。
1.2.2 观察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护理措施基础上增加舒适护理:①改进健康宣教方式,运用口头宣教配合宣传册宣教方式向患者讲解疾病原因,常见临床症状,检查或治疗目的,简单检查、治疗过程,术中、术后配合要点及注意事项,对于难懂内容,结合宣传手册中图片进行讲解,以提高患者对疾病和检查、治疗有所认识,消除因认识不足而产生的恐惧、紧张情绪。②术前专门对患者进行床上排泄大小便训练,特别是床上小便训练,防止术后出现尿潴留。另外,还应教会患者通过腹式深呼吸,减轻术后疼痛,放松情绪,提高术后舒适度。③术后做好用药护理,比如运用尼莫地平预防血管痉挛,在做好由尼莫地平引起低血压的预防同时,还应做好尼莫地平药物引起的胃肠不适[2]、出汗等对应护理。④术后应用气垫床,或在骶尾部、足跟等易受压迫的部位下垫薄软枕,增加术后患者制动期间舒适度,避免压疮发生。⑤做到关门轻、说话轻、操作轻,为患者营造舒适、安静环境,睡前饮热牛奶约150ml,以促进睡眠质量[3]。
1.3 观察指标 GCQ量表由生理、心理、社会、环境四个维度共28个条目组成,每个条目分正反问题,分别用数字1、4作答,患者根据自身感觉舒适度选择相应的得分,总分最高分112分,最低28分;以48分为界,分值越高,反应舒适度越高。PSQI量表由19个自评和5个他评条目组成,每条目分4个等级,按0~3分作答,PSQI≤4表示睡眠质量良好,4 2.1 术后舒适度及睡眠质量比较 实施相应护理前,两组患者GCQ和PSQI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相应护理后,观察组患者术后GCQ评分较对照组高,PSQI评分较对照组低,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护理前后GCQ和PSQI评分比较(分) 注:组间比较#P>0.05,*P<0.05。 2.2 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 经相应护理后,观察组患者介入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较对照组低,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实施相应护理后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n(%)] 脑血管疾病作为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三大疾病之一,具有较高的发病率、致残率及致死率,中老年人群为脑血管疾病高发人群,有研究表明,年龄每增加10岁,脑血管疾病发病率约增加1倍[4]。脑血管介入术是通过动脉穿刺,在导丝引导下将造影导管达到目标位置后,借助透视设备和造影剂达到血管显影的目的,完成对脑血管的检查或手术治疗。虽然脑血管介入术具有创伤小、恢复快等优点,但术后患者需要绝对卧床24小时,并且要勤饮水,促进造影剂排泄,很多患者会感到不适;特别是老年患者,对脑血管介入术认识不足,术前健康教育效果不佳,术后往往出现紧张、恐惧心理,消瘦的身体使卧床期间受压部位切割力增加,舒适度降低,不能很好地配合术后护理,容易出现尿潴留、局部血肿、血管痉挛等并发症;同时精神压力大,身体不适,导致睡眠质量下降,甚至出现失眠,严重影响患者术后恢复。 老年脑血管介入术后患者舒适度由精神舒适和躯体舒适两部分组成,术后舒适不仅与患者精神状态、睡眠质量、护理配合度密切相关,而且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有着间接关联,患者术后舒适度高,护理配合度也增高,对术后注意事项就能够认真执行,局部血肿、血管痉挛、失眠、尿潴留等并发症发生率也会降低。本研究在脑血管疾病护理和介入专科护理的基础上运用舒适护理,在术前改进健康宣教形式,有效提高患者对脑血管介入认知力,消除紧张、恐惧心理。有研究证实,人在高度紧张、恐惧环境下自身安全感及舒适度将显著降低,而老年脑血管介入术后患者大多存在紧张等负面情绪,不仅使其舒适度降低,而且还会出现睡眠质量差、易醒、失眠等[5];过于紧张使尿道括约肌痉挛,有尿不能排出,出现尿潴留[6],而舒适护理中的床上排便训练有效避免了术后尿潴留的发生。研究结果显示,通过对老年脑血管介入患者实施舒适护理,不仅有效提高患者术后舒适度,而且使患者睡眠质量指数得到降低,显著提高了患者睡眠质量(P<0.05,见表1);同时由于舒适护理的有效执行,使患者术后配合度明显提高,放松的心态及舒适度的提高,使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仅为7.61%,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0.65%(P<0.05,见表2),此研究结论与学者王丽君[7]研究结论一致,充分说明了舒适护理在老年脑血管介入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综上所述,在脑血管疾病护理和介入专科护理的基础上运用舒适护理能够有效放松情绪,提高疾病认知力和护理配合度,显著提高患者术后舒适度,改善睡眠质量,明显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1 钟有安,肖开敏,钟良.数字减影全脑血管造影术后并发症及其相关因素的研究进展[J].微创医学,2011,6(6):561-564. 2 黄筱青.脑血管造影术后血管痉挛的原因分析及护理[J].全科护理,2016,14(2):149-150. 3 陈美华,黄慧慧,余庆丰.舒适护理在脑卒中择期行脑血管造影患者中的应用[J].江苏医药,2016,42(7):867-868. 4 陈萍,秦琴,漆晓东,等.颈部超声和脑血管造影术在老年性缺血性脑血管病诊断中的应用[J].西部中医药,2016,29(7):131-133. 5 张荣华,段爱琴,肖碧莲.脑血管病患者行支架置入和脑血管造影术后失眠原因分析及对策[J].当代护士,2016(10):51-53. 6 李开美.预防全脑血管造影术后发生尿潴留的护理干预探讨[J].中国农村卫生,2016,4(2):58. 7 王丽君,屈伟侠.脑血管介入术围术期介入护士护理干预对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的影响[J].白求恩医学杂志,2014,12(3):308-309. 河南省南阳市中心医院 导管室 473000 10.3969/j.issn.1672-4860.2017.02.054 2017-2-162.结果
3.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