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新闻记者如何把握好方向的导向性

2017-05-10韩亚芬

速读·下旬 2016年4期
关键词:直觉思维导向性记者

韩亚芬

摘要:电视新闻具有纪实性和形象性的基本特征,作为电视新闻记者,不仅要具有抽象思维和形象思维,而且还要有“直觉思维”,快速地把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结合并加以运用,形成“一触即拍”的电视记者的思维。

关键词:电视新闻;记者;直觉思维;导向性

电视新闻具有纪实性和形象性的基本特征,作为电视新闻记者,不仅要具有抽象思维和形象思维,生动的展现在观众面前对于电视新闻记者的采访能力、写作能力、后期的编辑能力都有较高的要求,平实性则是记者从采访到写作到编辑都要遵守的基本风骨,让老百姓看得明白,看得舒服并把握好方向的导向性就是电视新闻记者要做的基本。

一、电视新闻记者

电视媒体是需要视听效果统一的,电视节目是通过生动具体的视听符号把荧幕形象展示给观众,要讲究艺术创作规律,了解观众的收视心理,做到老少皆宣、雅俗共赏,达到思想性和艺术性的统一。节目的播出不仅使观众受到教育、得到陶冶,同时也使观众精神上得到美的享受。电视记者分为三类:一是文字记者,二是摄像记者,三是出镜记者。隨着电视事业的蓬勃发展,对电视记者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全能记者一天天多了起来。电视记者的思想非常重要,这种思想决定报道的质量,而电视报道又是决定导向的,而导向就更是重中之重了。正确引导舆论,重要的是正确把握形势,增强全局观念,坚持宣传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坚定不移地在政治上同党中央保持一致。要始终围绕经济建设这个中心开展工作,把群众的积极性、创造性引导到深化改革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上来,引导实现现代化建设的各项任务上来。要以主要的力量积极反映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日新月异发展的现实,满腔热情地讴歌人民群众在改造世界、创造新生活中表现的高品格和取得的光辉业绩。要重视社会舆论情况和群众思想情况的调查和研究,积极的反映广大群众的意见和建议,加强舆论监督。舆论监督应着眼于帮助党和政府改进工作,解决实际问题,增进人民团结,维护社会稳定。

二、为看而写,为听而做

我们的新闻报道,一个词汇、一种声调,都迅速展现为一种“传播表情”一一热情的,冷漠的,轻和的还是轻慢的,都迅速显露出一种人文底色。新闻是新近发生和变动着的事实的报道。新闻工作者每天接触着无数客观现实。在这些纷繁复杂的社会现实中,如何正确选择新闻事实,做到既坚持新闻的真实性原则,又正确把方向和时代潮流,是一个值得我们在新闻实践中反复探讨的课题。新闻事实的选择,既有向性,也有技巧性。倾向性把握不好,往往会带来较大的负面效应和失误,当我们选择新闻事件或选取所要报道的新闻素材时,一定要全面分析该新闻可能产生的多种社会效果,避免不必要的负面影响。有一些新闻,尽管事实准确,报道的出发点也是好的,但由于没考虑到新闻的多层面因素,结果出现了负面效应。如某县一家电台,去年12月报道了该县某镇一家商场,针对群众在操办红白喜事时缺少碗筷的困难,积极开展租借碗筷的便民服务。开展便民服务是对的,但要看开展的是什么样的服务。这家商场虽便了民,自己也赢了利,但却在一定程度上助长了农村大操大办之风的蔓延。以上报道,或报道了事物的某一面,或仅注意了事物的表面现象而忽视了实质性的东西,从而导致了不良的社会效果。只看事物的表面现象,就轻率地进行报道,是影响新闻真实性原则的又一个因素。新闻强调客观性和真实性,但却并非有闻必录,甚至津津乐道于罗列生活琐事、展示生活丑闻、勾画不健康的事实细节,从而陷入自然主义。要正确选择新闻事实,总的来说,就是要注意抓那些能充分反映生活主流和本质,体现时代精神的事实,并切实掌握好分寸,把握好热度,这样才能真正体现新闻的真实性原则,更好地为两个文明建设服务。

总之,电视新闻记者不是万能的,他应该有自己看问题的角度和方法,同时。他还要研究新闻人物看问题的角度和方法,还要研究受众看问题的角度和方法。三者的有机结事,加上电视传媒的技术优势,可能就是电视新闻未来改革发展的方向之一。

三、现场创作的魅力

现场采访在全片中的分量直接影响节目的风格。如果全片是以现场采访为结构并且伴随大量的现场采访,那么该片的风格便具有很强的纪实风格。反之,该片便较少具有纪实性,从而会使节目的趣味性、幽默性、抒情性、评论性、叙述性等其他特性增其实能够并具有其他类型的风格。电视新闻的现场采访成功与否,同记者的文化素质高低,特别是记者提问和现场行为表现,有着直接的关系。它往往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一条电视新闻的成败。我们看到在以往的获奖电视新闻作品中,的确有很多新闻由于一些优秀的电视新闻记者在其中的出色表现而增色。但是,我们同样也可以在平常看到:由于记者在现场的表现大失水准,而影响了新闻的真实性和感染力的作品仍然大量存在。有些记者在介绍现场有关背景和采访提问时,要么现场把握能力较差;要么是提问不当;要么举止过于张扬。本文所谈及的主要内容,是记者现场行为的风格问题,即是张扬抑或平实才是新闻应有的风格。

记者在现场的出镜是一种易于拉近现场与观众距离的方式,记者的现场描述配合同期声和背景画面,可使观众有身临其境之感。另外出镜也有其他的好处,例如:出境可以弥补画面上的欠缺,本来需要配合长段配音的大量画面,可以用记者的出镜解说代替。还有一些现场的情况比较复杂,后期配音不容易与画面相搭配,就可以用出镜的方式来解说。

人物同期声是指拍摄新闻时,同步采录的人物讲话,记者和被采访者的对话等。在电视新闻中,人物同期声与解说词都是重要的声觉形象元素,它们与视觉形象元素一起共同承担着传播的功能。人物同期声因其能够增加新闻的真实性和表现力而越来越受到电视新闻记者和编辑的重视。在新闻报道中采用人物同期声,既有助于烘托报道现场的真实氛围,又有利于增强新闻的权威性。但是,在采用人物同期声时,我们还应该注意,人物的讲话要通俗、简洁,要适合人物的年龄、职业和身份。如果讲话较长,则应采取分段录用或中间改用画外音(即插入与讲话内容相关的图像、资料镜头,以丰富讲话的内容),以求声画统一,达到预期的播出效果和提高新闻质量的目的。

由于电视媒体的视听性,因此现场感对于电视新闻记者来说尤为重要,将所看所听如实、生动的展现在观众面前对于电视新闻记者的采访能力、写作能力、后期的编辑能力都有较高的要求,平实性则是记者从采访到写作到编辑都要遵守的基本风骨,让老百姓看得明白,看得舒服并把握好方向的导向性就是电视新闻记者要做的基本。

猜你喜欢

直觉思维导向性记者
任务导向性训练与冰、酸剌激促进脑卒中后吞咽功能障碍康复的研究进展
任务导向性训练在脑瘫患儿治疗中的研究进展
论新闻记者如何把握好新闻导向性
初中数学教学中学生直维能力的培养
关于医药卫生类高职院校校级课题立项导向性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