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急救护理干预对患者脑出血后神经功能及生活质量的改善效果

2017-05-11王俊玫

中国老年保健医学 2017年2期
关键词:肢体脑出血神经功能

王俊玫

急救护理干预对患者脑出血后神经功能及生活质量的改善效果

王俊玫

目的 探究急救护理干预对脑出血患者存活后神经功能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将120例脑出血患者随机平均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干预,研究组患者给予急救护理干预,比较分析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神经功能评分、肢体运动功能、生活自理能力及生活质量评分等指标。结果 研究组患者肢体运动功能评分、生活自理能力评分和生活质量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而神经功能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对脑出血存活患者实施急救护理干预能够显著改善和加速神经功能恢复,提高其肢体运动功能和生活自理能力,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具有重要的临床推广应用意义。

急救护理干预 脑出血 神经功能 生活质量

近年来,随着经济水平的提高和我国人口老龄化程度提高,脑出血疾病的发病率逐渐提高,并且呈现年轻化[1]。脑出血严重影响着患者的生活质量,威胁患者生命安全。随着医学科技的发展,该病的治疗方式较多,且治疗效果越来越好。因此,对该疾病的治疗已不再局限于抢救和维持生命,如何提高患者的神经功能及生活质量已成为研究的热点[2]。有大量的研究发现,对脑出血患者实施有效的急救护理干预能够提高后续治疗效果,改善预后质量[3]。本研究将120例脑出血患者分为两组,分别给予不同的护理方式,旨在证实急救护理干预的临床应用效果,为其临床推广应用提供参考。

1.资料和方法

1.1 基本资料 以2014年1月至2016年7月我院接诊的120例脑出血存活患者为研究对象。入选标准:确诊为脑出血,排除护理配合程度和治疗依从性均不高的患者及有严重精神障碍患者。其中男性73例,女性47例;年龄55~78岁,平均年龄66.5±3.17岁;病程2~25天,平均9.2±1.4天;壳核-内囊出血55例,丘脑出血28例,脑叶出血19例,脑桥出血13例,小脑出血5例。所有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平均分为对照组60例和研究组60例,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病程和脑出血类型等基本资料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可以进行组间比较。

1.2 护理方法

1.2.1 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主要内容包括:①指导患者家属办理入院手续,协助患者进行体检;②密切监测患者病情和生命体征,了解患者肢体及语言功能;③提供吸氧、药物治疗和手术治疗,指导并示范如何为患者进行按摩、拍背等,促进血液循环,预防不良并发症发生;④指导患者保持适当的体位。

1.2.2 研究组: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增加急救护理干预,方法步骤,主要内容包括:①成立急救护理干预实施小组:成立一个由急诊科、检验科、CT室、B超室、手术室等多个科室组成的联合应急抢救小组,小组成员必须有高度的责任心,能够随时参入到工作中。②入院前急救处理:及时清理患者口中呕吐物等,确保呼吸通畅;必要时给予脱水剂药物治疗,防治脑疝;及时送往医院救治。③入院后急救处理:迅速开展抢救绿色通道,并进行动脉监测;组织各科室专家会诊;协助患者做MRI、CT检查,并及时发送检查结果。④完善转运流程:做好风险评估,如用药状况、呼吸道状况、生命体征等各种潜在的风险因素;做好转运准备,如氧气瓶、生命监测仪、陪护人员等准备。

1.3 观察指标[4,5]分别于患者治疗前,治疗3个月、6个月后进行各项指标的评估,包括神经功能康复情况、肢体运动功能、生活自理能力及生活质量评分。采用NIHSS评价量表对患者的神经功能康复情况进行评价,评分越低表示神经功能康复越理想。采用ADL日常生活能力评价量表对患者的生活能力进行评价,得分越高表示生活能力越高。采用SF-36健康调查表对患者生活质量进行评价,包括角色功能、躯体功能、社会功能与情绪功能等,分数越高表示患者功能越好;采用Fugl-Mcyer积分(FMA)对肢体运动功能进行评价,评分越高表示肢体运动功能越好。

2.结果

2.1 两组患者神经功能、肢体运动功能及生活自理能力比较

表1两组患者神经功能、肢体运动功能及生活自理

注:*:与对照组相比有显著差异,P<0.05。

2.2 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生活质量比较

表2 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生活质量比较(分)

注:*:与对照组相比有显著差异,P<0.05。

3.讨论

脑出血是指非外伤性脑实质内血管破裂引起的出血,其病因主要与高血脂、糖尿病、高血压、血管老化等相关,主要临床表现为神经功能损伤,如肢体偏瘫、语言障碍、意识障碍等,由于该病发病急,病情发展快,致残率和致死率高,对神经系统的损伤大,因此严重影响患者自理能力,降低患者的生活质量,给家庭及社会带来沉重负担[4]。

有研究发现,脑出血的治疗时间越早越好,对患者神经损伤越小[5]。大量的研究也证实采取急救护理干预能够有效促进患者神经功能恢复。霍晶晶[6]在研究中通过对脑出血患者实施急救护理干预,患者干预后的生活质量得到显著提高。黄志芳等[7]、高红卫等[8]研究也都发现对脑出血患者实施急救护理干预,患者的神经功能及生活质量均显著改善。本研究对脑出血患者实施急救护理干预3个月或6个月后,其肢体运动功能评分、生活自理能力评分和生活质量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而神经功能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结果表明急救护理干预对脑出血患者具有积极作用。

综上所述,对脑出血存活患者实施急救护理干预能够显著改善和加速神经功能恢复,提高其肢体运动功能和生活自理能力,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具有重要的临床推广应用意义。

1 吕春燕.急救护理对急性脑出血患者疗效及预后质量的影响[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6,20(8):127-128.

2 邵雄英.院前急救护理对急性脑出血患者预后的影响[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5,19(20):17-19.

3 袁庆,易容.急救护理干预对脑出血患者存活后神经功能及生活质量的影响研究[J].基层医学论坛,2015,19(28):4014-4015.

4 卫昕伟,张瑞芬,郭振峰,等.脑出血患者血肿穿刺引流术后颅内感染危险因素分析[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4,24(22):5589-5591.

5 赵艳艳.急救护理模式改善脑出血意识障碍患者神经功能及生活质量的实效性评价[J].中国药物经济学,2015(Z1):155-156.

6 霍晶晶.急救护理干预对脑出血患者存活后生活质量的影响[J].中国医学创新,2013,10(26):62-63.

7 黄志芳,黄斌英,阳光,等.急救护理干预对脑出血患者神经功能及生活质量的影响[J].湘南学院学报(医学版),2015,17(2):56-58.

8 高红卫,高昕.急救护理干预对脑出血患者存活后神经功能及生活质量的影响[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4,18(6):14-16.

河南省信阳市中心医院 464000

10.3969/j.issn.1672-4860.2017.02.060

2017-2-26

猜你喜欢

肢体脑出血神经功能
脑出血联合慢性不可预知温和刺激抑郁模型大鼠的行为学相关性分析
中西医结合治疗脑出血的疗效观察
间歇性低氧干预对脑缺血大鼠神经功能恢复的影响
扩大翼点入路改良手术治疗基底节区脑出血并脑疝疗效观察
逐瘀祛痰法中西医结合治疗对脑梗塞患者神经功能的影响
高血压脑出血外科治疗进展
早期康复锻炼模式对脑卒中患者神经功能及运动功能的影响
肢体语言
肢体写作漫谈
不同程度神经功能缺损的脑梗死患者血尿酸与预后的相关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