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开展区角活动促进幼儿个性发展的教育策略

2017-05-10张云梅

速读·下旬 2016年4期
关键词:区角活动教学策略

张云梅

摘要:爱玩是幼儿的天性,在玩中可增加生活情趣、丰富知识、开阔视野,有助于幼儿个性的形成。区角活动为幼儿提供了相对丰富的玩具材料和自由的空间,他们可以在活动区中自由选择、自由探索,有相对宽松的心理氛围。在与同伴的自由接触中,学会与人交往,形成活泼开朗的性格;在操作玩具材料的过程中,学会控制自己的行为,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关键词:区角活动;幼儿个性;教学策略

《纲要》明确指出:“应尊重幼儿在发展水平等方面的个体差异,因人施教,努力使每一个幼儿都得到满足和成功”,“要注意根据幼儿的个体差异,研究有效的活动形式和方法,不强求一律”等要求,而传统教育观念指导下的集体教育的模式,已越来越不利于幼儿潜能的开发和个性特长的发挥,不利于幼儿素质教育目标的实现。

区角活动正是顺应了时代的要求和儿童的发展需要,因而被重新得到了审视,但由于传统观念的束缚,致使在区角活动的开展研究过程中出现了“穿新鞋,走老路”的现象:材料按教师的意图投放,但不能引起孩子的兴趣;教师看见孩子在区角中没有按自己的思路去操作就急不可耐地去讲、去说明,把活动区当成自己“教”的舞台,把孩子操作的材料当成了自己讲的道具……为了使区角活动这一新模式能有效地服务幼儿、服务教育,两年来,我们对区角活动的开展进行了研究和探讨:

一、创设宽松自主氛围,让幼儿充满自信

适宜的引导性环境能为幼儿提供好的探索氛围,更适合幼儿”最近发展区”的需要,有助于幼儿个性化地发展。主题探究活动的内容来自幼儿生活,在与主题相关的环境中,幼儿借助自己已有的知识经验,大胆地进行探索活动,教师在活动中积极地关注幼儿的活动表现,适时地加以引导,为幼儿提供更多的时间和更广的空间,让幼儿自主地探索。如:主题活动《纸》中,幼儿平时对纸已有了一定的了解,在活动中可提问:“纸的秘密有哪些?”幼儿利用提供的各种纸进行尝试,有的把纸撕出来,有的把纸放在嘴边吹,有的用纸折成“小船”放到水里去玩……幼儿一边玩一边说,把自己平时对纸的认识说给同伴和老师听,“纸很轻,用一口气就可以吹起来。”“纸很容易皱,一不小心就会破。”“纸会把水吸起来。在水里纸会烂掉。”……。当进行“易燃”的小实验时,嘉聪说:“老师,你等一下要赶陕把纸扔掉。不然会烧到你的手。”廖煌说:“要把纸扔到水里。”我问:“為什么要扔到水里?”章皓说:“水会把火灭了。”于是我们又开展了有关安全防护方面的探究。主题探究活动为幼儿提供了更多样、更灵活的方式来日方长表现所见、所思、所学的机会,幼儿在宽松自主的氛围中,充满自信,无拘无束地去尝试体验,积极主动地把自己所看到的和所想到的表达出来,获得了新知。

二、教师要适时指导吗,促进幼儿个性的健康发展

教师应是区角活动的指导者、参与者和支持者。教师要以活动伙伴和指导者的姿态,热情参与、理性指导,让区角活动能真正适应、满足孩子发展的需要。当然,教师在指导幼儿活动时,要适度,留有余地,不要直接把答案或结果告诉幼儿,尽量让幼儿自己去活动、去学习、去探索、去思考。老师要高度关注幼儿在活动区的具体操作,及时了解幼儿的长处与不足,采取较为积极、主动的态度来帮助这些幼儿,或直接给予具体的帮助,或示范或提出建议。当幼儿只喜欢一种游戏,或对某种游戏不感兴趣时,教师可以参与其中,激发幼儿的兴趣和模仿。有时教师可以直接进入游戏,扮演其中的一个角色,这样通过与幼儿的互动,就真正起到教师成为指导者的作用。当幼儿在活动中发生争执时,教师的适时参与就会起着保驾护航的作用。

区角活动虽然为每个幼儿提供了充分表现和展示个人特点、能力的机会和条件,但是有的幼儿兴趣比较单一,总是喜欢在某一固定的活动区活动;有的幼儿在一次活动中就能去几个活动区,活动没有目的性;有的幼儿在活动中易与其他幼儿发生争执和纠纷。这些都不利于幼儿个性的健康发展。如有的幼儿总喜欢在建构区活动,每次都是自己搭自己的,从不与别人交流,不善言谈,性格孤僻。这就需要我们教师在活动中逐步引导他,让他教其他小朋友怎样搭建,并将他搭建的积塑展示给其他幼儿看,让他向大家介绍其名称及搭建方法。并有意识带他到其他活动区活动,这样,渐渐地他就能与同伴主动交流了,性格也会变得开朗起来,也会喜欢到别的活动区活动了。

有的幼儿做事浮躁,不专心,极易受外界干扰影响,一会儿这样,一会儿那样,没有目的性。因此,在活动前教师就要让他们想好要去的活动区,想好要玩什么,然后再去特定的活动区活动,可通过故事“小猫钓鱼”使他们懂得做事要一心一意才能将事情做好的道理,教师可向他们提出:做好一件事,再去做另一件事的要求。

幼儿的区角活动,教师不是让他们放任自流,而是要耐心的观察每个孩子。对于那些不利于幼儿形成良好个性的行为和习惯,要给予及时的指导,才能促进幼儿活动质量的提高,促进活动的深入发展,并使幼儿在活动中身心水平不断得到提高,使幼儿的个性得到健康发展。

三、教师要注重材料的有效收放,让幼儿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一个人的习惯是后天形成的,良好的行为习惯对孩子个性的形成有着深远的影响。幼儿在区角活动中不断地与材料接触,教师要培养幼儿有规则地管理、取放玩具材料,使他们在长期的活动中逐渐养成整齐、有序、爱护材料的好习惯,同时也使幼儿意识到不妥善保管好玩具材料将会影响活动的正常开展。因此,幼儿就要通过意志来努力克制自己,从而培养自制性格。

在材料的收放中,教师要引导幼儿,用什么就拿什么,不用了就要马上放回,从什么地方拿的就要放到什么地方。让幼儿有“活动中边玩边将玩具材料收放好”的意识,使幼儿懂得这是自己应该做的事,别人不能代替。在收放整理玩具材料时,要求幼儿用最快速度来完成管理玩具材料的任务,这对幼儿形成良好的学习品质有着直接的作用。凡是幼儿能够做的,就应该让他们自己去做,使他们在实践中操作、活动,纠正自己的错误,学会管理玩具材料,逐渐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及个性。

综上所述,每位幼儿都是独一无二的个体,并有其独特的个性发展模式和发展进程,在教学中真正做到面向全体、因材施教,让不同层次地幼儿都能得到最大限度的提高,促进每位幼儿的个性发展,已成为当今教育教学的目标。我们将在教育教学实践中,不断摸索、不断创新,进一步完善我们的幼儿教育。

猜你喜欢

区角活动教学策略
低年级写话教学策略
探索幼儿园区角活动水平与幼儿园发展的联系性
幼儿数学区角活动中的主动探究学习
农村幼儿园开展本土化区角活动的实践研究
幼儿园区角活动的组织与指导策略探究